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危险无处不在,该拿什么保护我们的孩子?

冬小麦麦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522越野赛事的惊天事故,铺天盖地的文章中大家都在各种反思,我觉得我们在“教育”上也需要反思,在追究事故发生相关人员判断、抉择的种种“因”时,是否意识到也许这是长期“教育”的“果”?


21条生命的憾然陨落,21个家庭的肝肠寸断,21个朋友圈子的唏嘘悲凉,这也是我们共同付出的昂贵学费。有个报名盖娅夏令营的营员妈妈马上很焦虑地来询问营期的种种细节,甚至问会不会取消,我们的回复是“当然不会”,事故使我们更坚定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真实”的世界中,面对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危险,该拿什么保护我们的孩子呢?我想就是教会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




“安全教育”不是画地为牢,而是建立“边界”的观念


我们对自然、对自己的了解远远没有我们自己以为的那样多。有人说“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是常识;有人说“低温皮肤不应暴露”是常识,甚至有人说“失温”是常识。那我们在什么时候、又如何获得这些“常识”?是不是只有从事户外运动才需要这些常识?是不是我们照本宣科地学习了概念就可以称之为具有常识?

 

所有的“应该”都毫无意义,什么叫做“常识”?它是可以帮助我们毫不犹豫地做出恰当判断和选择的基础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需要用整个身体和头脑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累积的,这里面也包括如何运用这些“常识”,这个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什么是“安全教育”?为人父母者下意识对子女的保护是“远离危险”,而“安全教育”更注重的是面对危险无处不在的“真实”世界,去了解什么是“危险”的边界,什么是自己“能力”的边界,慢慢积累起一些认识,有的也许会成为常识,从而具有保护自己处于“安全”的经验和能力。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而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这样的学习。




“危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海因里希法则同样适用于“安全教育”


是不是只有危及到了生命才称之为“危险”?有一个被国际称为“事故法则”的“海因里希法则”,它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对机械事故的统计发现了“1:29:300”的规律,即在1个大事故背后会有29个中事故和300个小事故,如果不对苗头和未遂事故重视,将会酿成大祸。
 
这次522越野赛事故之后大家的分析:无论从组织方还是参与方的准备不足、缺乏专业性、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相应的经验不足等乱象由来已久,小事故频发,“危险”早已经像把利刃悬在头顶了,很可惜一句轻飘飘的“疏忽”终于酿成大祸。
 
“海因里希法则”的重点不在于去避免小事故的发生,而是这些小的教训可以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自我修正,才有可能去避免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这一法则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成长过程,每一个“试错”的过程只有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经验才有意义。



你以为“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只是一个笑话吗?


在“盖娅森林幼儿园”里有一个课叫“太阳公公出来了”,是认识“太阳”和“风”的,而认识的重点在于它们和我们的关系。引导员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然后问他们“你们热吗?”“热!”孩子们脆声回答,“那要怎么做?”引导员接着问,“脱衣服!”孩子们一边喊着一边自己不利索地脱衣服。

 

引导员又让孩子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下来,然后问“小风来了,你们感觉怎么样”?“凉快”“有一丢丢冷”孩子们七嘴八舌,“那要怎么样呢?”引导员笑着看着孩子们,“穿衣服!”孩子们一边喊一边穿上衣服,虽然衣服可能穿颠倒或者落下一只袖子没穿......

 


你会不会觉得可笑:“冷了穿热了脱不是常识吗?还需要学习吗?”在遇到参加丽江夏令营的两个9岁男孩之前我也不信。当时他俩满头大汗却穿着一层薄羽绒服还有一层羽绒背心,高原上“一天四季”对于两个来自北京的孩子没有经验我很能理解,但是我不理解的是:“你们不热吗?”他俩一边擦汗一边说“热”,我说“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吗?”他俩愣了一下然后一层一层脱下羽绒后吁了一口气:“舒服多了…”大概是看到我不可思议的眼神,一个男孩害羞地说“平时都是妈妈提醒我”。

 

这样的事绝不是特例,单飞的孩子营,总会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说“老师,我看见孩子只穿了一个长袖,是不是要叫TA穿上外套?”“老师,我看见天气预报说都二十几度了我孩子还穿着棉服,你们提醒TA脱了吧”......8岁以上才可以参加单飞营,他们真的对自己的身体如此不敏感吗?他们会傻到不知脱穿吗?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观念:“安全是谁的事?谁负责任?”就连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也会反复强调:“安全是你自己的事,你要为自己负责”。TA要从知冷暖懂饥饱开始,TA要慢慢体会自己身体的种种“不能”,这样TA才能慢慢学会如何去应对和选择。

 

