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塑料与健康论坛:揭开食品包装安全的神话(二)

无毒先锋 环境健康这些事 2019-09-17
上期回顾:


2019年6月12-14日,以“塑料与健康:揭开食品包装安全的神话”为主题的UNWRAPPED论坛在美国召开,我们无毒先锋也远赴大洋彼岸参加了这次活动。为了让更多未能到现场与会的环保行动者了解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7月3日,我们举行了一场“塑料与健康论坛线上分享会”,邀请了参会代表温瑞环及毛达给大家分享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



关键词:塑料与健康 会议流程 《科学家共识》





忘记了?没关系

点击这里回顾上期精彩分享

活动回顾||塑料与健康论坛:揭开食品包装安全的神话(一)



毛 达

经过上次的分享,相信大家对“塑料与健康”这个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再展开讲一讲。

虽然前面我们讨论了食品接触材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然而食品包装的用处是绝不能否认的,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来自瑞士的由科学家组成的智库 food packaging forum提出食品包装非常必要且有用,功能众多,像是隔离光线,保鲜,保持卫生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我们认为食品包装可以减少食品浪费,我认为这不是一定的。欧洲的地球之友的研究表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特别是一次性的食品包装,甚至会加速食品浪费。


食品包装是一个必然趋势,远古时期到现在都有食品包装,比如以前使用的木头,玻璃,金属,陶瓷等等。上世纪50年代之后出现塑料及复合品包装,到了现在最新的,我们开始使用主动的智能包装,可能会根据被包装的食物做出一定的物理及化学反应,但是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个风险,比如主动释放一些未知物质。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塑料包装,为了实现各种功能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化学添加剂:抗氧化,抗紫外线等等,当然包装本身单体也会释放一定的化学品。



如上图所示,现在欧盟市场食品包装有17大类,里面包含了上万种化学品。然而有427种是被允许使用到食品包装中的高毒性化学品包括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也有此次会议尤其重视的EDCs类的内分泌干扰物。


这次活动的一个重量级嘉宾与伙伴撰写了一本书《我们被偷走的未来》。他在书中阐述了EDCs对人类繁衍可能造成灭绝性的威胁。EDCs非常重要,是类似我们体内激素的一种物质。它与基因的表达息息相关:EDCs它会像骇客一样影响我们的正常的内分泌干扰系统,“假扮”我们体内的激素干扰人体正常工作。


Pele Myers

《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还有,就像我之前说的,EDCs挑战了以往毒理学的成见:15世纪的科学家提出剂量决定毒性这一观念,他认为所有毒物都单调曲线:低暴露下低,高暴露下高,因此可以由高剂量毒物效应推测在一定剂量下的效应。但是现在的知识证明,实际上双酚A、壬基酚等EDCs为非单调曲线:剂量与效应不是线性关系,过高和过低都不会有高效应,因此这种情况下剂量不能决定毒性。


EDCs的影响跟人所处的阶段也有关系:人在敏感期时,比如妊娠期,一点点剂量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这次会议的发言人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所长强调,以下三种物质应该被特别注意


  1. 首先是双酚A。它是聚碳酸酯的组成成分,大量存在于食品包装内衬膜及外包装中。它会造成很多的健康效应,比如生殖发育问题,儿童肥胖,男性女性化等等。


  2. 其次是PFAS,它是食品包装防油纸的主要成分。PFAS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内分泌干扰物其中一种。它会致癌、影响免疫及生殖系统,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因此今天它已经被列入了斯德哥尔摩公约要禁止和淘汰的脂性有机污染物。


  3. 最后就是Phthalates 邻苯二甲酸酯,也就是我们无毒先锋最近在做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PVC保鲜膜和玩具小黄鸭之中。它同样会致癌,影响生物体免疫和发育系统,另外男性生殖发育也会被影响。


另有几位科学家和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针对双酚A的危害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加码——由于化工行业一直否认双酚A有问题,所以对于它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争论非常多。这些科学家一一列证,阐述了上述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复合暴露和混合毒性的问题。就是说,很多的东西在单个的测试中并没有问题,但是复合在一起,这张图就显示的非常明确了:


1—8是单个物质的毒性,一混在一起毒性就成倍的增加了。所以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标题:无中生有。


在美国来讲,刚才所说的BPA, BPF,BPS这几种食品接触材料人群的暴露和风险都是极高的,特别是双酚A 这一类,美国无处不在。食品包装科学家也用大量的图文向我们展示了由几种内分泌干扰物导致的疾病在欧美甚至全球范围都是在不断的增加的 —— 并不是表面上我们认为的经济发展了有更多材料可以选择就更健康,虽然致命疾病更少了了,但是很多没有被意识到的慢性疾病正在慢慢增加。


“氟化物PFAs 、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包装大量使用,会是显著的主要暴露源和暴露途径。”


上述看来,食品包装和人体健康是有联系的。


我看到过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个事实:在厂商改变食品包装材料,人在化学品中暴露有一定的减少。还有就是,买生鲜食品在家自己做饭吃的人比买超市半成品微波炉加热的人在化学品中暴露少。


我再和大家讲一讲影响化学品迁移的因素:首先是包装本身含有的化学品,其次是时间和温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化学品迁移越多,新的化学物质也可能析出。还有就是食物的本身也会对食品包装中化学品迁移能力和速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包装的大小也跟这个有关系:越小的包装与食物的接触面越大,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然而现在有一个不良趋势:欧美厂商会用新的相似化学品代替被证明有问题和有毒的化学品。比如BPS,只在BPA分子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虽然科学家已经证明BPS也是有毒的,对实验鼠的乳腺有害,但是出现一个新的相似化学品就对其进行检测并证明其毒性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可行性非常低 – 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呼吁对于被证明有毒的物质,其同类同族也都应该被禁止



最后呢,食品包装中含有化学品而且含量较多、这些化学品和健康的关系比较强这两点是我们比较能确定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比如说究竟多少化学品能从食品包装迁移到食物中,又有多少被人体摄入。虽然刚刚带大家回顾了一些研究,但是他们都还处于初期,所以可能我们更多要用预防的原创进行倡导的工作。


一些参会的科学家做出了总结:食品包装很重要,但是如果包装中的物质真的会进入人体的话,我们就要做出一定改变。采用低风险材料及化学品,明确迁移情况,做人体生物监测,明确法律管制的结果等等。


那么对于个人做保护来说应该怎么办呢,虽然所有的东西都会迁移,但是不锈钢和玻璃的包装会相对少一些,相对更好。另外要避免3/6/7号塑料包装的食物,避免加热塑料/纸等速食包装产品,以及尽量选择生鲜食品、避免速食食品。


大的问题我们也必须要考虑,虽然塑料食品包装真的很方便,但是它带来的后果我们真的能承受吗?食品包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是否可以承受?


“如果大到无法承受,那么我们一定要做出改变。”


最后再提一点,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问题。他们究竟有多少会进入人体?会有什么影响?会议上的科学家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对其他生物研究比较多,对人体的研究非常少,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我们所获得的科学证据。




感谢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对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无毒先锋)化学品安全民间合作网络建设项目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