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其他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修武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以文化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到大南坡书店看书、休息,享受难得的假日时光。他们说这家店很有特色,墙上的装饰画、黑板报、木梁都让这里充满了文艺气息,店里200多种偏文艺范儿、偏小众的书籍,在其他书店很少见到。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2022年度全国新任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岗前培训班在周口淮阳开班

5月24日上午,2022年度新任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岗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周口淮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主持会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出席会议,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贾连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周口市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分别致辞。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在洛阳试推出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在隋唐洛阳城(天明堂、应天门)主入口正式亮相日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设计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在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应天门)和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正式亮相,成为提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辨识度的积极尝试,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重要成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多家机构进行设计。设计理念立足黄河“几”字型地理特征,同时融入“红飘带”和“龙图腾”的造型特征,传达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以及新时代的崛起与腾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logo)主要以导览图形式呈现,包括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总览图、核心展示园(含重大遗址)简介、园区及周边信息咨询等相关内容,包含中英日韩四种文字,为公众走近、了解、认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载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通过整合黄河沿线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河南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之一。近年来,河南积极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围绕“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战略定位,重点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五大工程,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编
其他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226家A级景区免门票!——老家河南邀你“豫见春天·惠游老家”

会议现场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企业节后生产经营,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介绍“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总体情况,并向游客发出春天的邀请。全省共有226家3A级及以上景区,将参加2月16日-3月31日的“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对游客实行首道门票免费,其中,5A级景区17家,4A级景区119家,3A级景区90家。游客可以通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右下角的“文旅预约”菜单进行提前预约。免门票景区名单附下:责编:丁来编辑:张静校对:肖洋来源: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联系我们邮箱:hnswlt2022@163.com电话:0371-69699738
2022年2月15日
其他

签约95个项目、530.1亿元!2021中国民宿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为促进河南民宿发展,为旅游业的新发展提供平台和创业合作的空间,持续为河南乡村振兴赋能,4月18日,2021中国民宿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东升,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处长刘瀛,省商务厅厅长马健、二级巡视员张旭升,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曲径、朱建伟、孙鹏、二级巡视员张建州,郑州市副市长孙晓红等领导出席大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姜继鼎在会议现场推介了一批优质民宿项目,并对河南民宿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姜继鼎指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是河南省民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从2018年起,河南就提出了“民宿发展争最快”的目标,把发展民宿作为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全域旅游的战略性抓手强力推进。按照“省厅统筹、县区搭台、乡村联动”的思路,邀请国内知名品牌公司参与,持续开展“民宿发展走县进村”活动。三年来,走进了43个县区、300多个村庄,打造了济源“小有洞天”、焦作“云上院子”、三门峡“山水隐庐”、鹤壁“时光院子”等一批品牌精品民宿,河南的民宿由小到大、由点及面、由少成多、由无声到知名,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姜继鼎表示,希望这次发展大会能让在场以及更多的民宿人走进老家河南的美丽山川、历史村落,用智慧和双手把最好的民宿落户河南,为乡村振兴赋能。马健代表省商务厅对各位行业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中国民宿发展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马健表示,小民宿大产业,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当前,河南省围绕民宿发展全国争最快的目标,坚持把发展乡村民宿作为全域旅游的突破口,全省商务部门结合工作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推动旅游发展,促进旅游强省的建设。在做好乡村民宿对外推介展示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民宿品牌,促进我省乡村民宿品质整体提高。同时,发挥商务部门在餐饮、旅游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河南文旅产品档次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河南民宿的吸引力,不断提升“老家河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研学”等民宿产业融合加快发展。会议现场,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95个河南文旅品牌进行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530.1亿元,其中重大旅游合同签约项目37个,签约金额406.32亿元;民宿签约项目58个,签约金额123.78亿元。签约项目涵盖了旅游度假区、精品民宿、古镇古街、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借宿创始人徐建军和大乐之野创始人吉晓祥围绕民宿发展的乡村实践进行了主题演讲。河南省民宿和精品酒店协会会长邱英平、行李旅宿集团创始人&CEO赖国平、西坡创始人钱继良、宿联中国董事局主席凌新建、宿心创始人曹立意、过云山居创始人李超骏、宿描文旅董事长闫彦磊等民宿行业专家,在借宿文旅学院总顾问&莫干山民宿学院名誉院长杨国强的主持下,通过圆桌论坛的方式就未来七年河南民宿发展、成功的民宿集群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要素、民宿如何赋能乡村、活化乡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设计师代表中国环保建筑师吕晓辉、太目创始人兼CEO、几何生活创始人陈宫平、全球亲子主题农场第一品牌日本MOKUMOKU主题农场中国区首席代表李东宇、“国民公路G318”文化推广发起人、爱驾传媒创始人李克崎、恒业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融资中心总经理张明祥等专家从各自不同领域的专业视角分享了乡村民宿的创意,共同探讨民宿宿集发展新模式。会上,借宿新媒体负责人向颖介绍了2021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的评选方式,并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2021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评选。投资俱乐部首任秘书长卢凯和理事单位借宿文旅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政羲共同启动“中国民宿投资俱乐部”。参加此次大会的还有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创始人、知名专家200余人,项目签约代表150余人,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重点县(市区)领导等90余人。相关阅读顶尖民宿扎堆落地他们看中了河南什么?民宿,已绝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为了情怀而打造的梦想之境。如今,它以一己之力,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河南省拿出了最好的资源、最诚意的态度,推动民宿发展,吸引全国不少顶尖民宿落户河南。这么多品牌民宿扎堆落地河南,他们看中了河南什么?在2021中国民宿发展大会上,不少已经在河南“安家”的民宿投资人一致认为,河南营商环境好,资源好,有望打造成为全国民宿行业新高地。鹤壁网红民宿灵泉妙境河南有厚重的文化资源。过云山居创始人李超骏说:“目前仅舞钢就已经形成了三个宿集,我们参与了两个。这里面我们会植入很多文化元素,包括像国家大剧院的剧目等。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跟河南文化、河南当地艺术家的结合,这些都是河南的强大吸引力。”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项目河南坠子研培班在郑开班

