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遇见的味道,会跟自己一辈子啊!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美食 ,作者张月寒

『三联美食』陪你度过每个饥饿的夜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撰文:张月寒


『当一个成年人,吃着童年回忆里的味道……』



一路,我坐着绵延的公交,越来越喜欢合肥这个城市的市民感。它的市民感让人觉得安全,和暧老温贫,特别是冬天,它是很强的。

午饭时分,在任何一幢破旧的单元楼附近,你都可以听见中午人家炒菜的声音,那种小锅配小铲的精致碰撞。他们无非是在做那种“素菜小荤”,炒白菜,茭白肉丝,青椒臭干,烩蛋饺……张爱玲也说过,这种素菜小荤,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我沿着省立医院背后那条路,跨过小时候经常嬉戏的包河公园那座著名的桥。那座桥还是那么古老的,在午后阳光的抚摸下,静静屹立着,有一种很空茫的时光感。儿时的一切,就那么猝不及防地浮现在眼前。此刻,这座公园,又有新的小孩在那里嬉戏,而成年人,是无论如何回不到童年了。

我走着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一条近道,横跨包河公园,来到芜湖路。在芜湖路马路上一处别人不太知道的空隙,灵巧于车辆很少时穿过。然后,就来到了那家30年之久的老牛肉面店,我妈小时候带我去吃过的、她最迷恋的一家牛肉面。



李武牛肉面,是代表着这个城市传奇和时代缩影的地方。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当时干过轰轰烈烈一番事业的人,似乎都光顾过这里。雪白劲道的面条上,漂浮着他们家独家秘制的、暗红色的红烧牛肉,再配以合肥吃牛肉所必不可少的香菜,红绿相配,食欲更是大增。我妈说他家牛肉面好吃主要是由于牛肉选的部位好,肋条和肩部肉,入口一点丝质感都没有。

张月寒 / 摄


如果是第一次去的话,可以点一碗小份牛肉面,再单点一份牛肉,保证让你直接升入红烧牛肉的天堂。

面,只要十几块钱,而且分量非常足,让你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善意。它保留了庐州口味最需要的咸鲜,面条也是那种我们从小吃惯了的很劲道的碱面。

也有熟客,进门直接点一份牛肉,再配一碗白饭。就这样简单粗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两种食物的纯真。

图 / 网络


二楼的店堂上,本地人吃着牛肉、喝着啤酒、吹着牛。合肥人是有着那种类似于豪爽的欢腾和务实的南方性所深刻结合的一种味道的,就是……一种瞎讲义气和勤奋靠谱结合起来的一种特质,既喜欢排场、充场面,又事事不至于太离谱,出不了大错的样子。听着这一群人聊天,你能看出一个极爱儿子的父亲,但又时时跟朋友们不断撇清,说他并没有太“惯”小孩。

我吃着面,感慨万千。一个人成年后吃着那种你童年时回忆里的味道,是会让你非常想哭的。吃这碗面的时候我不由想起我妈那时的挥斥方遒。身处时代的漩涡,她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属于她那个时代女性的自强。



吃完面,沿着芜湖路走到那座大的立交桥,再左转,便是以前的九狮桥。九狮桥那九个石狮仍旧在,它们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座年代感雕塑,而是祖父的人生信仰、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坚守。这时我不免走到庐州烤鸭店。

庐州烤鸭店是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个城市的一座标志性餐饮食肆。它前身是1917年十字街的“吴鸿发”饭店。本地人可亲近的记忆中,庐州烤鸭店最驰名的其实是它的鸭油烧饼。这个饼,你一定要趁它从玻璃柜门递出来、仍温热的时候吃,就像是心上人的体温。


这种温热的鸭油烧饼,它是酥的、有很多层的,表层的酥脆配合着内层馅料的软,一软一硬的对比,是这个饼最大的魅力。再配合着鸭油的浸润、恰到好处缕缕咸咸的小肉,让嗜肉的人,也挑不出这饼任何一处毛病。

