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舱大海【上海日记4月19日】

余亮 壹寸灰 2022-04-21


在隔离中转站待了24小时,一夜无眠,还经历了一场“午餐抗议”,乘上大巴,到达方舱。
4月18日《人间四月隔离天》已经交代,我们到了镇上的隔离中转站,一所学校。
来了中转站,还要不要去方舱昨晚我遇到了一种“自选”态度。
半夜去水房洗漱,看到一个白白净净小伙子在洗衣服,我猜这是老住客,新来的谁有心思洗衣服。问他住了多久,果然他来了10多天了。说他不想去方舱,方舱人太多,这里一间教室十几个人,比方舱自由。我说你怎么做到不去方舱的?他说:“电话来通知我去方舱,我不接就是了,别人找不到你的。”
此地管理没那么严,一个房间每天住了多少人,大白也经常搞不清楚,随便数一下。床铺、柜子可以拖来拖去,有鬼点子的人,就自己钻营出一套生存办法,确实自由。不过这个自由也是有代价的,就是不规范,我后面说。
夜阑卧听呼噜潮,一夜无眠。
一早起来等早饭,等到九点半。吃完下楼去转悠,大院里坐着76岁的老人,还有更老的,耳朵已经听不见我打招呼的声音了。
社交媒体上都是各种拒绝去隔离的声音,但这里有人急着去隔离。一个外地口音,像是打工的伙计,在院子里和朋友吐槽,说家里出了一个阳,“我们居委会没能力,说你等着吧,等全都阳了再说,哈哈哈我日你哥”,然后他就报警了,打了两次110,要求去隔离。110肯定很晕,有人为了拒绝去隔离报警,有人为了赶紧去隔离报警,我猜一般前者房子比较大,后者是租客。诸如此类复杂性,希望以后大都市能处理的好一点吧。
这个中转点没有总服务台,找不到负责人。门口经常有一堆大白在组织病人离开或入住。面对你的问题,每一个大白都可能有不同看法,所以要学会自己争取。你要是不满,大白就会让你打电话去找领导投诉。门上写着一个电话,但大家说这个电话永远打不通。也许就不需要打通吧,110和12345都能打通,但是解决不了需要各自实地解决的问题。
我想试试解决一次公共问题——水卡焦虑。每层楼都有一台饮水机,上面放着一张磁卡,插入磁卡才能出水。三楼的磁卡坏了,总有人把四楼的磁卡拿到三楼。我打了那个电话,不通。我到一楼抓住一个大白,他说知道了。我说电话打不通,没有服务台,有没有别的比较稳定的反馈渠道,比如搞个二维码登记问题?他说有个微信群,你可以找别人拉你进去。我去问了一圈室友,有一个山东小伙把我拉了进去,200多号人。
下午看到群里有人在说热水磁卡问题,今天我又看到群里人在点赞几位隔离中的阿姨自发打扫厕所,叫大家自觉维护卫生。

秩序在建立起来,可惜微信群不是所有人都能进,200人就到顶,腾讯也许应该紧急开通隔离点大群,1000人那种。或者由政府推广标准的隔离社区在线论坛小程序。
等午饭的时候闲聊,同屋淮北口音的打工人,总是关照我儿子。他开了个服装店,因为疫情很受影响。我问他对清零或放开的态度,他的回答居然是特别顾全大局的意思,认为国家坚持这么久,不可能因为上海这一次就放开,也不应该放开。其他几个室友也说,要是放开了,那全国得传染多少人。我很惊奇,说:有好多人说封控影响生计,应该放开,你是真的生意受到影响却反对放开。又多聊了几句,意思明白了,他说:“不可能因为你上海人想怎样就怎样,上海人有时候就是太拽,优越感太强,村里拆迁户,手上几套房子,平时对我们说话傲慢的不得了,那房子又不是你靠本事挣来的,是国家给你的!”拽不拽,大家自己判断,拽的人自己未必觉得,反正我看到一堆土著说当下上海仍然是文明之光,是真正国际接轨大都市(所以防不住病毒)。这种意念上的冲突,客观存在,走出自媒体,走进生活,就更能清晰感受到。
今天刚看到一条消息,有个人在杨浦一小区买了三套房子,居委会发鸡蛋,他认为自己应该拿三盒,但是居委会说要有人住才能发鸡蛋,结果他就撒泼了,砸了所有鸡蛋,现在被拘留罚款了。
这么看来,这里也挺好的,不管家里几套房,现在都是一人一张床。

