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43——第33周重点关注传染病数据分析【空中的金苹果】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之前有读者留言询问过每期数据分析标题“【】”中的内容,其实算是对当周疫情流行情况概括性的总结(只不过加入了一些我的个人偏好在里面)。上周改版之后的数据分析似乎阅读效果还可以,所以本期继续沿用之前的架构,读者们如果有其他意见可以给我留言。本期主要内容包括:
  1. 流感病毒数据及分析
  2. 新冠病毒数据及分析
  3. 猴痘病毒数据及分析
  4. 本周天气情况
  5. 传染病相关新闻
  6. 近期健康提示

这里向新读者说明一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边每周一会固定更新重点关注的传染病数据分析,之后的一周内可能会更
  • 《后大流行时代的生活,涉及到生活中各种防疫相关的事情。
  • 《后流外传:安乐椅流调》,是一些可能能给大家提供供借鉴意义的感染复盘案例(有需要帮忙复盘的读者在康复后可以给我留言)。
  • 《后流外传:免疫与感染》主要是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
  • 《后流Q&A》不定期汇总的读者提问
  • 《“翻译翻译”》,对一些政策文件或新闻的个人解读。
  • 《三个消毒手》,汇总一些读者提供的个人防疫经验或遇到的实际问题。
  • 《奥林匹亚的火》,核污染相关内容。
往期的内容可以查看《索引_v1.5_【01~142+】》
一、第33周流感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全国第33周流感周报数据

从数据上来看第33周流感阳性检测率在全国范围为2.1%(第30周为1.2%,第31周为1.4%,第32周为2.0%),较第31周有所上升。

南方省份由第26周的0.3%继续上升为上升为第33周的3.8%,连续七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方省份则与上周持平,仍旧处零星散发状态。

尽管流感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水平依然很低,但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不等同于流感病例)始终持续在高位,每周仍有大量发热人群前往医院就诊,第33周流感样病例保持高位震荡,为9463例。本周南方省份上报的ILI%为4.1%,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2.7%、2.8和3.3%)。

(二)香港地区第33周流感流行状况

鉴于南方省份流感流行出现上升趋势,这里纳入香港地区流感流行情况统计作为南方省份的参考。第33周在香港地区采集到的共6369例呼吸道样本中,有626例样本的流感检测(甲流/乙流)为阳性,占比为9.83%,略低于上周的的8.69%。

从第33周数据来看,流感病毒在南方省份的增速出现了暂时的放缓,但和相关地区情况类似,依旧保持了小幅度的上升,北方流感则依旧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在九月开学前两周(第33和第34周),人员流动较之前相对减弱可能是增速放缓的原因,但整体上依旧维持之前的判断。

按照历史数据和北方省份现状,北方地区理论上不会在同期爆发大规模流感疫情,但同样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大幅度降低了人群的免疫水平,随着之后九月开学季南北人员的交互,无法排除北方省份反季节的爆发一轮流感疫情。和上周分析一样,我们依旧认为第35周~第38周可能会是比较重要的时间段。本次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很大可能会与新冠病毒合流,使得病情发展更加严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今年新的流感疫苗以防万一。

二、第33周新冠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BCDC第33周疫情周报

1、疫情概况

2023年第33周(2023年8月14日至2023年8月20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1080例。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和肺结核,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6.3%。 

2、重点疫情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

第33周北京地区法定传染病前5位,依次是新型冠状病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和肺结核。第33周BCDC法定报告传染病人数为11080,较上周继续上升。
第33周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不再公布呼吸道传染病比例占比,且流行性感冒排在了传染病总数的第四位。考虑到本周BCDC的重点疫情健康提示依然是手足口病,且根据CNIC数据北方省份流感依旧处于零星散发状态,所以北京地区流感病毒占比应该相对较低,同时未见相关报道显示北京地区集体性腹泻或手足口病数量激增(根据往年经验,每年10~11月是北京手足口病的小高峰)主要新增病例应该依旧为新冠病毒,呼吸道疾病占比可能已超过75%。

