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后台1

其他

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提要]文章尝试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指标体系,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汉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指数均值差异较小,可是随着分位数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禀赋(特征)差异是两者均值差异的主因,禀赋(特征)对差异的影响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先升后降(呈倒“U”型);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正相关,与流动范围负相关,与现住房性质的关系呈“U”型;年龄、本次流动时间、开始此项工作时间的影响各有不同。为实现“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农民工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妥善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引导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农民工就近城镇化,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Oaxaca-Blinder分解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

[提要]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和核心任务,即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就是文化价值的保护。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体。2010年颁布的《中国名镇名村评价体系》和2012年颁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评价体系》是中国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的准则,文章据此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探索历程和发展流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名录和预备名录为例,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揭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在价值评估过程中,从重视有形文化遗产价值到重视无形文化遗产价值的转变,旨在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关键词]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性价值;价值评估;保护与传承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概念:从分离到互动

[提要]随着中国文旅融合的开启和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入开展,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旅游所涉及的真实性概念尤为必要。文旅融合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体系倾向于分别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来单独考虑真实性,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多样真实性认知及其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视角,揭示和调整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构建的七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了“真实性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的前沿理论成果,立足中国文旅融合的现实,用概念模型揭示和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七类利益相关者和他们所持的多种真实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遗产;真实性;思辨遗产研究;旅游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提要]旅游产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催生了智慧旅游的新型业态,在整个智慧旅游系统中信息构成了底层支撑要素,而信息平台具有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和制度优势形成了系统内超级节点。本文基于旅游产业的特性,提出智慧旅游信息交互平台的内涵和设计思想,引入机器学习中的迁移算法,设计智慧旅游信息交互平台的方案、内容、运行机制以及管理策略,从而扩展了智慧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为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做了技术创新探索。[关键词]迁移算法;智慧旅游;信息平台;服务模式;数字经济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共治共享视角下旅游市场秩序评价维度识别与评价指数构建——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研

[提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与否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声誉及其在游客心中的形象,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制度环境可通过赋能市场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通过对旅游市场监管人员、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收集一手资料,辅助多样化的二手资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识别出旅游市场秩序的评价维度,即制度环境、旅游市场准入秩序、旅游市场交易秩序、旅游市场竞争秩序、旅游者反馈处理和旅游市场退出秩序,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评价维度模型;基于维度模型,确定了旅游市场秩序的测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水平评价指数。研究基于旅游市场治理工作的迫切需求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评价的理论模型,旨在为旅游市场秩序的测评和治理提供指导,以旅游业特色理论推进良好旅游市场秩序的建构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完善。[关键词]旅游市场秩序;共治共享;评价指数;制度环境;扎根理论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2017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

[提要]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既是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积分落户、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也是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基于2017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影响机制而言,心理资本能直接显著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而经济资本既能直接显著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也能通过心理资本中介间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然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资本和心理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制度融入。[关键词]制度融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资本;心理资本;东部地区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开新与竞合:乡村振兴中依法治理的传统文化之维

[提要]法治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与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作为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乡村,在其实现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势必受到作为新兴思潮的法治文化的冲击。对于这种思潮冲击,如何既能保持乡村基本秩序与精神价值稳定,又能真正落实法治乡村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探求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的进路。传统文化“开新”是新儒家希望搭建传统与现代沟通和对话平台的尝试,近代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过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文化领域,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的变迁中,找到其合适的定位,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出新的枝丫,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化中国基础、方向和发展路径的现实需要。因此,法治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开新的空间,实际要提供解决乡村权力格局的现实与法治秩序的冲突、法治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话语体系的冲突、法治运行成本与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的冲突的空间;法治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开新的路径,应坚持国家在传统文化遴选和开新方向上发挥作用;以山东曲阜的“三治结合”为例,探求法治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开新的竞合,即文化子系统的竞合问题。法治建设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传统文化的开新不仅包含了儒家,也包含了法家、道家等思想,在传统文化开新遇到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艰难一跃的同时,还面临着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竞争。[关键词]乡村振兴;法治乡村;法治建设;传统文化;开新竞合
2021年9月6日
其他

新时代中国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

[提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事业,必然需要中国特色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民族法学研究在发展进程中秉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传统,确立起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法文化和民族治理研究稳定的叙事论域以及民族政策文本解释、民族法制理论分析、民族法文化学理解读和民族治理实证研究主要理论范式。新时代民族法学的使命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围绕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核心,全面深化民族法治研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是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阐释宣传党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的精神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是民族法学持久的学术传统、巨大的理论优势和显著的知识特征。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框架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论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论述、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论述、民族治理实践论述、民族法文化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论述等命题支撑。要拓展民族法学的理论空间并规划发展路线图,完善民族法学学术生产系统保证民族法学持续高质量学术产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在人类法治文明话语体系中,中国民族法学将一直在场。[关键词]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
2021年9月6日
其他

从圆顿到圆渐:太虚对禅宗百年发展之抉择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碑刻中的法律与历史——从执照碑看元代寺观不动产管理制度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悖论与结构转向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21年1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文化认同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变迁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研究——以桃坪羌寨、甲居藏寨、泸沽湖为例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城乡循环修复:乡村旅游建构新型城乡关系的框架与议题

[43]王铁,张全景.乡村旅游在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作用——以Pro-PoorTourism(PPT)为核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02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