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写好评论:“四力”之中寻“秘笈”

齐东向 新闻战线 2024-06-2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如何写好评论:“四力”之中寻“秘笈”

齐东向
作者简介:经济日报社编委,1996年进入经济日报社后曾任评论部记者、机关团委书记、评论理论部副主任、评论理论部常务副主任、评论部主任。多次被评为经济日报“十佳记者”“十佳编辑”“敬业爱岗标兵”。荣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第15届、21届、23届、27届、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获第16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在经济日报从事政经评论工作已经28年,作为一名评论老兵,撰写了一批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评论作品,获得过不少荣誉。很多年轻人经常询问我写好评论有哪些“秘笈”。其实,“秘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四力”,评论员也需要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固本强基、成长成才。


遵循实践规律,写有“脚力”的评论
写评论,相较于写报道,一般来说对“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高,似乎对“脚力”的要求要弱一些。但实践证明,有了“脚力”的加持,评论作品就会大不一样。“四力”之中“脚力”为先,这个位次排序,有深意存焉。 
记得刚进报社头两年,写的评论经常被领导批评为“学生腔”。怎样克服?既要悟,更要行。1998年,经济日报开展了一项重大活动,将全国60个县和县级市确定为“经济日报农村调研点”。这既是为了纪念我国农村改革20周年,也是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农业基础、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才能让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增加发展回旋余地的国家“底盘”更厚实。
按照报社编委会的安排,评论员也要去调研点采访。我选择了辽宁和四川的两个县。东北和西南,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调研中我的深刻印象基本相同,就是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长年居住在大城市,习惯了方便热闹的消费生活,而那时的农村基本没有像样的超市,小卖部里密密匝匝堆放着各类粗制滥造的生活用品,劣质包装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更重要的是,当时农村刚刚经历了一轮“建房热”,参观了几户农家,室内倒是宽敞明亮,但是家用电器并不多。一问,才知道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解决得不好,消费环境是个障碍。再就是家电企业不愿意做农村市场,尽管当时有“送货下乡”活动,但产品设计却很少针对农民需求,适销不对路。只有海尔集团有眼光,设计了一款能洗地瓜的洗衣机,排水管特别粗,很受欢迎。
一路看下来,感慨良多。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市场处于“消费无热点”的困境,而农村市场恰恰是天地宽阔、大有可为。攥着调研得来的满满“干货”回到报社,我写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城里人为何要关注农村》。文章开头直接点明,城里人关心“三农”,不仅是关心他人的事,也是关心自己的事。城里的企业要关注农村,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增长点;城里的干部要关注农村,因为城乡协调发展不仅是一时之策,更是长远所需;城里的普通人也要关注农村,因为“三农”对于积蓄深化改革的力量、强化经济增长的支持因素、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三个层面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这是我做经济日报评论员的第三个年头,写完后感到特别痛快,第一次真切感觉到“文章是有力量的”。交稿后,时任总编辑艾丰把标题改成了肯定句——《城里人要更多关注农村》,并在稿签上写了长长的一段话,明确提出一定要鼓励青年记者编辑多下基层,脚底板下才能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事实证明,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评论也并不例外。接了地气的文章,从内容的丰富程度到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文章所能比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无论理论研究、新闻报道还是文学创作、艺术创造,其全部灵感和素材都蕴含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脚力”始终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乃至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归根到底,“眼力”“脑力”“笔力”都要从“脚力”中得来。“四力”之中“脚力”为先,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体现。


遵循认识规律,写有“眼力”的评论
记者的眼光,决定记者的高度。一个合格的记者不仅能够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而且还应具备“发现”的独特眼光。
2010年我撰写的《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一篇依靠“眼力”发现的评论。那一年的7月15日,一场规模不大但是分量很重的车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说规模不大,是因为参展的企业不过区区16家,所展车辆不过是154辆热销车型、新能源汽车、概念车,展车数量连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零头都算不上。
说分量重,因为这是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重点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这150多辆汽车,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更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李长春先后到会参观,陪同的有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等。这样高级别的“参观团”,在以往任何车展上从未有过。新闻敏感告诉我,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我快速进入现场参观,并采访了一些企业代表。有了现场感,评论写起来就不一样了。从立意上看,第一,我国虽然是汽车市场大国,但还不是汽车产业强国,必须清醒地认识机遇和挑战;第二,汽车工业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在各类制造业中极具代表性,他们的探索和经验对推动我国全方位自主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一篇大评论的框架基本形成了。
立意之后,就是证明。经过搜集材料,我了解到,当时美、日、德已经相继确定2015年前后(比原预计提前10年)进入“零排放”汽车的批量生产时代;国内汽车市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技术水平看,当时中国汽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日益缩小。外因、内因、动因……皆可证明“自主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文章写到此,还差“一口气”,就是中央级党报评论应该体现的大局观。这次采访还令我深思的是,展会同期举办了一个论坛,主题并非“光荣与成就”,而是“发展与挑战”。汽车业的清醒与自省,对中国制造业也有重大启示意义。我们要从汽车市场大国迈向汽车产业强国,同时也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由此,文章的立意升华到“中国必须而且能够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成为这篇评论员文章的点睛之处。2011年,此文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都说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云的观察者。新闻工作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锤炼过人的“眼力”。因为观察是记录的基础,“看得见”“看得准”是新闻工作的基点。
敏锐的“眼力”,可以提升记者的发现力和挖掘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寻找到好选题、好故事、好观点;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判断力和鉴别力,更准确地探寻新闻现象的本质。应当说,有了好的“眼力”,才能在“脚力”的基础上找到有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的报道角度。恩格斯曾说过:“对于编辑报纸来说,学识渊博并不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也是指事物身上蕴含的预示某种发展趋向的问题。

