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亚的课 | 探究西安城中村背后的“乱”与“序”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2021-11-09

这个社会从来没有真正的混乱,看似混乱的背后往往藏匿着不为发掘的秩序。


城中村,一个城市空间中特殊的区域

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什么样的?

混乱?无序?吵杂?拥挤?.....

也许提到城中村三个字,

你的脑海中便立马会浮现这样的词语

城中村,它的确像一块“城市牛皮癣”死死地粘连着整个城市空间,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空间环境,人人避之不及。



然而,在它看似混乱的背后,却保留了村民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活习惯,这样的习惯在城中村特有的城市空间中,逐渐形成了某种秩序,这种秩序也许是尺度,也许是空间,更是作为人这一特殊群体,在与城市空间发生相互作用后的微妙变化


本学期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人体工程学》课题二(点击回顾课题一内容)正是引导学生将视角落到西安城市特殊空间——城中村,关注城市“灰色空间地带”,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生活,探讨在城中村背景下与空间尺度以及空间行为的各种可能性。


整个课题通过“初步观察——深入调研——探讨、挖掘——展陈”四个步骤,从前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到思考探究能力,直至后期将想法通过设计语言的展陈能力,实现不以设计为最终导向的环境专业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整个课程是怎么进行的...



 初步观察

对于第一次进入城中村的同学们,会发现处处是问题,处处有bug,选择哪个现象、空间或人群作为此次调研的目标呢,这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本次不进行设计,选到一个能深入探讨的调研目标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观察。


于是同学们开始在城中村中各种观察,与老师讨论选中的调研目标是否值得探讨。其中不免遇到被否定的调研对象,但没有放弃的同学们换一个再来,总能找到合适的进行下去。


图片请左右滑动

学生观察到的城中村现象


 深入调研

一旦选定了目标,真正的调研才正式开始,深入调研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想要挖掘目标对象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观察。在这次课程调研中:有的小组凌晨五点去菜市场门口观察进货的人;有的小组为了观察网吧空间,24小时呆在网吧内观察来往人群;有的小组从白天到黑夜跟踪目标对象,只为看到背后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细节......



 探讨、挖掘

辛苦付出的背后总会有发现。在深入调研后,同学们逐渐找到剥离调研目标的方法,并通过和教师的发散性探讨,充分挖掘目标背后的可能“秩序”,这个过程是有趣的,最终得到的答案往往不是我们平常肉眼就能看到的,仿佛用设计者的眼睛与大脑开始去观察与思考我们这个社会。


探讨可能性,挖掘背后逻辑


 展陈

文字的表达不是学设计学生的优势,如何把我们的思考过程、调研结果用设计语言来展现出来,是本次课题的又一重点。每组学生结合自己的调研结果,再次与教师讨论展陈的可能性,力求运用直观有效的展陈效果来表达此次的调研内容。



 学生调研成果


介于城中村室内室外之间的“灰空间”

案例一


本小组调研对象为:城中村街巷中灰空间的探讨

通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城中村街道空间中存在一条明显的灰色空间,这条空间带介于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同时这里也集中了城中村居民一天的生活状态与行为发生,比如做饭、洗衣、交谈等日常行为。我们发现这是一条有趣的空间,更是城中村村民生活的隐性秩序空间。


被分割的交通空间

 案例二


本小组调研对象为:城中村的交通空间

在我们的认知中,交通空间往往较为单一,仅作为来往的交通通道使用。但在城中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空间的局限性,这里的交通空间往往被分为3-5个层次,包括交通、商贸、休闲、等候等区域。从空间的多层次中体现了城中村村民的生活丰富性。


更多案例分享,请到现场解读......


本学期《人体工程学》课题二,延续整个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全程引导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探究、表达,实现环境专业基础性课程教学要求,为后期高年级设计课程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特殊空间,社会底层人群,唤起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作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友情提示本次课程学生作品集中展示于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东西大厅区域,欢迎大家来现场参观。


▌欧亚的课往期回顾



欧亚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供稿 |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刘晓洁

投稿邮箱 | 333279410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