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见民声 | 理想,引导你前行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音频



正文

赵启正:这是最后一场对话了,我提一点建议。大家是不是可以陈述一下各自的理想或梦想,比如你们对毕业以后有什么憧憬,想做什么事业,怎么开展,怎么让自己进步。

在梦想的展开中你会发现问题,理想将引导你前行,也可以预计大概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该怎么处理,等等。

你的梦想影响着你的方向。有的博士念书的时候很不错,过几年再跟他见面谈话,可能感觉到他不像个博士了;也有的人经过几年进步很大,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所以,梦是会引导你的。

毕业10年、20年以后,同学间的差异会很大,甚至处于完全不同的道路和高度。

2007年3月,赵启正、吴建民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上发言。

吴大使曾经设计和主持过一个论坛,每年一次,叫“中国梦与和谐世界”。他邀请我去作过发言,我说:“中国梦是由我们千万个中国人的梦组成的。每个中国人梦想中的共同部分,就概括为中国梦。”

每个人都可以谈一谈中国梦,那是你个人想象的和你自己写作的中国梦。中国梦,最重要是你们的梦。我们的梦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我们年纪太大了。你们不一样,我们的梦是希望你们成为很有光芒的人,不是为了自己发光,而是为了能够给社会作贡献。

吴建民:我提个问题,玛雅,你来到中国有什么梦想吗?

  学生:玛雅  


据玛雅介绍,新京剧《朱丽小姐》在瑞典的演出大获成功。

我的梦想是通过话剧艺术,做一座连接中国和瑞典的桥梁。比如上海戏剧学院到瑞典演出,我们把瑞典的《朱丽小姐》改成了京剧,结果大家非常喜欢。

以前我听说外国人看京剧会觉得那是噪音,因为他们看不懂,坐在那边三个小时却什么都不懂,这很难受。但是,把一个他们熟悉的故事改成京剧,就有了一个平台,就可以开始交流彼此的文化了。

吴建民:你怎么想起来做沟通的桥梁的?这个梦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玛雅 


从我来中国开始,我的脑子里就一直有那个画面,就是一座桥。因为中外存在着很多误会,很多人以为他们看了新闻就知道中国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是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我也没有办法向他们解释。我想,如果我把话剧放在舞台上,然后他们愿意安静地坐在那边看,那我们就可以讨论了,比如,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怎么理解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沟通了。

吴建民:这个很有意思。

楼巍:原来,我们表演的京剧都是中国人熟知的故事,时间也太久远,外国人几乎不了解,最多是看热闹而已。后来,我们学院的老师们把外国人熟悉的故事改编成京剧,这样他们就能看懂了,并且认为京剧的形式很好。所以说,沟通时要为对方考虑,考虑对方的接受度。

赵启正:演员们穿的是瑞典服装?

新京剧《朱丽小姐》剧照

楼巍:全是京剧的服装。

赵启正:哦,变成了中国人的故事,但是故事是他们的。

楼巍:故事原型是他们的,穿的衣服是中国人的,用中国人的形式来讲国外观众知道的故事,这样他们就容易理解了,所以他们很喜欢看。这也是一种交流形式。

  学生:玛雅  


中外交流,不仅要讨论经济,要讨论政治,还要讨论文化,这是跟每个人都有关的事情。

吴建民:这个梦想很高尚,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相互不了解,彼此产生了很多成见,然后引起各种各样冲突的。你愿意做桥梁,非常高尚!

2012年11月,“斯特林堡与瑞典当代戏剧”在上海召开。(楼巍:第一排右三;玛雅末排左一)

楼巍:那次演出也被瑞典的报纸报导了,那天恰好是莫言获诺贝尔奖。所以,报纸的版面上一边是莫言的照片,一边是我们学校的照片,两条关于中国文化的新闻同时出现在瑞典的主流报纸上。

茶歇期间,玛雅(左一)将报道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和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报纸拿给赵启正看。

赵启正:网上能找到这个信息吗?很想看看!

