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赵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3-01-01

●●●●


自3月16日英国政府开始就抗击新冠疫情进展每日举行记者会起,首相约翰逊就不断被问及这场抗疫之战预期要持续多久的问题,但每次约翰逊都只是反复强调政府将“尽一切力量(whatever it takes)”、将“更快地采取更多的措施(further and faster measures)”来抗击新冠这个“看不见的敌人(invisible enemy)”,但从来没有给出过任何明确的时间范围。但英国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记者会刚一开始,约翰逊就一反常态地主动给出了他的预期——12周

此言一出,英国民众顿时似乎看到了希望。约翰逊关于“预期”的这条推特3小时获得了大约1300个点赞,但也有300多条留言表示了质疑,理由之一就是按照英国政府目前的行动方案,难以在三个月后达到“社交解禁”的目标。 

且慢,约翰逊真的是这么承诺的吗?

在3月18日的发布会上,约翰逊的用词其实非常耐人寻味。他的原话是“turn the tide”,字面上的意思是“改变浪潮的方向”,根据麦克米伦词典的解释,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改变情况,尤指使赢面大于输面的改变”。换句话说,约翰逊的意思只是说12周后抗疫的形势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并没有承诺届时老年人可以结束自我隔离,也不意味着届时英国民众可以恢复正常社交,更不代表零售、酒店、休闲娱乐产业只需要熬过12周就能恢复营业。

约翰逊本人是《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出身,后来又担任过《旁观者》杂志的编辑,深谙在关键问题上政府官方措辞的重要性,这次主动表态却选择了这样一个口语化但意思比较模糊的表述,绝对不是随口一说。

果然,当场就有记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追问,而且该记者估计是素知约翰逊“顾左右而言他”的能力,所以干脆直接把问题抛给了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要求对“turn the tide”提供更确切的解释。但出人意料的是,素来措辞冷静明晰的瓦兰斯爵士竟然又用另一个模棱两可的口语词组“get on top of it”来回答了记者的追问。根据剑桥字典的解释,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控制局面并意识到变化”,也不含任何作战胜利的暗示。 

图片说明:约翰逊首相宣布防疫新措施。(来源:英国卫报)

事实上,如果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英国政府那张著名的“压平曲线”的示意图的话,就会发现约翰逊的立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原来政府预测疫情将在10-14周后达到顶峰,也即5月底到6月底之间,而从3月18日算起的12周时间也就是6月下旬,两者时间基本一致。而既然达到了顶峰,也就意味着此后数据必将出现一定的平台期或者直接进入下降区,这自然也就等同于是“改变了浪潮的方向”或者是“情况得到了控制”。事实上,言辞谨慎的两位科学家甚至在记者会上还表示“6月底都还不能保证会出现下降趋势”,所以12周后就可以“社交解禁”、恢复正常生活的预期可以说实在是过于乐观。
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这场记者会时,直接把把约翰逊“turn the tide”的发言改成了beat(打败);而多家中文媒体则都把“turn the tide”翻译成了“大逆转”、或者“扭转乾坤”,实际上约翰逊的本意远没有这么确定。作为一名有多年文字工作经验的政治家,约翰逊深知在这个民众普遍恐慌不安的时刻,他的表态既要鼓舞民众的信心,激发大家自觉执行“社交疏远”建议的热情,又要给自己的政治立场留出足够的回旋余地。在以往的记者会中,都是约翰逊负责“共情”,两名科学家(瓦兰斯爵士之外,还有英国首席医疗官Chris Whitty教授)负责“讲理”,语体差异分明。但今天约翰逊和瓦兰斯爵士难得一致的“模糊用词”,恰恰证明英国政府对非强制情况下民众配合程度的信心不足。所以,约翰逊才会反复强调:“只有大家都严格听取我们的建议,疫情才有可能出现转机——这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赵璧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相关阅读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光明日报》|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汤蓓: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社会科学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林光志:面对疫情,日本应急管理如何实践“人文关怀”?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关怀疫情下的脆弱群体,社区在行动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上观新闻 | 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