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既然是“学前”,为何还要“教育”?

于慈江 群言杂志 2022-07-27




01

学前教育的利弊与合宜位置


教育一词看似平常,其实相当微妙:中国人因为向来提倡和重视教书育人,不免就会过于郑重其事,把教育看得比较严重——谁若是公然说要去教育谁一下,那对方往往会被认为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心里会老大不乐意。无论如何,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不仅是一个比较时髦、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且一旦被在任何场合提起,无尽的沉重感、压迫感便好像会扑面袭来——学生们看上去日益不堪重负,老师们也愈益倍感压力。各级各类教育似乎概莫能外。


拿学前教育、学前班或者幼儿园来说,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性的质疑是:既然是“学前”,为何还要“教育”


这是因为作为常识,学前是指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之前,那么一个孩子在学前所应投身或注重的就绝非被教育。或者说,学前这样宝贵的时光在一个人一生中通常只有一次。亦如放学后的时间本应该主要留给孩子自己,让他们在父母和家人的陪伴下,和周遭的小伙伴们一起,沐浴在自由自在的天地里。那么,学前教育的利弊究竟何在?或者说,学前教育的合宜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逻辑上说,学前教育尤其是程式化、正规化的学前教育绝非天经地义。但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越来越受各界关注的学前教育至少决不应单线条地办成小学的预备班,更不能办成小学的微缩版。这里无妨借用一下名扬天下的意大利女教育家、医学博士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那句影响深远的有关教育的名言——“教育不单是为上学作准备,更是为一生作准备”。学前教育亦是如此。


幼儿园或学前班的英文是kindergarten,是由德语kinder(children,孩子、儿童)和garten(garden,园、庭园、乐园)组合而成。一个“园”字道出了与儿童的游乐天性相关的幼儿园的本质属性:幼儿园首先是一个儿童聚集和游乐的天地,其次才是一个接受启蒙教育的课堂


而就笔者记忆所及,至少是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幼儿园又被称为托儿所,倒是道出了它的一个本质或特性,那就是照看功能与“托儿”属性。对于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他们因请不起或不想请专职保姆,加之孩子的祖父母辈又不得闲,或不愿意代看,那么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成了绝大多数家庭的必选项。


△ 上世纪80年代的幼儿园


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形式,幼儿园体现人类自幼就群居群聚的特性。这也就是长久以来很少有家长自己对孩子进行学前乃至中小学教育的缘故。就笔者所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和著名诗人流沙河都有过不让自己的子女去学校上学、而由自己编写课本教孩子的经历,但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很难被复制。孩子有自己的群聚天性,家长和孩子不管多么亲密,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孩子之间的相处。即便在旧时由家族或大家庭自己设立的私塾,虽然学时和教材各不相同,也往往只有一位私塾先生,但通常要有数名学生,至少可以构成一个小班。



02

什么是有人文关怀的学前教育


作为人格养成与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学前教育不应该单纯着眼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着眼于对诚信、善良、勇敢、担当、包容等优良品质的培植。应充分释放儿童的天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一点是,玩乐是孩子的天性,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捍卫、尊重而不是漠视甚至敌视这一天性


从知名教育家夏丏尊的“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和教育家顾明远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样一类教育理念出发,学前教育的重心和价值应该是,心中有人有爱,并传递爱心,在游乐的气氛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正直善良的品格和求知上进的兴趣与素质。爱的前提是信任、理解和宽容,兴趣的前提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也就是说,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天性和需要,即玩乐的天性、渴望被重视和保持人格尊严的需要,用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让孩子们在舒适、和谐与自然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创造力与潜能。


因此,学前教育领域也要引入通识或人文教育理念。这大致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学前教育人才的通识化培养,二是学前教育阶段人文意识与精神的点滴灌注。一个共识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只有自己是通识人才,具备较为高远的见识与博大的爱心、深厚的人文素养与广阔的人文视野,才有可能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健全培养等方面着眼和用力,以爱为先导,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成才。


具体而言,无论是注重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是致力于培育孩子帮助他人的关爱教育,都与儿童的人格教育相关,都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在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与权利的前提下,在开放而非限制的环境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着眼着力,通过交流而非灌输的互动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一点点地健康成长


以帮助孩子识字、写字为例,虽然教育部在2012年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并防止和克服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小学化倾向,但也还是提倡幼儿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比如,鼓励他们通过连虚线为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写与画的运笔技能及正确姿势。若是心中有人文关怀的意识,懂得尊重孩子特有的习性,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就都不应该过于纠结孩子的倒插笔或倒笔画。汉字原本就是象形字,孩子眼里的汉字更是如物如画。他们最初的下笔必定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像画画那样画字,而非写字。那么,从哪里起笔“画”一个字,依顺孩子的直觉就好,前提是这个字在他们笔下成形,而不应在乎孩子是画还是写出来的。若从一开始我们就抱着心中既定的成见不放,非得下死劲纠正孩子的笔顺,不仅会扭曲孩子的天性,也会打击孩子写字画字认字的积极性。说到底,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倒插笔的情况自然会越来越少。



换个角度来看,一个孩子用游戏的心态和画画的方式来写字,该是多么富于诗意和画面感的举动,那份可爱的稚拙稍纵即逝,这就更需要我们以欣赏的态度来呵护。我曾经在一所大学教留学生阅读和习认汉字,正是抱着这种开放的心态,我对这些以倒插笔的方式写或画字的学生善加呵护和引导,而不是觉得可笑而嘲弄和打击。


这个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就是一种理解与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与心灵世界的人文化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充满人文关怀,在乎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独立存在的特性与价值,在乎儿童同自然、游戏、梦想、童话等的天然关联。学前教育的人文性或人文化色彩实在并非一种外在的、附加的因素,而是来自于儿童文化本身。因为说到底,儿童文化不仅是孕育与培植成人人格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因子;对纯粹的儿童文化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原载《群言》2018年7期


【更多精彩文章】

顾久:民国教育不可复制

张永谊:教师难以承受之重

杨立德:西南联大怎样办大学

刘长铭:家庭教育就是“以人育人”

熊丙奇:高考改革之问

徐辉:民办教育五问

王光谦:大学的创新

彭俐:家训与家教

单大圣:教育体制改革三十年

唐安国、詹春强:高考到底是什么

李山:关于读经,到底要不要从娃娃抓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