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四)

平静合十感恩 阿斗凿墙 2024-04-15

 

作者:平静

去年这篇游记我只写到一半,就因为颈椎疼得厉害,不能再写了。时隔一年,当我把那些旧文再次发出来时,竟然有了续写的冲动。武汉见到的人和经历的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没想到这次提起笔,就再也收不住了,写了将近7000字。


其实我的文字很笨拙,但我写得很真诚。我知道自己不能为这些朋友做些什么,更无以为报,但是我会珍惜他们,记得他们对我的好。所有的记忆都浮现出来,烟雨蒙蒙的江滩,为了一本书,一句真话,一条道路,天南地北的朋友相聚到一起。

——静子, 2024年3月26日


前篇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一)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二)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三)



参加完所有集体活动,我身心倍感轻松。接下来的几天,我想放下所有的时间概念,和侯川想去哪就去哪,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旅行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去过多少地方,而是在于有没有感受到那份渴望已久的自由。


风姐姐把我和侯川从江边打车一直送到省博,与一枚姐会合。进了省博,没想到却意外地见到了梁教授,心里很是欣喜。梁教授非常亲切地对我介绍了古德寺,让我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想必是一枚姐在来的路上早已向梁教授说了我的宗教信仰。面对梁教授对我的热情与尊重,我心里充满感恩,更多的还有对她的景仰。


 

朋友们离开后,编钟演奏门票早就卖完了。那天武汉的天气忽然热了起来,馆里更热,让人头晕目眩。我和侯川只看了越王勾践的那把剑,和其他几件文物,便落荒而逃。


晚上回到酒店,我在微信上问风姐姐,武汉还有没有其他好玩的地方,风姐姐说植物园可以去,那里非常适合轮椅通行,而且比较悠闲自在,又能亲近大自然。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查询导航路线,决定明天打车去。



来武汉这几天为了聚会赶时间,每天早上都是吃面包对付一口就出发。今天早上我答应一枚姐一定要去外面过个早。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看那里的朋友,其次才是风景和建筑,最后才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武汉的热干面正是我喜欢的口感,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吃三鲜豆皮,再来一碗米酒,钱不多,吃得又饱,胃里也舒服。直到离开武汉很长时间,我都对三鲜豆皮念念不忘。


侯川先生以为我要去东湖,没有想到却在东湖植物园下了车,他一副上当的样子,很不开心,又嫌打车钱多,嗔怪我没有计划好行程和路线。我就像哄孩子一样对他说,今天不用赶时间,我们与其把体力消耗在路上,不如打车省去时间和体力,留在园子里好好逛逛,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他的脸上立刻变成阴转晴,我心中窃喜,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大光头给搞定了。


  

植物园人很少,刚进去是一片盛开的牡丹园,美得耀眼。侯川在一株花的叶子上发现一只小蜗牛,赶紧叫我回头去看。我最怕看到软体动物了,只偷偷瞄了一眼,觉得他仿佛在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蜗牛先生。


再往前走,路边各种奇奇怪怪的花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尤其看到李时珍的雕像,我兴奋极了,就说回去要买本《本草纲目》好好读读,觉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们需要探索了解,并保持对自然界的那份热爱。谁知侯川却用不屑的眼神看着我说,我要是买了《本草纲目》他就打我,因为他断言我是不会看的。我懒得理他,继续陶醉在花草中,难以自拔,觉得这里的每一株花草都是我的前世今生,我痴情于土地,仰望着天空,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也接受雨水的滋润。我在这里生长过,盛开过,也凋谢过,当生命的自然状态完整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就会看到那种真实的美。


  

这里不只有花草,还有猕猴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果园连接着绵延起伏的山峦,远处还有布谷鸟的叫声。我和侯川连续几天的舟车劳顿,太需要这种广阔宁静的地方安放身心了。


池塘里有几枝荷花显得有些枯败,再往前走,茂密的树木逐渐地丰富起来。就在侯川说我现在的状态像一只放飞的小鸟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地方四下无人,只有鸟叫,天空也越来越阴沉,像是误入了一片森林。那种感觉有点瘆人,好像随时会从林子里冲出一只野兽把我吃掉。


这时,天空中的雨点也飘到我的身上。出门前我要侯川穿上雨衣,或者把雨衣带上,他死活都不穿也不带,这雨要是下起来,保证能把大光头脑子里和我对抗的那股倔劲儿洗得一干二净。不过老天爷还是看在他推着我太辛苦的份上,这雨始终没有下起来,几滴雨点也让我清醒了不少。走着走着又遇到了一大片郁金香,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柳暗花明。


我和侯川走出植物园已经三点多了,打车到附近地铁站要回去时,收到一枚姐发来消息说她和红珍姐以及苍须在东湖樱花园,问我们在哪里。我们打车正好从樱花园那里路过。立刻返回去也易如反掌,但一枚姐和红珍姐要赶晚上的火车去北京,我想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就此别过吧。我感觉不管她们人在哪里,离我都不会太远。


  

回到酒店不一会儿,梁妈就和她的闺蜜坐了一个半小时地铁给我送来了油茶。这可是梁妈亲手做的广西油茶,我以前没有喝过。聚会前一天,梁妈给每个朋友都打了油茶,只有我晚到一天没赶上。我在群里撒娇说我要喝油茶,没想到梁妈跑大老远的路真的给我送来了。


梁妈到武汉这几天有些水土不服,感冒拉肚子,也吃不下什么东西。前天晚上还在江汉关大楼前绊了一下,还好没伤着。她本来身体就不舒服,还要给我送油茶,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跟着梁妈一起来看我的闺蜜阿姨,还给我买了许多精致的糕点,我既惭愧又感动,觉得自己像个受宠的孩子。


