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偶像化富豪慈善家,助长了不少基金会的“资方心态”?你怎么看? | 探讨

以下文章来源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作者黎宇琳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在中国慈善行业,大额捐赠者的重要性是否已经被过度强调,以至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更多慈善相关方的声音与贡献了呢?我们是否已经不知不觉间地把富豪慈善家偶像化呢?


本文的作者、自媒体“公益资本论”创始人黎宇琳认为,是的,而且“偶像化富豪慈善家的现象方兴未艾,还远未达到顶峰”,其后果之一是,在中国社会,“恩赐”文化仍然十分盛行,遇到危难之事,人们往往希望政府或富人能“大发慈悲”救济贫苦百姓,而这样的救济,在不少公众的印象中应该是免费的,无偿的,不图回报的,甚至是不计成本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参与文末的“读者讨论”,共同指出并反思中国慈善行业中存在的刻板印象与认知误区。



偶像化富豪慈善家,助长了不少基金会的“资方心态”?你怎么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原标题为《偶像化慈善家的现象正在伤害慈善行业》,作者为黎宇琳。



《美国慈善的八个刻板印象》(敬请阅读今日发布二条文章)一文,作者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分析了不少美国慈善的问题,部分问题同样值得中国慈善人士的深思,比如:

 

“关于慈善最大的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它仅指富有的捐赠者赠与大笔钱财的行为,而且数额越大越好。某种意义上,这一误解是可以理解的:大额捐赠能够获得最多的公众注意力。但这也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它忽视了其他各种慈善行为的意义,把个人捐赠者偶像化,也未能认识到集体捐助的重要性,它让我们忽视了社会变革因何发生的重要问题。”


这一刻板印象在中国同时存在,在读到此文之前,我甚至没有清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降,中国慈善飞速发展,这自然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大额捐赠者的慷慨解囊,如果没有他们为一个新生且贫乏的行业注入资源,中国慈善行业不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但是,大额捐赠者的重要性是否已经被过度强调,以至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更多慈善相关方的声音与贡献了呢?我们是否已经不知不觉间地把富豪慈善家偶像化呢?我想答案都是肯定的。偶像化富豪慈善家的现象方兴未艾,还远未达到顶峰。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质疑:目前大部分基金会没有表达出很强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或者说,是不是大家已经习惯了我是资方,我是资金的上游,我就高人一等?

 

不少基金会的“资方心态”是目前中国慈善过于强调大额捐赠者的具体表现。如郝南所说,当拥有资源的基金会(或个人)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把执行型的公益机构视为“伙计”而非“伙伴”的时候,各种慈善行为的意义就被稀释了——我们清楚地知道,以当今中国社会的复杂性,金钱是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事实上,中国慈善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期之后,是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误区进行有效的反思,如果缺了这一步骤,这个行业就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因公民社会理念的长久缺位,中国社会里“恩赐”文化仍然十分盛行,遇到危难之事,人们往往希望政府或富人能“大发慈悲”救济贫苦百姓,这样的救济,在不少公众的印象中应该是免费的,无偿的,不图回报的,甚至是不计成本的。近年中国慈善界流行的“不收管理费”,其背后的隐喻就是上位者的恩赐,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执行慈善项目是会产生成本的,但在不少人看来,这些成本普通捐赠者没有义务去承担,谁来承担呢?政府或是富人。

 

是时候破除这样的刻板印象了。END



推荐阅读


关于《慈善法》执法检查后启动修法程序的建议 | 慈善法01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政府部门与慈善力量缺乏应急协调机制 | 慈善法02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建议:适时修改慈善法 | 慈善法03

马剑银:《慈善法》没有解决的五大问题 | 慈善法04

社会组织陷入“虚弱的繁荣怪圈”?有何表现?为何如此?如何突破?| 慈善法05

我国慈善事业总体发展滞后的表现及其症结所在 | 慈善法06

权力与慈善的博弈问题 | 慈善法07



探讨时间




- 公益同人共建共享的思想交流平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