大白早上发早餐的时候,问房间人数。两个老住客报了14人,晚上我看只睡了10个人。早餐每人一个小蛋糕,一个小面包,不够汉子们吃,多报数,这样可以多拿几份。但是我隐隐担心,可能不少房间都倾向于多报数,于是饭总是不够,我们可是最后一个房间,昨晚就差点没饭。(怎么发饭最有序?达人来参谋下,这次上海喊救命的帖子太多,总结经验出实用主意的太少)
等到两点午饭还没来,群里有人急了,室友山东人说急个啥呀,总会给你吃的。饭送上四楼楼梯口了,两个滑头提前跑去抢饭,山东哥们很不屑。结果才到第二个房间,住客就发飙了,因为盒饭没了。几个人围着大白骂,说昨天饭就不够,你们怎么搞的?饭都不给我们吃!
大白拿来方便面,一个上海爷叔冲大家喊:不要泡面!来!跟我下楼!我们去找他们吃饭!那架势,有点那意思了。但是更多人拿了泡面就走。
结果到我们房间,泡面也没了,只能给我们小面包。做装修的师傅发飙了,痛斥大白,说,有人拿了三个泡面,你们怎么发的?一个大白女士说:谁拿三个?你告诉我!师傅说,我指给你看,人家要是和我吵架,你顶着!然后指向同屋一个人的箱子。那人我知道,也是打工人,早上大白来找做过两次核酸的人出院,他只做过一次核酸,非要挤进去,被室友揭穿。此刻大白没法断泡面的案子,说自己也都没吃饭,上面就给我们这么些饭。大白走了,装修师傅打110报警,又是一通白话,警察也只能请他体谅。
另一边电话来了,叫我们家准备出发去方舱,没吃午饭,我心里也上火。
报警电话打完,大白又上来了,不知道从哪找来两箱泡面,安慰我们。我和大宝匆匆扒几口泡面,全家上了一辆公交车,去方舱了。
大巴一路往南,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毕竟社交媒体上吐槽方舱条件的文章太多了。我总感觉不少文章的目的,不是真实描述方舱,而是煽动你别去。这么说来,不到方舱非好汉了?大宝表示,他就想要来方舱体验一下。噗,我们的征途是方舱大海!
车停在国家会展中心,我们下车排队,穿越巨大深邃的通道,走进了大厅,方舱大海展现在眼前。

看见那些床位,我就安心了。因为条件非常好吗?不,不是条件问题,不是品质问题,那是小资公众号关心的问题。我看到了“标准化”。每张床有编号,像医院的床,每个隔断都有插座,支架上的布线我能看见。有一排功能房间:处置室、医护室、库房等等,一目了然。

我们领到了标准的床铺三件套,六点半盒饭准时送到,鸡腿、狮子头、白菜烧肉、炒黄瓜。这是今天最好一顿饭。
有了规格和时间的标准化,只要条件不太差,就会舒服起来。相比之下,中转点明明更自由,晚上睡觉也关灯,却因为缺少标准化,很容易各种胡来,而在方舱大多数事情是可以预测的,包括晚上不会关灯……
有时候影响个人感觉的就是秩序,关键是能不能有力维护秩序,像我们昨天进方舱排队,后面有人想插队,被工作人员坚决拦住。没人管的话,就会卷起来,大家就会觉得很糟糕。爱贪便宜的人哪里都有,可能此地又爱贪便宜又理直气壮的人更多一些,文明之光嘛。
在方舱,主要要解决夜间遮光问题。人们各显神通,多数用纸箱板,有人甚至用雨伞,少数人过分了,把空床床垫拿来挡光。然后我就看见有个大白在抱怨,某个床位的床垫找不到了我在想,我们强大的制造业,后能不能生产那种自带一个挡光板的隔

找不到纸板箱,我正要拿毛巾给孩子挡光,旁边上海阿姨把她的硬纸板给我一块,儿子和我差不多大,哈哈笑着对她妈说:“又送人啦?”他俩还指导我怎么用透明胶带在隔断上做架构,终于把纸板搭上去了。记住:来方舱一定要带透明胶带,和一个轻薄的床单用来挡光)
八点我开始在B站直播方舱(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看到网友录屏)。大家比较关心厕所。二十米宽大通道两侧,整齐的水池和集装箱厕所与集装箱淋浴间。卫生条件比中转点好多了。
淋浴间集装箱门开着,里面很多隔断,拉着浴帘,门口一人不小心浴帘开缝,露出后背,门口一群妇女赶紧大叫着提醒,哈哈大笑。大厅里一群人跳广场舞,就挺欢乐的。
还有一种流行的担心,是说去方舱像开盲盒,你这个方舱条件不错,但有的方舱条件差,比如周浦和南汇的方舱。其实南汇方舱在度过一开始几天之后,秩序条件大为改善。其他不到位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都改善了。这次大家有个混淆,把所有隔离点都叫做方舱,其实不少各区甚至各镇自己搞的隔离点和中转站,都不是方舱,乱象要多一些。
在这个晚上睡觉开大灯的地方,想要描画出抑郁症气氛是可以的,想要感受欢乐和社区热心也是可以的,个人心质对此很有影响。
晚上挺安静,没人大吵大嚷,都早早睡了。这一天比较折腾,写日记写一半写不动了,所以今天(4月20日)下午补发。
社会面清零加速,方舱有地方的话,阳性的病友放心来吧,在这里,情绪比在家每天刷上海自媒体好多了,目前我感觉,中国人的特点是只要吃的好,事情就能办好。这轮抗疫虽然有很多困难和拉胯之处,但看这架势,形势在好起来。

(今日午饭)


封城日记:
封城日记4月1日:“不是每条狗都可以在家拉屎”
封城日记4月2日:沪吹和感染人数双双反弹
两个刷屏电话录音背后的故事【上海封城日记4月3日】
什么是中国的基本逻辑【上海封城日记4月4日】
奥密克戎对我们家的“时间差攻击”【上海封城日记4月5日】
有阳性居民按照朱医生的建议拒绝去方舱,然而……【封城日记4月6日】
全家六口就剩我是阴性了,我感到很困惑【上海日记4月7日】
快到谷底了【上海封城日记4月8、9日】
上海人为什么害怕去方舱?我给一点经验建议【封城日记4月10日】
奥密克戎可能就是病毒白骨精的最后一变吧【上海日记4月11日】
放个存档:上海市场【上海日记4月12日】
4月13日日记见微博“单车上的骑士”
上海人到极限了?我看潜力还不小【封城日记4月14日】
我就是你忠实的"共存派"【上海封城日记4月15日】
陈村差点挂了是谣言,但是真遇到急诊难题怎么办【上海日记4月16日】
人间四月隔离天【上海日记4月18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