梁妈做的油茶确实和我们东北的油茶面口味很不一样,有种淡淡的清香,还不甜,稍微有点辣的感觉,喝下去很舒服。我一口气喝了一大杯,觉得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油茶。


梁妈和闺蜜阿姨没坐一会儿就走了,我想起群里麽滋味老兄还没有喝到油茶,就叫他来我这取。我喝掉的是小瓶,还有一个大瓶留着给他。他说自己不能白喝油茶,要给我带早点换油茶。我说梁妈要知道我拿她的油茶和你换早点会生气的,他回复我说,他要是敢不拿好吃的跟我换油茶,梁妈是会打他的。


我就这样被他悄悄地偷换了概念,第二天早上吃到了他送来的早点,而且非常丰盛,有鸡冠饺、热干面、三鲜豆皮,还有烧麦什么的,直到隔天也没有吃完。事后我没敢把这事告诉梁妈,怕挨打。


  

晚上园地读者阿苇用谢谢的微信给我发来消息,她说她叫阿苇,明天想和谢谢一起陪我去古德寺和昙华林。阿苇,一个好熟悉的名字,但是我怎么想也记不起她在哪个群里,她怎么也知道我在武汉啊。还有好友谢谢,只记得她买过我的百合,有过几次交流。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两位美女姐姐的好意却不能辜负。不过让人家陪我逛两处景点实在有些麻烦,又怕自己行动太慢,耽误人家时间,就约了下午只在昙华林见面。


在梁教授向我介绍古德寺之前,我一直觉得它是一座清真寺,但是当我真正目睹这个有150年的历史建筑时,我还是不敢相信它是佛教寺院。它远看像罗马式教堂,近看又像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再看圆通宝殿的柱廊,就有点像古希腊的神庙,有种神秘的庄严感。站在它面前,就能强烈感受到建筑艺术给我带来的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我想,是不是历史上发生过太多的宗教战争,才会用这样特殊性的建筑,把中西方的宗教文化融合在一起,让它们各自保留独特的魅力,最后又能万法归一。拥有这种思想和智慧的人,肯定是从佛教里出来的,因为我觉得只有佛教才能消除二元对立,打破相上的执着,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般若。


 

以前我虽然接触佛法,也曾认为自己是在修行,但总是把烧香拜佛理解成一种迷信行为,觉得那些看似虔诚的背后都是有求之心,而没有看见有求之心的背后还有对苦难的挣扎,对美好的期待,对救赎的渴望。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救的当然是人的精神苦难,心灵苦难。佛法在恭敬中求,如果没有对佛菩萨的恭敬之心,那些迷茫的人又如何能参透佛法,如何能获得解脱?


这样的悟处让我独自待在大殿时,心里更多了几分宁静和自在。


就在这时,我看到苍须姐走进大殿,悄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既感意外,又颇为惊喜。前晚她说要来看我,后来因有事不能来了,没有想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像是佛菩萨有意安排。

我们还一起参观寺院其他的地方,轮椅到不了的地方,我就让苍须姐和侯川先生替我去看,尤其见到大殿外面的拜垫,我就会请苍须姐和侯川先生代我去拜佛。苍须姐还请了三柱香,我们每人一柱把它插进偌大的香炉里。在佛教里面,这三柱香代表戒、定、慧,我希望这种表法都能在我们三个人的身上获得增长。走到功德箱前,苍须姐还不忘从包里找到一枚硬币,让我亲自投了进去。有时我看着苍须姐,再看看身旁这座古德寺,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前世的记忆,在佛菩萨的面前,被深深地唤醒了。


  

苍须姐说附近有一家面馆,做的财鱼面很好吃。我和侯川实在推脱不过,像两只猫一样乖乖地跟在苍须姐后面,偷偷地吃了一顿腥。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吃鱼,因患湿疹不能吃,因服中药不能吃,学佛吃素更不能吃。所以我吃鱼的机会很少很少。姥姥去世后,我回到父母身边,吃素十分不便,也就不再坚持了。现在一碗财鱼面,彻底把我的味蕾给激活了。我忽然想到,这么好吃的面不知道一枚姐有没有吃到过,因此还把苍须姐给惹笑了。


带着苍须姐送我的防晒衣,我们坐上她给我和侯川叫好的出租车。车窗关上那一刻,我想,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缘再次见到苍须姐,但她给我留下的温暖记忆,却一定会时常浮现在我心里。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一)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二)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三)


【作者简介】静子:一枚园地耕耘者。个人微信公号:自渡舟


作者自传体长篇小说《自渡舟》,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相关阅读:
静子:写给红珍
静子:我的那个彼岸一直在我的心里
苍须:渴望总会找到出口
风吹沙:给困顿在生活中的人们,开启一个透光的缝隙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江棋生:反恐与反侵略, 世界文明力量的双重历史使命
徐瑗:失去父亲 47 年后,我们终于重逢
小雅:春游笔记
耕夫:友情、岁月及其他
徐瑗:失去父亲 47 年后,我们终于重逢
一枚:清明节,在清华园给王国维先生扫墓
耕夫:由一枚的文章而想到王静安先生
呼斯楞:一碗油茶
刘又生 | 没有送出去的一束花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
李植:燕园戏作新编
呼斯楞 | 开学第一课
汉水伊家 | 大嫂子
默子:致红珍
清如许:花甲青年
清如许:自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