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幸存的三株水稻不育株

点击名片,关注湖南国际频道,世界潮我看!

编者按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脚,他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品格,湖南国际频道近日推出特别专栏——“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回顾袁隆平院士的光辉一生,致敬国之脊梁。


袁隆平在发明杂交水稻的道路上,遇到过许多挫折,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越是艰险越攀登,立志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信念从未改变。


1966年,袁隆平看见安江农校墙面上批他的大字报时,不由得心里一紧,他猛地转身,赶忙向他培育杂交水稻实验秧苗的实验棚奔去,他心里担心的不是个人的声誉,也不是在乎批他的大字报,而是杂交水稻研究。


但是,当袁隆平跑到培育杂交水稻实验秧苗的地方时已经晚了。只见水池边六十多个栽种着不育株秧苗的钵子全部被砸碎了,秧苗也被丢得满地都是,有的断了,有的枯死了,实验棚一片狼藉。袁隆平顿时觉得天昏地暗,两手打颤,两行泪珠从他的眼眶里流了下来。


妻子邓则安慰袁隆平:你要坚持住啊,不会永远是这样,一切都会好的,厄运过后就会有曙光!妻子的安慰,果真给了他勇气和力量,袁隆平想:无论怎么样,即使重来,杂交水稻的研究也一定要搞下去,而且要搞出来,这是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天职。


▲ 袁隆平与夫人邓则


夜里,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和尹华奇来敲他的门,袁隆平一看说:“你们两个这时候还敢到我家里来?真是胆大啦。”


原来李必湖和尹华奇听到今天有人砸了袁隆平的实验钵,久久无法入睡。半夜过后,他们偷偷地到盆栽实验场,分别从无花粉、花粉不育和花粉退化等三种不育株类型中,选了三盆搬到学校的果园里,藏在园边的臭水沟里。


尹华奇说:“袁老师,我们很快就要毕业回乡了,倘若您在学校搞不成杂交水稻,就到我们村里去,我俩养活您,我俩继续当您的学生。”


▲ 1980年代初忙于育种工作的袁隆平(左);袁隆平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右)。图源:新华社


这两名年轻人不仅抢救了正在进行的实验,还争取了宝贵的科研时间。如果不是他们留存了三株水稻不育株,整个科研实验起码要倒退两年以上。


就这样,袁隆平每天都偷偷摸摸地到学校果园的臭水沟,提心吊胆地继续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直到工作组默许他大大方方地搞实验。


▲湖南省洪江市安江农校


正是因为袁隆平和师生等人不畏艰难,遇到挫折敢于迎难而上,“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这个宏愿才得以实现,杂交水稻之花才能首先绽放在美丽的安江农校,让洪江市成为了世界杂交水稻的发源地。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杨笑聪、甘佳煜(实习)


// 往期精彩 //

👇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苦寻天然雄性不育株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鹤立鸡群”的稻株是怎样被发现的?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