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后, 学校教育的新生态正在加速到来 | 头条

蒲公英教育智库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2020年开局,我们撞入了一个必定载入史册的春节。全体中国人,以及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没有预期,没有模拟,每个人都是应考者,也是打分人。我们有一些题目答得很好,有一些题目答得不好。


疫情如同择人而噬的洪水,防止病毒洪水的决堤,是当下中国全民应战的核心主题;疫情也是重启未来的契机,矫正人类行为,化解“次生灾害”,却是教育有所作为的领域。


在这场人人自我隔离的“抗疫行动”中,我们看见,学校教育正加速与这个新旧时代演进、内外激流碰撞下的变革时空同步——


中国社会观念的升级,已经成为一场无形而普遍的精神涌动;

中国教育走到了必须学会创造与输出“完整素养、健康身心”的历史时期;

无数已经拥有和正在生成的理性价值观、科学方法论、技术工具包,将会再一次重组学校形态;

重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极为难得的“道路共识”……


是的,当我们突然进入这场全民的“深度时间”,一些深层次的改变正悄然发生。当人们从匆忙的、支离破碎的学习生活抽离出来,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更深度的发现、更久远的时间、更开阔的远方和更宁静的注视当中。我们被迫展开了数十天全民族的反思与内省,于是,这场危机导致的“暂停”,就有了帮助我们更好出发的可能。


也许,它带来应试教育创伤看得见的止损;带来中国教育从“超负荷状态”,走向健康和谐、可持续教育新生态的契机;带来学校教育在结构性、机制性的突破上,从无意识渐进到主动寻觅的设计;带来每个人在这场全民抗疫的共同经历中,意外拼装出“小我与大我连接”的美好图景。


而爱孩子、爱教育的人们,似乎有了一次重新把庸常的日子打碎成渣,研磨成粉,再塑成形,点亮发光的机会……




01 

学习型家庭成为教育的“最基础组织细胞”


疫情首先关乎家庭。


它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需要诚恳地面对自己和世界,给孩子们真正有用的学习,让他们拥有更完整丰沛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身后的家庭。


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但也许不远的将来,当孩子们无论因何种原因不得不驻留在家的时候,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依然“远程在线”,能够和在校的孩子们保持同步。


所以让家庭成为教育的最基础组织细胞,才是教育最好的生态。如果说,学校教育对孩子仅是冰山一角,那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才是整个冰山。教育只有得到家庭细胞的滋养,才能从入眼到入心,让孩子身心更完整。


要让家庭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教育系统至少需要两个重要转变——


1、学校要广接地气,最大程度地谋求家长认同与参与,搭建家庭、学校教育一体联动的平台、机制和内容,持续推动家校资源、学习与策略全时段协同……


2、家庭要深度转型,要走向真正的家校旋律同频共振,家长必须懂教育,懂学校,全部家庭成员必须致力于更新家庭文化、家庭规则与行为方式,在与学校教育的主动连接中,共建“学习型家庭”。


好在,翻翻朋友圈,发现这样的新家庭越来越多;这样的新学校也正在萌芽。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的家长们,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受过教育最好的两代人,他们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有着前所未有的眼界、理性和辨别力。


我们只需要达成这样的共识:老师课堂1小时,有时候不敌家人餐叙10分钟。




02 

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线上线下交替或同步


2020年初的这起“黑天鹅”事件,迅速冲击教育系统,所有学校被迫踩下急刹。


好在我们并非彻底束手无策,除去线下教学,我们还可以切换至另一条轨道,线上教学,以避免系统彻底瘫痪。


不过,这条轨道目前尚不完备——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甚相关的技术工具不堪重荷;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台各自为政,功能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种担忧与批判甚嚣尘上。


但若回看硅谷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史,不难发现类似的技术缺陷并非无解,大多只是时间问题。何况,一些主打线下教学的学校,通过巧妙搭配不同通讯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务、调节作息,线上互动、线下自学并举,与学生、家长完美配合,成功实现了以智慧构筑秩序,抵御无序的侵蚀。


他们大多深知“危”与“机”始终相伴,在“黑天鹅”到来前,敏锐捕捉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我们所处的星球,注定让人类无法摆脱疫病、环境问题,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高悬头顶,人类社会各个组织系统都必须找到有效的抗风险途径;随着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自主管理能力,他们将对学习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急需科学的、私人订制式的学习方式;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即便离开校园,我们同样需要学习……


可以预见,舆论将冷静看待技术问题,面对“黑天鹅”背后的趋势洪流,会有越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线下教学去伪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




