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书单总结和推荐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5-10

2019年

书籍推荐

2019年一共阅读了77本书(历年总结:2018年2017年)。微信读书23本,图书馆借阅40本,购买纸质书4本,再加上Kindle上的6本。


以下几本书尤为推荐,它们或是让我大开眼界,或是让我理解了事实真相,或是让我在感兴趣的领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或是让我更深刻地发现和创造自我。

《Factfulness》 

by Hans Rosling


比尔·盖茨亲自背书并多次推荐的一本书,看完后可以重塑你对世界的认知。


作者汉斯·罗斯林是瑞典知名的公共卫生教授,曾经史无前例的10次登上TED Talk的舞台,他擅长用可视化的数据向人们展示统计事实。他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列出了13道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基础事实问题,测试后你可以发现自己对于世界是多么的无知,或是有很多错误的认知。


汉斯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会有「错误的世界观」,并总结出十大思维惯性,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总体而言,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抛弃二元化、直线化和情绪化的思维模式,而尽可能的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我们的世界,避免被冗杂的信息淹没,或者被新闻媒体牵着鼻子走。


我们作为世界公民,更应该建立以事实为基础的世界观,现实世界往往非常复杂,你必须深刻地理解它的运行规律,绝大多数的事实往往隐藏在复杂的信息和固有的思维模式背后,世界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美好,更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比尔·盖茨在一次采访中对汉斯进行了缅怀,「汉斯并不是一个数据狂人,他这一生对于世界的了解绝大部分不是来自数据的研究,而是与他人相处的时光。他对人性有深入的了解,说故事的技巧也远胜于他对数字的解释方法,我希望他的书能够让更多人怀抱好奇心和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就跟汉斯本人一样。」

《The 48 Laws of Power》

by Robert Greene


Robert是美国知名的畅销书作者,从事过80多种职业,包括建筑工人、杂志编辑、翻译、好莱坞编剧等,他最有名的书籍应该是火遍好莱坞和商界甚至有些争议性的书籍《The 48 Laws of Power》。他的《The Laws of Human Nature》首先以经典的历史故事或者知名人物的轶事开篇,通过分析这些事件然后总结经验教训。

Robert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先天基因、原生家庭、童年教育、后天习惯和所处社会环境影响。其中,童年境况和日常习惯在支配我们行为上产生了尤其重要又深远的影响。

我们人类很容易受动物性的那一面影响,情绪化又短视,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又因为我们属于社会动物,不得不隐藏自己的一些特质,导致在后天与他人的互动中,很容易因为一些小小的引爆点,而诱发出自己深埋的情绪和恐惧,做出一些反理性的行为。于此同时,人又在进化途中发展出了一种脱离动物性的更高层面的力量,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想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意义,并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创造价值。


喜欢Robert谈到的人类欲望、男女性别、个人vs.群体、领导力、控制力和时代特征这几个章节,读完后可以对自我产生更清晰地认知,并借此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

不得不感叹一句,每个活在世上的人真的很不容易,需要同一些你无法控制的基因元素和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达成和解,这个过程痛苦又悲伤,越来越有一种对人类作为整体的同情感,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唯有分享更多的温暖和爱意吧...

《Stillness is the Key》

by Ryan Holiday


Ryan Holiday是Robert Greene的得意门生,他的生活哲学三部曲包括《Ego is the Enemy》《The Obstacle Is the Way》以及最新出版的《Stillness is the Key》。Ryan Holiday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斯多葛哲学流派(Stoicism)的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


对于初次接触斯多葛哲学流派的读者,可以先订阅Ryan Holiday的Daily Stoic七天课程(订阅地址:

https://pages.convertkit.com/79d6c63e9f/0965aed219),每天都会推送一篇免费的关于斯多葛学派的文章。这个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哲学家塞内卡和爱比克泰德,以及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他的《沉思录》超级推荐),强调遵从自然法则和规律,不去试图控制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以及重视人类的自我反思来追求内心的安宁。


在我看来斯多葛派是哲学体系中的一股清流,其他流派经常容易越读越困惑,甚至有一种空虚和无望的感觉,而斯多葛派却是越读越平静安逸,最喜欢斯多葛派的两句箴言:

  • Memento mori (人固有一死)

  • Amor fati (热爱命运)

每次感觉在生活中有卡壳的情况出现时,就会重读下Ryan Holiday的《The Daily Stoic》,有种神奇的魔力让我重置生活,并且平和的继续向前。


The world is like muddy water. To see through it, we have to let things settle. We can’t be disturbed by initial appearances, and if we are patient and still, the truth will be revealed to us.

