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 | 人鸟和谐,绿色渔业

智渔 智渔 2021-11-08


如果说2015年中央“环保风暴”刚刮起来时,大部分水产养殖行业的人还在看热闹,到了2017、2018年,“一夜之间”、“全线清理”、“被盯上”等词汇扑面而来,水产养殖从业者们面临因水域滩涂规划而被限制发展的求救声此起彼伏;今年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重庆、云南、海南各地听闻多处鱼虾蟹贝或面临全线禁养,似乎成了行业“新常态”。


在阳澄湖也划定了禁养区

(图源:网易摄影)


一时间,各种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技术、设备和模式群雄逐鹿,仿佛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面对如何有效利用“回收”的池塘滩涂地,正在寻觅靠谱的空间规划景观设计方案,为退塘还湿后的水天一色重新描绘蓝图。

 

水产养殖天然水域保护之间

难道真的没有

鱼和熊掌生态栖息地兼得的可能性吗?




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鄱阳湖湿地水域辽阔,过去,每年枯水期,大大小小的湖洲滩地浮出水面,使得湖底小鱼虾米暴露在外,成了舟车劳顿的候鸟们最美味的补给品。数据显示,鄱阳湖有鸟类3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多种,目前全世界仅剩余3000余只白鹤,而这当中95%的白鹤都会选择在鄱阳湖度过寒冷的冬天,全球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也在此越冬栖息。


鄱阳湖越冬白鹤展翅起舞

(图源:新华网)


面对填海(湖)造地水产养殖的高额利润,人们忘我的开发利用。 温暖的气候、充沛的水量、肥沃的土地,过去几十年里,鄱阳湖流域在建国以后被围垦了将近200万亩围垦造田增加了耕地却造成了众多鱼类产卵场的消失,湖区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湖泊面积的缩小导致了垦区旱涝程度加剧,进而又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与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首传唱百年的鄱阳湖民歌里描述的景象在我们身边早已难寻踪迹,然而,却又在世界另一个角落变成了现实。




Veta La Palma曾经是西班牙一个天然湿地,一度被抽干水成了养牛的草场。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当地企业开发了一个设计巧妙的反向抽水和引流系统,依托附近的河流从大西洋取水,终于重新恢复了这里的沼泽滩涂。


Veta La Palma

(图源:网络)


鸟群在Veta La Palma停留繁衍

(图源:网络)


这个新的生态系统受益于水生植物的自然过滤,使现在的农庄获得的水比源水更干净。这为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成为海鲈、黄鲻鱼等鱼类天然栖息地。同时,它也成为欧洲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之一,每年吸引近250种鸟类在此停留繁衍。充当鸟类食物的那些鱼则被视为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荣的标志。


落晖下的Veta La Palma

(图源:网络)


有人将Veta la Palma这种天然养殖视作可持续+,世界名厨Dan Barber先生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对这里的鱼虾赞不绝口,誉为“海洋的味道”。“这是一个生物动力学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构成自然系统的野生动物可以不断改善环境”—— Veta la Palma的食物链始于简单的微藻,由太阳和水推动一切运转。幼虾在藻类上茁壮成长,较大的另一种大虾则以幼虾为食,而鱼又捕食大虾,火烈鸟和其他珍稀鸟类则以鱼为食。


(图源:dreamstime)


人类则收获了可以登堂入室的高品质鱼。整个过程加上繁荣的水生植物,有效地过滤和清洁河水,使得经过湿地流向海洋的水实际上比流入湿地的水更清洁。在Veta la Palma占地约27,000英亩中,超过8,000英亩(也就是近三分之一)被用于低密度、“自流水”的水产养殖。Veta la Palma的农民将整个过程定义为非集约化养鱼”。


Veta La Palma渔民正在捕捞高品质鱼

(图源:网络)


Veta La Palma部分水产品价格

(图源:brownetrading company)


企业聘用的生物学家采用天然藻类培育本土鱼类的幼苗。一旦把幼苗放到自由流动的池塘和泻湖里,它们就以大西洋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为食,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为这些幼苗提供稳定的天然食物。这跟传统以人工合成饲料喂养的鱼具有完全不同的口感,几乎就是野生天然的美味


湿地生态系统

(图源:中国天气网)


生物学家和水产养殖专家组成的团队密切监测从鱼苗到收获的全程健康状况,待鱼虾成熟时,人们会用大网眼、低破坏性的围网手工捕捞,立即冷藏冰鲜出售,在抵达美国时依然保持绝对的新鲜。因此,这里出产的海鲜有其他养殖产品没有的新鲜度、口感和风味,体验无与伦比。


Dan Barber面临着今天许多厨师面临的两难困境:

如何在菜单上选鱼。


2009年,这个湿地渔业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报道,点赞他们不仅致力于养殖优质鱼类,更为全球倡导真正可持续负责任的水产养殖实践奠定了基调。





其实,类似的探索并非离我们很远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米埔湿地保护区与都市比肩而生,依靠传统的基围作业,为候鸟撑起了一片天堂。每年越冬时节,基围虾塘便调低甚至是放干塘内的蓄水水位,露出水面的泥泞及大量鱼虾,在此过冬觅食的候鸟得以度过一个温暖饱腹的冬季。而每年的4月到10月则是基围虾塘的作业时间,小虾由海湾潮水冲入基围虾塘,在虾塘内取食天然的浮游生物,成长为营养美味的基围虾。这种独特的养虾方式既保证了湿地资源生生不息,又利用了湿地天然的生产力,使得人与湿地生物和谐相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湿地 

(图源:昵图网)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图源:网络)


渤海湾北部的大清河盐场曾经是渤海湾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但为了追求短期内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想尽办法加速培育水产品的速度和密度,这样的利用方式一度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也威胁了鸟类的生存

 

现在人们利用盐场中自然生长的丰年虫来饲养南美白对虾,低密度的养殖方式不仅让产出的南美白对虾——“盐田虾”更加健康营养,也使得多年未见候鸟光顾的湿地重新焕发生机,周边生态系统更加可持续。


生长在高盐度水域的盐田虾

(图源:搜狐网)


不过,盐田虾的市场热捧,也可能重蹈围海养殖时代的悲剧。盐田的丰年虫并非无限量自然供应,丰年虫和幼虾都需要依靠藻类生存,这里面的平衡关系依然是脆弱敏感的,需要科学、系统的决策才能保证真正的“可持续”。



无论如何,我们唯有走出几十年来盲目追求“量产”和“规模化”的执迷不悟,鱼和一切皆可兼得,绿色渔业也方能变为现实!






你可能还想看:

随想|当我们谈论生态保护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Webinar精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就这么“虾”过

关于印度,关于中国,保护研究纠结什么?

2018年,我和罗非鱼养殖户的那些事



我们需要优秀的小伙伴,详情




   —— END ——  



本文为智渔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编  辑 | 孙  怡 

排  版 | 孙  怡    维   泽  




感谢SEE基金会、劲草同行计划

爱佑慈善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