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毁掉中医的其实是中医人自己

徽剑 徽剑 2019-09-23





作为一名数学爱好者、程序老猴子(其实我自己觉得更像黑熊)、金融皮条客,我对中医一向是有好感的,为此还专门报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


一直都在想深入学习。但是深入接触中医后,发现在惊叹中医了不起的同时,对中医(人)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越来越反感。





一、中医的争议


近百年来中医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被西医排斥在外,也被很大比例人群排斥,中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被作为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治疗。


具体的一些争议细节,尤其是西医群体反对中医的那些,我这篇文章就没兴趣去讨论了,大伙上网查查就知道了,一堆。


这篇文章,主要说说中医人自己是怎么坑害中医的。


看到一段网上评论:

(如今)满大街的挂着中医名头的店铺,有几个是真真切切的搞中医,大多数不过是穿着中医的外衣,做着赚钱的行当而已。真正的中医是一种大医精诚的医者仁心,但如今却被这些“伪中医”弄得人心尽失,更是让那些反对中医的人找到黑中医的理由。


本文就让大家看看“真中医”们如何如何坑爹(中医)的





二、几千年间中医一直领先


要说到中医的历史,那可是毫无争议的辉煌,在五百年(也就是1500年)之前,基本上是压着全世界。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医学水平,真没法跟中医比,这个我相信不会有人提出质疑的。


但是转变在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18世纪莫干尼把对疾病的认识由症状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学,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倡导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确认了疾病的微细物质基础,开辟了病理学的新阶段。19世纪下半叶巴斯德证明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国人科赫(Koch R.)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等,并改进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大多数主要致病菌在此时期内先后发现。


在临床医学上,19世纪雷奈克(Laennec R.)发明听诊器;许多临床诊断辅助手段,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19世纪开始应用的。19世纪中叶以后,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医在这三四百年间,并无真正建树。






三、几百年来中医毫无创新


但是差不多从明代开始,中医就迅速滑坡,除了《本草纲目》外,中医实在是没有什么看点。


中医的外科手术,在早期人类医学中,一度达到领先的水平,结果后继无人,现在的中医居然反对外科手术,这是不是脑子进了水?


大家不妨告诉我,这几百年间,中医在做什么?

明朝的时候,靠老祖宗的福,还有个温疫论,有个种天花的发现。清朝呢,没了。


以前我其实觉得非常纳闷,为什么过去中医没有解剖学。后来开始学中医才发现,中医解剖学其实比西医更早,但是中医们不重视。


《黄帝内经》一书是较早系统论述中医解剖学内容的著作。其他如近年来出土的睡虎地秦墓、老官山汉墓竹简均涉及了部分解剖内容。


《汉书》记载公元16年,王莽捕获一罪人“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北宋庆历间绘制了《欧希范五脏图》一书。

宋朝杨介的《存真環中图》是我国较早的人体解剖图谱,观其脏腑图谱与如今解剖学内容别无二致,可见当时中医解剖学的宏观内容的研究已经近乎完备。


但是有几个宋朝之后的中医读过这些书?


甚至到了今天,一些学习中医的人,还在排斥解剖学,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你知道老祖宗曾经都搞过这玩意么?被你们这些不肖子孙弄没了,你将来下地狱,当心老祖宗把你解剖了。


我们看看西医的崛起历史,就明白了,显微镜等先进技术的出现,是西医进入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而于此同时,中医却沉浸在老祖宗的手艺中,明清开始,再无新的科技应用于中医。西医借新技术飞速发展,中医跟当时的一些人一样,沉淀在 “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盲目自大的地步。


直到今天,西医在不断吸收最新的现代科技,无论是核磁共振、还是智能CT、乃至手术机器人。对人体的研究,也从细胞到基因,愈加深入。


中医呢,翻来覆去就是经络现在科学还搞不定。话说依照人类科技发展的水平,搞明白经络真的只是早晚问题(30年前你能想到现在手机发展么?)。


到那个时候,中医还能宣传什么?


当现代科学技术,把中草药都研究个遍,把有效成分做成西药制剂,到时候中医还剩什么?我祖上曾经如何吗?





四、盲目排斥,与祖先背道而驰


我相信,华佗如果在世,见到今天的外科手术,他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很大比例中医人士,采取的的排斥现代科技,一提到核磁共振、基因啊等等,都是摇头不已,以为这不够中医!