《Silence》

by Erling Kagge


某日在南伦敦的一家二手书店躲雨时发现了这本薄薄的小书,翻看了几页就被作者挪威探险家Erling Kagge朴实又真切的文字感动,买回家一口气读完,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南极大陆,在一望无垠的冰天雪地上独自行走,内心有一种安全感十足的镇定和整个人生沉淀下来的感觉。


Erling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踏足北极、南极和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50天独立行走在南极大陆让他对「寂静」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后来返回尘世,他发现内心的平静其实在嘈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实现。我们并不需要特意去一个安静的环境去体验,只要停下来,放慢脚步,耐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审视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Ta的那片宁静的南极大陆。

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实现内心平静的瞬间:

- 新西兰山羊岛10米深潜,在海底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
- 完成一小时的HIIT后,边洗热水澡边听爵士乐。
- 冬天坐在皇后镇的火炉前,静观窗外的雪山和湖水。
- 在新西兰的丛林和荒野中独自徒步。
- 单曲循环一首我很熟悉的歌。
- 济南冬天第一场雪后,起个大早在雪中行走,路上只有我自己的脚印。
- 在古董书店翻看自己买不起的古籍。
- 伦敦的公园里漫步看到一颗古树,情不自禁上前拥抱抚摸它。
- 在新西兰九十哩海滩的海边对着落日进行冥想。
- 在使命湾的疗养中心对着阳台冥想,睁眼后屋外飘着小雨,一只小鸟落在阳台栅栏上轻抖它的羽毛。
- 和朋友漂亮的小宝宝对视,看着她从面无表情到喜笑颜开。
- 在MoMa美术馆看梵高的《星夜》不禁泪流满面。
- 在广东吃榴莲班戟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 在澳大利亚的小镇坐船航行,望着茫茫无际的大海陷入沉思。
- 在纽埃和四十多只海豚游泳。
- 在巴黎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独饮一杯拿铁。
- 此时此刻,在家中喝着咖啡,读着书,码字。


Solitude allows you to reflect while others are reacting. We need solitude to refocus on prospective decision- making, rather than just reacting to problems as they arise.


《Born a Crime》

by Trevor Noah


崔娃Trevor Noah是知名的喜剧演员、脱口秀表演者和节目主持人,每次看他的脱口秀都笑到不能自已,他的这本自传《Born a Crime》同样惹人发笑,与此同时也引人深思,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发生在南非的黑白对立的故事。

崔娃作为一个黑白混血,他既不属于黑人,又不属于白人。在他童年的时候,他可以因为自己的肤色摆脱其他黑人小孩受到的惩罚,但也因为自己的肤色他受到两方人的排挤,在这种毫不兼容的环境下长大成人,崔娃淘气又叛逆。崔娃的妈妈是个虔诚的信徒,也是一位有远见又独立自主的女性,她把英文作为崔娃的第一语言,送他去接受良好的教育,教他如何去思考,尽管生活环境恶劣,她却尽可能地为孩子打造一个摆脱贫困的环境,甚至在遭受家暴和被枪击头面部后,还能开玩笑和崔娃说,现在你是整个家族最漂亮的人了。

崔娃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商业头脑,依仗自己跑得快,他可以在课间休息时帮助那些不爱运动的富孩子在有限时间内跑腿买饭挣得外快,也凭借制作盗版碟挣点零花钱,后来还干起了DJ的生意,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outsider,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他能暂时融入一个群体的法宝就是靠自己幽默的谈吐和能为他人提供便利的本事,读到这里略有心酸。也让我想起另一本关于身份认知的书籍---Afua Hirsch的《Brit(ish)》。


