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白和杜甫:一个任性爱自由,一个把生命托付给诗歌

薛天纬 谢思炜 腾云 2020-08-24

说到唐诗的时候,我们总是骄傲的。因为我们不仅有“诗仙”李白,还有“诗圣”杜甫。

 

1月13日,在“生命的向度:中国人的诗性和诗趣”论坛上,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原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薛天纬分享了“李白的人生之梦”,他认为李白既追求建功立业之理想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自由的绝对化,李白的诗歌属于未来。

 

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思炜则分享了杜甫成为诗圣的原因:把生命托付给诗歌。他表示时代、个人遭遇和对诗歌创作的努力,共同造就了“诗圣”杜甫。

 

以下分别为薛天纬和谢思炜演讲全文,腾云编辑整理发布。



李白的人生之梦


薛天纬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原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讲题是“李白的人生之梦”。


人生目标是建功立业


李白的优势在写诗,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点,所以他的诗里有这么两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意思就是屈原的诗能像日月一样永垂不朽,而楚王台榭、帝王功业现在变成一坡土丘、一钱不值。

 

杜甫也认为李白的诗天下第一,并这样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既然这样,我们设想李白应该是想做个诗人。但是,他的人生目标是建功立业。



我认为李白建功立业的理想有两个特点。

 

第一,宏大。“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想做辅弼之臣,直接为帝王服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把自己的这种理想比喻为大鹏之志。

 

第二,快捷,要一步到位。他在诗里说“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普通人根本想不到,昨天还是平常人,明天可能就登上天子堂。

 

给李白迁葬的范传正在给他写的碑文里有这一句“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这里,我要加一句解释,就是他不走科举之路。唐代读书人常规的上升途径是经过科举考试,然后一个个台阶爬,而他要一步到位。

 

既然不走科举之路,那就干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找关系。唐代除了科举考试这个选人用人的制度外,干谒也普遍存在。

 

但李白的干谒失败了。之后,他写了《行路难》。



这时他还年轻,虽然失败了,但对未来还抱有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说的是姜太公的典故。姜太公80岁到渭水边垂钓,90岁才成为周文王的王者师。“忽复乘舟梦日边”则说的是殷商时的伊尹晚上做梦乘船从日边经过,后来商汤便请他做了宰相。

 

虽然前路艰难,但李白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将进酒》,也是李白的人生感慨。诗最后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我把“万古愁”解释为年华易逝而事业难成。我们读《将进酒》时并没有感到李白被这种“愁”所压倒,反而感受到的是豪情万丈。

 

李白建功立业的梦想,实际上就是人性的一个基本需求——发展,即实现人生价值。不过李白把它放大了:要发展就发展到极致,而且要来得很快。

 

李白的人生理想实现了吗?差一点。42岁时,他的才能被唐玄宗发现,被请入宫供奉翰林。李白入朝时非常风光,唐玄宗“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古往今来从没有诗人得到过这样高的礼遇。

 

待在翰林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白写了非常美的诗篇。最有名的就是《清平调》词三首:


                                                                      0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0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0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对精神自由的绝对化追求


李白也有政治才能。“问以国政,潜草诏诰。”据说李白曾和唐玄宗商量过国家大事,也起草过重要文件,而且唐玄宗准备让他做“中书舍人”。

 

但这没有实现,因为人性还有另一面——精神自由,即人格要独立、平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梦游天姥吟》里的名句。李白不但在权贵面前不摧眉折腰,甚至在皇帝面前也要人格平等。

 

杜甫很了解他,说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后世的大文豪苏轼又说李白是“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万乘”指皇帝,“俦列”指同类的人。对李白而言,皇帝和他不过是好朋友而已,跟他一样的人更不用说了,视如草芥。

 

李白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到了什么境界?



                                                                      0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0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他希望自由自在,不愿做关在“黄金笼里的鸟”。

 

想从政就要遵循一些官场规则,而李白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更何况他还有更美妙的人生设计——“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实现理想后,他想潇洒地离开朝廷,回归到大自然里。

 

他觉得不能为了建功立业而牺牲精神自由,所以毅然选择离开宫廷。


李白的诗歌属于未来


李长之先生早年的一部书叫做《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他当年的说法到现在也还是最深刻的:

 

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


就质论,他其实是和一般人的要求无殊的,就量论,一般人却不如他要求得那样强大。


普通人:比较现实、比较平凡、甚至平庸;而李白总是追求“理想化”和“最大化”,追求“顶极”。

 

所以,李白的人生之梦体现了人性追求的两个方面: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和精神自由的绝对化。他这样的人生之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恐怕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所以李白的精神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作为精神追求的代言人,李白的诗歌是属于未来的,李白的精神是不朽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李白的人生之梦。

 

这种人生之梦很美好,但在现实里并不是太实际,我们只能将之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鼓励自己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当我们遇到艰难挫折的时候,就想想“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精神力量。





把生命托付给诗歌

——杜甫何以成为“诗圣”?