事实证明,只要给孩子们以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空间,他们凭借本能可以很快意识到自己身体发出的讯号,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当然大人们也会有判断失误而穿错衣服冻感冒的时候,孩子们也需要时间和机会慢慢积累经验,每个人的体质、能力都不一样,“边界”也就有所不同。而这些没有人可以“教会”更无法替代。

 

看起来这是一个笑话一件小事,但是一方面它折射出人工创造的恒温都市生活,使我们对“人类的身体何等脆弱”的认识多么漠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呵护不仅不能使孩子安全,反而因为基本生存能力的缺失而更加“危险”。




“真实”的自然,不是只有鸟语花香


Steve Harper在《荒野之道》中写道:“荒野并不等于茂生如毡的花海,荒野也包括了灰蒙蒙的阴雨天、掺了动物排泄物而发出恶臭的水塘、危机四伏的黝黑森林以及致命的危险。”这正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

 

不去“自然”是不是就安全了?那怎么可能,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脱离开“自然”的人还会有更多更大的麻烦,此文暂不赘述。“危险”是有级别的,如果不能在“小危险”里学习应对,你甚至有可能已经涉险了还浑然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危险。

 

“极端天气”似乎也成为这次事故的一个焦点。是不是“极端”的天气就应该在我们的认知之外?不“极端”的天气就不会出现事故甚至灾难了吗?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认识。伴随着“全球变暖”,这种极端天气或反常天气会愈发频繁,我们只能躲在家里了吗?那个判断的“边界”在哪里?

 

虽然我们在课程说明会上反复强调我们是希望带着大家一起去体验和认识“真实”的自然——“风霜雨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每一次刮风、下雨、下雪都会有焦虑的家长来问活动会不会取消。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困在一个小的可怜的世界里,为了获得并不真实的“安全”吗?

 

不用整个身体去认识,就会有很大一片模糊的“可怕的大自然”;我们就无缘欣赏在风霜雨雪中“独特的美”;就无法理解什么叫“没有坏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装备”;就无法拥有对“危险边界”的敏锐感知,无法判断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了”。




想要远离“危险”,就要学会在“真实”里学习


对大自然“敬畏”是在认识她的基础之上的,是藏在一个个细节中的。所谓的“安全教育”就是去了解自然、自己的规律,然后接受和顺应它,而不是为所欲为。
 
举个例子:盖娅自然学校冬天组织在野外“走冰”活动时,是绝不会让大家穿冰爪的,因为我们不想让大人孩子对冰、对身体有误解——真实是冰就是滑的,人就是要弯下腰、小心翼翼去适应冰面的。
 
在走冰之前还要演练摔跟头,理解和接受在冰面摔跟头是正常的,要学会怎么摔才是安全的。还会安排在引导员确认后匍匐去看冰窟窿,理解大自然的冰面和人工溜冰场的不同,去测量验证“安全”上冰的厚度,并亲眼看着一块冰是如何被冰面下流淌的河水瞬间带走的,不用你说“不许”,孩子们会很清楚那个“边界”在哪儿。




“要赢”“坚持”“成功”,正是我们教育中埋下的雷


是什么使选手们无视最基本常识性问题“冷了就要穿衣服”、“上山容易下山难”、“恶劣的天气只会更恶劣”等等,错过自然给予的一次次提示,放弃了一次次机会而拼命向前奔跑呢?

 

一方面大概就是吸引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那种类似“毒瘾”一样的经验吧?带有竞技性的运动会更加强这种体验感。很多登山、越野跑,包括极限运动等参与者,会在触摸自己的某种“极限”的时候具有特别爽的感受,同时也会在伴随大脑分泌的内啡肽下产生快感和错觉:似乎我们“征服”了大山,“战胜”了自己,最可怕的是这种“极限”似乎总可以“超越”,于是眼睛只会盯着更高、更强的地方,反而完全顾不上最最基本的生存常识。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长期印刻在头脑中的是凡事“要赢”、“坚持”才有可能“成功”......,尤其在竞技场上,只有“成功”和“坚持”才是英雄;“失败”和“放弃”都会遭受唾骂,我的脑海里直到现在依然镌刻着李宁、刘翔暗自神伤的背影。我想也许522越野跑组织方和选手都有过“放弃”的念头吧?而害怕“失败”也许最终占了上风。

 

一方面“无限可能”的超越错觉,会对自己的“有限”慢慢麻木漠视,我看到有遇难选手曾经有过“失温”的经历却因为“坚持”而渡过了,这个经验害死了TA;另一方面对竞技追求英雄般的“成功”让人欲罢不能,致使522越野赛“第一集团的6名选手,只有1名侥幸活了下来”注①




