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00后就是这样报道两会的?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4-29

全媒记者炼成记 | 你们00后就是这样报道两会的?

作者:云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吴越 徐煜舒 冯茵 戴月 张凯越


关于两会报道,年年都说要创新,究竟什么叫创新?如何创新?媒体同仁们千尝百试,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云南广播电视台在2024省两会报道中又叒叕试了一次,希望时政类新媒体作品能让人有意愿看,能看下去、看进去,让关心两会的公众有更多共鸣,同时触达更多认为两会“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人群。


你看过这样的两会报道吗?



这个居然是两会报道里的元素吗?



这样居然是两会报道记者的出镜方式吗?

是的,你没看错。

万万没想到,我们收到了这样的反馈:


这次尝试有了初步的效果,更多人能看下去、看进去,还有不少留言互动谈到家里事、身边事,初尝喜悦的小编来复一下盘吧。

一个有趣的壳+一些有料的内容

网络的“对抗性”元素或者说是“反差”能够在最短时间引起一定的关注,从这个点入手,为内容套个有趣的壳,我们不避讳形式上“讨个巧”。

省两会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照以往经验,没有时政新闻报道经验的记者需要学习培训+“传帮带”,再历练几回才能独立上会,而“00后”记者小徐入职不到两年,那么,就是她了。

面对两会,小徐是困惑的,“两会到底关我什么事儿?”小徐的困惑恰恰成为了团队的“灵感”,以小徐这样“时政小白”的新人视角上会,她的疑惑就是公众的疑惑,她的关心就是民众的关心,顺着这个逻辑,产品定位就出来了——“我们的事儿 两会的事儿”。

“小徐”是时政报道记者里的稀缺类型,学生气的造型、“迷之自信”的气质、慵懒松弛的声线;而同时,“小徐”又是网络世界喜闻乐见的人设,初入职场的新人,对规则有几分不屑,有点怕吃苦,但是又有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正是这种对抗性元素打破了时政报道与受众的那层隔阂。

有了“有趣的壳儿”,内容还得“硬核”起来。“我们的事儿 两会的事儿”,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就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

经过讨论和向亲朋好友“众筹”,最终确定了医疗、学生心理健康、青年返乡创业这3个选题,既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云南2024年的重点工作。

确定选题后,开始做功课,团队梳理了2023年这些领域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先捋清思路和脉络。上会前,针对设定主题对接领域内的代表委员,进行了预采访,深入挖掘他们从事的工作中,与公众最能共鸣的话题和最能共情的细节,筛选出了易讲易懂的典型案例。

做个实验 不行就撤

《我们的事儿 两会的事儿》是一次有益的融媒体尝试,这个“融”字不简单,它不单指的是内容和形式,更是指团队里人与人的“融”、工作流程的“融”。

融媒体中心是一个组建不到两个月的新部门,可以说内容生产团队还“缺胳膊少腿”:论人员,没有齐全工种,还在相互了解磨合阶段;论设备,没有“专业”设备,比如摄像机、相机、收声设备、编辑机,只有几个手机和一台笔记本。但融媒体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创新先行,其他内容生产部门策划的新媒体产品已然“卷”透了,有了丰富的产品做“安全垫”,给了我们“敢破敢立做实验、不成功便成仁”的底气,那我们就必须在独特新颖上闯一闯。

假装“新人”专属

在这个全新的团队里,一半是新闻从业20多年的“老人”,一半是从业2至3年的“新人”。原则上,“老人”负责内容,“新人”负责出镜表达、剪辑、后期制作。而在创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全员“头脑风暴”,甚至“吵架”辩论,最终,呈现在镜头面前的那个“小徐”,背后其实是很多个想法不同、观念有差异的“小徐”“老徐”博弈之后的结果,这才让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看看初稿和终稿有什么不同?





