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极游记】一. 从这里启航 (何如超 )

作者:何如超 知青情缘 2024-02-02




【北极游记】


(一)

 

从这里启航 


作者:何如超  

语音:原野


   地球有两极,南极、北极。


   去了南极,向往北极。向往站在地球之巅,俯瞰全球的乐趣。我想,站在高高的极点上,定能把地球上的一切看得一览无余。于是与驴友们相约,于七月下旬奔赴北极。


   去北极旅游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环北极圈转悠,说到了北极,有点牵强;另一条是乘破冰船抵达北极点。我们去的是北极点。而去极点只能选择夏季。冬季北极冰盖的浮冰厚度高达十米甚至数十米,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俄罗斯50周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也只能破八米冰层。夏季冰盖变薄,才能破冰前行。我们即将乘坐的就是这艘破冰船。


   7月21日下午,由北京乘飞机抵达莫斯科。当夜,又换乘飞机,飞行二个半小时到达俄罗斯最北的军港城市摩尔曼斯克。一下飞机,已是7月22日凌晨三点,夜半三更应是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可迎接我们的却是今生所见到的第一个白昼。到处都是银光灿灿,明亮耀眼,众人惊呼不已。摩市地处北纬69度,已深入北极圈内2300余千米。北极圈是地理学家在北纬66.34度人为划的一条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地理分界线。飞过北极圈时无任何感觉,落地了,才意识到,此时这里的太阳永不落。

   摩市濒临北冰洋的欧亚大陆科拉半岛的东北角,面对巴伦支海,被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和俄罗斯的法兰士约瑟夫群岛环状拥抱,挡住了北部的浮冰。东面新地岛又形成一座天然屏风,挡住了呼啸的寒风。仅剩下西南方向,让墨西哥湾的暖流长驱直入,由此形成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港。这里水深流缓,岩石岸基坚固,自然成为海军舰队的理想港湾。自沙皇俄国始,这里就驻扎海军舰队,目前是俄罗斯北海舰队基地。


   整个白天游览摩市。这是座小城,面积不及北京的一个区,人口30万人。整个城市街道陈旧,设施落后,没有一座现代化建筑,鲜有超过四层的楼房。我简直不敢相信,曾经的超级大国也有这么落后的城市。转弯再一想,若是二战时就这个样子,那是很先进了。恐怕是在苏联解体后停滞不前了。全城唯一的现代化标志,是一间麦当劳餐厅,大大的M标识分外醒目。进得餐厅观看,还未站稳,过来两个小孩伸手要钱,想喝一杯咖啡。再看看街道上的行人,穿着打扮无一时髦者,姑娘很漂亮,装扮很一般,全无莫斯科姑娘的浪漫与洋气。

然而,摩市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二战期间,来自盟国的援助物资通过它送往苏联各地。德国企图派重兵占领它,仗打了40个月,无功而返。摩市的人民和军队为守住这个战略要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战斗英雄,被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授予英雄城称号。战后在市中心竖立了一座二战英雄纪念碑。碑身是个红军战士形象,取名阿廖沙。全高42.5米,是全俄罗斯最高大的士兵纪念像。阿廖沙双手持枪,凝视着远方。


   离纪念碑不远处的街道旁有一座二战纪念馆。馆面不大,展品主要是摩市二战战利品,红军战士的战地日志,难得一见的战场照片。最醒目的是红军攻陷柏林时,插在德国国会大厦上的那面红旗,居然挂在这个展厅里,平添了几分庄严和神圣。纪念馆管理员兼解说员是一位大妈级的长者,她热情而又自豪地向每一位游客诉说这座城市的英雄历史,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下午三点,乘大巴车进入戒备森严的港口。在闸口处经卫兵严格的安全检查后,直接靠在码头旁,并被告之港口内禁止拍照。站在高大的破冰船旁,船的全貌无法看到,但见船身涂满锗红色,估计是行驶在茫茫冰原上颜色艳丽,远观抢眼吧。


   踏上甲板,进入船舱,通道两旁的设备层尽显厚厚的钢板,立即使人感受到船的坚固和厚实,处处告诉你,这是一艘特殊的船,非同一般。进入客舱,一单人床,一双人沙发兼睡床,一小平头柜,一卫生间;虽小,却全,比预想的好。仓位在三层,有窄窗,能见到外景,足矣。



   下午五点,全体乘员集中在一楼会议室开会。船长作北极之旅注意事项的报告,并一一介绍团队成员,突出介绍了探险队队长及其成员。告诫大家,这是一次带有探险性质的旅行,要绝对遵守各项安全条例,确保人身安全。事后证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随后全员参与,做了船只遇险演习。


   傍晚时分,两艘拖轮驶入,将破冰船拖离码头,缓缓地驶出港口。旅友们纷纷跑出船舱,站在甲板上,目送摩尔曼斯克渐行渐远。我们随船驶向深蓝。



   夕阳西下了。火红的太阳变成一个白色的亮点,停在西方的海平面上,背后是兰兰的天,天上飘着一朵金色的云,一抹黑色的云。晚霞躺在天边,像一床红棉被似的簇拥着落日。我看着,看着,好像看见一个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躁动。



   蓝天之下,波光粼粼。破冰船甩掉拖船的缆绳,鸣笛起航了,昂首向北,驶向北极。


(待续)





作者简介

   何如超 1969年6月赴西双版纳橄榄农场工作。先在二分场八队劳动,后调至农场二分场小学校、农场中学校任语文教师。1979年5月回京。1979年9月至1999年12月先后在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西四支行、海淀支行、前门支行任职。2001年1月至2009年9月调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部北京审计部、资本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任职。2009年9月退休。

作品荐读



为了久远的纪念(何如超)
情弃橄榄坝(上)(何如超)

情弃橄榄坝(下)(何如超)

小芳泪师生情 (何如超)

我的跌宕人生(何如超)

彩云飞——记一桩悲惨孽情 (何如超 )
三个姑娘嫁(上海)知青 (何如超)
十年知青一世情   ( 何如超  何秀华)


本文 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极游记】一. 从这里启航 (何如超 )

作者:何如超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