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丝瓜:​有些事情就要去体验和经历,趁年轻,做绝它!

丝瓜 益微青年
2024-08-23

作者 |  陈思佳(丝瓜)

益微青年(EV)果肉学院主管

2019年入职EV



这是丝瓜2019年的个人总结

2019年,我毕业了。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我作出重要选择——加入EV,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

在与益微青年(EV)重合的小路上,我尝试过不同的角色:志愿者、学员、V友、项目实习生、培训师、品牌传播助理、月捐伙伴,最终与果肉学院线上平台“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我有点拒绝,不看好它的前景,穷学生怎么会有为知识付费的自觉呢?(然而后来就被打脸了)因为没有归属感,即使是做图想推广方案也是十分程式化地套模版、编打油诗,觉得自己只是暂时在这里,我这块砖最终还是会因为其他的长处被搬到别处的。
 
大概是2018年益微论坛,强子在最后一天的闪电发布上讪讪地笑着说:“我来为大家发布这个一年前就已经上线的产品”。一年了,它为什么“不火”?还要像“炒冷饭”一样再次发布赢得曝光?作为果肉学院的一份子我开始沉思。
 
论坛上薛野老师又讲到发现天赋、实现天命的一百步、生命的裂缝天命的光等等此处附上链接:西西弗书店创始人薛野:用100步去实现你的天命这些让我很想行动,很想利用手边所有资源去干一件事,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成事儿。于是我决定,先把果肉学院线上平台干起来!
   
 
2019年是从很多框架图开始的。
 
年初我没有正式入职但也八九不离十,大家对于我的到来我的定位都有各自的想法(这样说有点显得自己过于炙手可热哈哈哈)。从不同人跟我的聊天中我画了无数张EV架构以及我在其中位置的线稿图,感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最后和强子的沟通确定,于是在2019年2月25日这个同龄人开学第一天的日子,我成为了一个果肉学院线上平台的内部学习者,就从这里开始吧!

 快速行动是我珍视的 
 一种“少年气” 

              
这是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保存的图,我的人生中有无数个能印证我就是这样的人的例子。形成一个主意之后没有付诸行动或一击即溃,就没有了接下去的动力,白白流失掉它错过“成名成家”的机会。
 
EV的1对1教练计划中,教练的引导让我发现自己常在拖延中流失掉最有激励感和行动力的时刻,好主意还未经实践成了过期的馊主意,非常可惜。

所以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我开始给自己戴上快速行动的帽子,要成为一个快速行动的人:

想到什么12小时内就去做!有时候给自己扣大帽子也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激励我圆上夸下的海口,达成这个人设。
 
于是有了一个个因为新的想法激动得睡不着觉的深夜,于是有了2019中国乡村夏令营发展论坛熬夜设计的折页,于是有了2019年《航海日志》的设计排版(乡村夏令营队长日志),于是有了2020,希望你成为一个会爱的人 | 果肉学院课程上新和之后的恋爱课共学班。

在成都的课程组长集训营

快速行动不意味着有了主意就开跑,鲁莽的行动比拖延更容易毁灭一个好主意。但因为我本来的性格就比较慢,习惯想好一切再开始,所以快速行动这种动作上的逼迫比思维上的限制对我来说更难。
 
快速行动不意味着行动就好,它区别于“三分钟热度”的是有没有勇气掀开墙角落灰的吉他琴袋、拿起早就买好的笔和本子开始写下手帐的第一个字,在其中找到乐趣方法并不断尝试继续下去。

这种快速行动倒逼出我对时间的分析和拆解能力,像跑马拉松:有一个想要到的地方,然后考虑路上要达到的关建里程碑,邮局、广告牌、椰子树.....种方法把一个看似宏大的目标消解成一个个短平快的小行动,快速行动实现它,为每个关键成果的实现而欢喜。

快速行动是我珍视的“少年气”的一种体现,《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有一句特别贴合我对于少年气的理解:渴望达成每一个目标、实现每一个愿望、体验每一种感觉。正是有这种目标在,倒逼着自己不停地体验、行动、在实现它的路上奔跑。
 