老祖宗几乎都是千方百计创造出各种新奇的治疗技术,因为当时辅助技术的落伍,老祖宗发明了艾灸、发明了拔罐。今天呢?这些中医人又发明了什么好的东西呢?


这些“中医迷”说的最多的是经络,一些支持中医的人,总是喜欢说,你看,现代科技都查不出经络是什么,这说明现代科技不能用于中医。还有一种观点,把外科手术归入西医。我在想,华佗会不会半夜去敲这些“中医迷”的门。


麻沸散我们走在前面,但是今天临床手术怎么就成了非中医呢?

天花疫苗我们最早摸索,今天还有几个中医谈疫苗?

艾灸是中医发明的,为什么就不能把远红外照射引入


以前的祖先们,之所以不用ct、不用核磁共振,是因为他们那时候没有这些玩意。他们用望、闻、问、切,用竹筒、用艾草,那是因为别无选择。


其实我个人觉得,黄帝内经那时候,都是竹简。那些反对中医用现代科技的人,不应该用纸张开药方、至少不能用计算机,病人去看病的时候,拿个竹简或者乌龟壳,在那刻字开方!


现在的中医,搞成了唯古是尚、排斥几乎一切现代科学。

但凡提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都会被某些中医人鄙视。

但凡提到这是三五千年前的,立马迎来某些中医人的喝彩。


话说经过这么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人体质改变了太多吧?

以前以素食、饥饿为主,现在大多营养过剩。

以前日落而息,鸡鸣而作,现在是晚上12点睡觉,太阳晒屁股起床。

以前按照气候添加衣服,现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

以前喝的是白水,现在人喝的是饮料。

以前是辛勤劳作,现在吃饱了就睡


这样几千年下来,


哈巴狗都演变出几百种了


你觉得国人体质没有变?


你还按照几千年的那种方式来治病?


比如说,现代人体重跟古人就不一样,你按照古人一样份量开药,对么?


某朋友,体重100公斤有余(正常型,非肥胖),某中医开出药方,他吃了说效果不明显,我说,古人这方子没考虑你体重,你把药量加一倍,结果效果出来了。





五、中医需要做哪些改革


有人问,你说了这么多,那么中医要做哪些改革?


加大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我说的就是用中医传统,尤其是要加强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配合。中医的理论提出来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为什么今天的中医没有理论创新?要注意,我说的这个创新,是指在中医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既不是盲目否定中医,也不是那种继续两千年前的观念。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物理学,比如先看到分子,然后看到原子,再看到原子核,再看到中子电子,现在研究夸克。西医也是先研究器官,再研究组织,再观察细胞,再到细胞的特征等。


那么中医呢?比如气血津液,可否往下推进一层?

至于五行学说,也往下推导一层?

而经络学说,已经证实了经外奇穴,这些可否涉及到未知经络问题?

还有,西药为什么不能用于中医治疗?各类西药为什么不可以划分出中药分类的属性?


这里要附带说一个争议问题,就是中药注射剂,目前搞的中药注射剂严格说都是鬼扯,是乱搞。


把中药做成注射剂,这个想法没错,但是不能像现在这么做,原因有这么几点:

  1. 中药口服和直接注射,进入人体方式不一样,会不会出现药性不同的反应(事实证明存在)?

  2. 中药注射液,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工厂生产、严格的临床试验,以前甚至有把中药汤注射到人体的行为,这肯定是闹剧。

  3. 中药注射剂最好一药一支,就像药方抓药一样,而不是搞出固定配方。因为这种也违反中医因人定方、千人千方的要求。


你直接把烧开的中药汤,打到人体内,不出问题才怪!







六、中药问题更大


中药的问题更大,现在的中药,越来越多都是大棚、集中式种植。产量是高了,但是里面含有的成分也变化了。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早就有发现,不同地区的中药材,效用有差别。其实按照现代科学来说,就是有效成分不一样。

我曾经提出一个概念“重组中药制剂”,怎么回事呢,就是通过医学临床,找出效果最好的药材,然后进行实验室化验,检测出其中的成分配比,指定标准。


然后药厂采购中药材,经过萃取等工艺,把中药里面各种已知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再然后按照指定标准,把这些成分,混合在一起,也是重新组成中药。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排除中药材里面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农药等。可以做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一致。甚至那些被诟病的成分,比如马兜铃酸等,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排除掉。


但是我把这个跟一些中医人士沟通,居然遭到很激烈的反对。理由居然是认为不同地区,是不同“地气”之类缘故,导致药材里面含有某种玄学物质不一样,这么做肯定不行。


屠呦呦的青蒿素,来源于中医经方。但是屠呦呦团队,并不是按照某种玄学的东西,而是直接通过化学萃取提炼分解,拿出有效成分,结果效果非常好!