(二)HKDH第33周疫情周报

第33周,从香港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采集到的新冠病毒阳性率为6.33%(第29周为8.58%,第30周为6.68%,第31周为5.62%,第32周为6.29)第33周香港地区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率较上周相比出现小幅度增加,阳性检出数则从第32周的399上升至439例。

第33周共有24例重症及死亡病例(第32周为26例)重症患者数量和上周相比,变化不大。

(三)毒株情况分析

在8月6日~8月20日的采样周期中,EG.5.1.1变异株占比为59.49%,是目前阶段的主要流行毒株,但暂未能出现绝对压倒性优势,其他变异株依然存在流行空间,看来纷争女神抛出的金苹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地。

(四)新冠阳性检测率预测
如果依照北方省份的流感、新冠流行趋势以及模拟数据来分析,第33周的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大约会比第32周上升30%左右,但综合各方面数据来看第33周开始首阳感染者占比开始下降,结合以往疫情发展情况,当首阳感染者比例开始下降时,流行趋势也会开始放缓。所以这里将第33周的整体增幅调整为10%,所以推断第33周的实际阳性检测率为24.76%(最终以CDC官方数据为准)。

第33周的预测增速开始放缓,与第32的推测相符合,第34周可能也是在第33周的基础上小幅波动。但如果EG.5.1.1的免疫突破效果进一步发挥作用,加上9月初高校开学季造成的人员流动,很可能会将本轮增长一直持续到国庆假期,也就第38周的时候,这与可能的南方流感流行期存在一定的重合。

香港地区新冠疫情在第32周探底后,在第33周迎来了小幅度的上涨,根据EG.5.1的流行区属,很可能在两周之后也就是第35周开始出现明显上升。

三、第33周猴痘病毒数据及分析

(一)国际猴痘流行情况
与第32周(571例)相比,第33周(98)全球报告的新病例数增加了1443.2%。过去4周报告的大多数病例来自西太平洋区域(65.5%)和美洲区域(21.8%)。全球受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是:美国 (30534)、巴西 (10967)、西班牙 (7565)、法国 (4150)、哥伦比亚 4090)、墨西哥 (4045)、秘鲁(3812)、英国(3771)、德国(3694)和加拿大(1496)。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报告病例的82.8% 。
如果不出意外,WHO的猴痘病例统计将呈月度波浪式增长,随着每月中国大陆地区《猴痘疫情监测情况的发布而增加。这并不是只有中国地区猴痘疫情非常严重,仅是因为绝大多数国家不再进行数据统计而已。全球受猴痘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当中,仅一个月内仅有没有更新了感染病例数据。当然也不排除发生了某些暂时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使得这些国家的猴痘高风险人群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的可能(这话能有人信吗)

(二)美国猴痘流行情况
第33周CDC未更新猴痘情况数据,故与上周相同,截止到8月23日美国地区的猴痘的统计情况如下:

从数据上看美国地区的猴痘暂时并未出现大规模反弹,但实际流行情况很难判断。或许随着“骄傲月(季)”的结束美国国内的猴痘流行情况会有所降低。另外随着气温开始回落,随着衣着变更使得暴露皮肤减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猴痘的传染性。
(三)国内猴痘流行情况
第33周,国内有部分地区通报猴痘案例,共计18例。
  • 8月14日,HKDH通报一例猴痘感染病例。该病例为33岁男性,香港本地人,曾在潜伏期内在香港有过高危风险接触,暂时未发现与香港其他猴痘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 8月14日,台伪CDC公布台湾地区新增15例确诊病例。均为本地男性,年龄介于20~50多岁。
  • 8月15日,HKDH通报一例猴痘感染病例。该病例为34岁男性,香港本地人,潜伏期内曾到访过泰国有过高危风险接触,暂时未发现与香港其他猴痘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 8月16日,HKDH通报两例猴痘感染病例。分别为21岁男性和42岁男性,均为香港本地人,前者曾在潜伏期内在香港有过高危风险接触,后者曾在潜伏期内在深圳有过高危风险接触,暂时未发现与香港其他猴痘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PS:HKDH通报中的“高危风险接触”即为“高危性行为”在目前的猴痘病例描述中均为“男男性行为”。
四、本周(第35周)天气情况
尽管今天第10号台风“达维”(强热带风暴级)因为距离因素对我影响很小,但很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影响日本列岛方向,尚不知道会不会对核污水的排放产生影响。

