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多年后,为什么我们还会刷《大宅门》?

龚先生 工人日报 2024-02-20

2001年,历经45年,郭宝昌以自己26年宅门生涯写就的《大宅门》问世。该剧播出后,以17.74%的超高收视率,夺得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22年过去了,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仍高达9.4,被观众奉为“神剧”,有人甚至盛赞它是“国剧巅峰之作”。

电视剧《大宅门》海报

前日,《大宅门》编剧、导演郭宝昌去世。临终前,他刚刚定稿了60万字长篇小说《大宅门》。可以说,《大宅门》是郭导一生的心血结晶。
网络上,被郭导提携的第五代导演、与之合作过的演员集体怀念着郭导,网友们也纷纷致意,感谢他为国产剧留下了经典之作。
从剧本、演员,到音乐、剪辑,《大宅门》都堪称教科书般的存在,更为广大观众贡献了“二奶奶”“白七爷”“杨九红”“白玉婷”等等立得住的典型人物形象,就连戏份极少的“郑老屁”“抚台大人”“白八爷”也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我看过不下十遍,越品越有味儿。”
“20多年后,历史传奇剧依旧无出其右。”
“我家四代人都看过《大宅门》”……
人们怀念郭导,再刷《大宅门》,也在追问:为什么20多年过去了,在拍摄技术越来越强的情况下,精品影视剧并不算多呢?“爆款”虽多,但耐看的作品这20多年间也就三五部而已。号称“年度巨制”“投资过亿”“全明星阵容”的项目一个月有好几个,但大多不过是给观众添堵。
一句话,我们能从《大宅门》这样的经典剧集里学到些什么呢?
首先,创新是源动力。
当年,以《雍正王朝》为代表的历史剧、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代表的现实题材作品,都创造了各自领域的高峰。《大宅门》则选择从新的文化视角,阐述家族兴衰史,开拓了历史传奇剧的新领域。

图源 新华社

反观当下,一种题材红了,马上就有人开始“批量生产”,无论是人物、故事、妆造,都如同复制粘贴一般,仙侠剧不就是例子?网友们甚至看个剧名,就能把情节猜得八九不离十。又是借助大数据,又是精准营销投放,又是找流量担当和颜值担当,到头来,并没给观众留下有辨识度的角色,实在是创新乏力呀。
还有,精品是“炼”出来的。
《大宅门》的创作时间超过40年,期间四毁四写,好不容易创作出了剧本,在拍摄上又出了难题,为了拉来投资方,郭宝昌费了不少功夫……其中一位主演说:“有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么多年可能磨的就是一根针——不过,是那种扎下去就见血的针。”
对比之下,东抄西抄的剧本,三个月拍摄、一个月后期,主演无缝进组甚至同时拍三部戏,中间又录综艺又去选秀,还以“劳模”自居,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怎能立得住?
《大宅门》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几位实力派主演自不待言,甚至几位著名导演也客串了小角色,老戏骨飙演技的名场面让人直呼过瘾。
而如今,“先敲演员,再写角色”似乎成了行业共识。老戏骨坐镇的作品不少,全明星阵容的大片也是一部接一部,但往往是会演戏的做配角,去捧那些有热度、有话题、有流量的明星。
“老戏骨+流量明星”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模式,想着能一手靠实力派撑起品质,一手靠流量鲜肉制造热度。但事实上,往往是老戏骨带不动拉胯的流量明星,甚至自己也深陷烂剧本的泥淖之中,被观众质疑“晚节不保”。
最核心的问题是,无论什么题材的影视作品,都要有现实主义精神,不能悬浮,不能臆造,不能脱离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郭宝昌出版过一部自传体散文《都是大角色》,写了他生命中结识的重要人物,奶奶、王师傅、猴三儿、女张飞、琴人、钱儿爷、小伙计、大哥、杜伯伯,还有大宅门里头的两位小姐雯和芹。他们是《大宅门》中各路角色的来源,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宝爷”眼里,小人物折射着时代风貌、表现出独特个性,小人物站在人生舞台上,个个都是大角色。

艺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只有关注、共情小人物,才能成就作品中的大角色。电视剧是给老百姓看的,如果没有一个个作为小人物的观众的共鸣,又如何能掀起涟漪?
作品是创作者的生命。《大宅门》人散曲未终,一代又一代人还会“情开两扇门”,还会被其中“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地响”的剧里剧外人所折服。期待这样的作品能激励更多创作者多做良心剧、精品剧,继承优秀传统,超越固有模式,成就国剧辉煌。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杭州亚运会:中国和世界的一次深情相拥

南阳迷笛,风波过后需思考如何“办好一个节 提升一座城”

本期编辑:付子晴

(点击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多年后,为什么我们还会刷《大宅门》?

龚先生 工人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