老祖宗因为当时技术水平不行,只能搞出用蒸、炒等等方法,因为他们没有现代科技。所谓炮制,不就是通过加温、加制剂(比如醋、姜、蜜等)使得中药材里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变成新的物质嘛。


也许这些玄学是未知的科学,也许确实有这种成分的存在。但是这不等于你可以否认现在科技可以化验出来的差异啊。


三七所含主要成分和作用:

1、皂苷: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54种单体皂苷成分。

药效:三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也正是皂苷所起的作用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三七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目前从三七分离得到的有三七黄酮A和三七黄酮B2种。

药效:降低血管的脆性,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用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和脑溢血


3、三七素:1981年从三七中发现了具有止血活性的成分,命名为三七素。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

药效:三七的止血功效就是三七素起作用

4、糖类成分:糖三七中含有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低聚糖和多糖。1985年,日本科学家从三七中得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效用的活性多糖(2A-1),三七多糖A( Sanchinan)—A(SA)。

药效:抗衰老,抗疲劳


看完这个,再对照下中药药典上的效用,你还非要告诉我,三七效果有差别,是因为某种玄学物质么?





七、未来医学必然统一


其实医学这个领域,是最简单、也最不应该有争议的事情。对于病人来说,看好病,就是王道,什么理论都没用。病急乱投医,说的就是这个。



中医,作为华夏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东西,里面肯定有大量的宝库。不是用手术刀、用注射器就不是中医。你用中医的治疗理念来处理,那就是中医。比如,接诊一个病人:


第一步,由一名全局大夫(不是目前的全科门诊大夫,而是负责全局调整的大夫)问诊,对病人全身的身体状况提出诊断意见。

第二步,由一名专科大夫问诊,对病人局部疾病提出问题。

第三步,会诊,综合病人身体、局部病灶,提出综合治疗意见。开具药方时候,按照君臣佐使开具。

君药:治疗病人疾病

臣药:辅助治疗

佐药:防范主药副作用

使药:作为引导药


这样来操作,建立全局加局部二次诊断会诊体系。专科大夫负责提出针对病灶的治疗方案,全局大夫负责调理病人身体辅助用药。

这种治疗,肯定比现在的方法好!


中医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全局观,这个真的很了不起。在几千年前,就能建立起全局治疗意识,这是无可争议的伟大。中医的天人一体,能够把人和生存环境结合起来思考,牛!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中医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在医学临床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总结。放到今天,肯定很多地方有落伍的。我们需要的是与时俱进,而不是抱残守缺。


所以,中医的出路,在于创新,在于更加高效地服务病人,而不是坚守老祖宗的教条(何况还不是)。如果按照某些人说的,创新改革就是让“中医”灭亡,那么这种“中医”还是灭了吧!








如果您觉得本公众号的文字尚可,欢迎打赏支持下




往期精选

索罗斯对中国都做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
全面起底,香港最正气爱国爱港律师何君尧! 
一天成为“和尚大师”的速成指南!
请别忘记,你永远不变的是黄色的脸

惨不忍睹,中国九成卖酒人都在说的假话

肺腑之言:一位香港原住民的公開信

让中国人笑翻了的美国新法案

越来越无底线的香港烂人闹剧

时隔八年,徽剑再扒薛蛮子的新骗局

老文:万言书评薛蛮子 扒下你的底裤空空荡荡



这里是徽剑的微信公众号,之前有好几年没写了,最近有点时间,开始写一些文章,欢迎大家多多关注!近期空闲比较多,争取多写一些,欢迎大家关注,或者推荐给朋友。公众号主要内容就是扒皮一些行业内幕等,不敢说文笔如何好,但是肯定会有点小趣味!


明后天会写两篇

一篇是揭露海外如何监控中国内地的

一篇是谈香港的未来

欢迎关注,第一时间观看,觉得好,就多帮我分享下,或者点下在看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