Afua在书中讲述了她作为黑白混血在英国遭遇的种族歧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问题。算是通过一个小家庭的家族史,重温英国殖民史和所谓的文化包容和多样性。对于像我这样出生和早期教育都在中国,成年基本在国外生活的人来说,很多情况下就像「边缘人」,哪个文化都属于但又不属于,时时刻刻需要活的像一只变色龙,和特定的人群打交道时就要变得更倾向于那一方的文化,「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身份认知」话题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十分值得探索。


《Atomic Habits》

by James Clear



2019年的高频词语就是:习惯。当学生准备好时,老师自然而然就来到身边,James Clear这本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畅销书在对的时间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书中的方法很难一两句话总结下来,建议通读原文并在生活中实践,你会发现其实改掉一个坏习惯或者培养一个好习惯都不是靠意志力去勉强的,而是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可以不费太大力气做到。


人们都喜欢做New Year Resolution,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坚持自己曾信誓旦旦定下的目标。设立目标的作用是取得暂时性的胜利,那么然后呢?目标只会让我们为自己挖下一个又一个的欲望大坑,而这个空洞永远不会被填满,实现目标就会空虚,没有实现目标则会沮丧。关键是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来支撑自己实现想要过的生活,这个系统就是由一个个良好的习惯所组成。

习惯就是复利,「你」就是你不断重复行为的集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立习惯系统可以帮助你过好这一生。


人类在有欲望时都期望其结果可以带来满足感,但是自控力驱使下的结果却不是满足感,所以自控力是短暂且困难的,与其勉强自我不如创造或者加入一个好的环境,让自己不用时刻消耗意志力来达成目的。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Everything Is F*cked》

by Mark Manson


「自我帮助」类图书经常会教授你如何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追寻幸福和快乐,灌给你大量的鸡汤让你生活在一个自己编织的美好世界中。Mark Manson则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恒久的幸福和快乐只在童话中存在,需要直面问题和痛苦,并接受生活本就是一场苦旅的事实。


人需要对自己的局限性和弱点有良好的认知,这样才能在逆境来临之时知道拿什么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或者强迫自己保持乐观。人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更需要决定自己生命的优先权,对自己在乎的事情说Yes,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人say fuck off。「In life, we have a limited amount of f*cks to give. So you must choose your f*cks wisely」。


Mark Manson的语言通俗易懂又俏皮诙谐,没时间读这两本书的朋友们可以看看他网站上的文章精华:

https://markmanson.net/best-articles 关于自我提升,关于亲密关系,关于人生选择和当今社会文化。



《那不勒斯四部曲》

by Elena Ferrante


年初的时候观看了HBO的《我的天才女友》,立马就被这部将女性的友谊刻画的如此细腻和真实的剧集所吸引。我爱你,但我也恨你,我会在危急时刻站在你这一边,也会暗中和你较劲儿希望自己超越你。尤其是以小镇姑娘的视角揭示了那跨越不了的阶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对待,大院儿孩子们的情愫和冲突,以及上世纪60年代动荡的意大利社会... 剧只拍了第一部,迫切想知道结局的我开始阅读原著《那不勒斯四部曲》。


好的作者就是会把你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描述出来,她讲她的故事,但你在其中找到共鸣。当时的我正处于一段甜美的恋爱时期,他总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贴心地准备惊喜,起甜腻的昵称,介绍家人和朋友给我认识,陪我一起在趴体上嗨到天明,也有着与同龄人完全不相符的成熟和睿智,引用《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的一段话就是,「他让她恢复了感觉,尤其是让她感觉到了自己。是的,他激起了她的感觉,核心的东西就是复活,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复活,突破一切束缚,还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乐趣,好像是一种新的束缚,一波又一波」。


作者在描写女性友情方面生动真实,让我颇有共鸣。回想以前的友情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嫉妒的成分,我们互为镜面,互相攀比,一起较劲儿成长,又彼此依恋,但也因为爱之深而生恨,甚至彼此疏远,互相逃离。感觉长大成人后才可以真正理解独特的同姓友情,并且与友人达成和解,引用作者在结尾的话就是,「我希望她在场,这也是我写作的目的。我希望她来删除,来补充,我想和她一起投入地写我们的故事,按照她的灵感,她知道的、她说的,或者想的来写」。


关于读书方法之前做过一个PPT,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http://bit.ly/2MB03Sv  最后附上本年度阅读的书籍清单,也可以在微博搜索#CY书单# 获取最新的书单和书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