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2022年)》,权威解读信息消费3.0七大新趋势

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2-04-17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推广,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演进迭代,催生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等持续培育壮大。直播电商、云展览、互联网医院等融合应用更加成熟丰富,5G、VR/AR终端等智能产品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线上线下经济创新发展,激发信息消费提质扩容,释放消费回补复苏新潜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3月15日,在“全国信息消费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发布了《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2022年)》。白皮书结合宏观经济新形势,阐述了扩大消费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信息消费3.0呈现的七大新特征新态势,总结了信息消费取得的成效和发展中仍存在的主要风险挑战,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白皮书指出,在“十四五”开局时期,在全球错综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信息消费以强劲的发展韧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消费市场强劲增长,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信息消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在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智能产品、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基础支撑和环境保障方面呈现七大新特征新态势,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白皮书研判,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娱乐文旅、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各领域深入融合、智能化终端产品持续演进迭代,低龄和高龄“两端人群”加速崛起、付费理念深入人心、政策监管日益完善,我国信息消费将持续释放消费回补复苏新潜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信息消费3.0七大新特征新趋势

在生活服务方面,线上新型消费展现强大生命力。直播电商持续蓬勃发展,内容形式不断拓展。在线旅游创新发展呈现复苏态势。5G、千兆网络的发展大力推动超高清视频向大众生活持续延伸拓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互联网医疗迎来健康发展新阶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政府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


在智能产品方面,5G手机、VR/AR等新型消费终端产品加速成熟,引领智能终端消费持续升级。家居及教育等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入,使用场景拓展至更多生活领域。


在消费群体方面,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突破十亿,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低龄化、中老年网民群体逐步崛起,信息消费群体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有望迎来数字时代人口新红利。


在消费理念方面,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消费者精神需求和版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内容付费意愿增强并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内容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内容获取渠道的不断丰富将进一步激发信息消费需求释放。


在基础支撑方面,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推动线上支付体系和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农村物流的进一步打通,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


在环境保障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密集出台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法律法规,多措并举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为夯实新业态成长基础、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白皮书目录

一、宏观形势平稳向好,发展潜力有效激发

(一)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二) 消费市场增势强劲,“压舱石”作用日益显著

(三) 信息消费表现活跃,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


二、新技术新应用加速进步,塑造信息消费新态势

(一) 生活服务:线上新型消费展现强大生命力

(二) 公共服务:数字服务加快均等化推广普及

(三) 智能产品:终端载体持续向更高性能升级

(四) 消费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并向两端延伸

(五) 消费理念:内容付费意愿增强并逐渐成为主流

(六) 基础支撑: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更加便捷高效

(七) 环境保障:法律法规密集出台影响深远


三、信息消费政策持续推进,发展同时仍需警惕风险

(一) 政策利好密集释放,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二) 我国信息消费势头强劲,已具备坚实发展基础

(三) 发展中问题犹存,挑战风险需持续化解


四、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

(一) 推动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提振居民消费能力

(二) 培育壮大新技术新模式,激发消费持久活力

(三) 规范市场经营竞争秩序,维护公平健康环境

(四) 扩大消费群体覆盖范围,增强全民获得感

(五) 加快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优化信息消费体验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现场发布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白皮书下载方式





校  审 | 陈  力、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中国信通院发布《AI框架发展白皮书(2022年)》
数字化转型专家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