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速递丨邓秉元《孟子章句讲疏》

四马路上 2023-06-28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买)

《孟子章句讲疏》

邓秉元 撰

定价:128.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2.10


繁体横排



内容简介


孟子其人不仅是先秦诸子之一,其书也是宋以来“十三经”或“四书”之一,两千余年来所影响于中国思想学术与中国人之心灵者甚大。自东汉赵岐作注以来,历代注释解说极夥,每随学术之进展与时代之变迁而有所发明,于中亦可见《孟子》所蕴之深,可以不断探究阐释。本书作者自2004年起在复旦大学“中国经学史”课上开始讲授《孟子》,其后研精覃思,取精用宏,耗时十余年,撰成本书。
本书为对《孟子》一书的注释和解读,每卷开头为解题,概述该卷大旨,下列章旨结构图,勾勒一卷之整体脉络。原文之下,分简注与讲疏两部分。前者疏通文义,对《孟子》原文中对一般读者来说理解相对有困难的,或历来有争议、有误解的字词进行简要注释,讲疏则详细阐释《孟子》原文的基本含义及其中所蕴含的义理。

作者简介


邓秉元,原名邓志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经学、中国经学史、思想史、史学史研究。著有《王学与晚明师道复兴运动》(2004,增订本2020)、《周易义疏》(2011)、《新文化运动百年祭》(2019)等,主编《新经学》集刊。


自序


丁亥秋,复旦出版社有经典导读计划,邀撰《孟子精读》数篇,以为学子入门之阶。辞不获已,遂勉应之。自戊子春阳,至于长夏,挥汗数月,草成六卷,以塞责焉。不意辞旨未能谐时,竟尔搁置。时予方耽玩大《易》,亦未以为意。责编史立丽女史不忍弃之,为转致华师大出版社刊行,是为六卷本之来源。其后数载,精力略瘁诸经,未遑专力于此,然亦何尝或忘。盖经义未明之处,倘得《孟子》之旁通,则往往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以是知后世研经者,辜负亚圣多矣。惟因学养未备,亦不欲早毕之。

丙申,筹办《新经学》。既乏稿件,不得已,遂仍其旧贯,自《离娄》至《告子》,陆续草就六篇。其后随改随出,尚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庚子春,新冠大疫肆虐,受难者比比,寰宇为之闭户,生民以来,殆未尝有。天行大过,万物灭顶,自时势观之,虽若有理可言;自一身际遇而言,是则命也。蒿目时艰,玄思反畅,乃知大《易》“尽性致命”之理,言人人殊,必得孔孟二师亲证,始真能明之。君子殀寿不贰,修身以俟,岂虚言哉!此《尽心篇》之所以述也。

上下七篇既成,始知前贤所言先秦诸子不自著书,或未可一概而论。若《诗》、《书》、《易》、《春秋》皆成于孔子,所谓述亦作也;《老子》、《论语》亦如出一手,惟成之者不可必耳。《孟子》则必为自作,而由高第弟子续成之,故能义旨严密,浑然一体。读古人书者,当自其大体处求之。然则所贵乎孟子者何哉?

《汉志》有言,“昔仲尼殁而微言絶,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六经之道甚广,《论语》浑无涯际,欲通其微旨,“宜若登天然”(《尽心上》)。幸孟子嗣兴,忧时否闭,痛大道之既隐,挽诸子于放豚,始能十字打开,底里罄尽,汪洋纵肆,出入自如。循此以求,孔门内圣外王之规模略无遁隐,真斯道之津梁也。故倘无孔子,则大道无以开显;微孟子,吾人终难得其门而入矣。惜精义具在,人不知求耳。及后汉儒发扬其政术,而阔略大本;宋儒阐明其心性,惜全体未得;清儒则阳奉而阴违之,孟学亡矣。就中迥出伦辈者,若赵氏,若朱子,若焦氏,所造各有极诣,不愧孟子功臣,而朱子尤得其大。然其书乃各为时而作,要在后人有以缵续之。夫执大道以御今之有者,岂能刻舟求剑而为之?惜乎近人,既以舶来之学加诸往圣,乃并经学常道一扫而尽空之,哀哉。

虽然,孟子之道大矣,非十四篇之文可尽。且一时之注疏,不过一时一地之人,希尚友古人,而冀乎有所承耳。古圣复起于地下,其能首肯之乎?是则非予所知矣。世有通方之士,尚祈有以教之。

予赋性疏懒,虽念兹在兹,倘非师友鼓励,则杀青无日。且属草前后弥时,文气未能一贯,率尔示人,良增愧恧。书成,以示张钰翰编审,不惟代谋付梓,尤多所匡正,甚可感也。复蒙王兴康先生审读一过,指讹祛谬,幸何如之。谨弁于此,用志谢忱。


庚子夏历四月初四,登州邓秉元谨识

辛丑岁除,改定于沪上


凡例


一、本书名为《孟子章句讲疏》,意在章分句析,以疏通《孟子》一书之大旨。初止六卷,尝兼附朱注以行,盖欲学者以《集注》为基,先立乎大,进而上通于《孟子》。全本因已成新解,且卷帙过繁,故析而离之。朱子原书具在,学者并参之可也。

二、《孟子》旧注,以赵岐、朱子、焦循为最精,可以为汉、宋、清儒冠冕。然三家而外,精思妙会,可以旁通者尚多。其有诂训未精而为后人所乘者,亦学术转进应有之义。故本书于三家所未达者,无论文辞、经义,皆于所见诸书择善而从,非墨守一家者也。偶有一二谬见,亦附骥尾而行。至其征引未备,孤陋寡闻,则在所难免,大雅君子,不吝教之。

三、本书大义,得于旁通者为多,顾所旁通有不限于传统所谓儒家言者,一以诸家会归于六艺者求其异同。此本书宗旨之所在,知我罪我,非所计也。

四、战国之世,百家蔚起,孟子不得已,起而与辩,故辟杨、墨,拒法术,贬征伐,针霸政,摒纵横之风,斥妾妇之道。《易》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本书略仿其意,讲疏之际,于近世中西学术亦略有涉及,不敢云有得,然固本书用意之所在。

五、本书诸卷之首有所谓解题者,亦仿赵岐《篇叙》之意而为之,惟所见与赵氏不尽同耳。盖《孟子》诸篇之作,皆用意一贯,如车贯毂,此多历代学者所未言,然固论孟子学者所当知。解题之外,另作章旨结构图,置于卷端,以见《孟子》诸篇之大义。此义既明,则儒先所言先秦诸子不自著书者,亦未可必,若诸经,若《老》、《孟》,皆可谓自作者也。

六、本书为便初学,于讲疏之前另加简注,略取赵、朱、焦三家通义,以释字词音义,庶初学者可大体读通本文。或有稍涉聚讼者,注明所取某家之说。偶有别解,亦径注出,而于讲疏中稍加辨证。简注于诸说虽略有综汇,亦偶有新义,然非本书主旨所在,故非敢掠美前人,识者谅之。

七、本书所用版本,系中华书局标点本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世传宋版《孟子》,其异文数条虽似可从,以无关大义,未尝据改。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买)



四马路上

单行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