 不如走一条 
 鲜有人涉足的路尝尝滋味 
    
         
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甘落俗.....明明有这么多“有文采”的说法,最后我还是选择“不同”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可能这就是不同吧。

春节的时候我分享过一段与老爸的共同点:我的爸爸是一位视力很好的仪表工人,生活中眼睛也非常“毒辣”。走在街上会有一些旁人忽略掉的发现,用不一样的视角找寻经验和乐趣。

我爸的这个“癖好”在我身上放大成了某种习惯,把视线散开甚至关注客体甚于主体,注重整体也关注细节,这样的视角看到的往往与别人不同。
 
随着剧情的演进,小兰会劝小五郎在办案的时候带上柯南,理由是他“总会发现一些不同的有趣的东西”,而这些不同的地方往往成了破案线索,所以每次我有不同发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离侦探又近了一步。
 
大概是我一直遵循的价值观,不止在客观上多发现,主动创造上也要搞出点以前没有的东西。即使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得是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我甚至有点抵触照着之前的老路走(当然我不否认经验带给我们的价值,不过它更大的价值是支持我们创新),也不要和大多数人趋同,这可能是我没有选择专业方向成为设计师的一个原因吧。

总之,抱着这种不同,这一年诞生了果肉学院线下活动、为V立营进阶营设计的行动小组名片、西北论坛的预热视频/电子折页、自己也在23岁之前搬到了一个从没体验过的一居室。人生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对我来说,不如用来走一条鲜有人涉足的路尝尝滋味。
 
  
进阶营的传播组名片
 
新鲜的、不同以往的体验有着非比寻常的诱惑力。2019年终成都项目点有伙伴来拜访的时候曾经问道:现在大家还会对什么事情好奇吗?
 
我想了想:明天吧。没发生没经历过的事诱使我向前进,有趣有序的事物吸引我深究,这就说到了“做绝它”。
 
 2019年,我毕业了 

9月末的台湾游学中,我们跑到台湾岛的最北边的富贵角,在沙滩上奔跑的时候,我察觉到跑得越快身后的脚印也就越深(回扣快速行动?)但终将被海水抚平。

在痕迹无法留下的海滩,人的位置成了移动过的唯一证据。所以做绝它是用成果证明自己跑得快、跑得远的努力,也是逆着风、黑起跑(重庆话使劲跑)的畅快。
 
开头提到在与EV 的交集里我有过很多角色,在2017年、2018年的结尾我都会去做一张图来盘点当年的大事件,其中EV小图标的数量“与年俱增”。
               
2017、2018年度大事件图
 
对于不同角色的体验和对于EV的认同吸引我一步步贴近它,从志愿者到全职员工也算是“一条道走到黑”,通过成为它印证我和EV的共鸣,和它手拉手迎接浪接浪。

7月初的兰州,我剃了个和三年前初识EV一样的头型开启名正言顺的益微青年生活,继续把我的使命与它纠缠在一起,继续做绝下去。
       
与大学志工部好友的毕业照,我们是2016年的西部阳光V行动(EV乡村夏令营)团队!

和许多爸妈一样,我的父母也曾抱着希望我考个教师、公务员安稳下来,在他们身边慢慢长大;

和许多爸妈一样,我的父母更尊重我的想法,同意我留在成都守望青年成长,获得自我生长。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我记得一句话:教给20岁的人50岁的道理,剩下的30年要干嘛呢?

有些事情就要去体验和经历,趁年轻,做绝它。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未选择的路》
 
于是,2019年末的一场分享会上,我正式给自己加上早就在了的title:果肉学院主管。



我曾是EV志愿者

现在的我正支持更多青年人成长

加入月捐

让这世界再多一个

独立自信有担当的青年



EV八周年给老志愿者的一封信:
EV八周年,我们寻找第800位月捐人公益反哺

EV全职的2019年终总结:
晓雯:2019,回兰州耕耘守望。
强子:27岁,追寻天命;28岁,深情凝望
老金:北漂第三年,脚下坚硬,内心充实。

编辑:哈子
责任编辑:哈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