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眼中的盖娅森林幼儿园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嗨~大家好!我是绿绒蒿。继2021年5月参加了盖娅自然教育基础培训之后,年末我再次回到盖娅,有幸申请成为了第一期驻校研修生,在盖娅森林幼儿园课程组完成了短期研修任务,同时也度过了我的本科毕业实习生活。下面请和我一起来看看我眼中的森林幼儿园吧~


PART.1


准备和调试“镜头”:

我是怎样去“看”森幼的?




这就要从我的研修任务说起——它在进入真正的课堂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首先需要了解课程设计时的目标,在这之后以“观察员”的身份进入森幼活动展开的各个环节(包括复盘),尽可能地记录课堂中人们之间互动交流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每次活动后就形成了文字版观察记录。


课后的工作是将大片事实分离出较为完整独立的事件,从中拎出引导员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了对孩子、对家长的哪些目标,形成了由“事实、实现的目标、环节、实现目标的方式”制作了观察分析表格。总而言之就是围绕“目标”的设计与实现去理解“自然教育是什么”以及“怎么做”。随着研修进程不断推进,我记录到的内容越来越细、分析表格也在迭代,这就是一直在进行着的“镜头”调试工作。



PART.2


VCR实录:

森幼是怎样向我展开的?




在这样的镜头调试中,森幼透过“目标意识”向我徐徐拉开画卷——目标是依据也是动力。研修让我熟悉了森幼三大目标(安全地玩耍、亲子共育和生活即教育)具体指什么、在课堂中体现在哪儿。观察记录里绝大部分事件都能看出是指向哪些目标的,活动就是依据课程的具体目标前进、展开,让森幼总目标、年度总目标一层一层落实在不同场景与课程阶段的活动中,可以说引导员们是用目标抓住了课堂。


森林幼儿园的样貌也借由引导员的态度勾勒出来。对于玩耍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员在意张弛有度——在孩子经常接触的环境里,有很多潜在危险因子需要我们提前看到想到,有安全才能保证有体验、有收获。在守好孩子自由玩耍底线的同时,把可接受的后果“让”给孩子;对于孩子的反应,引导员“什么都能接受”“无所谓”“不预设”,如此开放与接纳儿童告诉我的是一种在情境中理解发生事实的理念。它不同于皮亚杰通过标准化实验结果去猜测儿童的想法[i],而是去除我的主观视角:既知道这个年龄段儿童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更欢迎不同寻常的他们真实向我们展现的样子,是“儿童视角”到“儿童的视角”的转变。


自然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那还得去森幼课堂中鲜活的故事里去找答案......


片段一:自然教育之爱自然


在游学班的小西山穿越旅程中,孩子们下山后在樱桃沟玩了好一会儿水,有弄湿鞋的、有掉下水的,但总结时引导员用大拇指测孩子的心情与体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大拇指朝上,认同引导员所说的“还没玩儿够”、“走出公园到停车场没问题”。


孩子们对溪水的爱是很简单的。“爱本身优先于并决定着‘理念’(认识)[ii]”,爱没有为什么、无需理智上的理解过程。他们的年纪没有经历过前几年甚至更久远的樱桃沟,对总结时所说的“这里是北京的母亲河,前些年一度断流”可能还没有概念,但是对于引导员所说“多么地有意义啊”是有感受的,他们撩水、他们比赛扔石头、他们浸在凉水里就知道了水的珍贵,两番竖起了大拇指——“我”爱水就诉诸于“我”曾经在这样的溪水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森幼让我看到在自然教育里,爱自然说得是一种情感体验。爱水,系于情感而非有关水的知识。那些从自然变迁角度阐发的意义,将长在玩水这一天的感知基础上,由爱推动后续的认识和反思。那么森幼目标里的“玩”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全情地投入,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玩得尽兴、保持良好情绪便能使其他成长成为可能。


