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经济法学刊》2022年第1期论文速览


《反外国制裁法》述评

赵德铭  周文桐  金挺峰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摘要: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以下简称《反外国制裁法》)。在美国等国对华实体和个人制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仅用三个月左右便问世的《反外国制裁法》,明显具有救急的考量。在反制的具体措施上,《反外国制裁法》不仅在源头上对外国干涉型对华制裁措施的推动方及其关系方实施反制清单制裁,而且还要求任何实体和个人不得执行前述外国干涉型对华制裁措施,并且对在华实体和个人直接赋权,允许其在中国法院起诉前述外国干涉型对华制裁措施的中外执行方,追索所遭受的损失。这种不得执行外国干涉型对华制裁措施的禁令以及诉讼赋权,在实践中将迫使外国投资者在中美市场间作出两难的选择,反过来非常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诚然,《反外国制裁法》是我国行使主权国家权力的体现,但立法者、执法者如何能够确保张弛有度,留有余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值得探讨。


关键词:反外国制裁法;国际法;反制

“限制的绝对豁免”:中国国家豁免的实践特色与立法进路

叶研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国家豁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习惯国际法原则,具有国内法和国际法、法律和政治外交的双重对立统一性。中国长期的司法、立法和政策选择实践证明,除"自愿接受"和适用"对等原则"这两种情况外,中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坚持国家享有绝对豁免,国有企业不享有豁免,即"限制的绝对豁免",该制度是当代中国国家豁免政策的最优选择。当前,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和"新冠疫情诉讼"的出现,使中国的国家豁免立法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的国家豁免立法在继续坚持"限制的绝对豁免"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面临的国际形势,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设立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豁免制度,以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国家豁免;限制的绝对豁免;新冠疫情;外交政策;国家豁免立法

从接受到“接合”:国有企业国际规制的中国话语转变

沈伟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方荔   北京金诚同达(上海) 律师事务所


摘要:以政府所有或控制的企业为主要规制对象的国企条款是新近国际经贸规则的新趋势。国企条款的常见内容包括非商业援助条款、商业考量和非歧视义务、透明度义务、监管中立和公司治理等。其中前三项内容缘起于WTO规则,并在国企和补贴议题上有所强化和扩展。监管中立和公司治理内容发源于OECD竞争中性指导性建议,正经历着软法硬法化的转变。与国有企业国际规制同步进展的还有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转变:始于入世时期对"WTO+"承诺的接受,经过近二十年的转型与变革转变为积极参与,并尝试通过"接合面"机制协调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为国企规制的多元化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话语。在标志着中国阶段性转变的中欧投资协定中,"接合面"机制的运用使规则设置更加中性、灵活和平衡。


关键词:国有企业条款;国有企业;WTO;竞争中性;中国话语

“系统整合”原则与贸易协定的系统解释:实践、话语及风险

詹扬隽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摘要:条约系统解释涉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c)条,以及近二十年来西方学说中滥觞的"系统整合"原则。该解释方法触及当代经贸领域的两个热点:新一轮的规则标准制订,以及冠以竞争、环保、人权、劳工等正当目的的非关税壁垒。本文认为:第一,司法及仲裁实践表明,对第31.3(c)条不能作狭隘的理解。第二,"有关国际法规则"乃至无拘束力文件在解释中的功能可能不同,并进而引起法律论证重心和第31.3(c)条适用标准的不同。第三,由于公约并未预设解释者的裁量权,"系统整合"的话语将造成解释者投射其国际法观念和话语权侵蚀国际立法权的风险。中国应避免使用"系统整合"的表述,并注重通过条约履约机制或争端解决机制设计,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条约解释;系统整合;司法造法

《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医疗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条款分析与应对建议

孟彦辰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摘要:《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规定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放开部分城市的外资医疗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在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下,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给我国复杂的医疗管理体制带来了不确定性,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对外资办医的国家安全审查,完善医疗服务市场领域的负面清单,并借助《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的落地实施,细化外资办医的法律法规,在落实"放管服"政策的前提下加强和完善对外资医疗机构的监管,在维护我国卫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医疗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