我爷爷当时带我在九狮桥触摸过石狮以后总喜欢拐过来,走到这家烤鸭店的外卖窗口,买一只鸭油饼给我吃,并闲闲诉说着对我未来寄予厚望的人生规划。因此无论何时,庐州烤鸭店的鸭油烧饼对我来说永远不只是一只烧饼,而是浓厚的祖孙情。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鸭油烧饼仍旧保留了旧时的风味。它在合肥有好几家分店,我最推荐的是省委大院旁边那一家。买完鸭油烧饼,你还可以在附近社区逛一逛,那当真是比较古老的、代表着上世纪合肥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既市井,又鲜活,处处都是风景,处处都是味道。



吃完烧饼,你或许会想找一个地方喝一杯咖啡,坐一会儿、发发呆、想想人生,极其推荐人民巷的查令84号咖啡馆。

推荐他们家那款Dirty。入口清凉、微苦,但是却有一种令人舒服的甘醇,它的味道很有层次。

张月寒 / 摄


这家咖啡馆位于市民气息很强的一条巷子内,坐在窗边,你甚至可以直接望见对面人家的晾衣杆,九十年代典型的红漆门,斑驳的水泥墙壁,好像你曾经去过的童年小伙伴家,他们父母单位分的房子。九十年代的外墙,现在已经泛黄了。那种并不高也并不宽的二层小阳台,下边是一楼带院子人家种的绿色爬墙虎。

童年时你们曾在这种墙下私语,讲同学的坏话、分析男生的小纸条、交换零食。这种民房,配电箱都裸露在外部,那种最传统的黑色电闸。每家门口,都有红色的白帝酸奶牛奶箱和《新安晚报》报箱。如果当初不离开这个城市,你会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很乖的小家碧玉的感觉。



从芜湖路岔过来,右拐,直上桐城路,稍稍往前,便到了姜夔曾经住过的赤栏桥(现在叫赤阑桥)。姜夔,南宋著名文学家。在快到赤栏桥的一个小区门口,曾有我最钟爱的卖自制酒酿的老奶奶。她是自己在铝制锅里做纯粹雪白的酒酿,一个担子挑两口带盖子的锅,就那样在街边卖着。每次,她胖白的酒酿一出现,很快就会卖完了。

她的酒酿的甜,是一种清洌的甜,后调漂浮着淡淡的糯米香气。在零食不像今天这么丰富的上世纪,这种自制酒酿,曾是多少儿童的最爱。那个时候一块钱可以买一塑料袋并不少的一份。回家,将这一塑料袋扣在合适的搪瓷碗上,便是一整个沉浸的快乐。

如今回合肥,我却似乎找不到这样纯正的自制酒酿了,求推荐。

图 / 网络


沿赤栏桥左拐,继续逛环城马路,惊觉小时候明明是在桐城路闹市的一间尼姑庵,如今环城马路也有。环境果然更适合,更清幽,真真像是一个尼姑庵的所在地。但不知怎的,我总怀念闹市里那个小小的旧庵。备考时我每次路过那里,都在想,尼姑身处这个城市最热闹的环境之一,她们如何静得下心来?一出门,便是耀眼的万丈红尘。那条街有最精美的衣服、最上进的学子、最浪漫的花店。而她们在这样一处地方清修,真是非常有哲学性的。

在一个生你养你的城市行走,会时常有种少年的困惑和成年后回溯少年时的轻松。很多曾经看不清的事,你现在看清了。但生活值得讽刺的是,现在的事你又看不大清了。但无论如何,故乡,是一个我们可以不断回去不断休养的地方,外界的丑陋在这里可以折叠成某种梦幻变幻的平行时空。你还是多年前,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少年;我们不断奔腾不断非凡的自我,依旧可以抓住它。


作者档案

张月寒

市民美食积极践行者

喜欢街角巷陌

犄角旮旯

各类烟火气美食

个人公号:月寒轻话题




    大家都在看     



欢迎来到「三联美食」


长按二维码关注



天南海北 一起吃喝


投稿邮箱

haochi@lifeweek.com.c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美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