“放弃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意味着TA知道“危险的边界”


“失温”最可怕的不是它在极端天气下的可以夺命,而是它会非常“温和”地慢慢逼近,让人不易察觉。记得我们在跟日本老师学习户外教学的《风险与安全管理》课程中,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什么天气最危险?大家都答“恶劣或极端天气”,老师摇摇头说“暖和天的小雨”。

 

在我们不止一次的经历中印证了老师给的这个提示。记得有一回去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做活动,虽然预报有雨,也知道即使夏天气温30度郊区的山区也会冷,但依然有穿着短袖体恤加短裤和一次性雨衣的家庭来参加活动,

 

开始他们还若无其事觉得“天气热淋点雨还挺舒服”,随着风撕破了雨衣,汗水雨水慢慢湿透了身体,他们感觉到了不适并轻微颤抖,引导员果断终止了他们的活动派人送回到大巴车并引导弄干身体。这样的体验无论对组织方和参与者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

 

“危险的边界”不是一条线,也没有机会看到那根“线”再折返,而是一旦苗头出现,就可以敏锐发现已经接近那条模糊的“危险”带了。做与“水”有关的活动,危险悄悄逼近的感受更加突出。记得有一次夏季的河流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天气热不等于水也热”花了不少力气去体验。

 

之后就迎来了最受欢迎的石头“跳水”活动。有一个男孩子跳水跳上了瘾,因为身体瘦就很容易冷,他明明已经浑身颤抖嘴唇变色还是坚持要继续跳水,因“贪玩”而忽略了“危险的边界”是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实大人也一样)。

 

不以为然、自以为“没事儿”才会使人处于真正的“危险”之中。“安全教育”既要让学员触碰到危险的边缘而心生敬畏并建立起边界感;又要保证学员不至于真的深陷危险出现事故,这对带领者的评估和引导经验就是个重要考验了。

 

后来这个男孩在引导下停止活动,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恢复体温过程,意识到了“危险边界”的微妙,以及“放弃”有时候是最好的保证“安全”的选择。




相比“坚持”,“放弃”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有一次在北京的“绿色生活夏令营”中,孩子们很开心,已经盼望了好几天的露营今晚就要实现了,但是随着一场雷雨的到来,活动总负责人宣布了“露营取消”。不仅孩子们好失望,就连有的小队引导员也不理解“太谨慎了吧?”

 

尤其是第二天看着“好好的”露营地就更加有情绪“不是说的风霜雨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吗?露营地不是没事吗?”TA哪里知道,夏令营总负责人是根据对营地紧贴着山地护坡,雨水“有可能”使护坡坍塌;以及曾有过历史同期出现的“几十年一遇的山洪水”而做的决定。我们不仅要对发生的事有认识,对危险的预判更加重要,“放弃”就意味着“绝不侥幸”。

 

试想如果522越野赛组织方在大家进入艰难赛段前就宣布终止比赛,那么赛后他们会不会遭受 “这不是没出事吗?这不是没死人吗?”的另一片骂声和追责呢?时光无法倒流,“放弃”不是某一种角色的权利,更是所有人对“生命宝贵且只有一次”的共识。




总结


“教育”使我们建立对世界、对我们自己的基础认识,它决定着我们要如何思考和选择。“安全教育”的核心是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能”尤其是“不能”;其次要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仅要和她充分地互动,更要建立与她的“边界”,懂得敬畏。
 
所谓“危险的边界”并不是一个教条,它更像是一个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的“法”,这个“法”就是万事万物都有运行的“规律”,无论是大自然还是自然的一份子——我们人类,都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只有了解更多,认识更深,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大,也才能知道那个边界在哪里,也因此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安全”。

注①  :引自《深度|消解与误读,绝命越野赛的九层博弈思考》作者:宋明蔚


本文还参考了:

图/文:冬小麦


更多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课程报     盖娅独立小纵队(5-8岁单飞) | 《我的百草园》讲解员培训营(二年级以上单飞走读)绿色生活夏令营(一至八年级单飞) |  小小山野冒险王夏令营(7-12岁单飞)丽江“水的喆里”(8-15岁单飞) | 丽江“冲刺少年”(12-18岁单飞) | 丽江“闻见自然”(3-8岁亲子)  | 河畔营地独立生活营(6-8岁单飞)

  参加培训    戴亚楠美育导师初阶线上工作坊 | 6月21日~25日自然体验师培训(成都站)| 6月19日~20日无痕山林初阶讲师培训 6~7月家庭自然体验师线上课 | 盖娅自然学校2021全年培训计划

   推荐阅读    一场令人痛心的灾难,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认识只是过程,接纳才是终点 |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体验与知识真的对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