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校园开放之争,究竟在争什么?

周美馨 程正龙 重庆瞭望 2023-10-17

又到新学期!不过,大学是否应该恢复向社会开放的老问题,争论仍在持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已停止暑期入校参观预约,改为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继续进行。这是对大学开放问题的正面回应,但也遭到网友调侃:“开了,但没完全开。”

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大学过得并不平静,甚至是卷入到舆论漩涡中。参观票“秒光”、“黄牛”兜售、天价研学团“到此一游”……有形之墙尚未拆除,偏见之“墙”似乎越筑越高。

暑期“大学游”已暂告一段落,许多大学在开放问题上仍在“交白卷”。大学校园开放,该还是不该?能还是不能?堵在大学和社会间的“高墙”如何拆除?面对大学开放之辩,我们有必要“旧事重提”。

▲重庆大学毕业生艺术作品展现场,观众正在参观毕业艺术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关于大学校园开放的问题,经常被引申为“好的大学没有围墙”。这个辩题,正反两方也时常站在“墙”的两边,争论不休。


“墙”外,想要进校园的人望眼欲穿:大学之“大”,在于有容乃大。纳税人出资建设和维护的公办大学,为什么不能平等使用?为何大学中的图书馆、体育场、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宁愿闲置,却不能用于丰富公众生活?

如果说因为疫情防控,大学选择关闭,公众可以理解。那为何公共场所早已恢复常态,大学校园还是“禁地”?在大学自由参观、旁听、运动的日子,真就一去不复返了吗?

前不久,媒体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受访者支持大学对社会公众开放。在强烈的支持声浪中,大学的“高墙”却岿然不动。

“墙”内,校方声称自己也有苦衷:出于学生安全、教学秩序、校园环境卫生、科研资源等综合考虑,大学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在非此即彼的争论中,大学生们的立场显得有些摇摆。北大旁听、武大赏樱、厦大观海……别人家的学校开放,合情合理。

但面对自己所处的校园环境,不少学生却站到了对立面。光是想象一下上课被围观、吃饭要排长队、图书馆里喧哗嘈杂,就很难让学生心甘情愿接受。

有教育专家表示,如果大学一直处于狭窄的、封闭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在乎社会现实,不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很难办成一所好的大学。

▲3月18日,武汉大学举行抗疫医护赏樱专场。记者 肖艺九 摄/新华社

言及大学校园开放,陷入纯粹的“围墙”之争不应该,动辄与中西方教育模式优劣相关联不合理,对暑假参观高峰问题敷衍塞责不合适。


大学校园开放与否,不妨放下无谓的争论,先从“拆墙”开始。

找准症结,破除偏见之“墙”。当前,大学回应开放的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不设物理阻隔,公众可以自由出入校园;二是有序开放,预约参观;三是依然拒绝外来人员到访。

开放并不制造问题,它或许会暴露问题。说安全,风险比比皆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始终是自己;说秩序,维持秩序靠的是管理,用秩序否定开放,难逃“懒政”之嫌。

说到底,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一张平静的书桌,还有甘坐“冷板凳”、研究真问题的心境,以及拥抱复杂社会的积极心态。社会需要的不是校方的推诿阻挠,而是直面问题、优化管理的决心和毅力。

回归本心,破除知识之“墙”。大学不要因为走得太快、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

大学精神里本身就有开放的基因。校园开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无论士族大夫,还是一介草民,都可在稷下学宫研习治学,思想交锋、智慧碰撞。北大旁听生的历史已逾百年,张中行在《红楼点滴》中提到,北京大学的惯例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彰显大学风范。

如今,部分大学正通过“开放实验”,实现知识外溢和社会教化。比如,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向市民开放艺术鉴赏、大师课堂,给公众提供“精神食粮”;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面向市民开放,成为国内首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图书馆,探索实践经验。

开放心态,破除怯懦之“墙”。提到大学,我们往往先想到它的空间意义。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要在“象牙塔”和“小社会”中找平衡,却常常受困于学生心态而踟蹰不前。

正如哲学家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中说:“大学的作用不是把尽可能多的事实塞进学生的大脑,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和观察的习惯,以及理解与所有问题相关的原则和标准。”

青春不止一种模样,知识不止于书本。大学的开放落在每个学生身上,应当是广泛接触新鲜事物、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记者 魏梦佳 摄/新华每日电讯

大学校园开放,从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能接纳社会、保持与社会互动的姿态和责任。


唤醒“沉睡”资源。大学内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将校内的图书馆、讲座、课程等资源与外界共享,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的社会功用。

比如,北京、江西等地推进大学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让大学公共资源更广泛地惠及大众。除了图书馆,体育场地等“沉睡”资源也需要被唤醒。我们曾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难在哪儿》一文中,呼吁公办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盘活闲置资源。

探索有序开放。大学并非景点,开放不是把校区变成任由出入的社区公园。探索开放的方式,首先要摆脱高校管理中惯性的路径依赖。

大学的开放,是有层次的开放。参考国内外的做法,部分大学虽然融入城市,不设围墙,但是会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核心建筑设置门禁,区别访客和师生。开放既可以是划分教学区域和公共区域的局部开放,也可以是在高峰期间错峰限流开放,或者尝试对标不同需求的多元开放。

及时跟上时代。知识在大学中传递,却不仅诞生于大学之中。法学、人类学、传播学……无一例外要从社会中找出处。由于这些学科的实践特性,学术研究往往滞后于现实发展。从开放到封闭,堵塞的不仅是知识的外溢,也影响着知识的吸收。

当封闭嵌入大学教育肌理,往往容易形成保守、自满的心态。如果仅关注学术场域,不关注现实动态,不补充多元视角,大学研究成果难以经受现实的考验。不唯书,只唯实,学术当随时代。

大学校园开放之辩,需要超越认知层面上的“该不该”与“能不能”,而是要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考验的不仅是大学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也是公众的道德和素养。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需要从社会中寻找灵感、获得连接。大学校园开放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个“答案”有赖于各方的互动共创,以及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共同找到学校、大学生与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杜铠兵 王祥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饶思锐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开学第一课,怎么声入人心?

● 学前教育立法,能否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速,释放重大信号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