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好孩子》:让孩子习得道德就像培育树苗,真正实现生长的是树苗本身


众所周知,儿童并不是通过被传授语法来习得母语,相反,他们倾听身边的种种对话,在头脑中构建语法。


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道德,尽管我们可能会觉得讶异。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


儿童其实对于伤害与关怀、合作、公正持有先验假设,这正是他们能够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原因;就好像人类因为有视神经系统才能感知视觉。


中国传统隐喻在此非常贴切,培养孩子就像是培育一棵树苗。你能够通过给树苗施肥、修剪杂枝、清理杂草来帮助它——但是真正实现生长的是树苗本身,而不是你。


道德是习得的,习得过程需要帮助,但道德并不是被教出来的。


《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许晶/著 祝宇清/译,978-7-5760-0015-3,65.00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培养好孩子

来自一所幼儿园的道德发展观察


文/帕斯卡·博耶(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和心理学系的亨利·卢斯教席教授,2011年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这是一部既适时又重要的专著。适时在于本书针对人们高度关心的问题,即道德语境如何影响儿童教育;重要在于许晶对这个问题的详尽研究超越了新闻报道式的记述,也充分启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习得。


人类学家按理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儿童发展。毕竟,童年是我们习得所在群体或国家特定社会规范与偏好的时期。但是,主流人类学家往往不太关注童年,这是因为他们持有错误的预设。他们往往认为,习得所在群体规范与偏好就是简单的吸收而已,如同海绵吸水,或者更确切地说,像是把信息从一台电脑下载到另一台电脑上。如果你相信这种类比,那么研究儿童发展的确所得甚少。遵循这种类比,如果你想了解的只是文件内容,那么你的电脑从另一台电脑“获得”文件的特定方式就无关紧要。但正如很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怀疑的那样,这种思路纯属误导,许晶也在本书中力证了这点。



儿童并非通过“下载”来获得信息。他们的头脑充满许多具体期望、直觉和认知倾向,这让他们能够自发从所处环境的碎片化信息中搭建起对世界的整体理解。众所周知,儿童并不是通过被传授语法来习得母语,相反,他们倾听身边的种种对话,在头脑中构建语法。


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道德,尽管我们可能会觉得讶异。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其实对于伤害与关怀、合作、公正持有先验假设,这正是他们能够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原因;就好像人类因为有视神经系统才能感知视觉。中国传统隐喻在此非常贴切,培养孩子就像是培育一棵树苗。你能够通过给树苗施肥、修剪杂枝、清理杂草来帮助它——但是真正实现生长的是树苗本身,而不是你。道德是习得的,习得过程需要帮助,但道德并不是被教出来的。



因此,道德习得的过程复杂且值得研究——尤其是当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充满张力甚至冲突,当孩子身边的大人们对他们的道德标准感到困惑时。当代社会情况正是如此,很多家长认为,高度发展的经济所要求的竞争与效率,和基于公平与尊重的道德之间存在冲突。但宏观层面的张力和冲突如何影响儿童的日常世界?孩子们如何理解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道德规范?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复杂互动,记录这些互动如何变化,理解儿童既多样又共通的道德能力。这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幸运的是,许晶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这样的研究方式仍然会是社会科学审慎研究的一个榜样。她运用了人类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理解复杂多变的研究现象。她密切关注儿童如何通过日常互动理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世界。她细致描绘外部世界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情感,以及儿童们如何处理外部世界的影响,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她的记述相当生动,也始终保持学术严谨性。


本书已经获得学界赞许,为帮助读者理解当代社会及其对于道德的矛盾态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它做到了人类学研究一直努力去做的,那就是去分析和解释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去追问人类文化现象背后的“为什么”, 并告诉我们这世界并非不证自明。我们因之必须学习,我们也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作为老师。


摘自《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


薄荷实验

推荐图书

Think As The Natives


《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

许晶/著 祝宇清/译

978-7-5760-0015-3

65.00元


内容简介

薄荷实验 ✕ Think As The Natives


美国心理人类学协会2013年度G. Condon Prize奖

来自一所幼儿园的道德发展观察

聚焦儿童日常生活与社会伦理变迁之关联


《培养好孩子》一书中基于作者2011年至2012年在H市一家私立幼儿园对120名2~6岁儿童的实地研究,运用人类学民族志观察和心理学实验,从道德领域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儿童的道德习得过程,展现了儿童与育儿者、儿童世界文化和成人世界文化之间的张力,描绘了中国社会化的信念和方法如何对道德世界建设形成影响。该书不仅实现了研究方法和学科的融合与跨越,揭示了对话和辩论的相互作用,也是对既有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补充。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该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薄荷实验 ✕ Think As The Natives


许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斯宾塞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学士和硕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并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儿童发展、道德伦理、教育与家庭、社会认知、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发表于人类学、心理学、中国研究、东亚研究等领域的中英文期刊,包括American Anthropologist, Etho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LoS One,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社会学评论》《清华社会学评论》《广西民族研究》等,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认知机制如何共同形塑人类道德发展。


译者简介

薄荷实验 ✕ Think As The Natives


祝宇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


目  录

薄荷实验 ✕ Think As The Natives



向上滑动阅览


致谢

序一

序二


导言:做个好孩子

“交通信号灯”的故事 / 道德与儿童发展: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对话 / 中国道德发展:过去与现在 / 田野地点与方法论

 

第一章 道德培养:教育热望与焦虑

于幼儿时期树立道德基础 / 小环境:中国教育前沿的道德生态 / 在变迁的道德环境中培养道德

 

第二章 将心比心:同理心濒危之时

“与人为善”的困境 / 从孟子到同理心的再发现 / 社会中的基本人性:小悦悦事件 / 同理心的矛盾教育:通往利他主义的艰难道路 / 在发展情境下培养同理心

 

第三章 协商“财产”分配:所有权和公平原则的争议空间

财产分配与道德教化 / 认识财产归属:所有权意识的出现 / 学习资源分配:公平观念的出现 / 解决纠纷:协商与执行分配规则 / 财产、道德和“纯真”儿童

 

第四章 分享话语和实践:自私的孩子、慷慨与互惠

“魔童”的故事 / 培养平等主义分享 / 策略性分享的实践 / 揭示策略性动机:现场实验的探索 / 当发展的心智遇上演变的文化:合作动机与“关系” / 分享、慷慨与自私的儿童

 

第五章 规训“小皇帝”:在多变立场中寻找出路

再论“管教”:中国式育儿 / 管教“小皇帝”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不可取特质”的表现:访谈与观察中的证据 / 寻求“中庸之道”:管教中对不同观点的平衡 / 斗智斗勇:学校和家庭的管教动态 / 培养好孩子:在多变立场中寻找出路

 

结论:做个好人

智识追求与个人反思之旅 / 一个关于中国道德发展的故事 / 探索未来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链接:

母乳还是牛奶?对作为“母亲”的女性来说,从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成为人类学家:关键词是“成为”,而不是容易被人误解的“家”

“避谈生死”的文化土壤,如何形塑“对死亡投保”的人寿保险市场?

《找工作》:劳动力市场中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了机会平等?

末日松茸: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中寻找生机

世界无童工日: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

《人行道王国》带你走近真实的“小摊贩”


本期编辑:Mozi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