03

学生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组织


什么是真正的“学会学习”,这个特殊的时期提醒我们展开新的审视。


答案其实很简单:“学会学习”的关键指标,理应是学习者面向未来,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也许今天的学生,还处在有人传授、有人引导、有人督促的群体学习竞赛中;而一场特殊的灾情,让每个学生、教师,甚至每个家庭,都会面对如何自主管理学习、作息、交流……这些与原有学校的系统规范迥异的学习场景。


甚至我们可以看见:孩子们能借此生成怎样的自我管理能力,既是一场未来技能的提前排练,也将导致一场学习能力的新分流。


建立这种新的能力,学生最大的挑战是“自律”。


人性追逐舒适性,自律意味着人要学会不断跳出舒适区,走向自我约束,并遵从它律规范。对孩子们来说,这需要目标和意义的启动,也需要团队伙伴的约定。


所以,学习计划、学习工具、学习资源是必须首先拥有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伙伴共学小组,相互勉励自我管理,甚至走向自组织的学习。


在这次疫情中,青岛二中的学生让人们看到了自组织的力量。他们组建了六个吸引力团队(简称MT),分别是人文、外语、经济、数学、工程和自然科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六大MT组建了各种类型的学习小组。在疫情爆发后,各MT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学习计划,建立微信学习群,分享心得,讨论问题。组长作为督促者,每周整理记录每位组员的计划完成情况。整个疫情期间,有条不紊,游刃有余。


但学生自组织不等于学校全放任。魏书生老师就深谙其道,他在学校层面建立了3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反馈系统,以系统分工提高管理自动化程度,让学生按照规则自主管理。


一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必先是能够自治的学生”。




04

学习方式将加速走向任务式与挑战式


大变革时代,全球挑战的复杂程度远超从前,对承接这场挑战的学习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并带来学习方式的加速变迁。


那些洞察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走向“知识情境的策展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他们将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真实存在的问题,设计成为与基础学习相关的任务或挑战。


当学习方式走向“任务式”甚至“挑战式”,学习将发生以下几点改变:


1、学习会变成颇具“仪式感”的旅程。从充满挑战开始到目标达成收尾,好的学习总是触及人的心灵,而非单纯收获技能。
2、学习会更多渗透“利他”观念,而非仅以“利己”为目的。完成任务和挑战,多数时候学习者必须关注自然、社会与世界范围内存在的普遍问题,他们的全部动作都指向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认知升级。
3、学习将变成师生、生生、家校等多群体共创的过程。资源共享、思想流通、过程共塑,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没有一个群体会成为唯一的力量,学习将变成共同任务。
4、当探究发生、思考开始,“学习工具如何运用、学习资源如何获取、学习时间如何分配”等问题,都会变成学习者面向目标不得不解决的过程问题,学习者将通往更深层次的素养迁移与运用,而非留在碎片化与浅层次的表面学习。


一场疫情,让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被迫处在了“空白时间”与“深度思考”中,“我的国家生病了,他正在艰难的抗争当中,我与国家的命运正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孩子们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


未来的校园里,以游戏化、艺术统整式、场馆式、混合式、项目式为代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以任务与挑战的样态加速生长在校园中、课堂上、家庭里、社区中……迎接这场全新学习起点的,将不仅仅是在校师生,全社会都将跑步适应面向不同挑战的终身学习。




05

学习内容将走向教材与世界的打通


疫情让我们回到一个元问题:学习内容,或者说广义的教材,究竟是什么?


它无非是人类根据过去的经验,精选一些内容让孩子们学习,以便更好地走向未来。这些内容中,当然不乏经典,历经岁月,依然熠熠生辉。


但遗憾的是,反光镜中无法看到未来。就像本次疫情一样,大自然不停地给人类制造着全新的挑战,迫使每一代人往更深的深度和更广的维度不断拓展。也正是在这种拓展中,一代代人寻到了他们的使命,人生的价值得以确立,历史得以前行。


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正确理论和教材可以留给孩子们,让他们面对未来时可以照方抓药,按图索骥。恰恰相反,任何经过严肃生活和思索的人生,都是对上一代人的反思、完善,甚至是挑战、颠覆。


因此,最好的学习内容也应当是,立足于历史但面向着未来,在传承与创新中,打破教材与世界二者的边界,走向“世界是最好的教材,教材是真实的世界”。




06

云上学校成为趋势,学校加速课程与资源平台化


“习惯,才是一切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平台迎来爆发的春天;未来的学校,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挡不住的趋势。在实体的学校之外,再搭建一所云上的学校,让课程与资源数字化、多样化、平台化,成为学校的新选项。


实体学校和云上学校彼此呼应,校园教室和“云端教室”将一样重要。我们甚至可以预见,“云上学校”成为学校大规模排课选课、课程规划、教学组织、工作流程的基本支撑,是分层走班、自主选择的机制落地的核心保障,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教师负担,平衡教学资源。


