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 | 谁掌握解读文学经典的话语权

吴卉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在无限逼近通向未知身份人群的内心情感中,文学以此证明了它的永恒性和强大的疗愈功能。


原文 :《谁掌握解读文学经典的话语权》

作者 | 石家庄铁道大学  吴卉

图片 | 网络


作为集结了大量文艺青年的平台,豆瓣近期推出了一个话题“文学的甜头——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读者”,帮助大家思考“文学”及其“读者”的可靠地位。与一般的理解不同,这个话题普及的对象恰恰是那些看似同“文学”无关的非文学爱好者,它试图证明,不存在与文学无关的人。文学同大家的生活密切联系,它充盈着我们的灵魂,丰富了我们的生命。这场话题最终的落脚点,是我们该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读者,用文学创造的甜头,去消除有关“文学高深”的偏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看前不久发生在网络世界的两个有趣案例。


在病毒肆虐的关口,豆瓣平台用一场疫情文学接力,唤醒了情绪紧张的现代人的那颗文艺心。这次接力起于某用户模仿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的开头所发布的一条动态:“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随后,不到24小时,几千人以防疫生活状态为主题跟帖创作,据统计,当天被模仿的作品包含了古今中外60余种,甚至还有影视名作,迅速引起网友热议。无独有偶,有一种被称为“林黛玉发疯文学”的表达方式,近来也在年轻社群中风靡。简单来说,即模仿黛玉的说话口吻,将工作中、恋爱中、日常交际中难以宣之于口的不满情绪表达出来,突出黛玉性格中直白和娇嗔的特点。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对这两个“文学事件”的评价逐渐走向截然相反的两端。前者以其高雅的参与方式俨然成为豆瓣年度大事件,深得网友赞誉;后者更偏向一种戏谑的方式,产生了诸如“污名化林黛玉”“茶里茶气”这些显而易见的负面评价。如何看待这两则事件及其评价,实际上关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即经典的地位和解释问题。



戏仿:一种阅读方式


文学经典的解读和接受方式,原本属于文学研究的专业范畴。但是,随着现代人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途径的丰富,读书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解释乃至戏仿,也变得大众化。


严格来说,戏仿应当被称为一种阅读、创作方式,而非部分人理解的大众恶趣味搞笑。以模仿著称的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在其专栏结集著作的英文版《误读》中,有大量的戏仿作品。以生活琐事拼贴成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俗》,戏仿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乃莉塔》戏仿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小伙子爱上名为乃莉塔的白发老奶奶,她性感且惹人爱怜,让年轻人充满情欲:“我还会见到你吗?乃莉塔。乃——莉——塔。三个音节,第二和第三个音节构成昵称,仿佛跟第一个音节相矛盾”。《波河河谷社会的工业与性压抑》戏仿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经典文本。他甚至宣称“我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之所在”(《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然而在看似天马行空的戏谑调侃、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背后,深藏的是作家对日常生活(或者说常规模式)的透彻思索。贴近现实,本身就是每个创作者追求的目标。如同哈罗德·布鲁姆在评价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时指出的,“现实比任何戏仿者使出浑身解数所能达到的都要怪异和好笑”,不管大众愿不愿意承认,文学戏仿更像是一种黑色幽默,也更为接近生活的真相和本质,它们创造了一批令人好奇的、使人真正留恋的东西。



隐藏评价:知识精英和普通读者


作为文学戏仿的不同文本,“豆瓣疫情文学”和“黛玉发疯文学”暗示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在网友评价的差异背后,隐藏的是对身份的褒贬,同时也回应了文学理论中的那个经典问题:谁对文本具有权威?换句话说,谁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是正确的?谁才有权力进行解读和阐发?谁能合理使用经典文本中的语言?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很明显,知识精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天生崇拜权威,但一般情况下,甚少思考制造权威的来源。


比如说,同样是“发疯文学”,人们苛责“黛玉发疯文学”,却追捧“甄嬛发疯文学”,乐此不疲地模仿,潜意识中表现出两种态度,一方面,文学经典(包括人物、语言)不可亵渎,另一方面,普通读者不能随意对经典进行再创造。我在这里无意于判断对错,这种论断实际上的无效足以证明随意的苛责和追捧都是不负责任的阅读方式。文学作品的读者“无意中听到自己”,受到自己无意中的启发,从而利用一种已知的语言框架去表达现实情绪,这既是过去世界与当下生活的一种互文,也可能是读者能做到的对经典最大的致敬。



藉由此类戏仿形式,我们应当至少承认,经典在时空维度上离众人越来越远,在与心灵的契合上却可以远超时空,绽放着绝对生命力。而层出不穷的文学戏仿,为相隔万里的现代人建立了信息时代一种新的联结(或互动)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文学经典高高在上的隔膜,也揭示了“人类存在中陈腐的惨况与悲剧性的欢乐永久混合的真相”(黄灿然语)。在无限逼近通向未知身份人群的内心情感中,文学以此证明了它的永恒性和强大的疗愈功能。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06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笔谈 | 内心饱满,方可优雅老去

笔谈 | 当老年成为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