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语言应用 | 论报纸新闻语言特点与报纸新闻语误(甘于恩)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论报纸新闻语言特点与报纸新闻语误

甘于恩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提要:本文论述报纸新闻语言的主要特点,指出必须在新闻语域中认识语误,才能真正把握新闻语误的特点,强调正确认识、处理好语言规范与语言创新的关系,认为语言规范并不是语言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无数的语言使用者的言语实践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符合语言内在规律的一种约定,最后举例说明报纸主要的语误类型。

关键词:新闻  报纸语言  语误  语言规范  语言创新  语误类型

 (《新闻语误评析》封面,甘于恩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一  报纸新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是指在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所使用的语言,由于传播媒介特点的差别,报纸语言与其他传媒语言在基本特点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报纸新闻语言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可视的传媒特点,同时有较强的驻留性和阅读主动性:与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相比,报纸亦具备可视特点,但这四种媒体对视觉的促动上还有差异: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往往反映为较为被动的关系,对新闻内容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也就是说,电台提供什么新闻,观众便接受什么信息,无法作出主动的选择,在视觉上是处于被支配的关系。而报纸、杂志则不同,由于新闻内容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驻留性),相对而言,读者对于信息的选择居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信息吸引他,他才阅读着一则信息,什么样的信息不吸引人,读者可能放弃阅读。

(二)作为一种可视的纸质传媒,报纸侧重于书面语而偏离口语。

从大趋势而言,现代传媒比古代传媒都更加口语化,因为自五四运动的白话运动以来,书面语就奠定了以白话文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以白话文为主体并不等于是大白话,传媒语言实质上是加工过的口语,是书面语化的口语。同时,又因传媒特点的差异,在语言运用上又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几种传媒中,电视、广播是以声音作为传播介质,所以对受众的文化要求不高,相应地好的电视(广播)语言应更口语化一些,以切合受众的广泛性。

(三)空间的有限性决定报纸新闻语言必须具备简洁性。这一特点在新闻标题的设置上体现得尤其突出。例如:

头部开一刀  毒瘾说“再见”(羊城晚报2004年3月1日A3版,省略介词“在”、“向”)

在新闻标题中,省略量词也是常态,如:

代表600建议

五成多获解决        (南方都市报2006年11月28日A9版)

语序上的变异(如倒序)、词的功能变化(如不及物动词带宾)等现象也很常见,例如:

物理学教授讲学中南海 (人民日报 1996年8月21日,→物理学教授在中南海讲学)   

道歉,为隐形点球!(羊城晚报2007年8月21日A13版,→为隐形点球道歉!)

眼镜蛇夜闯浴室惊少女(羊城晚报2005年5月24日A10版,“惊”=“使惊”)

(四)信息传播的单一性使得报纸语言更注意其他表达要素对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些要素包括:颜色、间隔和版面安排。因此,广义的新闻语言不单指文字上的表达技巧,而且还指可以帮助加强文字表达效果的综合表现手段(颜色、间隔、版面安排等)。报纸的物质特征(纸制)和驻留性,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高度发达,也使得报纸在可视性方面(缺乏活动的图象)弥补了自身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对某些手段的运用还具有超越电子媒体的优势,如电视对色彩的运用只限于图象,语言却是无色彩的,报纸则不然,由于是印刷的成形文字,可以自由地利用色彩,来强化信息的表达。例如《羊城晚报》2002年2月10日有一则是视觉新闻,标题是《往年老公回乡探亲  今年老婆进城过年》,其中“回乡探亲”和“进城过年”都用了红色,不单把修辞上需要对比的内容用颜色表现出来,而且这两样事情都属于喜事,采用红色可谓恰倒好处,十分符合国人的传统心理。

(五)由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新闻语言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精雕细刻的时间较短,语言的精致性稍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语误现象,其中报纸、杂志以笔误为主,电视、广播则笔误(字幕、文稿)、口误(主持人播音错误)皆存。

(六)口语以声音传递信息,因此节奏、轻重音、语调语气等要素在音像类的电子传媒中非常重要,如重大新闻在播音时节奏较缓慢、语气严肃。相比于电子传媒,报纸新闻缺少了声音这一手段,对信息的准确表达是不利的。因此,声音元素在报纸上往往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版面(头版头条)、移行(相当于主题和重音)、词界(相当于节奏)和标点符号(表达停顿、语气等),所以说,电子传媒的声音要素是外在的,报纸杂志的声音要素是内在的,有赖作者和编辑的巧妙安排,使读者在阅读信息时感受到这些要素,更精确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二  在新闻语域中认识语误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运用是受语域的制约的,所谓“语域”是指语言在使用上的一切变体,而语域又要受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三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地认识新闻语误,就必须对汉语规范化有个总体的、全局的认识,要以辨证的视点来观察语言事实。这样的话,才不至于将在新闻语域中属于正常运用的语言现象,当作不规范现象来加以责备。举个例子,有的外地读者对于广州的传媒使用方言词语颇有微词,要求尽量少用。其用意当然是好的,但却不了解新闻语言也有地域的差异(场景)、有读者的不同(交际者),报纸出版要根据交际场景和交际对象对其语言策略进行调整,这是符合交际中的“合作原则”的。笔者曾在《羊城晚报通讯》上撰文指出:“地方戏剧、地方文献和地方传媒,使用方言词语是正常的现象,不应该强制禁止。……一些生动的、反映地方风情的词语(如:一头雾水、拍拖、凉茶、大声公、报料等),应该允许在传媒上使用。”①关键是要把握使用方言语词的合适度。

反过来看,一些在一般语域中属于规范用法的语言现象,当进入新闻语域后,有可能由于色彩的协调、字体的大小、间隔的有无、版面的布局等,对信息的传递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些语用现象也应该视为新闻语误。也就是说,新闻语误与一般语误并不完全重合。

