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露文:燃烧着的科学课程设计者

科学教育支持计划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2024-09-08

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的入围成果来源多样,设计思路灵活创新,来自上海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编者注:位于浙江金华)的陶露文老师申报的成果,就是一类代表。同时,她个人的教师成长经历也非常特别,从植物景观设计师跨入到教师行业的过程让人在不可思议中又觉得顺理成章。希望借由2022年12月科学教育支持计划观察走访的记述,能让各位科学教育关心者看到当前新一代科学教师成长发展的脉络。



陶露文老师应该是所有入围成果候选人中十分年轻的一位,也是申请人中十分少见的在民办学校从事科学教育的。作为一名从植物景观设计师转行的科学教师,其个人特色十分明显的呈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主题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中。


从农民到景观设计师再到教师


从小她便寄宿在畲族老师家中,假期总是会跟着老师回老家,随着“外公外婆”一起到田间地头玩耍,比如挖野菜、捡板栗、摘杨梅等。那时候,每每一睡醒就能够和小伙伴一起跑到山上去玩,直到听到外婆的大声呼唤从远方传来,才蹦蹦跳跳回家吃饭,这大概就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虽然读小学后回到城里,年少的陶老师还是在寒暑假有机会就到“外公外婆”家,带上一个本子,去观察记录山野里的事物。“那个时候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学科学的方法,就是自己非常喜欢待在自然里,自己涂涂画画,但实际上这样的画面是我一直憧憬的模样。”幸运的是,陶老师所就读的小学刚好开设了植物种植课,虽然学校是新修建、没有完全建设好,但正好在电话亭边上留了一块区域,成了同学们的植物园,甚至还专门配有一名植物种植的教师。所以从小就体验了自然教育的陶老师,也把自然放在了心上。自然而然在大学选专业时,选择了园林。


不过,现实中的专业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植物,景观设计的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有园林工程,需要精准测量绘制“施工图”。对陶老师来说,“那些施工图可能并不是我所擅长和喜欢的,因为那个东西跟自然艺术可能关系不大,设计实际上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且这个东西跟我们原来讲的艺术是表达自己的内心,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陶老师所教同学们进行的园地创想设计之一


大三那一年,陶老师有一个机会到台湾去学习,在那边见到了不太一样的设计——生态社区营造和参与式社区营造。因为这个课程,当时的“陶露文同学”走访了很多不同的现场,有震后重建的生机,有储木池的再生,也有救助洄游小鱼的设计······而在一个普通退伍老兵的农园,让她感受到了久久的震撼。


农园的阿嬷,大概六七十岁上下,按说已经非常高龄,但她带着陶露文一行大学生们去参观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生命力和温柔状态,触动了陶老师最柔软的部分。阿嬷讲述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每一处水缸中有几只青蛙,是什么时候来的这样的信息,但阿嬷讲述时那种对这个地方每一个物种的熟稔和亲切,感染了听讲的每一个人。那并不是一种对于知识道理的臣服,而是对于生命温度的珍视。怕黑的陶老师,竟然忘却了对夜晚的恐惧,绕着农园穿过小溪树林走了一圈。那天晚上,陶老师还见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菌,那种菌会发光,阿嬷告诉大家说是荧光菌。当天,在陶露文的心里就种下了想要从事类似工作的心愿。


台湾之行除了这个奇妙的农园之旅外,陶老师还收获了一段和同学们背着睡袋夜聊旅行的时光,这个时光中,她们沟通觉得自己走过的这些社区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陆可以借鉴的,想解决留守儿童等问题的设计共创是值得进一步开展的。这就是陶老师心目中不拘泥于纸面上,而建立人与人关系的、与自然对话的设计。


有了这层认知,陶老师毕业后就去做了很多创造性的规划设计,比如生态海岛的保育这类,从居民居住区设计延伸到关注当地的物种和可食用植物、水循环等等这样的场域设计。后来,她也在创新教育机构做内容先行的设计,为自然学校做全年的运营方案,在上海的社区、郊野公园设计自然教育活动、讲师培训等。在这样的项目过程中,陶老师也有幸加入到“群岛”的学习,与一群有美好理想的人共同寻找未来教育的模样,在学习中受到了鼓舞并确认了自己想要去往的教育发展方向。她希望能够有机会为心中的教育蓝图找到一个可以实践的突破点,能够开始付诸行动并真真实实地践行。自然活动更像是课外活动或者旅游项目,而陶老师希望能够做真正的教育,希望能够有稳定长期的对学习者的陪伴,而目前的主流学习场所在校园内。之所以会选择从科学课切入,除了景观设计的植物、生物、生态学背景跟科学特别亲近外,还有陶老师学生时代自己的科学成绩是挺好的,还曾经参加市内竞赛拿到不错的成绩,所以她对这个学科比较自信。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还是想要看到自然教育,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效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听朋友介绍武义这所学校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但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自己本身不是师范专业,而且也没有在中小学教学的经历,但很幸运这所学校领导人的理念与我的追求非常吻合,学校刚好也更喜欢有特长、有想法并且是从综合类大学毕业的学生。”就这样,陶老师从上海来到了美丽的武义校园。


