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CB新展 | “非黑/非红/非黄/非女” & 泛策展研讨会“浮动星图:亚洲内外的跨域交流”


九月底,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将举办搬迁新址后的第一个群展“非黑/非红/非黄/非女”;广东时代美术馆一年一度举办的泛策展研讨会,今年也将移师柏林的Spike Magazine进行,抢先看布展现场请下拉到文末。👇

相关阅读:
回应环境的建筑——时代艺术中心(柏林)新址介绍



非黑/非红/非黄/非女

 开幕 
2019.9.27
 展期 
2019.9.28-2020.1.4,周二到周六11:00-18:00
 参展艺术家 
张玟瑄、崔大察(Dachal Choi)、奇特拉·加内什(Chitra Ganesh)、简·金·凯森(Jane Jin Kaisen)、艾瑞斯·肯斯米尔(Iris Kensmil)、金实绯(Sylbee Kim)、Mai Ling、劳拉·韦尔塔斯·米良 (Laura Huertas Millán)、萨拉·莫迪亚诺(Sara Modiano)、麦-浮·佩雷特(Mai-thu Perret)、潘涛阮(Thao Nguyen Phan)、阿林·朗姜(Arin Rungjang)、沈莘、郑明河(Trinh T. Minh-ha)、王韬程、王之博、杨圆圆+卡罗·那瑟斯(Carlo Nasisse)、于渺
 策展人 
蔡影茜,翁笑雨
 地点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德国柏林布鲁嫩大街9号

1989年,郑明河出版了《女人、本土、他者: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彼时,一些对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变革事件尚未发生,包括冷战的结束、东亚经济奇迹和身份专制主义在全球的蔓延等等。郑明河在这本著作中以散文化的方式论述她所认同的非二元主义女性主义,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两种完全分离的、虚幻的身份设定,一是种族,二是女人(或更确切地讲,女性),再次落入欧美二元论及其分而治之的桎梏之中。”在当今社会政治分化的背景之下,她的批判显得尤为激进而富有远见: “不再是虚幻的反映,而是两种存在的叠加,一个存在吸收另一个存在的恐惧将永远存在……你我同在于此,但我们中的一个注定活在另一个的阴影之下。”她为文学写作和讲故事背书,以抵制固化的西方学术话语范式。


受郑明河的启发,“非黑/非红/非黄/非女”以观念性的方式重访艺术家车学庆(1951-1982)、潘玉良(1895-1977)和郑明河(1952-)的作品、文献及生平,并将她们探索自己的艺术生涯及突破身份/文化藩篱的故事,与不同时代艺术家及他们塑造的角色联系起来。这些故事由她(他)们讲述的故事将与我们的境遇相交,而面对个人轨迹、文化身份、意识形态和性别认知的千差万别,我们是否也能成为她(他)们?


奇特拉·加内什 Chitra Ganesh
She the Question, Heart Beats to Clock Time 
收藏级激光打印,29 × 37 cm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艾瑞斯·肯斯米尔 Iris Kensmil
When I Dare to Be Powerful, 2019, 局部: May Ayim
油画, 130 x 80 cm
摄影:Gert Jan Van Rooij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重新审视被冷战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后殖民现实,展览中的几位亚洲女性的跨国际遇不无共同之处,冲突的历史仍旧在超越或重塑东西区隔的悖论中循环。在身份专制主义的禁锢之下,生活总是被预设为对立与冲突。有鉴于此,我们将展览想象为一场“她(他)们”逐渐融入“我们”的叙事复调,艺术家循着流动与离散的轨迹,与自己所认定的主角对话,探索跨越性别、时空和物种的共情维度。


“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是一组三部曲的首幕,后续篇章将于不同的地区及机构中展开。展览的第二幕“神秘之我辈”,受启于乌苏拉·厄古恩所提倡对集体代词的复活,女性诗人、作家、电影人、活动家、揭发者、女巫、神棍、鬼魂、黑客、赛博劳工和家庭主妇的人文肖像将充盈于展厅。第三幕“信誓旦旦”,将以游吟或舞台的方式将诗人、音乐人、舞者和戏剧表演者组织起来,邀请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即兴聚会的方式认识彼此。








第八届泛策展研讨会
浮动星图:亚洲内外的跨域交流


 时间 
2019.9.28-9.29, 13:00-17:00
 演讲嘉宾 
奥乌 Ö. 杜穆索鲁(Övül Ö. Durmuşoğlu)、李龙雨(Yongwoo Lee)、潘律、辛友仁(Seng Yu Jing)、沈莘、明坦坡(Ming Tiampo)、艾希俭·托托(Abhijan Toto)、武洪章臺 (Chương-Đài Võ)、魏美玲 (Emily Wilcox)、张泠
 策划 
蔡影茜,于渺
 统筹 
蔡俏凌,朱晓闻
 地点 
Spike Art Magazine,柏林罗莎·卢森堡街45号
免费参与,以英语进行


二战结束以后,亚洲年轻的民族国家组织了各类跨洲跨国的文化活动,并形成了一个并非完全官方且不受限于民族边界的外交、学者和艺术网络。在两天的研讨会上,十位演讲者将受邀就四个不同的讨论议程呈现自己的研究视野和项目,包括:“亚际网络:联结和流通”“谁的亚洲?谁的艺术?后冷战时期的新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歌唱名伶和政治萨满:女性气质作为批评主体”“边走边讲:新的实践”。大部分演讲不仅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更提出了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辨,这些无法被完全纳入后冷战叙事及其东西二分法的议题,丰富了我们对跨边界、多介质的亚域现代性的认识。


研讨会的详细日程请留意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下周的推送。

泛策展系列 Para-Curatorial


广东时代美术馆发起的泛策展(para-curatorial)系列,以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及相关出版物为主要载体,将当代艺术置于相对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进行考察;泛策展将“策展及其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理解为超越展示的政治和展览制作机制的空间生产和知识交换方式,其核心是跨学科的批判性视角。以泛策展论坛为契机,美术馆被激发为一个社区中心、实验室和临时学院的结合体,以促进当代艺术与其他知识和实践领域的交互。


泛策展系列之七 | 南方以南:地理修辞与脱羁之像

泛策展系列之六 | 文献之名:历史再想像作为当代艺术实践

泛策展系列之五 | 礼尚往来:收藏的展演

泛策展系列之四 | 未知之知:研究之于艺术实践

泛策展·回顾 | 2014 宅野之间:修身养性或是持续革命?

泛策展·回顾 | 2013 无为而为 :弱机构主义与机构化的艺术实践

泛策展·回顾 | 2012 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



👇前线人员发来新鲜热辣的布展彩蛋

请上下划动查看👇






推 荐 项 目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