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一位校长妈妈备给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 | 头条

刘慧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元宵节当天,新校长编辑部收到一位校长的留言。校长分享了一个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的故事。上世纪 70 年代,在回答为何不出国避难时,伊凡·克里玛说:“因为这是我的祖国,这儿的人和我讲的是同种语言……对国外那种自由生活,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所以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


校长说“我没有参与创造它”是最打动她的话。“一个师者,灾难来临,如果不诚实地和孩子们说一些话,我觉得良心不安。”于是,她提笔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录了一段音频,作为学校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在这个令人忧心的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希望这封信,可以给每位教育工作者一点启发,给每个孩子一些鼓励。



//////////


亲爱的孩子们:


清晨六点。远处,树梢,一小群鸟雀准点醒来,她们在讲自己的事。在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里,我想念你们。


新型冠状病毒。一个陌生的名词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像魔鬼吞噬了冬日的宁静。


它是怎么来的?


远方,白衣天使冲在疫情的第一线。近处,无数的人正齐心协力。面对这场艰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人类怀着必胜的信念。


作为你们的校长妈妈,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此刻,如果我没有参与创造它,会觉得不安和内疚。给你们写信,是想通过它,分享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美好、疼痛,以及记住那些不能忘却的某一个瞬间。


-1-

千万不要为“怕死”一词,而感到羞愧


“我从武汉大学返程回家,就被集中隔离了,14天,我能做的只有等。我怕死,更怕连累家人。离开隔离房的下午,天空很蓝很蓝,阳光撒在脸上。”这是一个大学生的日记。


那天,接到一个小朋友打给我的电话,他说:“校长妈妈,每天我都乖乖地呆在家里,我怕死。我是不是很不勇敢?”过去,也许你们听到最多的教导都是,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你是不是在心里有着小小的纠结,面对疫情,明明内心很恐惧,却要装得很镇定,很强大,仿佛这样才像一个男子汉?


其实,当灾难来临,恐惧,害怕,懂得示弱,都是最正常的心理反应。死亡与恐惧,最终可以教给人类什么?这是一个很高级的问题。也许你现在还不懂,但是越早开始思考越好。感觉到恐惧,跟每一个生命联结时,才会不轻慢,不疏忽,从而催生强烈的自救意识,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反应。


冠状病毒是一个狡猾的敌人,在我们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会发动偷袭。而那些嘲笑“怕死”的人,那些抱有侥幸的人,远比病毒更可怕。轻慢是会付出代价的。加谬的名著《鼠疫》中,省长坚信自己不可能正好碰上瘟疫,最终让奥兰城终日笼罩在死尸的恶臭中。


面对疫情,普通人应该怎么办?积极防护,好好睡觉,平和心态,这三招是医生给出的建议,也就是说要维护良好的人体免疫。专家说,战胜疫情,有两条工作主线,一是防控和医疗。二是科学研究。个人防疫工作,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勤洗手;二是戴口罩。


孩子们,学校里,老师都和你们学习过标准洗手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你有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做呢?坦白地说,在没有感受到危机的时候,我也没有做到按照标准洗手。这次疫情教会我不轻慢,当我专心地洗手,双手在肥皂泡沫包裹中舞动的感觉,真的很好。当认真完成这个动作的时候,不仅仅获得了物理上的干净,还有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洁净、通透的感觉很棒。所以,孩子们,一定记住:预防感染,从正确洗手开始。


面对疫情,你们一定要说真话。如果内心感觉不安,身体感觉不适,学会及时求助。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申请和妈妈一起睡觉,我觉得也不是一件难为情的事儿。


-2-

如果觉得寂寞,你就读书


在武汉方舱医院看书的患者


一张方舱医院病床上小哥哥读书的照片,不知道有没有感动到你?正如一位网友说:在方舱这样的环境,我们看照片都会感到喘不过气,何况身在其中的人。我想起了一段话:“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史美尔斯)


相信很多孩子从来没有想过,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有一天会找到你。眼前的事实告诉你,不能出门和小伙伴玩的日子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你是不是开始感觉无奈和沮丧了呢?


寒假前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信,五个学生联名“控诉”自己的父母,假期给她们报满了培训班,剥夺了她们所有的闲暇时间,信纸上的字迹甚至都被泪水模糊了。


这次的疫情,让你们有了充分的自由时间,很奢侈,是不是?闭关期,正好可以用这段“超长的假期”做一些“重磅阅读”,试着多去拜访大师和大书,去叩响那些“经典”的厚重之门。相信我,只要有书读,就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


想来你们也看到了一则新闻,日本许多地方、企业主动向中国捐赠防疫物资。一些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有来自《诗经》里的句子“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的学校给学生家长写信,教育孩子们不要带着恶意去谈论中国武汉,要尊重人权。我想,这些良善的友谊,是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社会的素养表达。一个民族的心性和气质哪儿来?我们的古人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年轻时候,我也不懂,如今,越来越感同身受。


假期里,我也读了几本书,尤其喜欢一本《唐诗宋词解》,近 350 页的书,我读了三遍。第一遍通读,划出了喜欢的句子;第二遍精读,在书上用玫红色的笔写满了批注;第三遍与书“深刻交流”,朗读那些和我产生“化学反应”的段落。然后,我把这本书置于床头柜上,当想到一个模糊不清的记忆点时,就翻出来看一眼。笔记上的字迹,就像初春微绽的红梅,一朵一朵。瞬间,我有了重回学生时代,坐在教室里听讲记笔记的体验,这种感受让我这个即将奔五的成年人满足并幸福。我想由衷地说,珍惜做学生的岁月,“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对了,别忘了,书还是用来“读”出来的,别轻易丢了在学校养成的朗读习惯。某天夜晚,我散步来到小区里的一座拱桥旁,站在桥中央,情不自禁地朗诵诗句“独立小桥风满袖”,抬头望月,“云破月来花弄影”。书本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融进了身心。分享这些,其实是想说,不要偷懒,“功夫不负有心人”是经验,也是真理。当你熟练掌握了知识并且自如地运用的时候,你会很有成就感。