◀定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这样做◀【文旅强省进行时】郑焦一体化如何推动两大文旅品牌“蝶变”式出圈?◀荒凉老村变宝地!快看河南这里花样打造“网红村庄”
2021年4月17日
其他

国内文艺界名家齐聚洛阳 这里究竟有啥喜事儿?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为传承创新戏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4月17日上午,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豫剧院主办,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市文联承办的戏曲教育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国内文艺界名家齐聚洛阳,共襄文化盛事。
2021年4月17日
其他

【文旅强省进行时】郑焦一体化如何推动两大文旅品牌“蝶变”式出圈?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作为郑焦一体化发展中“两山”“两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闻遐迩的云台山、太极拳两大文旅品牌,近几年通过内外兼修,无论是品牌内涵还是外在形象,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蝶变”式出圈发展,引人瞩目。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荒凉老村变宝地!快看河南这里花样打造“网红村庄”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姜庄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夹河乡,曾是黄河岸边一个被贫穷束缚着的普通村庄。如今这里民宿林立,节假日一房难求。那么,荒凉老村如何能够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近日,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我们的姜庄老村成了‘网红村庄’,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荒凉老村变成了宝地!”河南省台前县的脱贫户王春香倍感自豪。黄河、金堤河横贯台前县全境,临黄大堤把它分割成三分之一的黄河滩区和三分之二的滞洪区。过去,黄河三年两漫滩,金堤河五年三内涝,贫困束缚着这里的村庄。姜庄村原本是台前县夹河乡的一个普通村庄。村中乾隆八年的姜氏族谱显示,村民至今已传承96代。姜庄紧临黄河,过去,只要黄河水量大,整个村庄就会“掉落”到黄河里,当地人辛酸地把它叫作“落河村”。得益于小浪底水利枢纽,这里已20余年未遭水患。20世纪60年代,村民陆续由黄河大堤东迁至堤西,100余处夯土墙民房闲置了下来,村子基本成了“空心村”。改变,发生在2017年春天。在中国石油等单位的帮扶下,姜庄村废弃宅基地改造成民宿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此外,村子还修建了古渡园等十大景观,重现黄河古村落的美丽与古朴。2019年7月,姜庄村民宿开始试营业。老屋“变废为宝”,沉寂的村庄焕发出了新活力,游客慕名而来。王春香也有了新身份——民宿管家。“收拾一下房屋,打扫一下卫生,民宿管家年收入能达2万多元……”王春香掰着手指头算起了经济账,笑得合不拢嘴。走进村庄,标牌上“姜子牙的渡口”几个字引人注目。传统老粗布、黄河泥塑、小磨豆腐、琉璃丸子……一批老手工艺在姜庄村得以重现。草木葳蕤,光影斑驳,时光仿佛慢了下来。随着名气增大,游客纷纷来姜庄体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收获农产品”的地道民俗,一个衰败、破旧的村庄蝶变成了兴旺、时尚的“网红打卡地”。“没想到黄河边废弃多年的土坯房也能做成宾馆。”今年69岁的姜德祥坐在村里一间特色民宿的茶台边,讲述着姜庄村的巨变。“1958年我只有6岁,但清晰地记得整个村子被洪水吞噬,水面上还漂着家具、耕牛。如今水患变水利,姜庄成了旅游景区,村民们也脱贫致富奔小康,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姜德祥眯眼望着不远处的黄河,由衷地说。来源:新华社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定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这样做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方案》指出,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推动志愿服务在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复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活动和景区文明旅游中发挥积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速来围观!沿黄九省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黄帝故里亮“绝活”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举办非遗寻根高峰论坛。进一步强化历史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非遗寻根高峰论坛“非遗从业者协作联盟”成立仪式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启动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通知,将组织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通知明确了验收对象、验收依据、验收原则、验收内容、验收程序等方面内容。验收对象为截至今年4月30日,总体规划已实施3年以上符合验收条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遵循夯实建设责任、严格验收标准、加强绩效管理原则,将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结果与非遗保护补助资金安排挂钩,验收不通过的,在一年内进行整改,并停止发放下一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补助经费。2次验收不合格的,原则上取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资格,予以摘牌。验收内容包括:总体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生态保护等专门规划衔接情况;承担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机构履职情况;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建设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结合重大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衔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情况。《通知》全文如下——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21〕69号山西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局):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47号),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验收对象截至2021年4月30日,总体规划已实施3年以上符合验收条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二、验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三)《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四)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三、验收原则(一)夯实建设责任。落实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五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相关行政区域设立,区域范围为县、地市或若干县域”的有关规定,原则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划范围跨地市的,申请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先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调整为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统筹负责建设管理业务指导。(二)严格验收标准。总体规划已实施3年以上符合验收条件的实验区原则上均应提出验收申请。拟不提出申请的,结果等同于验收不通过,并由相关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书面说明;2次验收不合格的,原则上取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资格,予以摘牌。(三)加强绩效管理。将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结果与非遗保护补助资金安排挂钩,验收不通过的,在一年内进行整改,并停止发放下一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补助经费。四、验收内容验收总体规划落实和建设目标实现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生态保护等专门规划衔接情况;承担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机构履职情况;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建设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结合重大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衔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其他建设情况。各实验区应当逐项对照列明总体规划落实情况,个别建设任务未如期完成的,需说明理由。五、验收程序(一)提出申请。实验区建设单位依据总体规划等相关文件,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评估报告。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根据评估报告,提出评估意见后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验收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验收申请文件、自评报告及其他相关说明材料等。请于2021年6月30日前,将一式两份申请材料邮寄至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截止时间以邮戳为准,电子版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二)审核验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进行实地暗访;根据申请材料和实地暗访结果,组织召开专家评审,由实验区建设单位负责人当面汇报并接受专家询问。综合实地暗访和专家评审结果,确定通过验收的建议名单。(三)社会公示。文化和旅游部对通过验收的建议名单,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如公示期间有异议,文化和旅游部将详细调查有关情况,要求实验区建设单位作出说明,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四)正式公布。通过公示的,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授牌。六、联系方式联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关注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双槐树看五千年前的黄河文化走廊