片段二:“自然地”更新经验


一次登山前,引导员安排家长之间互换孩子,即陪同行的其他孩子一起上山(易子)。登山过程中小枫叶一会儿快走两步一会儿又停下,新妈妈说:“卡车一会儿加油开起来一会儿停下来会很费油的,对卡车的损坏也很大,坏了的话你还怎么玩儿卡车游戏呢?”这位新妈妈进入孩子的卡车情境对其具体行为进行引导,小枫叶就明白了这样的提示对自己是有意义的,被要求的改变中有自己的目的可达。在后续止语独行环节前,引导员蹲在她身旁用很小的声音和孩子确认着:“我们是跑着走,还是稳稳地踩着石头走?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往哪边走啊?对,往山的那边走。遇到石头怎么走啊?”引导员帮助孩子回顾已有经历、叮嘱了她应对未知场景的策略,减少孩子的恐惧、增加了“我能够完成”的信心。


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与自然相处的经验是自己一步一步积累而来:她在大人陪伴下尝试、调整,再到从容地走,成功经验被带到接下来的新道路上,进而能专注于独行、欣赏山林。她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是衔接在一起的,即在“思--行--思--行”的循环中更新所得。


森幼让我看到,“我们希望孩子独立去做事”可能是一个终极目标,和她当前状态之间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需要时间、一步一步撤去身旁支架。我们需要在意每一步中孩子的行为与其想法的联系,推动对她而言有意义的经验增长;而家长同引导员一样,也是孩子成长整体环境之中的一部分,提供给孩子内在变化条件的同时,更在亲妈妈感叹“担心也确实是挺多余的,孩子非常勇敢”时接受到来自孩子的反馈,进而被改变。



片段三:为了更好地生活


森幼也让我看到,自然场景是更新生活的助力——不同的场景和主题课程,以各自独特的样貌融入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城市公园,动物间呼唤的声音被模拟成游戏,引发人们关注自然之声,更帮助孩子和家长在人群中寻找对方时能够快速识别与定位;运动版自然名介绍被引导员介绍给穿越小西山的爸爸妈妈,希望没有他们陪伴的时候,家长也能和孩子一起做好爬山前的身心准备;森林班中与孩子分开的家长们独行于长城脚下、沉浸在山野中,从许久的忙碌与疲惫中抽身,享受了一把难得的周末时光;农场里引导员向大家分享了将蚯蚓塔从这里迁移到都市,帮助家庭消化厨余垃圾的想法。孩子则通过剪小米感叹“这就是我们吃的小米呀,吃到它也太不容易了吧”,获知“我”的食物来自田间。在自然中的体验就像一股新鲜气息与能量,或强或弱地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提供点子、视野,它们和参与者原有的生活状态擦出火花,就像引导员所期望的“一月一天的活动是为了剩余29天”那样。


“向大自然学习”打破了人居住着的社会圈层——由每个人共享的人类社会呈网状散布在大自然中间,替代了人类社会作为自然之中更小封闭圈的存在。“与人真正共同生活而非活着,是一种教育过程[iii]”,森幼创造的即是这样一个机会:易子而教、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家长将各自的生活困惑、妙招与思考变成集体智慧,使得在自然中活动的这群人不仅仅是孤立地存活着,更可能成为社会性生命,关怀身边的自然、他人与自我。



能在研修里看到这样的森幼当然也得益于很多支持,在这里要感谢冬小麦、橙子、柳兰、牡丹、无花果、银杏果诸位前辈牵引着我的方向、关照我的困惑,感谢诸位自然体验师愿意分享给我经验,感谢盖娅自然学校给予我学习机会,能让我沉在生动的课堂里、又跳出课堂来,更加走进发生着的自然教育!


绿绒蒿

2021年冬

 

[i] [美]加雷斯·B.马修斯.童年哲学(童年哲学)[M].刘晓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31-64

[ii] [德]马克思·舍勒.爱的秩序[M].孙周兴,林克,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63

[iii]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与教育[M] . 薛绚,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5.



-盖娅森林幼儿园 正在招募中-

课程招募|0~6岁!盖娅森林幼儿园2022年招募啦!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森林幼儿园4~6岁公园班 | 森林幼儿园5~7岁单飞班 | 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亲子游学班 | 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成人游学班

 参加培训   线上课:盖娅家庭自然体验师(第七期)自然教育基础培训,3月杭州站

 推荐阅读   生活是眼前的诗,而非远方的苟且 | 真正动人的自然教育带给人源源不断的启发 | 垃圾减量,就是持续9年做这些小小小事不言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