当然,如果你愿意,找一本喜欢的本子,每天摘抄一首诗歌,中文版、英文版,都是值得称赞的选择。诗歌是给人传递希望的。


-3-

动情,是这个春天最美的事


64 岁儿子确诊,90 岁母亲写下纸条“儿子,要坚强”


那些人,那些充满精神品质的事,在远方,也在身边。


怎能不令人动情呢?


年初五,一个消息在网络飞奔:“晚上留守家中的武汉人一起唱国歌”,八点未到,无数的窗口,屏息静气,等待着某种诞生。很快,一间屋的灯亮了,一连串的屋亮了,孩子们趴在窗户上,数着“1、2、3……”很多很多的人,几乎是嘶吼着唱完国歌,泪流满面。英雄的武汉人民,用歌声完成了彼此的鼓舞!


“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要配合医生治疗,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64 岁儿子确诊感染,90 岁母亲给他写下字条。而这之前,老奶奶一直在抢救室病床前坐着,紧紧握着上着呼吸机的儿子的手。


郑州的一个民警,因为疫情防控每天奔波在一线,十多天过家门而不入。儿子隔着窗户喊着“爸爸”,他远远地敬了一个礼。


记住那些令人心碎的名字吧。


1992 年出生的宋英杰。一位穿白大褂的药剂师,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终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那些被称为最美逆行者的医护人员、驰援者,数以万计。新年腊月,从家乡出发,奔赴武汉的那支张家港疫区支援医护分队,就在其中,这里,也许就有你们的亲人。


一个 9 岁的孩子马诗岚写下了一首诗《英雄》:


每个人都想当英雄

我也是

可当疫情来临时

爸爸每天都奋战在医院

我却不想让爸爸当英雄了


孩子,你们的父辈、祖父辈们,正在用行动,用科学,来赢得你们的尊敬和爱戴。


他们,是人类的榜样。长大后,你们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还在无穷无尽地绵延不止……


我想,你们一定和我一样,读着,听着,情不自禁泪湿衣襟,甚至号啕大哭。眼泪,让人洁净;感动,让人柔软。你要知道,无论谁受苦,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在受苦。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到的一句话。


最勇敢的人,不是哪一个盖世英雄,而是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善良、柔韧、良知不缺席的中国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保卫者。


-4-

没有人是座孤岛,不要辜负爱你们的人


停课不停学,正在录制在线课程的老师


孩子,我们生活的城市,美丽富饶的张家港,正有许多的医生、警察、保安、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在默默守护,你们要记得感谢他们。


你们的老师和全国的老师们一起,响应号召“节日不过节,假期不放假,停课不停学”,他们都在积极行动,做好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服务,开启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精心准备课程资源,选择加工教学视频。你们看,网络上迅速上线的各门学科,各个学段完整、丰富的视频资源,灿若星辰。


我想告诉你们背后的一些数字:一节 35 分钟的微课,前前后后要花去一个团队 50 个小时。


还记得学校微信上推送的那一段“孩子,请你听我说”的 8 分钟音频吗?有孩子留言说,陶新老师的声音真好听,像董卿阿姨的声音一样。有家长说,这个真好,让孩子睡前听录音,简便、好操作。在赞誉背后,我必须告诉你们这些事实,那篇文字稿老师们整理修改了 8 遍。为了录音中尽量少杂音,陶新老师晚上 9 点才开始录,录了 20 遍才一字不差地成功。没错,整整 20 遍。她说,不能放过哪怕一丁点儿微小的瑕疵。微信小编老师花了半天时间进行编辑,这段音频前前后后用了 3 天时间。


“为了你们,我们愿意!”这是为师者的职责所在。


这几天,爸爸妈妈可能要陆续返回岗位了。摆在你们面前更大的考验也要来了。你能够给自己制定一份适合你的学习计划表吗?你能按照老师的建议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吗?当你可以无障碍地占有手机、电脑的时候,你能够合理地使用吗?你能利用家里的器材加强体育锻炼吗?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自律上网,很难,但是无论如何,请你挑战一下自己,不要辜负爱你的人,好吗?网上有一个消息,亲妈撂下了狠话:“我求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是呀,照顾好自己,听从老师的教导,不让爸爸妈妈为你操心,就是你们对这场疫情最好的贡献。


唠叨了那么多,我还想嘱咐你们:相信知识的力量。假如做一个调查,现在谁是你们的偶像?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同学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钟南山爷爷。的确,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专业楷模,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电影《流浪地球》初始有这样一段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鲁迅先生的名言犹在耳畔:“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记住:能救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孩子们,你们是人类的希望。保持微笑,好好学习,强健体魄,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期待早日和你们相逢在校园。


爱你们的校长妈妈  刘慧

2020 年 2 月 7 日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中小学生“心理抗疫”30问
从“自我放纵”到“灾后重建”——一位中学生的抗疫生活
面对疫情,中小学校如何在开学前后做好周全准备?

作者 | 刘慧,江苏张家港实验小学校长责编 | 张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