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数字游民、马德拉岛和音乐创作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6-07

搬来「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小岛马德拉有一周了!这里也是C罗的出生地,到处布满了他的痕迹。最近全面开启社交属性,在岛上了结识了大批有趣的新朋友!除了那些纯粹是来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游民们,还有很多创业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基本从零开始打造小岛理想生活:婚庆旅游、健身艺术、更不用说组织即将到来的数字货币大会了!悄悄透漏一下,某知名流媒体公司将要在岛上拍一部数字游民的纪录片,你说我会不会出镜呢哈哈哈!



搭建狂人Pieter Levels在2015年时就做出了预测:到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的数目会达到10亿人。2020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加快了这一进程。这也是诸如马德拉等欧洲小岛可以兴起的原因。


远程办公历史:

- 第一次浪潮:互联网发展时期(2007-2013)

- 第二次浪潮:数字游民成为趋势(2014-2020)

- 第三次浪潮:全球疫情冲击下的远程办公模式(2021+)


远程办公优点:

- 节省通勤时间

- 灵活性和自由度

- 避免开放式办公室带来的干扰

- 能数字交流解决的问题无需面对面交流

- 无需依照工作地点选择安家地点

- 跨境跨地区合作

- 公司节省成本


数字游民的困扰:

- 朋友圈不固定➕恋情不稳定,容易导致孤单和焦虑

- 签证和护照问题

- 全球化导致每个地方大差不差,新地点带来的新鲜劲儿很容易过去


未来趋势:

- 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居住地(比如喜欢足球住在足球发源地,喜欢动漫去日本,喜欢瑜伽冥想去印尼...)

- 目的地需要有良好的基建,城市和国家会搭建社区供数字游民交友

- 相关政策和法律的设定(银行、签证等)

- 城市不再靠旅游创收而是靠吸引数字游民


我近两年一直采取数字游民的办公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跨时区异步工作。其中最宝贵的经验便是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体系,支持自己按时完成工作,同时不会过劳或者过闲。


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可以有固定的日常惯例,但很多远程办公的人们都需要经常跨国跨时区旅行。这时候很容易因为时间和精力问题,而影响了工作质量和进度。


当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你需要能够快速识别工作系统的「故障」,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工作流程?「日常惯例」中哪些领域可以妥协,哪些又完全不能妥协?对我来说,我在旅行工作的过程中「间歇性断食」和「运动」是完全不可以妥协的,毕竟健康是我最看重的元素,那就在保持这两项时间的情况下,适当将其他杂项的时间分配给探索新城市或者结交当地新朋友。不断根据环境的改变优化自己的工作系统,也要适当放宽心,允许旅行工作期间突发的偶然和混乱。


即将在Chiwi Journal播客采访一票岛上的数字游民,欢迎留言写下你想了解的问题!


马德拉小岛掠影


不记得哪位名人曾经说过,数学和音乐是人类最真实的语言。当卡尔·萨根将一张旅行者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s)送上太空时,我们就知道了音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总结下伟大的作家们对于音乐的看法:

1. 苏珊·桑塔格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平均每天阅读8至10小时,而她对于音乐的热爱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曾在15岁的日记中写道:「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美妙且最有活力的。它抽象、完美、纯粹,同时又很感性。我用身体聆听,而我的身体也用疼痛去回应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激情和悲怆时感到疼痛」。

2. 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他最后一本散文集《没有国家的人》一书中写道,音乐之于他高于一切,并使生活变得值得。「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让这段话成为我的墓志铭:他需要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证据就是音乐」。

3. 诗人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在信中写道:「我几乎可以弹奏《第五交响曲》的全部内容,并用它解决了许多难以入睡的问题。音乐这个高贵又强大的东西,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没有音乐,我宁可去死。亲爱的缪斯女神请原谅我所述的话语,即使是诗歌也不可与音乐同日而语。我发现最近手指越来越想弹钢琴了,我不会再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过冬。十年来,我一直在忘记我对于音乐的热爱,这都因为我实在是太蠢了。现在我身边剩下的只有巴赫,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这么爱他,他是如此的纯粹,如此的无情和不可侵犯,就像几何学中的一个定理」。

3. 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的生活将是一个错误。「上帝赐予我们音乐,首先是为了引导我们不断发展。音乐可以让我们兴奋,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振作起来,或者用它最柔和的忧郁音调击碎最坚硬的心。但音乐的主要任务是把我们的思想引向更高层面的东西,甚至使我们颤抖......音乐常常用比诗歌更具穿透力的声音说话,直击心灵最隐蔽的缝隙,引导我们走向美好和真实。然而,如果只将音乐作为一种消遣手段或拿来炫耀,那就是有罪有害的」。

4. 叔本华在其1818年出版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对音乐的力量进行了广泛的探究,他写道:「音乐是如此伟大又精细的艺术,它对人内在性质的影响是如此强大,完全又深刻地被人们公认为一种完整的宇宙语言,其鲜明性甚至超过了感知世界本身。我们当然要在音乐中寻找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莱布尼茨认为的音乐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算术练习。我们必须赋予音乐一个更为严肃和深刻的意义,音乐代表着最根本的存在」。

5.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21岁的时候描述了舞曲带给她的震撼:「舞曲激起了我们人类的某种野蛮的本能,让你在一瞬间忘记了几个世纪的文明,让你屈服于那种奇怪的激情,使你疯狂地在房间里打转。你随着音乐摇摆,在小提琴的漩涡中对一切都视而不见,仿佛有一股湍急的水流将你卷入其中,这就是神奇的音乐」。