关于口水话

“大家好,我是小徐,事情是这样的……”

你觉得是废话吗?我们觉得不是。

在报道中加一些适当的“废话”在我们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大家好,我是小徐,事情是这样的”,从传统新闻的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句没有信息量的“废话”,整个系列的开头做引子的“小故事”都是这样的“废话”,但正是这句话,加上小徐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配音,让“00后”的形象跃然而出,整个作品充满了新鲜的讲述感,也充满了强烈的辨识度。



关于蹭热度


这个小东西原型是电影《驯龙高手》中的一条龙,因为应景龙年,加上魔性的音乐,所以在各个短视频平台火了。

我们认为也不妨蹭一下热度,适当冲淡正片内容的饱和度,时政内容一样能刷出“爽”感。

关于玩“梗”

“李院长的回答解决了我的问题,但是我又有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重要,因为我遇到了我感兴趣的另一位委员”。

在传统新闻写作中,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需要承上启下的逻辑连接,但在新媒体产品中,时间短、信息量大,用户注意力往往是碎片化的,硬逻辑不如软过渡,用“这个问题不重要”“我不理解”“做了亿点点功课”等一些网友喜闻乐见的“梗”来作两个内容间的转折,不仅无伤大雅,更增加了轻松随性的网感。

关于“下凡”



常规时政报道中,也许很难看到如图所示的“消极”内容,时政记者也大多都有点严肃高冷,哪怕有些看似放下身段的vlog,也有表演的痕迹。

时政报道想让人舒服地接受,就要真正做到不装、不说教,把记者还原到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退堂鼓敲得咚咚响”,有一点点戏谑地承认自己做事不能坚持,先和大家套个近乎,再开始表达,加上内容正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就增加了接受度。

做一个满脑子“搜”主意的人

以往,传统电视片的素材大量来源于实拍,而在这次的后期中,为了让作品更具网感,加入了大量表情包、动画等元素,这考验着传统媒体人的“搜商”。

做一个满脑子“搜”主意的人,要有明确的搜索意识,尝试多种搜索渠道,善用不同的搜索技巧,比如知乎、小红书、微博、微信等多个更年轻化、更具网感的平台,避免了全网搜索的低效;善用不同的搜索技巧,这里包括了善用关键词搜索、善用检索工具、善用检索符号等多个方面。

如何破除传统媒体人的执拗?

除了需要更多“搜商”之外,新媒体剪辑也需要更多“节奏”。

相对于传统电视片,在音乐和素材的选用上,以往的剪辑更侧重服务于文本文字内容,但新媒体更加服务于文本情绪和状态。

剪辑时思考的重心需要从“如何通过剪辑体现所表达的内容”向“如何使视频更有趣从而能留住观众”转变,让观众不需要时刻盯着画面内容也可以达到共情效果。

为了服务于情绪节奏的把控,我们可以让渡在传统媒体人看来很重要的素材清晰度、画面构图标准、硬性剪辑技巧等,我们需要打破自己的“审美”常规,去营造一些“陌生化”的体验,带给观众新鲜感。这看似放低了后期要求,实际上却需要每个传统媒体后期工作者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寻找“价值输出”与“受众喜好”的平衡点。

总之,传统媒体人只有主动走出传统工作模式的“舒适圈”,作品才有“破圈”的可能。

新媒体=轻操作?

在这一点上,整个团队都有共识,新媒体不是“轻”媒体。轻盈的表达,轻而易举地入脑入心,其实后面是很多的“重”。

“重”在吃透政策,前期进行大量采访,小心翼翼地不踩“红线”、不歪曲、不冒犯,既要把政策讲清楚,也不能因为迎合网感而“降智”;

“重”在后期编辑,看似轻松的小视频,其实比同样时长的新闻更耗费力气,更要琢磨每一个镜头、每一段音乐,甚至每一个表情包,如何用才能吸引观众;

“重”在真心诚意,讨巧不是讨好,搞笑的配音和浮夸的表情包只是表象,贴近受众实际诉求的真诚才是必杀技,用心才有好作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皆同此理。

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传播效果来看,《我们的事儿 两会的事儿》在自有平台发布的同类型产品中播放、点赞、评论数据都居前列,随后一些州(市)两会的新媒体报道也借鉴套用了这种模式,尽管在抖音等平台上传播力还比较弱,但用新媒体的语态去讲“两会”的事、“时政”的事算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两会结束了,新鲜感也会过去,“小徐”的升级版怎么做?时政新媒体在报道手法创新上还有哪些可能?都待我们一一去尝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会“小步快跑”继续上路。




              

           

媒体朋友们,欢迎长按二维码,加入“记者之家”媒体交流群

本群致力于增进中国记协新媒体专委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沟通交流。

往期推荐

《这世界那么多人》,春节特别版来了重磅发布!恭喜这20件作品
愿你!我们很怕看这篇稿子的人不多
本期编辑: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
实习:任金蕊 陈祖明

星标🌟“中国记协”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点击“在看”,和新闻人分享热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