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造”吗?华南理工学生超会“印”!



你知道“代码”也能变成一个个实物吗?

你体验过“打印”出来的椅子吗?

不规则的花瓶怎么造最快?

器物中是否有实有虚?

没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有它的意义吗?

......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名为《有器之用》的展览上

上面这些疑惑得到一一解答

极富设计感的器物不只在家居展中

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

建筑学院的师生也能自己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1-3冯宇梁的3D打印收纳筒、灯罩、花瓶系列

图4-7熊璐和张红霞老师的3D打印吊灯、座椅、笔架系列



在日前举办的“有器之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造物展上,这些作品得以公开展出,吸引了众多目光。展览汇聚了多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意带到了公众面前,力图通过精心设计的器物、陈设和建筑,与大家共同探索一个更为丰富多元的物质空间。


他们有的来自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数字建造与材料营造选修课的师生,有的来自四年级数字设计专门化方向、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选修课的师生。此外,还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也贡献了他们的杰作。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策展老师们深入阐述了展览的核心理念和设计初衷。展览后的交流中,一位建筑师兼摄影师表示,将学生们的课程作业和参与设计的成果放入展厅,不仅是对学生们创造力的肯定,更是为了让他们在学院浓厚的“造物”氛围中,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从而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1

“有器之用”:探寻实用之外的价值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道德经》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一个器物的实用性,而虚空的价值常被忽略。对于建筑学院的师生,‘能用就行’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目标追求。”熊璐老师说。




“中国古代为什么那么注重“礼器”?为什么如此看重作为礼器物性的"非本质部分”,也就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展示空间?”策展人衣国庆老师对于展览的初心这样表示,“高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该贯穿起传统与当下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可能性,传递出来供大家思考。这次的'建筑造物'展,呈现的就是师生对于'器'和空间的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1-2 冯宇梁的3D打印灯具、收纳盒

图3 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课程2020级学生的3D打印花瓶工作过程示意

图4 苏平老师团队的3D打印阅读椅


本次的展览物品包括灯具、隔墙、座椅、花瓶等等,其中很多作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并运用3D打印技术。部分作者还把3D打印与陶艺相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当代与远古通过作品产生的链接。

熊璐和张红霞老师的陶土3D打印花盆、花瓶系列



2

印铸古今:让“器用”传统焕发新机


“3D打印材料具有品类多、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针对同一设计方案还可以进行不同材质的比较。此外,它能够轻松实现传统技术难以甚至无法达成的独特样式,而通过巧妙地利用3D打印的层纹效果,还可以为其增添一种别具一格的纹理。”2022级硕士生朱凯耀对3D打印技术的运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3D打印技术以数字化设计为基石,能够高效快速地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实体作品,显著缩短了创作周期,使成果直观展现于眼前,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思路。


利用逻辑与代码进行艺术创作,不仅展示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更使得艺术作品在创新性和表现力上达到新的高度。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实现复杂结构和几何形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现性,同时赋予作品以艺术性,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


钟冠球老师和朱凯耀的3D打印艺术装置


快速原型制作、成本适中、小批量定制生产、材料应用的多样化以及适应器物大小的精准体量规模……这些显著优势使得3D打印技术在设计领域广泛应用,并吸引了建筑学院师生的关注。


盘泥条,是陶器成型的一种古老技艺,通过搓泥成条、自下而上盘筑成型的传统手法,以及手工修饰抹平的过程,展现了陶器制作的原始魅力。其内壁留下的泥条盘筑痕迹,更是这种传统工艺的独特印记。这种古老的造物方式与现代3D打印技术形成了有趣的呼应,后者以数字模型文件为蓝本,利用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叠加的方式精确构造出形态各异的物体。两者虽然在技术和材料上大相径庭,但在设计逻辑和创作过程上却呈现出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新的技术向来不是’无中生有’,一定是借鉴了优良的传统技艺。无论是造物的技术还是其他领域的技术,革新的过程都有连续的思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展览学术主持、数字化设计技术相关课程教师熊璐说,“其实就是一个让机器去学习传统的工艺如何去做的过程。”


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课程2020级学生的3D打印座椅、花瓶


传统造物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融,能够激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新之作。师生们巧妙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作出既承载了传统文化精髓,又洋溢着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这种跨界碰撞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焕新,还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深层内涵,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与启迪。



3

在这里:学会建“小器”、筑“大成”


在建筑学院学习“打印”,实际上是课程设计的一种巧妙构思。通过3D打印技术,学生们能够亲手制作各种“小物件”,从而深刻体验材料与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深化对构造的理解。