当然,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一所尝试走进“云端”的学校,倘或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不能有效地聚合理念、技术、人才、资源,不能以扎扎实实的管理细节做基础,恐怕只能成为一片盲目飘动的“浮云”。


当然我们也可以畅想,当众多云上学校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国的教育生态,才真正抵达了技术前提下的“生产力革命”。




07

“自然与健康”成为贯穿教育始终的基础主题


2003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爆发之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最早的11个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史。


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这些都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创造了条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藿洛威茨教授写过一本书《共病时代》,讲述了动物和人之间“共享”的疾病。他在书里说:“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历史悠久且深刻,医生和患者都要让自己的思考跨越病床这个界限,延伸到农家院、丛林、海洋和天空。”


疫情来临、爆发、持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对人类自然观的反思以及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似乎回到了他们本就应该占据的核心位置。健康素养、健康意识、健康习惯,会成为未来学校教育者们日益重视的核心议题,生命安全是超越任何学习内容的根本基石,面对变化的环境和突如其来的危机,倘若连基本的防护意识都不具备,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整体伤害。


“道恒道,非常道。”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界之间,我们如何高于自身的局限在未来选择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设新的教育和知识的场景?让我们共同行动,让自然与健康成为K12教育贯穿始终的基础主题。




08

全社会追求更有伦理的科学教育


在今天的中国,“科学”是个自带主角光芒的词汇,很硬核。


从当年被视为奇技淫巧,到今天如此光芒四射,科学在中国,妥妥地走出了一条完美的逆袭之路。


然而此次疫情中,一些科学家的表现,让我们失望了。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有着很高的学术地位和能力,却无视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伦理,是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科学,原本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对从业者本应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过去,中医就有“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从医”之说。现在,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追求“更有伦理的科学教育”。


为此,我们需要“科学的服务原则”,以及“平等的人文精神”。


要让孩子们明白,人类通过科学向大自然和宇宙发问,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类每一个人,让每一个生命更自由、更和谐、更有尊严。任何违背道德和伦理的剽窃、造假、麻木不仁……都有愧于,也有悖于“科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这一原则。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不少让人失望的科学家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一片赞扬声中,作为“榜样”一路走到了今天,是“被宠坏了的孩子”。虽然他们曾显露出各种不足,但往往因为成绩优秀,被“一好遮百丑”地视而不见了,更失去了得以改正的机会。


作为教育人,应重新审视“平等的人文精神”,让人人平等的理念,落实在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堂。不要在规则之外给学霸、尖子生们额外优待。一味地偏爱甚至纵容,只会抹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不管他长大后多优秀,都有违教育的初心。




09

培养目标真正直面学生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素养


世界变化莫测,无人拥有清晰的“地图”。当这场疫情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全人类命运与共,我们需要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协同联动的素养来积极应对,也需要展开创造性的工作与生活,并考验我们“巨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一背景,越发凸显出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变。


200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就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提出了21世纪美国教育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技能。在学校的具体操作上,体现为以项目化学习、探究课程、国际理解教育等方式,让学生不仅对知识展开“有关联的学习”,还能将所学运用于探索和解决各类问题。


2014年,新加坡教育部发布了《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指出全球化进程、人口问题和科技进步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加坡学生需要通过发展21世纪技能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提出了六大素养并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


而今年伊始,日本教育部则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升级版”生存能力,包括通过对话与讨论来解决问题的协同力与包容力,身处变化激荡时代里依然能够运用人类独有的悟性来思考并解决新问题的创造力等。


由此可见,这是一场不断深化的全球共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再停留于知识技能,进一步走向解决实际问题与应对挑战,才能抵达未来人才的根本素养。




10 

智能化的教育新评价展开规模化应用


受疫情影响,在线推进常态课,成为每所学校在这个春天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其中,保障孩子正常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是最基础任务,智能化的教育新评价被推向了舞台中央。


从拥有智能化学习经验的学校来看,网络平台不仅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顺序,时间消耗等,这些针对学习行为特征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升级;同时,评价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丰富评价的维度。


实际上,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形态,促进它的转型。


正如北师大校长董奇所说:智能化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已经出现。这个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最重要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同于过去的教育评价主要用于选拔、甄别,智能化的介入让我们可以最大化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进行精准的改进指导。


以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健康为例,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如穿戴设备,能使得我们大大提高学生对锻炼过程中结构性评价的精度和准确性。即便在我们看来难以测量的艺术素养,也可以通过OCR的智能书写、语音等测评技术,实现更为客观的大样本的,省时省力的低成本的测量。


当然,这都是最初步的应用。但疫情的突击加快了智能教育评价规模化应用的脚步,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助推我国教育评价事业的思维变革和技术创新,为创造更好的健康的教育生态,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助力。