2021年8月,本文作者齐东向(右)在酒泉钢铁集团采访。该企业的新型选矿生产线能把每一块矿石“吃干榨尽”,实现了在绿色生产中“点石成金”。
增强“眼力”非一日之功,既要在培养训练中提升“眼力劲儿”,又要在工作实践中造就一双“新闻慧眼”。这里既需要辩证思维的训练,也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修养,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


遵循思辨规律,写有“脑力”的评论
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005年初,经济日报刊发的编辑部文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文,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篇文章的选题,就是来自200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年学习中央精神,当时的会议公报一出来,我们就发现了一个从未看到过的新词——“自主创新”。我们反复推敲这一新词出现的背景,请教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梳理和思考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用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刊登在2005年2月8日的经济日报一版。
文章针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和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屡屡受制于人的现象,明确提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以大量翔实的数字和充足的论据指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危害,深入分析造成的原因,并研究国际形势、列举国际经验,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文章见报的那一天,正是大年三十。我们没有想到,中央领导同志会关注这篇文章,并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学习。随后新华社转发此文,北京日报等20多家省市区级党报及时刊发了新华社电讯稿。学习出版社将此文单独出版发行,供全国各地区党委、政府理论中心组学习。本文获经济日报2005年度“十大新闻精品奖”第一名,并于2006年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党中央精神是指导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勤用脑、察微调、见大义,题目自然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第一次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必然会对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7月底,经济日报率先刊发编辑部文章《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作出判断——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只有适应新常态,看到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这在近年来的经济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对于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
实践证明: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思考,当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显然不适合做记者! 
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如果你要成为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就要熟悉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动脑筋、想办法,探寻事实真相、厘清问题脉络;如果你要成为从事社会报道的记者,就要努力寻求视角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大爱。要高度重视分析力和思考力,努力成为有思想、有深度的记者。


遵循传播规律,写有“笔力”的评论
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功力,有“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功夫。但这个“笔力”的锤炼,又是极难的。因为笔力看上去没有标准,但事实上却在文中处处体现。有好笔力的文章,一定是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和积累。
有人会说,历史是旧的,新闻是新的,历史对于新闻有什么作用呢?要看到,历史不会原样重演,但历史逻辑的力量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强大。一定程度上,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历史,就不善于发现新闻;不了解新闻,就难以理解历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历史经验地“学”,通过充分熟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广泛探索和实践经验,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对创新理论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自觉、更坚定。
2020年12月,经济日报连续刊发编辑部文章《直面大变局的伟大斗争》《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开创》,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丰硕开创性成果基础上,还联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走过的风风雨雨承受的种种考验,写道:
“几十年来,我们的每一次战略突破,几乎都与化重大危机为发展机遇密切相关。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从此成为东亚经济引擎;2001年打破困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全面进入世界市场体系;2008年以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从此进入世界经济核心部位。可见,危机之中确实蕴含机遇,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今天”,这个历史,包括了世界史和中国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研读100多年来我们党充满艰险又充满辉煌、历尽苦难又奇迹迭出的历史,可以总结出这样两条:一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和人民在一起”。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中国特色;“和人民在一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其间蕴含着“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重要法宝。
学习历史,全在运用。鉴往知来,才能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历史中蕴含着发展的常识、规律、经验、教训,历史观和大局观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吸取历史深处的“正能量”,才能培养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更有助于分析、判断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对于未来发展,我们既要有现实紧迫感,也要从历史中找到信心和耐心。这么大的国家,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杨芳秀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2月(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