6. 赫胥黎在一篇名为《剩下的就是沉默》文章中写道:「当无法表达的东西必须要被表达之时,莎士比亚就放下笔头,开始放音乐」。

7. 奥利弗·萨克斯在《嗜乐者》中捕捉到了音乐作为最高精神寄托的特点,他在911后的几天后写道:「我骑车去炮台公园的路上听到了一段音乐,然后加入了一群坐在那里凝视大海的人群,我们默默地听着一位年轻人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的D调恰空舞曲。当音乐结束之时,人们安静地散去。显然音乐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安慰,这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做到的。

音乐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它完全抽象,又具有深刻的情感。它没有能力代表任何外部的东西,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来表达内心的状态或感受。音乐可以直接穿透人心。人们不必了解歌剧《狄多和埃涅阿斯》的具体故事,就会被她对他的哀叹所感动;任何曾经失去过挚爱的人都知道狄多所表达的内容。音乐存在着一个深刻而神秘的悖论:虽然它让人更强烈地体验到痛苦和悲伤,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慰藉和安慰」。


推荐下Netflix的纪录片《Song Exploder》,揭秘歌手代表作品幕后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集是介绍摇滚乐队Nine Inch Nails的经典曲目《HURT》。


《Hurt》创作于1995年并获得格莱美提名,2002年Johnny Cash的翻唱版本更是收获各大奖项,获得乐届高度评价,连原作者Trent Reznor都说,这首歌再也不属于我了。《Hurt》也多次被影视作品征用,比如说《金刚狼》《瑞克和莫蒂》《犯罪心理》《疑犯追踪》等。个人还是最爱卡什版本,尤其是配套的MV,每每重温都会潸然泪下。

Trent Reznor介绍说,他从小就被孤独感所侵蚀,小时候听到Pink Floyd《迷墙》时,第一次感觉到音乐的魅力,他在音乐中找到了共鸣和理解。Trent刚开始创作时充满了恐惧,觉得自己的作品不会被人们接受,但是强烈的情感在他体内作祟,让他不得不去创作,去释放困在内心的情绪。没想到他野生的音乐创作专辑备受好评,于是接着有了第二张专辑《The Downward Spiral》,而乐队也凭借这张专辑由地下成功上升到主流视野,《Hurt》便是这张专辑的主打单曲。

Trent在创作《Hurt》时,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哀伤感和被抛弃的感觉都融会在歌词中,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于是用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试图在迷幻中让痛苦消失。Trent一直视David Bowie为偶像,没想到这首他在卧室写的歌,有生之年能和Bowie同台共唱。但他得到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不配,越觉得痛苦,后来的几年人生也像第二张专辑描述的那样,成为了酒精和毒品的奴隶。直到2001年进了戒毒所才逐渐康复,2002年Cash翻唱他的曲目更是让他看清人生真谛,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再特别推荐下Song Exploder这个同名播客节目,主播Hrishikesh Hirway自2014年起就开始做这档播客O网页链接 至今已有194期节目且大咖云集(METALLICA、DUA LIPA、SELENA GOMEZ、LORDE、IGGY POP...)。身为内容创作者,特别喜欢听其他创作人幕后的故事,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都成为大家创作的源泉,生活真的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 期待许久的《舒马赫》纪录片终于上线了!

第28分钟/1小时23分钟/1小时31分钟哭点满满...

话说这两年的F1最喜欢:

- Daniel Ricciardo的笑容和性格(收了同款卫衣和帽子)

- Charles Leclerc的颜值和冷静

- Max Verstappen的求胜心态

不再惧怕美人迟暮,但是壮士暮年总让人唏嘘感叹… 运动员们的黄金时间最多也不过数十载,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是否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2. 尽管生活向你扔来一系列随机的人和事,但要不要让它们留下,还是看你自己。做好选择和决定,让什么样的人进入你不完美的世界,了解你的瑕疵和黑暗面。


3. 先人们在几千年前已经解答了我们现在纠结的绝大多数哲学问题,我们再讲再总结都是絮絮叨叨的表现,那为什么还要去写去说呢?大概就是因为「本人」吧,毕竟人们无法再看到古人如何「知行合一」,而你现在的存在就是通过把道理活成实例,用所谓的人格魅力去发挥涟漪效应,毕竟这个世界上多一个开悟的人,就多一份希望。


4. 「中国传统水墨画十分崇尚“默示”的思想,它对色彩的疏离,表达的正是一种从视觉感官回归到“道说”本位的追求。虽然只用了氤氲单色的水墨,但墨色的单纯正如“道”的朴素,形成所谓“运墨而五色具”的情思在内心之中的灿烂绽放。水墨对“道”的“默示”,显现的正是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来自“道”本体的精神力量。」- 《绘画空间:被折叠的意义“深度”》

想第一时间了解英文科技和未来趋势,但却不知从何入手?

想加入创作者经济潮流,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想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 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欢迎和我一起成长学习!

每月我会花费140+小时阅读中英文书籍和文章,并听看英文播客和视频。

你将读到的10万字内容是我总结和翻译的精华,内容聚焦财富自由、人生哲理、写作技巧和思维模型。

每周固定更新,一次性付费,终身受益

(最近添加了David Perell价值$4000美金的写作课程总结)


具体权益:

- 笔记加密链接(Notion)

- 每月30分钟一对一聊天对话或提问咨询

- 当前价格仅限50人。

购买链接:https://camelliayang.ck.page/products/cycircle

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CY Circl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