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丨黄粄飘香

陈苏方 陈苏玲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黄粄飘香



我出生在梅州兴宁的一个小山村,客家人“靠山吃山”,说起故乡的美食,首先想到的是外婆家用草木灰制成的粄----黄粄。



黄粄是一种“颜色金黄,味道香醇,韧滑爽口”的客家风味小吃,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围屋祠堂里“打黄粄”。我就站在一旁,认真地看着,雷打不动,每次打好的黄粄,大人们总会揉成一个“小粄团”给我吃,我总能吃出一脸开心快乐来。外婆说,我是吃着黄粄长大的,人的胃口是有记忆、情感的,淡淡的清香,总让人回味无穷。



黄粄的做法多种多样,除了直接蘸点糖吃外,还可以酿、煎、煮,夏天时,用黄粄来煮糖,清凉解暑,或是切片香煎;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外婆做的“酿黄粄”,把香菇、韭菜、猪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至锅中煎至金黄,这时的黄粄金灿灿、香喷喷,外酥里嫩,在味觉上给予人享受,而馅,则香甜美味,肥而不腻。



黄粄不仅色泽金黄,韧滑爽口,还是原汁原味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听外婆说,黄粄的制作工艺也颇为繁杂、讲究:首先是上山采集黄粄树,又叫“粄杈”、“粄药”,是一种含碱丰富的粄子藤,然后把粄树烧成灰,放入水中过滤后成为“粄灰水”,并在灰水中加入一些调成黄色的槐花子或黄果子等植物。




其次,将禾子米(糯米中特有的品种,一年一稻,吃起来有种独特香味)放入“粄灰水”中浸泡一天,成“黄粄米”,然后把“黄粄米”放进饭甑中蒸2小时,这样,热腾腾的“黄粄饭”就出锅啦!

 



但这还不是“黄粄”,还有最后一道重要工序,那就是“打黄粄”,准备好木杵和粄碓(石臼),将“粄饭”倒入其中,两个壮汉绕圈轮流槌打,力度均匀,半小时后,香嫩的黄粄便制成了。但由于原材料不易,加之制作工艺繁杂,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不会做黄粄了,甚至连粄树也不认得,只有在部分山区农村还保持着这一传统工艺,而黄粄的这种古法技艺也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




这就是故乡的黄粄,朴素、平实,一口石臼,两根木杵,围屋里打黄粄的身影,那都是我儿时的记忆。长大后在外求学工作,每逢回乡看到黄粄,倍感亲切,还是那熟悉的味道,淡淡的香醇味,齿间的留香,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文:陈苏方,朗读:陈苏玲



图文编辑:廖小曼

责任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