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4-08-29

盖娅《森林幼儿园》系列课程是面向学龄前亲子家庭的经典系列课程,其中尤以“公园班”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班型。可是当这样一个“简单、基础”的课程,又在公园这样的“普通”场景里执行,如何做出“不普通”的效果成了引导员们的难题。


女儿跟着森幼课程一点点长大,自己又进阶成为课程引导员的海棠,再回看孩子这一路的成长后,感叹道“我们需要公园班”......



熟悉盖娅森林幼儿园的伙伴们都知道,森幼的系列活动中大都存在着很强的亲子共育元素,目标中不仅力求让孩子们能够玩的好,同时也力求让家长们有所收获。今天仅据公园班的引导体验对课程目标及课程定位浅谈如下。

“公园班”作为盖娅森林幼儿园系列课程中历史最悠久的课程,也是所有系列中最基础的一个班型。通过每月一次的活动,让亲子家庭在家门口的公园中展开自然活动的初体验。


虽然公园班的课程历经多年反复打磨,与其他班型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活动方案完整成熟、执行效果预见性强等),但同样存在着课程自身的难点。

首先,场景相对简单。

公园班的活动场地多集中在城区内的各大公园,是大众日常生活里频繁出入的普通场所。对比森幼其他型活动场地如农场、山林、湿地、古迹等,难免让参与者在活动场景、活动期待上出现心理落差。


其次,课程较为基础。

公园班的课程全年分为十个主题,通过对芽、花、果实、水、土、风等基本自然元素的认知,引导亲子家庭对生命及自然进行初步探索。

简单、明确的内容,初看上去会让带领活动的人感觉很有抓手,但当以上普通的内容投射到公园这等普通的活动场景时,就变成了引导员们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即:怎样让最普通的内容在最普通的场景里做出不普通的效果来?

通常看,大多机构在筹划活动时要么以卓越的场地优势加持、要么以新奇的活动方式致胜,很少有人愿意如盖娅这般主动化繁为简。尤其近两年疫情连绵不断,又逢众多自然机构蜂拥而入,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盖娅虽为老牌自然教育机构也不免遇到招生不稳定的情况。面对暗淡的市场回应,我也曾质疑为何公园班不增设些抓人眼球的卖点以增强竞争力?观望下来发现盖娅在信仰与五斗米之间对前者始终坚定不移。


女儿是跟着森幼活动长大的孩子,从公园班到农场,再由农场升阶到游学班。年末总结时,我也把自己对公园班的困惑与她分享,想听听一个孩子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些许想法和感受。

我:为什么你觉得大家需要从公园班这么简单的活动开始接触自然呢?

女儿:因为如果你上过公园班,你有一天再去一个公园,那里的树特别多,散落在地上的果实也特别多,奇形怪状的虫子也特别多,特别漂亮的蝴蝶,特别好看的那种,大自然里特别稀奇的东西,你就会察觉到那些东西好有意思。你想留下它,比如一棵草、一棵花,它特别漂亮,你就想把它揪下来,摸摸它呀,再把它插回去,但是你不可以这么做。你可以把它照下来。

我:哦,把它照下来,拍下来,或者用眼睛记住它。也就是说,公园班除了让你感受到美,还能让你知道有一些规则。

女儿:对!没上过公园班的人,他去一个公园,他就会这么想,那些树就是一些树,那些花就是一些花,有什么好看的。那些虫子就是一些恶心的虫子,不好看。他看见一朵花,有可能把它摘下来带走。

我:那为什么我们要从公园开始呢?为什么不能直接去百望山,或者去更好玩的农场呢?百望山或者农场里也有你刚才说的大自然漂亮的景物,也可以教给你规则。

女儿:因为你要适应这个环境。如果你不适应,直接去爬山,有可能会受伤,产生各种危险。

我:换句话说,就是公园这个环境更安全一点,简单一点,对吧?

女儿:对!如果上过公园班,你就会注意安全,安全第一,不会光顾着引导员留的任务。如果你没有上过公园班,直接上农场班或游学班,你就会不注意安全,比如农场里的牛,如果你太靠近了,它有可能会伤害你。再比如爬山的时候,如果你老想着引导员留的任务,去抢第一,那就会产生危险。

我:我还有一个问题。在森林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会有分开的时间,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

女儿:其实挺好的,可以和家长分开,学会独立。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觉得好boring,就是因为家长找到什么东西时,就会递给你看,不用自己去找。跟别的小朋友一起时,你不光会交到好朋友,而且没有家长管着了。

女儿的回应,我简单梳理如下:

1.公园班让人有能力感受到身边大自然的美,对身边的美能够察觉、看见;
2.公园班可以告诉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时须遵守的规则,大自然需要怎样的尊重
3.公园班让大家知道安全与危险的界限,让孩子逐步适应规则;
4.有过公园班的经验,才知道辨别主次目标的概念,不会一心只想着赢;
5.家长也需要学习,万事代劳会让孩子没了兴趣。


短短的几段回答,不仅让我慨叹森幼生活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让我望见了公园班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和立足点。

纵观公园班的参与家庭中,孩子间的起点、家长选择前来的原因都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来之前没在土地上爬过、有的不知道怎么交朋友、有的还不太懂规则;家长们有些是带着疑惑前来感受新鲜的,有的是追求户外亲近自然的,也有的是亲子间明显出现问题亟待解决的……种种不一致让活动所需面对的问题与诉求相互交织。推心置腹地理解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和父母,他们最需要的或许不是一场场大开大合、精彩纷呈的活动,而是一个逐渐发现问题、梳理目标的机会和过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告别咿呀学语和蹒跚学步的状态,父母们也开始关注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还能向孩子提供些什么。4岁、5岁仿佛是很多父母们行动上的分水岭,从温婉和善、鼓励孩子自由生长,突然开始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没有玩够,大人期待值攀升,自此内心观点冲突越来越多,佛系与焦虑也不断彼此反驳。

生活中过多的变化和纷杂的声音,让很多人忙乱中失去了对事物本能的好奇心和感受力,同时又极度缺乏平衡调节内心标准的能力。孩子应该怎么长大?成人怎样才不迷茫?以这样的角度再去定位一场自然教育活动的话,我们的目标就变成了去捕捉那些生命中最朴素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割舍不掉又绕不开的东西。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与自然的互动,家门口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足以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启发他们的心智。透过孩子在自然界里和人事物互动的点滴,大人们便能够清晰地看到孩子们真正的发展和需求。朴素的认知与选择在哪里玩、玩什么并无太大关系,公园这样最接近生活的场景,反而让大家更容易辨清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盖娅扮演的角色,从不是一位智者每每将最佳答案告知于你,而更像是你身边的一个影子,在你彷徨犹豫或即将犯错时给予适时的提醒。

有人说,森幼的公园班里感受不到惊奇,但或许正是这般平淡中有给予、温柔中有坚定、细水长流的姿态,才让其中的人慢慢地回归或找到了自己。动辄的封控、隔离,告诉我们生活可以说变就变,唯有最好的自己才让你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安定!

文 | 海棠
图 | 盖娅森林幼儿园公园班课程组


无论有无症状,我们都可以从家中的自然获得慰藉:


你仍是“喜羊羊”,还是已经“沸羊羊”了呢?无论如何,厨房都是我们安顿身心之所在:



--扫右下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首页 查看更多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自然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