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新展开幕 | 从魔法到显微镜:早期现代科学与医学中的征象学说

行健不息的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2022-07-17

编前话


2021年清华大学发布了《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为未来十年清华大学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个“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积极开拓思路,与世界顶尖大学博物馆展开合作,为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学科学博物馆行列积蓄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的科学博物馆建立联系,合作策划实施线上展览,并陆续发布。


今天,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剑桥大学惠普科学史博物馆首先联合推出中英文双语版在线展览《从魔法到显微镜:早期现代科学与医学中的征象学说》,策展人温心怡试图通过这个展览向大家展示征象学说在近代早期科学与医学领域里的实践与表现。





线上展览/  展览介绍



核桃长得像大脑,因此可以治疗脑部疾病——在今天的制药科学和自然疗法中,人们经常引用一种传统的医学思想,认为植物的形态与人体器官的相似性表明了其治疗作用。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首次将这个医学思想概念化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并通过近代早期的医学讨论获得了征象学说这一名称。


这一学说经常被描述为一种古老、传统甚至是史前的想法。在近代早期从化学实验室到家庭配方的治疗实践中,这个学说却没有被系统地检验过,甚至约翰·雷等一些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拒绝承认这一学说。尽管如此,它作为一种医学哲学、一种象征性的世界观或对自然的寓言式解读经常被提及。它对17世纪后期植物学和医学科学的持续影响很可能被低估了。



本展览旨在穿透有关征象学说的层层迷思,在近代早期的炼金术、医学和博物学的实践梳理中将这一学说历史化。展览将关注点放在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德语区和英格兰,同时兼顾更广泛的时空范围,试图挑战把这一学说当作一个整体宇宙论的做法,而把它作为一套不固定的、可变的思想和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实践活动。


扫码进入线上展览《从魔法到显微镜:
早期现代科学与医学中的征象学说》



策展人介绍

策展人温心怡是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的博士生。目前正在研究近代早期医学实践中的征象学说,由威康信托基金资助。该项目从医学实践的角度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类比世界观和早期现代魔法-科学的过渡问题,并特别关注我们今天对征象学说的传统印象背后的时间性问题。她的研究兴趣涉及近代早期知识的多个学科,包括医学、化学、自然史和哲学。


策展团队


总策划:吴国盛
顾问:杨玲 范爱红
策展人:温心怡
联合策展人:

             焦崇伟
学术支持:王哲然 

        蒋澈  刘年凯

     Alberto Bardi 
翻译:孙玉祺

展览统筹:王景

网站设计:宋雪梅
技术支持:孙德利

宣传推广:尹菱






关注科博

微信公众号

1

官方网站

2

扫码浏览清科博数字展厅

                        WELCOME.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展厅地址:清华大学人文楼B2层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9:30-16:00

团体预约:010-62799883 010-627806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