仰韶文化晚期是个文化转型时期,社会形态更加复杂。魏兴涛说,这一时期不仅聚落的大小开始有差别,且房子、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的多少都有加剧分化的趋势。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朋友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化。
2021年4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老家河南•豫见美好“千趟旅游专列游中原”——中国铁路旅游主题推介会在洛阳召开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1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老家河南•豫见美好”——中国铁路旅游主题推介会在洛阳市召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宛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朱建伟,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吕忠扬,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中国铁路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出席推介会。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杰主持。姜继鼎在致辞中表示,旅游先有“旅”,后有“游”,现在讲“快旅慢游”,铁路尤其是高铁,给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旅游同时也为铁路和高铁的运营提供了重大的支撑。此次开展“千趟旅游专列游中原”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活动,通过铁路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创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时代。河南正在围绕“一带一核三山五区”发展布局,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河南最大的优势是交通,最大的优势是铁路,目前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和市场,老家河南已经成为全国旅游的目的地、向往地。刘宛康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洛阳长期开通了“古都夜8点”旅游专列,“牡丹号”高铁旅游列车,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铁路小镇。坐高铁、游古城、赏牡丹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心仪之选。吕忠扬表示,发展铁路旅游,是铁路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要强化以河南为目的地的旅游产品设计,加强旅游客流组织,积极开行以河南为目的地的旅游专列,送全国各地的游客回到老家河南。会上,中国旅行社协会铁道旅游分会代表全路十八个铁路局所属旅游企业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地市政府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所属各铁路局组织开行至河南省境内的旅游专列给予奖励政策和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助力铁路地接综合服务,将旅游专列纳入河南省旅游宣传计划。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万趟专列开行计划”和“千趟专列进出郑州局”的目标,正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互相契合。“引客入豫”与“文旅建设”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此次“老家河南•豫见美好——中国铁路旅游主题推介会”的召开,将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正在实施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推进“铁路+旅游”深度融合,广泛宣传河南的好人文、好风光和好体验,搭建一座双赢平台。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为期四天!“国际郑”再逢盛会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20日至23日,为期四天的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将在郑州举办。从2008到2021年,论坛走过了13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已经发展成为旅游业界最具前瞻性和最具全球合作意义的旅游盛会之一,也是河南向世界宣传对外形象、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由于疫情原因,本届论坛境外嘉宾将采取线上视频录制和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请更多的国际朋友“云参会”“云旅游”。虽然很多国际旅游业界大咖很遗憾不能亲自到郑州共赴盛会,但近日陆续发来视频贺电,祝福论坛成功举办。发来贺电的有:巴西驻沪总领事乐思哲(Gilberto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共谋出彩磅礴力量 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颂同根同祖同源,祈和平和睦和谐。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三,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汇聚中原大地,拜谒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祈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省委书记王国生、代省长王凯、省政协主席刘伟出席大典。9时15分,大典主司仪刘伟宣布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始。王凯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大典主办单位和河南父老乡亲,向参加拜祖大典的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河南是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建都地,千百年来,中原儿女秉承祖志、铿锵前行,创造了辉煌的发展历史,赓续着灿烂的黄河文化。近年来,河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衷共济,砥砺奋进,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展现出更大作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原更加出彩宏伟事业的绚丽篇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原儿女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奋勇争先、共谋出彩的磅礴力量,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大典共有盛世礼乐、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9项仪程。27名青年代表作为礼生行三献礼,献上五谷、瓜果、丝帛,展现传统祭拜仪式的仪制。齐续春、王国生、王凯、刘军川、隋军、杨毅周、顾伯平、徐立毅等先后走上拜祖台,向黄帝像敬献花篮。12名社会各界优秀中华儿女和少年儿童代表,走上拜祖台,敬献鲜花。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蔡冠深,澳门河南商会会长丁剑、富士康科技集团总监洪水吉、丹尼斯集团董事长王尚卿、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教授董子钢、智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许敬言、郑州西亚斯学院创办人兼理事长陈肖纯、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聚彬、旅美钢琴博士王宸走到台前,虔诚地净手上香。现场全体人员面向黄帝像三鞠躬,行施拜礼,表达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无限尊崇。随后,齐续春缓步登上拜祖台,恭读拜祖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华夏根脉,源远流长。启迪蒙昧,文明初创。我祖勋德,恩泽八方……”以庄严神圣之心,追远感恩之情,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祈福,恭颂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肇造文明、护佑中华之功德。在接下来的仪程中,童声合唱团齐声高唱《黄帝颂》,舞蹈演员手持竹简,和着古乐,用舞姿表达华夏儿女对先祖的追思和敬仰。我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的代表等,手持火炬于长明火处取火,点燃火炬,为民族祈福、为复兴喝彩。最后,少年儿童在拜祖台前放飞气球,全场鼓乐齐鸣、礼花怒放、彩球腾空,拜祖大典现场一片沸腾。10时许,刘伟宣布: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告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刘军川,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隋军,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顾伯平,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出席大典。郭庚茂、王全书、孙守刚、甘荣坤、穆为民、江凌、曲孝丽、赵素萍、徐济超、戴柏华、何金平、武国定、霍金花、顾雪飞、刘玉江、周春艳、李英杰、龚立群、张亚忠、高体健、张震宇、刘炯天、朱焕然等出席大典。邓永俭、孔玉芳、马志峰、马宏伟、靳克文等出席。本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新郑市人民政府承办,突出宣传建党一百周年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社会各界代表及近百家新闻媒体约1000人在现场参加了拜祖大典。在现场拜祖的同时,大典还开通了网上拜祖祈福平台。截止14日17:00,全球全网点击量达到17.13亿人次。