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有大滑梯的教学楼


用热忱让创新教育理念生根发芽


走进陶老师的办公室,会看到大量的资料和自制教具,小小的陶老师在文山文海中驰骋的身影,总让人觉得散发光芒。她信手抓来一个教具,就能介绍出一系列的内容。


低段学生学习的小材料


“《户外教室》小学低段科学观察STEAM课程”设置最初受到家长的欢迎,首先是因为,原来低年级段的科学课每周只有1节,而参加这门选修课后就会变成每周约5节课的课时,家长们单纯地认为可以增加孩子在学校的科学课。但是,参加课程后,家长们发现课程能够让学生们不局限于这样的时空环境。


陶老师认为,“包括现在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这样的一种建设,其实需要在孩子小时候扎根并且渗透在生活中,然后可以在其中去看发展史,很多科学家的这些知识都是从自然当中来,比如说植物是很有智慧的,我们给孩子们讲这种植物智慧的时候,让孩子们对自然产生一种钦佩的情感。”


“我们在校园中开展这样的户外课堂,是希望能够打破教室这样的一个空间,让学生们能够走到我们的教室之外,去感受我们校园当中的一些内容,比如我们校园当中的一些树花草等等这些东西,甚至可能更多还有一些昆虫,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设计一些主题式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自然环境当中去进行真实的观察。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最大的收获是能够更加有内驱力去自主地发现和观察,然后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获一些他们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根据他们的兴趣点,他们的爱好,对孩子做更深入地培养,引导他去研究这个方面的东西,这是我们觉得户外课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的原因,它能够帮助孩子提升他的科学观察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会通过自己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比如说我们的五感观察对比观察,然后设计一些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观察,会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他们的观察逻辑和观察方法,提升他们的一些科学素养。”


陶老师觉得整个进入新纪元双语学校的过程很幸运,并且意外地发现校领导也有这样的儿童时候的经历,最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在田野里面玩耍去爬树,所以学校设置了一片树林,专门拿来让孩子们爬树的,选的是杨梅树,一是因为杨梅树好爬,二是等果子成熟了会采摘下来,大家一起来体验这个酸甜的味道。


户外学习分享中的陶老师和同学们


之前陶老师做自然教育活动的时候,不少人会觉得有点像公益环保活动,当开展这个体系化的课程后,校领导、家长会开始觉得这个事情跟我们有关,因为学校课程是一个渗透的过程,可以慢慢渗透下去,会很清楚地看到孩子们发生变化。比如,他上过课之后会知道什么是垃圾,为什么会有垃圾,如果没有人类的话自然循环可能会更好,他就会努力不去打断这个循环链条。虽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但他们已经能够形成一些非常明确的观念。


获得校方支持的陶老师,还发挥特长,进行了校园景观和户外教室优化。


陶老师说,“其实我最想给到孩子们的东西是他们的一种思维,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同时拥有美术、科学、全科的教师资格,但我会选择科学这一门学科来教孩子,因为我认为科学和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去发展、去发现生活的方式,我会想给到孩子们的是一种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未来肯定是很未知的,但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之后,你可以去拥抱未知。而我所倚靠的最大一个优势就是设计思维。”


先锋产品孕育中


“选择参加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是因为我非常想拥有一个与更多同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我目前的状态有点像自己埋头在苦干,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只能说把我自己想做的东西先做出来,但是我其实希望能够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成功入围后,从兴趣热情出发经由专业学习和深入思考、不断在实践中积累和精进的陶老师,如今有了更大的梦想。


“我希望我所做的这个事情能够产生更大的一个影响力。”陶老师希望未来能够设计并产出更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发展特征的产品化的教育成果,帮助到更多科学教师完成好小学低段的科学教育任务。


今年,学校教学楼附近的空地将根据陶老师的图纸真的变成一间户外教室,相信不久的将来,从这里累积的经验,又会成为新的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

往期推荐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系列

看见科学教师群体:潘欢燕:真的、美的、好的科学教师



看见科学教育:章鼎儿:补上科学这一课 



看见科学教育:1903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看见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让科幻照进现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