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SAOLA)已于今天(27日)下午减弱为强台风级,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北方向大约305公里的海面上。受台风“苏拉”影响,30日至9月1日,台湾以东洋面、南海东北部海域、台风海峡、东海南部海域有较强风雨天气,福建、浙江等地有大到暴雨,沿海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8~29日,黄淮、江淮、江南、华南、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其中黄淮南部、江淮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接下来的一周内,受到第9号台风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将出现较大规模的降水,相关地区的读者还请注意相关影响。可以参考《后流105-下雨与感染风险》《后流108-湿度与感染风险》
五、传染病相关新闻
上周(第34周一些值得关注消息为:
  • 8月21日,拜登政府计划敦促所有美国人今年秋季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以应对新一轮感染。

  • 8月21日,法国卫生部部长奥雷利安·卢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公众加强佩戴口罩意识。

  • 8月23日,BCDC召开2023年第八次涉水产品卫生许可专家评审会。

  • 8月23日,美国CDC发布BA.2.86变异株的风险评估摘要。

  • 8月26日,葛兰素史克表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接种疫苗后约4年随访期间,对50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保护效力为97%。

  • 8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已签署了向国会提交的新冠疫苗资金提案。

  • 8月26日,湖南省重组诺如病毒双价疫苗Ⅲ期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 8月27日,翰宇药业表示HY3000目前项目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审中心CDE提起开展三期临床的沟通交流

  • 第34周,世界有统计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韩国、美国等)新冠感染人数继续大幅上升

六、近期健康提示

分析周报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这里仅代表个人擅自总结了一些内容作为参考。
  1. 猴痘病毒呈现零星散发状态,非高危人群请不要过于担心。

  2. 近三周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请合理安排相关行程。

  3. 在可预见的几周后新冠病毒将会加速流行,建议在这之前检查自己的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并进行相关风险的筛查特别是九月即将开学的高校学生,如果选择住校的话请提前准备相关防疫物资。《后流37-高校及寄宿制学校的防疫》

  4. 随着主要流行毒株的变化,传统意义上感染后的3~6个月的免疫期很可能已经不再适用,在上一阶段感染过的读者请提高警惕。

  5. 本轮疫情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根据现有数据推测,中期影响可能会持续到第41或42周。

  6.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危人群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7. 高危人群可以随时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疾控中心的相关消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秋季来临前接种新冠疫苗。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本期数据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为:
  • BCDC,2023年第33周疫情周报

    (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yqbb/2023/104932.shtml)

  • HKDH,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 (2023年第33周)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covid_flux_week33_24_8_2023_chi.pdf)

  • CNIC,流感周报2023第33周

    (https://ivdc.chinacdc.cn/cnic/zyzx/lgzb/202308/P020230825502938353533.pdf)
  • CNCB&NGDC,RCoV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

        (https://ngdc.cncb.ac.cn/ncov/monitoring/country/China)

    • CDC,U.S. Mpox Case Trends Reported(23 AUG)

      (https://www.cdc.gov/poxvirus/mpox/response/2022/mpx-trends.html)
    • WHO,2022-23 Mpox (Monkeypox) Outbreak:Global Trends(23 AUG)

        (https://worldhealthorg.shinyapps.io/mpx_globa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