来源:大象新闻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31年总数全国第一!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原文明的核心地位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洛阳徐阳墓地入选。至此,河南入选总数达到49项,位居全国首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再次彰显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地位,也证明了中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考古发现数河南从199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第一次评选至今,这一影响深远的考古盛事走过而立之年。31年来,河南考古、河南考古成果、河南考古人在这一全国性考古评选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不仅总数全国第一,除了个别年份空白外,几乎年年有河南考古的身影。最多的一年入选四项,几近半壁江山,有多次入选三项,两项同时入选的年份更是常事。河南考古入选项目时间跨度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代,各个时期不断线,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时期最为密集,入选项目种类繁多。从早期的洞穴遗址到后来的聚落、古城、都城遗址;从聚落墓葬到贵族墓葬、帝后陵墓;从甲骨文窖藏到汝瓷、钧瓷窑;从黄河栈道、交通关隘到运河粮仓......全面展现了在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原文化具有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从早期配合基本建设发现的古城、贵族墓葬,到后期为配合国家重大文化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东亚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探索”、“黄河文化”的发掘与发现,标志着中国考古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与发展。而在这一转变和发展过程中,我省无疑起到了导向和先锋作用。人类从哪里来中原是研究东亚人类起源的重点区域,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31年来,仅仅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就有4项。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因在洞穴中发现中更新世直立人(猿人)化石而入选,这是继20年前发现“南京人”化石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著名的“许昌人头盖骨”,专家认为这次发现是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文明在哪里发端中华文明起源长期以来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国家也推出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很多重要考古发掘项目选在中原地区。这次入选十大考古发现的“双槐树遗址”是其中之一,该遗址发现了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古国”,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在我省历年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中,不少项目与文明起源有关,年代集中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如邓州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辉县孟庄遗址、孟津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鹤壁刘庄遗址、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新郑唐户遗址、淮阳平粮台城址等等。一系列的古城、古墓、古聚落的考古发现,不仅为考证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揭示了中原地区最早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夏商周核心在中原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31年间有关夏商周的重要考古发现,证明了夏商周三代和中原之间的关系及其密切。夏商周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以古城、贵族墓葬为代表,今年入选的伊川徐阳墓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资料。此外,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还有:殷墟郭家庄160号墓、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郑州小双桥遗址、平顶山应国墓地、偃师商城小城、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遗址、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郑州大师古夏代城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荥阳关帝庙遗址、荥阳娘娘寨遗址、新郑胡庄墓地、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郑州东赵遗址、新郑郑韩故城遗址等等。这些考古发掘项目出土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精品,佐证了当时璀璨、发达的文明程度。强汉盛唐文明宋从夏代到宋代3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几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这一时期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大多与古城、帝陵或城市生活需求相关。先后入选的项目有: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禹州钧窑遗址、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安阳市曹操高陵、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等等。黄河文化根与魂中原地处黄河流域地理中心,黄河文化的根源性、延续性、融合性、核心性均与河南有着密切关系。31年来,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有些直接和黄河水运、水患有关,比如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及古黄河栈道、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等。入选的很多考古项目位于黄河之滨,从灵宝的西坡遗址到三门峡市区的虢国墓,从洛阳的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到郑州的双槐树河洛古国、西山古城。黄河两岸,有关的考古发现、考古项目更是星罗棋布。这次当选的“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与洛水交汇的河洛地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曾说: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一次次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一脉相承到如今,五千年文明赓续绵延没有中断,主要是在中原地区没有中断。一次次考古发现的成果,不仅让中华文明脉络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满,也为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三喜临门!河南仨项目全部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4月13日在北京揭晓,河南报送的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洛阳徐阳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此,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已达49项,继续领跑全国。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黄河之礼”最佳宣传员名单发布 快看有你吗?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牡丹花城”迎文化视听盛宴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为期一年!河南这个景区推出“2元公益午餐”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牡丹花城”迎文化视听盛宴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太惊艳!河南舞蹈艺术的这些“大手笔”你都了解吗?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千年仕女舞俑的“温柔”目光点亮“舞台”,当代舞蹈演员“小姐姐”“小哥哥”跳起了华美的宫廷乐舞。翩跹舞韵中,观众随着衣香鬓影回望千年前的大唐盛世,如痴如醉……4月11日,“藏在国宝中的舞蹈史——走进博物馆系列讲座”在洛阳博物馆启动,上演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舞蹈对话。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牡丹花城”迎文化视听盛宴 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10日晚,一场璀璨的文化视听盛宴重磅来袭,由河南省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隋唐洛阳城历史文化公园应天门遗址广场开幕。洛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牡丹花开富贵、国色天香的秀美画卷交相辉映,绘就出“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洛阳牡丹文化节已连续成功举办38届,本届牡丹文化节以“辉煌百年路
2021年4月11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2021年4月11日
其他