三  正确认识语言规范与语言创新的关系

语言文字应用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50年代《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以吕叔湘、朱德熙为代表的一大批语言学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撰写论著,匡正谬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改革开放之前的语言文字应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呆板单调、缺乏趣味的弊病,有些针对不规范现象的批评也有过于苛求、主观臆断之嫌。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语言文字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喜人局面,新词新语新用法层出不穷。然而,在繁华的表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语言文字应用确实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不良现象,突出表现为,乱造新潮词语,随意简省,乱用繁体字和异体字,方言字盛行,行文不讲语法、标点符号,以形式的多样来掩盖内容的空洞。

当然,我们提倡语言文字规范化,并不是一味否定语言创新。语言文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语言体系如果完全静止了,那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们在研究新闻语言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语言规范与语言创新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合适的尺度:既不能因为语言的变异性而放弃语言工作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上破坏语言规则的现象熟视无睹;又不宜动辄以“语言警察”自居,用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观念来对待各种新的语言成分,任何一种表达,只要有助于更精密地、更生动地、更多彩地反映思维,我们就应该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像N作为数词和副词使用,指“极多、非常”等义,如“我去了N次”、“你们知道康定不? 是不是N漂亮啊”,这类用法原来见于网络,现在报刊书面语中已经用得非常普遍了,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接纳这种用法。语言规范也是动态的,也必须经过语言实践的检验的,经过语言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语言规范,我们就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宣传;经过语言实践证明是错的、不科学的语言规范,我们也要有勇气及时予以纠正。总之,语言规范并不是语言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无数的语言使用者的言语实践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符合语言内在规律的一种约定。

四  报纸语误的主要表现

造成报纸语误的因素多种多样,从语误主体的角度说,可能是作者的疏忽,也可能是编辑的错改;从语误的类型来说,既可能关乎对词义的理解,也可能与写作者语法知识不足有关,还可能与编辑的版面安排有牵连等。语误的具体类型包括逻辑语误、语音及韵律语误、语义语误、语法语误、修辞语误、标点语误、文字语误、版面语误。因篇幅所限,这里只谈谈逻辑语误、语音及韵律语误和语法语误三类。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它与语言表达密切相关。新闻稿件中出现的逻辑偏误,往往反映了作者(或编辑)思维的不清晰与表达条理性的欠缺。如:

中国姑娘的出色表现感染了现场观众,能容纳16000名观众的箭池体育馆里今天只坐满了1/3……  (新快报2003年8月20日A13版)

既然说“坐满”,那就是没有空位;后面又说“1/3”,可见还有空位,前后表述互相矛盾。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元音丰富,讲究声律的和谐及朗朗上口。在新闻标题中尤其讲究韵律的和谐,以下举一韵律不和谐的例子:《羊城晚报》2004年5月15日A9版有一个标题《国内诸问题成堆  国际上骄横跋扈》,在成分对当和节拍上都有问题:上句的“国内”对应的成分是下句的“国际上”,“诸问题成堆”则与“骄横跋扈”对应,虽然整个标题表面上字数相等,但实际上结构缺乏匀称感,内部成分是不对称的;阅读时节拍为“国内/诸问题成堆  国际上/骄横跋扈”,上下句的韵律不够和谐。假如改为“国内问题成堆  国外骄横跋扈”便显得和谐多了。

语法语误是指在成分搭配、语序、词性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的使用不当。比方在汉语语法规则中,由于语言经济的要求,省略手法经常用到,但如何省略,也很有讲究。一般而言,书面语的省略有三种情况属于合法,即承前省、蒙后省和比较省,超出这三种情况且带来理解上的混淆的,就应该避免。请看下例:

外来人口出生数超户籍人口(羊城晚报2007年1月31日A7版标题)

这属于比较省的情况。比较省往往涉及比较句,如“我比你高”(单纯比)、“他的钱比你多”(复合比),后一句就是比较省(省掉“的钱”)。但比较省并不限于比较句,某些隐含比较信息的句子其实也可以省略,如“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就可转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快”,宾语“美国”便省略了中心成分“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不会造成误解,这种省略也是允许的。不过有的比较省可能导致误解,那么中心成分就必须补出。上述标题在句型上归入典型的主谓宾句子,主语是“外来人口出生数”,谓语是“超”,宾语是“户籍人口”,但实际上隐含着比较,转换成比较句就是:

外来人口出生数比户籍人口数多

这样一看,就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广州市2006年的户籍人口是760万,外来人口当年出生80204人,两相比较就知晓,“外来人口出生数超户籍人口”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原来作者想说的是:外来人口出生数超户籍人口的出生数,把宾语“户籍人口的出生数”的中心成分“出生数”给略去,便造成了目前这样的“乌龙”标题。这属于主、宾搭配的对应问题。




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报纸新闻语误,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正如陈一所指出的那样:“语误是出现在动态单位中的言语现象,不是静态的备用单位中的语言现象。”一般人对于新闻语误,有种模糊的认识,以为语误就是指字、词、语法结构的错用,这当然也属于语误,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语误与报纸(或其他媒体)的特点密切相关,如由于使用偶式标题导致韵律不和谐的情形出现,色彩的不当使用与语义表达产生矛盾,方言字的过度使用造成理解的偏误,词语、结构的选用欠妥使得产生歧义,版面版块的无序安排导致信息的紊乱,这些也应该视为广义的语误,而且由于其表现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一直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利用逻辑学、心理学、信息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理论对报纸的语言运用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对于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建立具有汉语特色的新闻语言学以及新闻理论建设,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哟!请关注哟

图文编辑:泳思

责任总编: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