楼巍:到处都有。

  学生:熊子惠  


大家好,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现在留校做青年辅导员,是80后。我听人说,晚上做梦时想做的事情就是梦想,等到白天一觉醒来还想做的事就成了理想。我想问问两位嘉宾,对于“梦想”和“理想”这两个概念是怎么看的?

赵启正:我们今天讨论的就是一个概念——“理想”。称之为“梦”或“梦想”,不是白日做梦,是和民族、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的理想。

  学生:熊子惠  


我在上学时也有很多梦想,但参加工作以后,我突然发现梦想要实际一点。

举个例子,2012年7月,我用了42天,自己开车去西藏,走的全是最难走的路,见识了很多,连边境地区都走了。去的时候没有多想,因为这是曾经的一个梦想,就去做了。回来以后,细想这件事情,发现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可能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掉下悬崖了。

回头想想,为了这个梦想,我值得吗?或者说,挑战的尺度在哪里?我想听听两位嘉宾的意见。

赵启正:你比他们年纪大一些,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人才会提的。的确,梦是不同的,西藏自驾游是你的一个梦,但它不是最高层面的梦,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段。

马丁·路德·金的梦就伟大了,他希望在美国看到白人和黑人坐在一起,这样的梦就是革命性的,是面向全人类的梦。最后,他为这个梦想牺牲了,但值得。如果你在去往西藏的路上翻车而牺牲了,只是普通的牺牲。

梦想确实要现实点,比如你去西藏,要事先考虑车况、自己开车的技术,等等,这跟你的能力和以往的基础有关。如果梦想完全脱离了现实,那就是一个空洞的梦。所谓的现实性也不仅仅关涉你的能力,还取决于你的背景和不同时代的不同情况。

吴建民:2006-2008年,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一起开办了“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总共开了三届,请了各界的成功人士,有启正、王志珍、浙江正泰的南存辉、联想的柳传志、蒙牛的牛根生、丰田章一郎等人,就是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我为什么想出这个点子呢?因为梦想是人的一种追求,一个有追求的人跟一个没有追求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在外交学院的时候,每次新生开学,我都给他们提一个要求——要有追求。有一个大的追求,你就有一个目标,就能把握自己的行动。

你们今天生活的时代跟我们当时大不相同,你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弄不好要摔跟头。所以,有一个梦想非常重要,梦想会推动人往前走,去追求,去奋斗。

当年,我夫人施燕华一家从宁波来到上海,他们也是有梦想的,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来到上海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我之所以请这些成功人士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是因为年轻人都向往成功人士,看到一个个成功人士是怎么成功的,他就会立志,就有一个追求。

赵启正:吴大使,你能不能慷慨地把这个论坛转移到上戏?因为上戏的专业最具人性,和人的关系最密切。我是学核物理的,这个专业天天面对物质,物质又不爱你。上戏是面对人的,人会爱你。(众笑)

吴建民:我非常赞成。梦想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为什么很多人一下子就垮了,无可救药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激励他,没有一个目标让他为之奋斗。人这一生是要去奋斗的,等你回头一看,这一辈子就值了,没有虚度人生。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内容也许不一样,但都有梦想,这是相通的。我觉得,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梦想,一个个的梦想拉动着一个又一个人,为人类,为世界,为国家,为民族做一点事情。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


- END -


图片、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8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9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10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11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12

不要犯“午后疲倦症”

13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14

读书是一种广义的交流

15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16

吵架是交流的大忌

17

把“短处”变“长”

18

套话打动不了人

19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

公共外交,匹夫有责

22

公共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

23

交流,让彼此更温暖

24

交流,让职场不陌生

25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为(上)

26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为(下)

27

怨人不如怨己

28

梦想选择困难症(上)

29

梦想选择困难症(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正见民声 | 理想,引导你前行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