想要感受黄帝文化的浩瀚灿烂?看这个展览就对了!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金石帝迹·薪火传圣。4月10日上午,2021(辛丑)黄帝文化金石拓片展在郑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在嘉宾拓制石刻拓片中正式启幕。展览主办方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理事长白东升先生向全球华人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走进郑州博物馆,走进黄帝文化金石拓片展,共同欣赏这场厚重而华美的饕餮文化盛宴。这次展览从4月10日持续到4月19日,共10天。包含黄帝文化金石拓片展和黄帝金石文化学术讲座两项活动。活动共展出金石拓片148件,既包含史前岩画、甲骨文拓片、商周青铜器、秦国铜诏版拓片、汉画,又有汉晋古砖、明清碑刻。既有国内金石传拓大师代表作品,又有国外收藏珍品。再现历代记录、反映和讴歌黄帝事迹、黄帝功德、黄帝文化的历史风貌与心路历程,时间跨度达5000年。展览共分四个专题:一、金石帝迹——历代黄帝文化金石拓片;二、汉画轩辕——汉画里的黄帝与黄帝文化;三、贵姓琳琅——汉晋古砖里的百家姓;四、传薪广成——黄帝文化的传播与孳乳。据介绍,本次活动在策划上,注重黄帝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在展览期间,精心安排传拓体验活动,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亲自教授传拓技艺,还将邀请河南博物院研究部主任武玮、郑州黄帝金石文化研究院院长方清刚开展精彩的学术讲座,让观众从多维角度感受黄帝文化的浩瀚灿烂。据悉,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联合郑州博物馆共同举办本次展览活动,旨在践行“心中有魂,脚下有根”的重要指示,保护传承弘扬黄帝文化,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近距离欣赏黄帝的丰功伟绩,持续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开辟一条别具一格的文化寻根之旅。来源:大河网
2021年4月11日
其他

