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上海腔调!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2-08


当你想认识上海,必读一份夜光杯》。


今天我们要聊一份副刊,70多年来,几代编辑将文字镌刻,把年岁缓缓道来。 


我们问:“现在的上海人,会啥时候读你们副刊?”他们答:“《夜光杯》,晚上读起来更精彩。”


“不是新闻,为何深受喜爱?”“因为,爱《夜光杯》,就是爱上海。”


《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夜光杯》主编刘芳给中国记协微信来稿,讲述她的答案。
















这就是上海腔调!

本文作者:刘芳


(一)


1946年5月1日创刊的《夜光杯》,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副刊。作为《新民晚报》的一份综合性副刊,《夜光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70多年来,《夜光杯》一直孜孜矻矻,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在传承中有坚守,在传承中有创新。

文章通俗却不粗俗、轻松却不轻飘、深沉却不深奥、尖锐却不尖刻,永远传递真、善、美,给人向上、向善、向前的力量——这是我们不变的宗旨,也是我们坚守的定位、文风与价值观。

从1982年1月1日《新民晚报》复刊开始,《夜光杯》就每天两个版与读者见面。这是当年老社长赵超构的主张:“副刊就是要有两个版,天天有,名字就叫《夜光杯》。内容应当是又广又杂,不拘一格。总的原则是不要偏食,偏食缺乏营养。一个版雅一点,文史、札记、中外古今,谈修养的多;另一个版通俗一些,讲一点服装、家具,讲小菜、电影明星。

办这样一份报纸,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幸运的是,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作者来策划不同种类的副刊文章。

《夜光杯》名牌栏目《十日谈》《七夕会》等每日在版面出现,从不间断。尤其是《十日谈》栏目,10天一个选题,从复刊以来就没有间断过,共连续出版了15000多篇美文佳作,精彩纷呈。

名牌栏目《读者·作者·编者》定期出刊,刊如其名,重在三者之间有效沟通,了解读者需求。

每周日,《星期天夜光杯》周刊精彩呈现。封面人物、纪实、文艺评论、珍档、快乐作文等都是它的重点版面,成为不断扩容的“夜光杯朋友圈”,为读者提供有温度、有情怀、有思考、有深度的好文章。

读者、作者、编者,用笔、用情、用心,一起悦读、悦心、悦人。

《星期天夜光杯》封面人物版。

(二) 

《夜光杯》,深爱着上海。历史由无数温馨的细节构成。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约请时任《漫画世界》杂志的编辑郑辛遥开设漫画专栏。他想起漫画大家华君武的一句话:“幽默最高的境界是一种哲学道理”。

一种漫画形式让他眼前一亮——由此,有了《智慧快餐》栏目,“一画一文、一图一理”,独立成幅、题材广泛、变化灵活,给幽默留下空间。30年过去,每周刊发一次的《智慧快餐》,已有1500余幅。

智慧快餐作品。


30年的老栏目,早就和上海融为一体。

2022年12月,邬达克的老洋房旧居,往来人群络绎不绝,《智慧快餐》推出30年30幅画特展。读者汇聚,踱步其间,有人驻足凝思,有人会心一笑。感受完作品的张力和魅力,他们又来到漫画家身边,听已经是上海美协主席的郑辛遥分享着每一幅画的故事。


线下展不够,我们携手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推出“30年30画数字藏品”。这次迈向数字化的尝试,意外地得到了漫画迷们积极响应。藏品每日推出,都被一抢而空。

2005年,《夜光杯》被授予“上海首批媒体优秀品牌”,不当得起,留不留得住?我们有很多思考探索。

在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我们办了近30场“市民读书会”。《夜光杯》的读者、作者、编者相聚于此,讲美文、述光阴。这两年,读书会大多老面孔,也有年轻人,弥漫着书香,留下了温情。

《夜光杯》作者、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中)来到《夜光杯》市民读书会。

1982年1月1日,新民晚报复刊词中,把报纸比喻成“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之家的燕子”,因此读者的定位是“从8岁到80岁”。全媒体时代细分受众,夜光杯如何抓牢8岁人的心,培养未来潜在读者?《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版诞生,小读者欢喜,雀跃,“我笔写我心”,从全国各地投来佳作,版面供不应求。品牌树立,我们乘势追击,邀请夜光杯名编辑开展“夜光杯进校园”活动,在上海的多所中小学受到热烈欢迎。2023年,我们更是走出上海,通过上海文化润疆活动推广到喀什四县十校,为积极参与朗读夜光杯美文的年轻学生和教师,颁发了“夜光杯喀什朗读者”荣誉称号。今年,我们还计划从读美文到写美文,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耕进喀什孩子们的心田。

每年,我们都会将美文汇编成书,参加上海书展。年年登上畅销书榜,是读者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

深刻观察、广泛参与,我们愿作上海一张文化名片,递出上海的腔调,走进市民的生活,讲述你我的故事,以文字之美浸润人心。

(三)

老副刊,如何常办常新?

像上海一样,乘风而起,迎风而上,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博客时代,我们有博客。微博时代,我们有微博。如今,我们有矩阵。全国副刊,我们率先开创“夜光杯朋友圈”视频号,在新民App上开设《夜光杯》频道,创办《夜光杯》微信公众号,打通头条、百度、腾讯新闻等渠道……

很多稿子,尤其事关热点,先网后报,读者于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先睹为快,这已做成了《夜光杯》新媒体的金字招牌。

例如,《繁花》火了,《夜光杯》独家采访主演胡歌、并及时约请各路名家,率先于去年12月31日《星期天夜光杯》刊发封面人物专访以及2个整版的文艺评论,让专家对该剧的热评第一时间得以充分展现,获得非常好的反馈。



好的文章,内容为王,渠道并重。

我们的周刊——《星期天夜光杯》主打的封面人物、纪实、文艺评论等专栏,通过新民App、《夜光杯》微信号和“夜光杯朋友圈”视频号的加持,以音频、视频、美图等多种形式在新媒体端呈现,阅读效果显著提升,频频收获10万+。

这些专栏文章,还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成为全媒体时代广受赞誉的副刊专栏。

作家王蒙是《夜光杯》多年作者,对《夜光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我为什么喜欢〈夜光杯〉?》一文里写的一段话,时常萦绕在我心头

“正是因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和百姓在一起,和柴米油盐在一起,和老少文人在一起,不狂也不狷,不牛也不熊,不趋时也不拔高,不自恋也不自怨他怨,不炒作也不招惹是非,不钻营也不表白做态,它的大众化里有用不着废话的高雅,它的与世无争里有用不着声明的真诚。”

岁月不居,媒体融合时代,一直“和百姓在一起”的《夜光杯》,将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不过我们坚信:守正创新,《夜光杯》将更蓬勃,更立体,更轻盈,更好地服务于民、文化惠民。

悠悠往昔,葡萄美酒,为读者添夜夜光华;我们期待,灿灿今朝,举杯同饮,和百姓共灼灼繁花。










媒体朋友们,欢迎长按二维码,加入“记者之家”媒体交流群

本群致力于增进中国记协新媒体专委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沟通交流。

往期推荐

11年获16个中国新闻奖是运气好?总编辑这样说年度记者证核验已开始!请查收具体通知营收6.67亿!这个县融是怎样留住人才的?媒体报道,最高检回应:撤诉!此案教训深刻

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

实习:陈祖明 任金蕊


星标🌟“中国记协”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就是上海腔调!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