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放式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 社会科学报

邵安菊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放式创新赋能互联网和数字科技产业等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放式创新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开放式创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理解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内在作用规律,加快推进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



原文 :《开放式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作者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 邵安菊

图片 | 网络


开放式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开放式创新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跨国公司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开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借助于开放式创新,互联网和数字科技产业呈现爆发式创新增长态势,开放式创新已成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引擎”。开放式创新将产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研发设计公司、原料与零部件供应商及全球集成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创新生态和技术创新共同体,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创新基金及风险资本等通过开放创新平台实现合作和交易。传统的基于地理空间的产业制造集群已升级为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网络化产业创新集群与创新生态,加快了传统科学实验室创造的技术发明和专利等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与产业化的进程。


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开放式创新势在必行。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开放式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领域产业生态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数字媒体领域,字节跳动公司的“今日头条”从创立之初就开启了开放自媒体创作者模式,从个人品牌打造、资金支持、流量管理和内容变现力等各方面为自媒体创作者成长提供精准赋能,仅在2020年通过“今日头条”认证的“行家”等专业创作者就已突破13万人。在移动互联网和5G领域,华为斥巨资打造开放的移动服务创新生态,以其“芯-端-云”技术体系等系统服务为开发者赋能,提供包括账户、支付、云应用消息、AI机器学习及空间服务等通用服务。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3月,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中下载HMS Core的应用数量达到12万个,增加了188%;已注册的开发者规模已达到230万人,同比增长77%,全球月均活跃用户(MAU,Monthly Active User)量高达5.3亿人。



加快构建我国“双循环”发展经济格局,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开放式创新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势在必行。随着价值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产权市场的日渐形成,数据共享度与可获得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参与者融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活动与创新网络创造了更多机会。未来,借助于智能技术和价值互联网能够对每位人才、每家企业及每个项目的数字资产的创新价值进行动态实时评价,为合作伙伴之间实现研究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创新工作的快速分配及创新价值的高效变现创造了更多可能。


开放式创新的主要模式


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通过新型组织结构和社会资本对内外创新活动的协同,实现创新参与者价值最大化并提升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按照组织方式,可将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划分为聚变模式和裂变模式两种模式。开放式创新的聚变模式基于小微创新个体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引发的本质性改变。开放式创新的裂变模式,则是通过将创新知识产权从高科技源头向企业和市场推进的过程实现的。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选择与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开放式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在价值裂变模式之下,跨国公司依托平台商业模式、独特技术或者品牌文化等创新资源,对外开放其产品和服务创新,加速了内部技术人才与外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与价值扩散进程。例如,硅谷的谷歌、英特尔等公司的创立与快速发展,都是受益于贝尔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技术创新和专利成果。亚马逊、苹果和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则是通过互联网布局创新网络和创新投资,积极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与创新生态。



开放式创新的聚变模式


创新聚变模式的本质,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协同而激发的创新。相比创新的裂变模式而言,聚变模式具有更强的技术扩散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创新能力,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集聚社会各层智慧并形成知识银行和数字资产,改变了市场中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连接方式,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等被社会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科技创新系统,从而实现了技术资本、人才资本与金融资本等之间的高效协同与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最初自发产生的新制度逐步转化为新的社会共识与共同标准,这种对原有均衡及新制度的“破”与“立”,本身也是科技创新体系中极具经济价值的一种服务供给。在这种系统化的创新增长趋势之下,长期服务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非均衡取代了原有服务需求的均衡状态。价值互联网平台拓展了知识边界与组织边界,在价值互联网赋能之下,创新型人才得以摆脱中层束缚与常规管控,并聚焦于解决关键问题,人才的创新聚变效应得到充分显现。在新的投资价值的持续激发之下,开放式创新的聚变模式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已成为驱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科技人才与创新创业者是开放式创新聚变模式的重要基础。聚变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市场现实问题需求、人才社会网络组织、数字产权认证机制与创新价值共享机制。科技及人才等创新个体以内生的创造力捕捉市场问题与需求“痛点”,并基于兴趣追求和利益分享等形成社会人才网络组织;人才网络组织的秒速传播力推动价值共享机制的形成,以及技术知识在互联网上的指数级流动与传播;市场化的利益分享与互动交易机制,则将创新者基于自主判断力开发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经过认证的源代码、专利技术、数字通行证、商业秘密等数字产权;这些得到社会网络广泛认同与接受的数字产权,则进一步催生解决市场需求的自发行动力,最终形成聚变模式下开放式创新的良性循环。



开放式创新的裂变模式


在开放式创新的裂变模式之下,核心产品和业务不断迭代裂变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对新产品和服务的“撇奶油式”差异化定价、对技术开发者的较高销售提成激励及对创新团队的“奖金+股权”激励等激励机制,则会不断催生出更多的热销“爆款”单品。这种创新模式,类似于核裂变中由重的原子核裂变为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所产生的链式核反应。相比聚变模式,裂变模式对多方面关键资源的投入需求更大,包括资本投入、技术专利的出让、人才供给、灵活的价格策略及大量潜在市场订单等。资本的投入会激发技术创新与技术增值,技术增值又会吸引更多资本的追加投入,这种创新价值的裂变效率相比企业常规业务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


创新裂变模式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四个核心要素:关键人才创新团队、核心基础知识产权、市场营销价值定位与产业标准化能力。健全的市场机制对于开放式创新裂变模式的形成至关重要,包括产业技术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科研教育发展程度及市场渠道开放程度等。



赋能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开放式创新平台正在赋能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进程。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进程与产品迭代升级速度的加快,跨学科与跨界研发和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在开放式创新平台所形成的价值互联网中,多对多连接取代了传统一对一和一对多等连接模式并形成指数级网络效应,推动了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等多方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成果交易与合作创新,这种实时在线连接有助于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其交易效率远超传统供应链模式与线下业务体系。


开放式创新平台实现了开放式创新聚变模式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借助于大数据对互联网上客户行为和消费意愿等进行实时动态分析,有助于企业快速捕捉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诉求与潜在消费意愿,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效能。新产品从创意、试制、规模量产到上市销售的创新链条被大大缩短,通过企业频繁的试错与快速纠错,技术和新产品的快速升级迭代得以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过程中的高风险与不确定大幅下降。


开放式创新平台在推进数字知识产权开发的同时,实现了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的跨领域、跨产业、跨地域的价值互联网,有助于打通科技知识产权创新链条中的价值发现、创造、使用、评价与投资等全数字经济价值网的各个节点。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搭建,将从根本上破解我国科研与市场脱节、产学研企协同度低、知识产权快速失效与流失,以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传统体制机制问题。



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开放式创新已成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长足发展。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04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数字经济:助力城乡生产消费循环 | 社会科学报

关注 |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就业优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