国家文物局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的通知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为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维护文物真实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尊严,推进“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正确方向。要严管严控增量,坚决刹住滥建山寨文物之风,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同时,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A级旅游景区评定管理,引导旅游景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尊重历史文化,规范宣传营销内容,推动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在加强正面引导,推进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历史文化研究,结合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禀赋,系统梳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深入挖掘历史价值、阐发文化精髓,更好揭示文物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加强时代化表达、数字化呈现,讲好文物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各地要及时总结、报送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将适时推介一批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国家文物局
2021年4月9日
其他

“剧透”来了!今年拜祖大典都有哪些亮点?

拜祖大典准备得怎么样了?今年有哪些亮点?快随小编一起到新郑市的黄帝故里园区一探究竟。春光融融,繁花烂漫,黄帝故里园区旗幡招展、装点一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拜祖大典导演组在现场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排练。
2021年4月9日
其他

全力发展互联网+旅游 河南心中有“数”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河南省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文化旅游体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涌现出了互联网+龙门、智能云台山、唐宫夜宴等一批优秀的智慧景区和文化旅游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21年4月9日
其他

河南公布带“钻”智慧景区45家!快看你都去过没?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7日,在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上,
2021年4月8日
其他

全国首个!河南发布文旅预约健康码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发码仪式现场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召开,互联网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激烈碰撞和深度融合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以云台山、龙门石窟景区为试点,推出的文旅预约健康码服务。河南文旅预约健康码依托河南省政府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移动平台豫事办APP,打通互联网+监管数据,实现了景区的在线预约、健康核验、展码入园、流量监测同步进行。河南文旅预约健康码在全面落实防疫要求、切实保障游客人身健康的同时,全面提升游客舒适度及体验感,稳妥推进了河南省文旅场所安全有序开放。河南文旅预约健康码使用界面据介绍,河南文旅预约健康码只需使用手机打开支付宝扫一扫,便能完成景区预约和个人健康数据的绑定。线上预约游客也可使用“豫事办”APP、支付宝豫事办小程序等工具,扫码后系统可自动填写个人信息,后台调取个人健康数据,判断健康状况及是否准予预约,核验通过后游客方可快速通行入园。同时,该项服务支持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便捷办理预约服务。
2021年4月8日
其他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幸福感加码 这些城市都有啥高招?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提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要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发布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的四条原则,并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各地有什么创新性思路和举措?河南洛阳:公共文化激活城市发展新活力在河南洛阳,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像“珍珠”一样,镶嵌在河南洛阳大街小巷、城市游园、居民小区内,成为市民学习、休闲的好去处。据统计,目前,洛阳全市共建成投用城市书房204座,其中市区119座,县(市)85座,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107万余册,阅览座位9000余个,形成了“15分钟阅读圈”。“洛阳城市书房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这些城市书房已经初步实现智能化,图书通借通还,可以无人值守,自主借阅,利用率很高。”洛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建设无疑是“十三五”期间洛阳市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生动缩影。据了解,2016年,洛阳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洛阳以此为契机,出台《洛阳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巩固提升规划(2017—2020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上阳宫城市书房(西工区)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洛阳将持续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拓宽服务内容,运用送书下乡、寻找村宝、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志愿者服务等,着力推广政府购买等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也是洛阳“十四五”工作重点之一。洛阳将以河南省“文化豫约”公共文化供需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公共文化资源平台,完善功能,加快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探索“菜单式”“点单式”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打造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方面,洛阳将持续打造“唱响新安”“滨河之声”“欢乐孟津”等县(市)区品牌文化活动;挖掘各类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好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养,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城乡基层文化活动。洛阳还将推进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机构效能指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绩效评估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湖北武汉:打造“12分钟文体圈”“让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触手可及‘诗与远方’。”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武汉将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建设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2分钟文体圈”。“12分钟文体圈”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一个新的量化标准,在12分钟步行路径内,市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博物馆等,提供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精准对接市民文化需求。
2021年4月7日
其他

河南5部作品入选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印发通知,将于2021年4月至7月共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展演荟萃了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14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参演作品既有歌剧《红船》、京剧《李大钊》等一批为庆祝建党百年新创排的剧目,也有话剧《红旗渠》、歌剧《沂蒙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或文华大奖的剧目,此外还包括京剧《红灯记》、歌剧《白毛女》、豫剧《朝阳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复排剧目。既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有大量现实题材佳作,涵盖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杂技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多个艺术种类。剧目将在当地展演或在地区间巡演,其中50部作品进京演出。展演还将开展线上演播,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文化和旅游部网站、中国文艺网和其他视频网络传播平台播放,同时开展观众互动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作品名单来源:新华社、中国艺术头条
2021年4月7日
其他