关键词:卫生安全;外资医疗机构;安全审查

重大疫情防控措施的国际投资条约仲裁抗辩——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对象

王彦志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


摘要:新冠疫情引发了重大疫情防控措施在国际投资法下的合法性争议,提出了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抗辩问题。各国基于投资条约承担了广泛的投资保护义务,各国疫情应对措施可能被外国投资者指控违反投资条约义务,并被提起国际仲裁。各国可以基于投资条约和习惯国际法进行抗辩,主张其疫情应对措施不违反公平与公正待遇、充分保护与安全、间接征收与补偿等义务,符合投资条约一般例外、安全例外等例外,或者符合习惯国际法上的治安权和紧急情况等要求。新冠疫情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其传播和防控在科学上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给各国及其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乃至更广泛的挑战和危机,严重威胁各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安全。投资条约仲裁庭必须审慎考量这些特殊复杂因素,并给予东道国疫情应对措施更大的尊重。只要东道国疫情应对措施不是非常明显地不合理、歧视、违反正当程序或违反比例原则,就不违反投资条约义务,就不承担国家责任。反之,其抗辩则不应得到支持。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投资条约仲裁;公共卫生;抗辩;例外条款

《海事劳动公约》的机制创新与中国海事劳动法治的衔接建议

郑丽珍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如何以符合《海事劳动公约》的方式保护海员并有效解决涉外海员劳务合同纠纷,正日益成为中国涉外海事立法和司法审判的难题之一。文章基于规范分析,采取横向与纵向比较方法,评析《海事劳动公约》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批准的机制创新,并透过中国对《海事劳动公约》及其修正案的建设性参与,挖掘中国在海员劳动保护方面的有益探索及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实施该公约,文章建议以当前中国1992年《海商法》修改为契机,从立法层面构建以《海商法》"船员"章为核心的海事劳动法律体系,拓展衔接公约及其2016年和2018年修正案所要求的海员权益保障的广度和深度,并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同时,建议从执法和司法层面完善海事三方协商、监督检查和海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关键词:海员劳动标准;《海事劳动公约》;实施;中国1992年《海商法》修改

国际海底区域矿物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与执行

郝艺颖

厦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开发规章》)作为国际海底商业开发的前瞻性规则,其中关于开发后的收益分配的规定是国际社会关切的事项之一。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下,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海底矿物资源"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法律地位,但对《开发规章》应如何分配"区域"开发所获得的收益仍然存在分歧。《公约》与《执行协定》均要求国际海底管理局公平分配"区域"内所获利益,但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目前的《开发规章》草案文本中,关于收益分配的具体执行方案仍然存在空白,利益攸关方也莫衷一是。收益分配机制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国际海底管理局建立承包者缴费制度,鼓励承包者参与开发并且公平对待承包者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双方;另一方面需要国际海底管理局综合考虑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制定公平分享标准。总体而言,收益分配机制在《开发规章》中的构建与执行需要发挥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核心作用,平衡承包者、国际海底管理局、担保国的利益,以适应目前深海采矿国际秩序的需要。


关键词: 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海底区域;国际海底管理局;收益分配;利益平衡

理想照进现实:涉外消费者合同选法规则再检视

梅傲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陈杨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


摘要:为矫正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不利地位,消费者合同选法规则从一般合同选法规则中独立出来。然而,涉外消费者合同定义不明、禁止经营者参与法律选择使利益的天平逐渐失衡。现行规则中保护消费者的逻辑在"互联网+"时代无法推进。对此,应明晰消费者合同的定义。在具体案件中与"直接适用的法"相衔接,允许当事人合意选法。将网络消费平台注册地法律作为消费者合同可适用的法律,使保护消费者的理想在网络消费新形式下亦成为现实。


关键词:涉外消费者合同;选法规则;保护弱方权益;直接适用的法;消费者权益保护

国际商事混合争议解决机制论

黄健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国际商事混合争议解决机制是不同种类争议解决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该机制能够促进国际争端的高效解决,保证裁决所确认利益得到有效实现。但因其与传统的程序正义观念不兼容,易招致正当程序下裁判者中立性与程序保密性等原则的质疑。目前,混合争议解决机制主要产生并服务于国际金融中心内的"新法律中心",体现了一国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混合争议解决机制有助于构建并形成"新法律中心"内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跨境商事争议;混合争议解决;调解;仲裁;“新法律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国际经济法学刊》2021年第4期

《国际经济法学刊》2021年第3期

《国际经济法学刊》2021年第2期

《国际经济法学刊》2021年第1期

··········

点击获取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NOTE


《国际经济法学刊》是厦门大学陈安国际法学发展基金会资助的重要子项目之一。本刊已启用线上审稿系统,欢迎作者踊跃投稿,投稿网址为:http://cjiel.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gjjf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