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时代,Bug才是人类的未来?

歌德学院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2024-09-02


短片放映《讨论》,美莎和Open AI合作创作。摄影:李小草,©歌德学院(中国)


在2024年8月18日在北京歌德学院举行的AI短片竞赛颁奖典礼上,众多富有创造力的AI生成短片作品展示了当前技术的发展。艺术家和评审在对谈中,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AI美学、权力结构与伦理问题,并反思了人类与AI之间的终极区别。


+++


技术发展,AI生成内容无法复现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竞赛中的作品《和光同尘》(Light and Dust)脱颖而出。这部作品由马天利创作,其主题聚焦于AI时代技术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进而引发人类对自我定义的摇摆。双胞胎作为现实中的稀有物种,在AI世界中却可以被批量复制。这种复制的能力挑战了人类独特性的基础,作品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人类的独特性被AI所模糊的情况下,什么才是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


《和光同尘》作品静帧,马天利使用DREAMINA,SUNO.AI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通过字节跳动(Tiktok的母公司)旗下的自研模型——即梦AI创作的。创作者在AI内测阶段,生成了具有塔科夫斯基电影风格的双胞胎人像,进入公测阶段后,随着模型的不断优化和商用以及大众对于影像的选择,“我再也没有办法复现这样的镜头了”,马天利说。


这反映了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变化,特别是数据的“污染”与模型的“同质化”。这不仅是AI创作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揭示了技术发展的不可逆性。


这个作品其实是我们技术发展的一个不可回头的坐标。“你所生成的这些双胞胎已经成为了独特的存在,就像我们人一样,未来你不可能重复过去的创作。”短片竞赛评审、人工智能专家Florian Dohmann 评论道。


完美:AI美学的边界?



《我们为何而惊讶》作品静帧,刘广隶和陈梓睿使用Runaway创作

刘广隶和陈梓睿的作品《我们为何而惊讶?》(What are we surprised about?)则从另一个角度对AI技术进行反思。该作品获得评审团特别提及奖。影片通过消解观众熟悉的恐龙形象,探讨了现代娱乐工业如何塑造观众的期待与想象。作品利用AI工具故意保留了技术擦除后的瑕疵,进而解构了AI所追求的完美图像,这一独特的反戏剧性构思使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这一作品背后所涉及的AI美学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不断进步,AI生成的图像越来越接近完美,但这种“完美”也让创作变得越来越无聊。创作者被技术提供的具体路径所限制,试图打破这种路径的框架成为了一种挑战。尽管AI在实现拟真图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过于人性化的表现反而让人感到不安。

“我们都尽量在避免或者说混淆掉技术提供给我们的非常具体实现某个确切目标的路径,或者说暂时让这个路径失灵。作为艺术家,尽量让这些技术框住我们的结构有一点点松动,就可以了。”刘广隶说。

Bug,无用性,情感:人之所以为人?

获得本次比赛“最勇敢前瞻奖”的作品是酷儿艺术家美莎的《讨论》(Discussion)。艺术家通过与ChatGPT 3.5进行胡言乱语对话,激发ChatGPT生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算法,并以此突破了AI的语言规则。


在自身创作中同样关注规则以及人机关系的媒体艺术家、竞赛评审Dirk Sorge对该作品评价道:“影片以强烈的实验精神呈现了一场具有朋克精神的达达主义表演,它挑战了我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并质疑哪些形式的交流可被AI识别。”


“最勇敢前瞻奖”颁奖现场,从左到右:高一天,美莎,欧彬,©歌德学院(中国),摄影:李小草

美莎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在人工智能中,bug并不总是灾难性的,它们可能是创造与革命的起点。“就像我的存在,我的自我认同是酷儿性别,它其实在父权制和二元性别制中,也是一种bug 。”美莎说。“在IT行业,bug 其实才真正的代表我们的未来。”Florian补充道。


与技术日趋完美、越来越可以胜任功能性的AI相对比,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那些“无用”的部分,电影导演、艺术家、评委陈翠梅说到,“很多工具发展到最后,恰恰是它的那个无用的、瑕疵的部分让我们怀念。我时常怀疑,人类到最后会变得非常没有用,那唯一区别人类与工具的地方,可能就是人有情感、情绪、会爱,而AI不会,因为其他实用的部分都可被AI所取代。

AI时代:我们该信任谁?

活动当天的讨论还涉及了AI技术发展中的权力结构与伦理问题。比如,语言模型的训练数据中常常包含权力结构的偏见,少数民族语言在技术进步中的被边缘化。AI的决策能力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引发了关于信任与伦理的讨论。


作品放映《AI vs.》,韩璐,使用ChatGPT, Midjourney, Runaway 和Elevenlabs创作


“最佳艺术创新奖”得主韩璐的作品《AI vs.》讲述了一个因误食毒蘑菇身亡的幽灵想要找AI讨公道的故事。这是电影制作人韩璐第一次用 AI 软件来创作故事。“当时创作的时候我觉得AI还不能够达到很写实的风格,所以我用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动画式的方式来制作,让一切都看起来有点荒诞,却又比较黑色幽默。AI技术使我得以一个人完成一部动画作品,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 评审团认为,这部作品以富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方式探讨了人类依赖人工智能进行决策所面临的挑战。展现了一个荒诞却又极为真实的的卡夫卡式未来:我们的生死被托付给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本身又负责监督这一过程。

“我们如何信任AI?AI 是否会信任我们?我们为什么会信任?我们怎样去信任?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这种关系可能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Florian Dohmann评论道。

“我一直觉得就是我们必须要把 AI 应用在一个更广泛的事物上,比如如何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AI 不该只是一个工具,它最终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宏大的叙事。” Florian说。


屏幕上从左至右:Florian Dohmann, Dirk Sorge,陈翠梅,陈璐,陈梓睿

台上从左至右:高一天,美莎,刘广隶,Robin Mallick。©歌德学院(中国)



结语:如果AGI降临

AI圈流行这样一个例子:如果AGI(通用人工智能)此刻降临,就坐在你的对面,与人类的智力平起平坐,那么大概 15 秒之后,它将会在1万米高空飞机的位置,而下一个 15 秒后,它就不见了,我们将永远看不到它。它超越人类进入了我们无法触及的领域。


在那个时刻,我们想要理解它的世界,将不再可能。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并继续思考人类在AI时代的独特价值。


____


截至2024年6月底,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收到了近60部来自多个国家的一分钟AI生成短片作品。参赛者来自媒体艺术、电影、戏剧、游戏设计、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工程等领域,其中甚至包括一位8岁的小学生。与很多当前正在进行的以技术乐观主义为导向的AI短片比赛不同,本比赛递交的作品多以批判反思的方式,探讨AI技术在未来可能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北京歌德学院计划于2025年继续开展AI短片竞赛,届时将联合更多歌德学院、面向更广泛的创作者展开招募。
文 © 歌德学院(中国)


+++


延伸阅读


AI时代,人的自由走向何处?| 歌德学院AI生成短片竞赛招募
颁奖典礼和闭幕论坛:AI生成短片竞赛“AI时代,人的自由走向何处”
人工智能:艺术的终结?| AI主题书单&活动



欢迎关注“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视频号观看17部入围长名单的短片作品以及闭幕论坛精彩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