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 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河南郑州举办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金平出席活动并致辞。杜江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正在加速。为深入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落地,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需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旅游”发展方向,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通数据孤岛;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引导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和界面;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同时要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化“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主体。此次活动以“智慧旅游
2021年4月7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着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法治基础。(二)工作原则——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知行合一、重在实践,引导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三)总体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宪法法律权威进一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法治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法治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基本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二、主要任务(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学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媒体报道、评论言论、理论文章、学习读本、短视频等形式,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等结合起来,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的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依托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深入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刻认识,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确立一批选题,组织法学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强化依规治党学理支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研究回答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炼标识性法学学术概念,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促进法学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法治智库建设,加大对重大法治理论、法治文化研究课题支持力度,加强法律实务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交流互动,为法治实践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开展法治文化科研教学,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自主设置法治文化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六)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住“关键少数”,把宪法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清单,作为领导干部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增强领导干部宪法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带头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纳入国民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持续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系列活动,在青少年成人礼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基础上建设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建设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升国旗、奏唱国歌等仪式仪礼和开展重大节庆活动,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把宪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宪法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七)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注重公民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践教育人民,推动全民守法。坚持科学立法,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把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使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更好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以良法保障善治。坚持严格执法,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促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司法,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促进司法文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全民守法,让依法工作生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发挥典型案例引领法治风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强化依法治理,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培养规则意识,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依法加强应急管理,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办事。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导人们理性平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推动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传承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加强对我国法律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弘扬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因地制宜建立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对法律文化典籍、文物的保护和整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下去。挖掘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倡导传承优良家风。(九)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作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文艺精品工程有机衔接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推动法治融媒体建设,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法治全媒体传播体系,创建法治品牌栏目、节目。推动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全国“智慧普法”平台为依托,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建立全国法治文艺精品库,汇聚优秀网络法治文艺作品,逐步实现共建共享。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建好用好各种法治文化阵地,扩大覆盖面,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创作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增强实用功能。注重发掘、研究、保护共和国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高质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机构等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加强对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治理法治状况的研究评估工作。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为基础,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形成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行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促进法治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建设法治“微景观”。着力提升市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十一)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交流。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外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内涵和法治主张。注重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法治文化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和组织机构,推动沿线国家、地区开展法治文化交流合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和研究,推动海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海外法律纠纷解决和涉外法律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把法治外宣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善于讲述中国法治故事,展示我国法治国家的形象,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影响力。举办法治国际论坛,开展与世界各国法治文化对话。三、组织保障(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法治文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示范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等创建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完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的鼓励支持政策,加大对法治文艺精品和法治文化基地的扶持力度,促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传播。将法治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统筹利用好现有经费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十三)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地全面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党委宣传、网信、法院、检察院、教育、财政、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法治文化建设。各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十四)强化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实施法治文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法治文化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普法讲师团服务管理,推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健全法治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加强法治报刊出版网络队伍建设,加强法治新闻采编创作人员法治培训。发展壮大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力量,培育学科带头人。完善法治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十五)培育推广典型。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强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做好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宣传和典型推广,形成良好氛围。来源:新华社
2021年4月6日
其他

王国生在郑州市焦作市调研时强调 传承好红色基因强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探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深入郑州市、焦作市调研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王国生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详细了解第九纵队“举旗太行山、扬名上甘岭”历史,重温党的优良传统、伟大革命精神。他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回顾和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要从一项项历史奇迹、一个个动人事迹中感受信仰力量、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实际成效。王国生强调,要发挥河南丰富党史资源优势,用好红色资源,创新载体方式,让党的故事、革命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在黄河生态廊道郑州段,王国生沿黄河查看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修复情况,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融合好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兼顾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建设现场,王国生指出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用好科技、创意、资本等新要素手段,讲好黄河故事、中原故事。在省科技馆新馆施工现场,王国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指出要严把质量关口,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省科技馆新馆如期投入使用。他强调,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效途径,抢抓战略机遇,把握政策导向,加快谋划建设一批强基础、蓄势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在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王国生听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情况,走进艺术中心、文化书店、碧山工销社等,与当地负责同志、村民、游客深入交流,了解村庄变迁、生活变化。他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要依托传统村落、历史建筑、自然景观,深入挖掘乡村传统、地域文化,建设既有乡情乡愁乡韵,又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王国生强调,要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吸引更多人才上山下乡,以新理念新技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焦作市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王国生走进生产车间,询问生产经营、科研创新、市场销售等情况,指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制造业品质与能级。王国生沿途走进麦田,查看土壤墒情、麦苗长势,指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因地因苗因墒及时追肥浇水,抓好病虫害防治,全力做好春季麦田管理,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年4月6日
其他

王凯到兰考新县光山调研时强调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文化 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动力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3日至5日,代省长王凯到兰考、新县、光山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结合起来,坚定信念、接续奋斗,带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焦桐挺拔,生机盎然。3日,王凯赶赴兰考,拜谒焦陵、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参观焦裕禄生平事迹展览馆,到东坝头镇张庄村、红庙镇高标准农田万亩方、堌阳镇徐场村等地,查看粮食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王凯指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重大要求,持续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以迎难而上的劲头锤炼过硬本领,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在巩固脱贫成果基础上扎实迈向乡村振兴。4日正值清明节,王凯来到新县,拜谒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调研大别山红色基因库保护建设工作,到羚锐制药了解企业带贫情况,叮嘱大家要发扬好大别山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重大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进老区人民福祉。假日里的田铺大塆游客熙攘,王凯走进当地群众开办的店铺、民宿等,询问生产经营情况,勉励大家把特色产品、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王凯还到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文殊乡东岳村、静脉产业园等地,调研油茶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他指出,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把广大农村打造成宜居乡村,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王凯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砥砺初心使命,用中原大地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滋养精神,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产业引领,强化技能培训,鼓励一批基础好、发展快的村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村庄共同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来源:河南政府网
2021年4月5日
其他

