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驰援手记 | 黎江:“非典”让我走上学医之路,如今的我在武汉ICU坚守!

黎江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往期荐读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生命。如今红棉花开,英雄归来致敬 | 回家了!广州64人返穗,其余84人仍留守在武汉履行支援使命...


讲述者:

广医二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 黎江主管护师


驰援武汉快两个月了,来时冷风凌冽,大雪纷至,如今春暖花开,万象更新。被按下了“暂停键”的武汉,正调整为“重启”模式,逐渐恢复日常的繁忙和烟火气。


随着疫情好转,各地支援的医疗队也在有序撤离中,“我们请大家吃广西螺蛳粉!”“欢迎大家来安徽黄山玩!”“我们内蒙古大草原见!”伴随着一句句临别祝福,我们送别了一批批生死之交。


在协和西院ICU里的危重症患者还在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还需要我们继续坚守,广东医疗队领队张挪富教授时刻鼓励我们,“作为兜底撤离的国家高水平医疗队,此时此刻,我们更要肩负起责任,对得起荣誉,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取得最后的胜利绝不放弃


▲冬去春来的武汉一景



在ICU里面感受生与死的距离


病房里面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作为护理组长,我依旧是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带领小组为患者进行吸痰、采集咽拭子、抽血、翻身、生活护理、胸外按压抢救等重症护理救治工作。


在ICU里面,最能感受生与死的一线距离,有的患者在坚持和抢救中创造了奇迹,有的再也没有醒来。我曾经接管的一个40多岁的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迅速,采取了多种手段联合治疗,期间还经历多次抢救。一个多月的连续护理,最终患者没能挺过来,虽然心里难免有点失落,但是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因为还有其他患者需要我们照料。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顽强的,看到患者病情好转,转出的那一刻,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王伯(化名)是我管床的一位患者,病情特别严重、反复,医疗组组长温德良团队为他上了ECMO。对ECMO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对王伯进行24小时监护,密切关注感染情况以及ECMO的运转情况,还要对其他器官加强维护,防止缺氧性损伤发生等等。虽然王伯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或者镇静状态,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求生意志,每次做操作时我都会叫一叫他,告诉他我们准备做什么,让他不要害怕。


经过团队的悉心照料,王伯呼吸功能日渐恢复,近日,上了ECMO六天的王伯在温德良主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撤除ECMO,这也是协和西院首例成功撤除ECMO的患者。我们为王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定时翻身拍背,进行皮肤护理,指导开展康复运动。逐渐清醒的王伯知道家中其他感染亲人都陆续出院,自己独自一人躺着病床上,心情难免有点焦虑,我一有时间就去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王伯,你已经度过最难的一关,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出院了,我会一直陪着你。”王伯现在已经可以在辅助通气模式下自己控制呼吸了。


4月2日,我们运送王伯到CT室做检查的时候,发现他一直盯着大楼门口还有一丝年味的大红灯笼在看。是啊,对于他来说,这是三十天卧床后的首次外出,肯定是勾起了他想家的心了。我们特意停留片刻, 轻轻对王伯说:“今年的年没有过成,明年一家团聚再好好过,吃团年饭,挂红灯笼,好不好?王伯,要赶紧好起来!”王伯虽然还不能说话,但是我看到他轻轻的点了一下头,眼角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意


▲黎江运送王伯到CT室检查


刚开始很多队友对CRRT和ECMO等仪器不熟悉,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对每个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评估和教学分析,了解他们的基础情况,在护理的过程中,认真讲解原理和流程,再一步步地带着队友进行实操,并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现在,当病房同时运行3台ECMO,并且有ECMO联合CRRT治疗时,队友们都已经能从容应对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年因“非典”敬仰和崇拜医生,让我走上学医之路,如今能在武汉坚守,发挥出我的所学所长,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黎江为队友们进行CRRT、ECMO等设备教学讲解


每次回访患者,看到他们精神一天天好转,能和我们唠家常说笑话,我又充满了继续战斗的力量。面对未知的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轻易舍弃活的希望,总结经验、尽力治疗,为更多的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病区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多日,战友们的配合也越发默契,交班时互相帮忙,工作时互相支持,我们在战场上都成了互相最熟悉的人。特别是我的亲密战友兄弟王玉丽,是我在前线最可靠的伙伴,无论我们是在同一组还是互相交接班时,只要他在,我都特别安心。


在病房里面,虽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但是由于贴着“名牌”,大家都能认出彼此。但是出了病房,脱去防护服,每个人好像都对不上号了,互相又成为了陌生人,“你是?刘老师?”“不是呢,我是陈老师。”“我是刘老师,我在这里!”只有开口说话,才有可能通过声音认出对方。


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每一个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之前并不认识彼此,但我们都有着一样的心。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一次难忘的“云庆祝”生日


在武汉驰援的日子里,能让我安心工作靠的不仅是并肩作战的队友们,还有家里亲人的支持和理解。女儿安安是我最牵挂也最想念的人,尽管再忙,我都没有忘记她的两岁周岁生日。


远在武汉的我,只能在视频里帮她“云庆祝”生日。屏幕前的女儿感觉比我出发之前长大了不少,缺席孩子成长的珍贵时刻,心里难免有点遗憾,但是这个生日会将是我们一家人终生难忘的。


孩子她妈妈告诉我,每当电视上有身穿蓝色隔离服的人,安安都会开心地扑上去说那是爸爸。我相信如果她懂事,一定会为爸爸感到骄傲。真想回去之后好好抱抱她,再把爸爸的礼物补上。




4月8日,武汉即将“解封”,胜利的曙光也即将到来,意味着我们踏上归程的日子越来越近,内心既是激动,又是不舍,我们还没能好好逛逛武汉,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但是我们一定会再回来聚首,我们见识了武汉人英雄般的坚韧,武汉人的精神感染着我,我已然觉得我也是“武汉分之一”


大家都在看...




驰援手记 | 武汉怀孕护士感染新冠肺炎,“是他和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驰援手记 | 不能见面的日子里,家属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为重病的父亲庆生

驰援手记 | 温德良:患者成功ECMO撤机的那天晚上,我睡安稳了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通讯员:冼咏琪 许咏怡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致敬逆行坚守的白衣战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