11

工具的熟练运用是学习力的前提


疫情遭遇战下,学校、教师在组织安排学习任务时大多仓促,通常将官方免费公开平台、商业平台以及民间互联网学习平台,进行搭配组合,更有教师频繁穿梭于各类通讯工具之间。对此,师生们难免心生无奈。


抛开畏难情绪看本质。事实上,这都正面应证了计算思维、数字素养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趋势的事实,在线上学习中应对多个平台、多种工具、大量资源,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样的潮流下,只有熟练运用多种工具,才能高效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比如,网络信息的收集与甄别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首先基于对百度、必应、公众号、App、新闻网站等检索工具的应用;大量知识的梳理、分析、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类思维,塑造思维框架,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分类笔记与之挂钩;使用音像工具可以总结知识、输出成果,有助于学生积极提升总结能力、探索个性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力由师生共筑,无论教师学生,都需要熟练掌握检索、梳理、总结等相关工具,实现教与学的升级。




12 

更灵活、更有效率:学校组织形态的必然转型


作为2020年的一个新注脚,当线上办公成为选择,组织转型就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一特殊阶段,无论企业还是学校,线上办公除了保证工作进度以外,还承担着一个新任务——跨越时空的能量传递,让所有人彼此鼓舞,齐心协力;同时搅动着一个新趋势:面对复杂问题,组织形态向更灵活、更有效率的方向转型。


今天常见的直线式、职能式,或者直线—职能式学校组织形态,均不同程度地参考企业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也十分奏效。然而,它也逐渐显现对当今时代明显的不适应,从很多新型企业寻求结构性创新的趋势,我们也可以洞见学校组织形态的必然。


当面对类似疫情这样的复杂问题时,任何学校需正确应对的组织难度都不亚于一家中小企业。如何保持在任何突发情况下灵活、从容地运转?微软前首席程序经理Scott Berkun的几个建议也许可以给学校一点启发:


1、扁平的管理架构和极高的透明度(100% 的透明度最佳),所有与工作相关的对话、文件、会议记录以及培训都是全员可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远程交流造成的摩擦与误解。
2、恰当的文化。形成员工乐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文化。员工可以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等着被告知要去做什么。
3、角色定义明确。角色定义不明确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会造成麻烦,而这种麻烦在“线上办公”当中会被放大。
4、良好的沟通。




13 

区域教育重塑反应能力、统筹能力、研究能力、评价能力


疫情猝不及防,教育部门成为最受考验的环节,应急的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前瞻:要不要延期开学?如何延期开学?如何引导学校制定在家学习指南?该提供怎样的学校防疫手册的范本?该组织与推荐怎样的系统学习资源?该如何指导学校培训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我们看到很多区域有声有色,很多区域捉襟见肘。


其实,这样的反应、统筹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关乎未来。比如,当“围起来”的学校逐渐不再是常规学校情景,作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该怎么办?


日本N高中、澳大利亚奥罗拉学院、美国胡德河初中、挪威“A+世界学院”……在全世界,这样的学校很多;在中国,或许慢慢也会成为常态。


面对这样的短疫情、长变化,区域主管部门可以做什么呢?核心一句话就是“能力重塑”。


比如教科研部门,是不是可以尝试设计基于“开放性”校园的各项课题;研训部门,尝试做一些基于社会化、分散空间学习的教学素养和学习技能的研究;基教科等业务科室,尝试远程视导,云上点评;督导室的综合督导,提高线上操作的内容比例,缩减督导的周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否可以设计一份应急流程规范,涵盖区域教育各单位机构,每两三年模拟不同的应急预案,进行试点演练……


当然,连接社会资源,挖掘公共潜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也许,一切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结语


2月4日,教育部在形势极端严峻而复杂的抗疫行动中,忙中出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通知:对各地学校“停课不停学”行动进行了重新规范和定义,要求学校在这样一个暂停的时间段,不能在课本教材和题目成绩上去抢跑,而要善用这个时机,让孩子们上一堂“人生大课”,那是过去的学校里未能排进课表的课:理解社会、身心健康、科学素养、家庭关系、人生价值等等。


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教育走向新生态、新时代的一个清晰信号。


当然,这场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教育生态转型,并不仅止于此,它还包括很多侧面:合格的公民素养、教师的技能更新、教研的多维远程协同……都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面对这样的时代,真正的教育人唯有重温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得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

与您共勉!


(本文为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团队的教育观察,参与研究者:李斌、屈腾龙、胡明明、张光、李垣谕、王小波、张磊、刘泱、刘婷)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所有人:这场重大疫情,可以是一堂怎样的人生大课?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一位校长妈妈备给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
当“自然与健康”成为未来生活的核心议题, 学校可以做什么?

作者 | 新校长传媒编辑部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