谢思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要谈的是和李白并称的诗人——杜甫。我演讲的题目是:把生命托付给诗歌”。副标题是:杜甫何以成为“诗圣”。前者是对后者的回答。


关于杜甫的诗歌成就评价


大概在宋代以后,杜甫开始被称为“诗歌集大成者”“诗圣”。

 

北宋苏轼说“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学诗当以子美为诗,有规矩,故可学。”这里强调一个跟李白不太一样的地方,李白天才横放,没什么规矩可言,而杜甫是有规矩的,所以“可以学”。杜甫的这个特点可能是他被称为“集大成者”的重要原因。

 

明代前期的杨士奇说“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诗之圣者,其杜少陵乎?”这里也提出杜甫是“诗之圣者”。

 

王穉登说“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圣可学,仙不可学。”他把李白和杜甫相提并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

 

实际上在这之前“诗歌集大成者”或者“诗之圣”的说法还被用来评价其他诗人。但从明代以后大家就逐渐公认杜甫为“诗圣”。


杜甫何以成为诗圣?


历代人讨论这个问题时无非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 一方面是杜甫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遭遇。

 

五代的孟棨在《本事诗》里面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杜甫所见闻的时代巨变都表现在诗里。

 

宋代欧阳修说“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

 

清代赵翼的《题元遗山集》里有两句诗很有名——“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是对诗歌史上诗人被逼入绝境后,诗歌达到很高水平的概括。

 

• 另一方面是杜甫将诗歌视同生命。

 

这里分为两点。一是精神成长。40岁前后,在早期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杜甫开始清醒面对社会现实,从此坚持儒家的道德理想,坚持“忧国忧民”的主题。

 

二是对诗歌艺术的痴迷。“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后面这句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前面这句是说杜甫的喜好就是诗歌。


                                                                      0

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能用来陶冶心灵的就是诗歌。


                                                                      0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就是说自己所追求的诗歌创作境界是楚辞那样的,而不能像齐梁式那样。


                                                                      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创作亦如此。

 

杜甫认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高境界的追求跟自己的家学有关。杜甫的祖父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甫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人为什么需要诗歌


对杜甫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诗歌可能是为了求取功名。这是一种很现实的需要。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人们写诗歌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这种观念一直强烈影响着杜甫以及后来历代的诗人。

 

后来文学形式多样化以后,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作为自我表达的途径。而在唐代,可以说诗歌就是士人阶层自我表达的最主要手段。

 

除了上面两点外,还有是出于某种政治和道德的要求。“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是陈子昂最著名的一组诗。杜甫意识到诗歌创作要继承骚雅的传统,要从带有道德和政治的要求出发。

 

另外,安史之乱时诗人元结有首诗叫《舂陵行》。杜甫看到后非常欣喜,“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增诸卷轴。”于是便有了《同元使君舂陵行》。这里强调的是《诗经》开创的“比兴”传统。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白居易这样总结杜甫的诗歌创作追求。这也成为后世文人诗歌创作的另一个追求。


杜甫的诗艺追求


我认为,杜甫对诗艺的追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诗人视野的扩展。杜甫的创作内容来从个人的喜怒哀乐,扩展为全方位的社会观察和思考。他的诗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宋代人说其“书一代之事”。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杜甫对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关注,则改变了文人诗歌发展方向:“唯歌生民病。”(白居易)

 

第二,持续的创作努力。安史之乱时,他写出有名的三吏三别,既体现了他视野的转变,也体现了他持续创作的努力。

 

杜甫享年五十九岁,诗歌创作持续了约四十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在坚持诗歌创作,而且质量很高。

 

杜甫自乾元元年(759年)外放华州司功参军,次年弃官西走:华州→秦州→同谷→成都(→梓州、阆州)→忠州、云安→夔州→江陵、公安→岳阳、潭州(→衡州),每到一地都留下数十首乃至一、二百首诗作。



这种长期高水准的创作坚持,在诗人里比较少见。

 

第三,内容拓展和诗意完美并重。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具体体现在他的语言表达、抒情方式、篇章结构等方面。

 

另外,诗体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唐代是各种古典诗体发展成熟的时期。“七律”可以说是在杜甫手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

 

杜甫的七律诗有一百多首,数量超出盛唐其他诗人所做的七律诗的总和。他的七律诗以个人抒情为主,也广泛涉及各种社会题材。

 

除了七律之外,杜甫写了很多五言长篇作品,有古体的和近体的。这类创作后来很少有诗人尝试。因为它要求更高,缺少足够丰富的生活经历、思考深度不够,或者艺术上谋篇布局的能力不足,都很难完成这种咏怀记事类的长篇创作。

 

为什么只有一个李白、一个杜甫,我想这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又是不可预期的。

 

在众生喧哗的当下,我们是否还能够期待出现像杜甫这样优秀的诗人?我认为这既要追问历史的原因、艺术的原因,也要追问诗人个人的原因。


感谢您关注和支持《腾云》,第67期限量赠阅开放申请中,敬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即有机会获赠本期《腾云》。



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文吗?

动动手指把腾云设置成⭐星标吧!




丨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