清明十大热门景区出炉 河南两家上榜!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这个清明小长假,你出去旅游了吗?4月5日下午,携程发布的《2021携程春季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趋势明显,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上榜清明十大热门景区。游客清明出游意愿强烈
2021年4月5日
其他

清明迎来旅游小高峰 河南旅游总收入超75亿元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春回大地,天朗气清。清明小长假期间,游客出游意愿高涨,全省迎来今年旅游旺季的第一个高峰。黄河文化月、清明文化节、牡丹文化节活动集中举办,看牡丹、赏樱花,踏青游热潮涌流;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红色游特点鲜明;大数据、5G等技术在旅游场景广泛应用,智慧游增强游玩舒适性、提升出游幸福感。假日期间,全省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1566.33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9%,旅游总收入为75.77亿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5%。
2021年4月5日
其他

【文旅强省进行时】真排场!这个地方“刷爆”南阳人的朋友圈

“真排场”“每一个角度都能拍出大片的感觉”“是个好去处”……在南阳人的朋友圈,有个地方火了,那就是南阳文化新地标——南阳市“三馆一院”。
2021年4月4日
其他

舞台艺术结硕果 献礼建党一百年 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开幕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1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舞台艺术结硕果,献礼建党一百年”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在驻马店开幕。
2021年4月2日
其他

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全国文物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习近平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对全国文物战线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为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我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近年来,央地共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有效利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是我们做好革命文物工作一以贯之的。“北京将坚持系统谋划,以保护为前提,以研究为基础,以教育为目的,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人才为支撑,以机制为保障,通过出台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加强香山革命纪念地、北大红楼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等保护展示工作,构建起北京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良性工作体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陕西开展省际合作,与四川、重庆、甘肃、宁夏等建立协作机制,完成《陕西省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规划》《陕西省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实现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加强常态管理,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的经验,为下一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下一步,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将是陕西的重点工作之一。“延安将强力落实《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力争三年时间完成258处革命旧址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薛耀军表示。“甘肃注重规划引领,革命类国保省保保护规划基本完成,并将革命文物保护研究纳入省级社科基金重点支持范围。同时,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为引领,提升保护利用水平。”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说,“2020年以来,实施三十多项保护工程,重要革命文物险情基本排除,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在长征片区和红西路军片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上将积极推进。”“贵州将紧紧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各项建设任务,保护革命文物、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加强革命文物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表示。井冈山八角楼、南昌起义的红十字马灯、渡江战役用的小木船、半条被子……无数革命文物,讲述着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见证着革命历史,承载着初心使命,是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宝贵财富。“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鉴往知今,继往开来。要加强革命文物研究工作,讲好与之关联的革命故事,奋斗故事,英雄故事,挖掘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内涵,时代价值。“江西将进一步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内涵,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实施革命文物传播工程,策划推出‘守初心
2021年4月2日
其他

重点来了!下一阶段河南艺术创作工作准备这么干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4月1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驻马店市召开了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艺术创作会精神,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的艺术创作工作,安排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姜继鼎厅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霞作了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日
其他

河南两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名单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正式公示了文化和旅游行业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名单,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和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讲解班榜上有名。此次评选工作按照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往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星级认定和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工作的通知》(中青明电〔2021〕4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往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星级认定和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工作的通知》(文旅发电〔2021〕51号),经评审,拟按1:1.2比例确定58个推荐集体。公示期自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6日。公示期内,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名单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书面反映。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文化和旅游行业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名单的公示
2021年4月1日
其他

让革命文物“讲好”百年党史故事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河南多措并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百年党史故事。
2021年4月1日
其他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清明节假期:文明踏青 理性参团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昨夜一场大范围降水在我省铺展开来今天白天阴雨继续春雨淅沥,体感微凉河南最高气温均在20℃以下据气象部门消息清明假期期间受冷空气影响河南大部地区多阴雨天气小雨或零星小雨为主,东南部局部中雨3日到4日白天,全省风力较大偏北风4到5级,阵风6到7级在风雨的作用下最高气温预计在15℃上下,体感微凉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记得带好衣服和雨具防范大风和降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2021年3月30日
其他

2021年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评选结果公布!这30个项目上榜

点击上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快速关注3月30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发布了《关于2021年智慧旅游创新应用征集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评选出优秀解决方案、优秀创新成果、优秀成功案例各10项,共30项。2021年1月22日至3月2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智慧旅游创新应用征集活动,共征集有效作品159件,其中龙门石窟万佛洞观世音像龛虚拟复原及互联网展示、百度AI赋能,建设智能文旅、“享游洛阳”文旅消费平台等项目分别上榜优秀创新成果、优秀解决方案和优秀成功案例。关于2021年智慧旅游创新应用征集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2021年1月22日至3月2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智慧旅游创新应用征集活动。共征集有效作品159件,经专家组评审,评选出优秀解决方案、优秀创新成果、优秀成功案例各10项,共30项。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附件:优秀创新应用项目名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3月30日附件
2021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