“我们希望让学生在课程当中做一些灯具、椅子、隔断来装饰学院,也有一些更小的笔架、花瓶这一类的东西,可以放在学生自己的工位自用。这其实就是一个‘自己的环境自己建设’的过程。”熊璐老师说。


建筑学院中庭隔断

 数字化设计笔架

 学生设计花瓶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筑学院深知实践资源对于师生的重要性,因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学院内设有专门的木工实验室,供本科生进行木工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想空间。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利用先进的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将自己的设计转化为现实作品。


除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外,建筑学院还开设了相关课程,让学生通过小型混凝土搭建的积木等实践项目,亲身体验数字化技术的魅力。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已成为华南理工大学一张亮丽的国际学术名片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是粤港澳地区规模最大的实体搭建比赛这项大赛正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的品牌活动——营造大赛,至今已有25年的历程。


上一届营造大赛更是盛况空前,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东盟地区的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顶尖高校参与,共计近39所院校、135支队伍、近800名师生参与


每年一届的营造大赛不仅使得建筑学院内部形成了积极的造物氛围,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色活动之一,更是构建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创意国际学术平台。




建筑学院学生参与营造大赛


观展结束后,有参观者表示,在建筑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建筑学院的学生可以在校期间接触并学习到物料与建造,十分令人羡慕。《有器之用》展品体现学科交叉带来的创意,材料、建筑、机械等等学科的交叉应用让建筑的表现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未来的建造发展。


温健是2019级建筑学本科生,不仅在2023年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同年创立了P.R.T原型设计工作室。他深刻地体会到:“求新求变是我在本科阶段收获的核心素养之一。我深入学习了多位建筑大师的创新思维,并始终秉持勇于尝试的精神,这种态度对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温健和刘玥的落地灯系列


4

看未来:让天马行空变为现实


“也许你昨天晚上的一个梦,第二天醒来就能想办法实现。”参展作者之一,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现留校担任科研助理的冯宇梁分享道,“新技术赋予了我们更多尝试传统建筑造物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试错成本。然而,当涉及到建筑这一领域时,我们仍需回归到消防、规范和社会效益的考量上,务求实用与创新的平衡。对我而言,新技术不仅为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且自由的学习方式,也激发了我无尽的创意潜能。”


“数字化设计技术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它所创造的作品不仅清晰可见,触手可及,更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其中,这种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参展作者,2020级建筑学本科生洪楚翔表示,“佛山传统非遗灰塑的制作中,炼制灰泥和上彩的步骤遵循着一定的逻辑,但中间的勾图、批底、塑形则完全依赖于工匠师傅的丰富经验,这使得每一座灰塑都独一无二,无法被简单复制。然而,随着AI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来生成灰塑主题的创作程式,尽管最终的成品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但这正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之美,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意。”


熊璐和张红霞老师的笔架和3D打印音响、陶土3D打印花瓶系列

温健和刘玥的落地灯系列


《有器之用》展览不仅吸引了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也激发了那些关注建筑设计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思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同时,这次展览也推动了学院师生对未来数字技术设计应用的进一步实践。


一位观展的器物行业从业者表示:“我平日里对灯饰软装颇有研究,但华南理工建筑学院的《有器之用》展览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展览中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万花银河系列,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款式和尺寸各异。这充分展示了3D打印技术为设计师带来的无限可能,更是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创新实践和文化自信上取得成就的一次生动展示。这是一次非常棒的观展体验!”


《有器之用》展览成功打破了传统小尺度微建造的概念,其无拘无束的小尺度“建筑”作品,实际上运用了建筑立面、外表皮、结构的设计理念。这种自由发挥的创作方式,不仅展现了设计师的创意和才华,而且作品规模大小恰好适合现代打印技术或模块化生产的需求。这无疑预示着3D打印技术将逐渐走向大规模应用的未来。


未来

建筑学院将延续营造优良的传统

努力塑造更加有活力的建造氛围

华工学子也将继续发扬敢想敢做

“用技术解构艺术”的精神

印铸古今,常试常新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策划:赵希雅 司小平

文:赖兴蔚 金佳馨 才舒宁 赵希雅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图:熊璐 吴鑫泽 杜嘉轩 张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王虹飞 司小平

整理:伍晓晴

初审:冀早早 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祝贺!这位鲤工仔登上《人民日报》

青春上春山,逐梦创未来——华南理工大学五四青年节寄语

祝贺!华南理工大学侯一钊校友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岗位覆盖多个系列,华南理工大学公开招聘!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南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