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⑭】盐铺:无意我开百花凋 只争一缕香气清

黄山日报
2024-08-28


新世纪之初,我市农作物种植还比较单一,多以水稻为主。而休宁县盐铺村,在时任村书记李讨饭的带领下,锐意改革,大胆求变,调整产业结构,由种水稻改种菊花,以一朵菊花带富了一个村,成为首批跨入全市达标验收的小康村,也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核心

提示




■  囤盐铺子变菊花之乡

七月夏中,天朗气清,西出海阳,顺夹溪河而上2公里处,我们便到了盐铺村。走在盐铺村,近处荷叶亭亭,远处菊花如玉。新徽派楼房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健身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幅赏心悦目的现代美丽乡村图景。



盐铺,因紧傍夹溪、横江,在清代康熙年间(1696年)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休宁县四大水运码头之一,村中不仅有囤积食盐的仓库,还有许多经销食盐的店铺,村庄以此而得名。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农为主的盐铺村农民仍然过着“种田吃饭,养猪过年”的生活。直至2000年左右,盐铺村选择了菊花作为主打品种,大力发展有机徽菊产业,以这一个品种带动经济发展,连续多年在黄山市位居村级农民纯收入之首


2019年,盐铺村菊花种植总面积2600亩,产量130万斤,年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0元左右。





■  “讨饭书记”偏爱菊

在盐铺,说菊花,不得不提李讨饭。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说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我们村有个“讨饭书记”



李讨饭的生世颇为坎坷,因家境贫寒,出生仅7天的他就被送到盐铺一农家寄养。养父母没文化,给他取名“讨饭”。童年的生活过于艰苦,他甚至没上过一天学,这也使得李讨饭从小就树立了“人生需要奋斗”的决心。



上世纪80年代,盐铺村民的传统经济主要靠种水稻,年人均收入只有200多元。到了90年代,村民年人均收入也才600多元,是全省典型的贫困村。1998年,李讨饭全票当选为盐铺村村委会主任。1999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前后,为改变盐铺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李讨饭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形成了“科技兴农、富民强村”的发展共识,先后尝试种植草莓、西瓜、黄豆,从亳州引进中草药,但都未获成功。2001年,市科技局在休宁县源芳乡九坵村试种了25棵菊花苗,效果不错。李讨饭看到了希望,当即引进并带头试种了5亩。“不懂技术,没有经验,第一年效果并不好。”但一同试种的村民6分地的菊花收入就有2000多元,是种水稻400多元收入的5倍,这大大坚定了李讨饭种植菊花的信心。第二年,菊花试种成功;第三年,李讨饭发动村两委和党员共36户种植菊花;第四年,种植户上升到96户;第五年,全村200多户村民不需要动员,全部种上了菊花。



带着农民干、种给农民看,李讨饭带领盐铺村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黄山率先突破万元大关,之后连续多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市榜首,拥有“中国徽菊第一村”的美誉。





■  村民喜采致富花

盐铺村的老书记曹长来是该村“一村一品”项目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之一。“1999年,我们村喊出‘压粮扩经’口号,压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尝试了中药材、农副产品、莲藕、豆角等经济作物,经济收益总体比粮食翻一番。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收益更高的菊花。”



村民叶小进2007年开始种植菊花,早先种了一两亩,那时一亩能收入6000元左右。之后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菊花品种也从单一的徽菊扩大到大皇菊和金丝皇菊。“今年我家种了10亩地,徽菊4亩,大皇菊和金丝皇菊6亩。”叶小进说。菊花采完就开始育苗,菊花种植周而复始,没有空闲时间,人也很辛苦,但叶小进感觉,每年的辛苦还是值得的。村里推行“一村一品”种植菊花对村民来说是件大好事,比原来种的那些农作物收入都高。菊花带给盐铺人幸福生活,高峰时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在种植



这两年盐铺村民种植菊花较往年略有下降,村里开始有人转行种甘蔗、西瓜、茭白,但作了一番对比后,不少农户又种起了菊花。





■  中国徽菊之乡重振雄风

菊花红火之时,盐铺村还率先在全市搞起了乡村旅游。早在2008年,总投资2200万元的山越民俗风情园建成,2009年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 2010年被评为省市级旅游专业村,2012年全年接待人数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00万元,每年可直接为村级集体增收20万元。但好景不长,因管理、经营、市场等存在问题,山越风情园一直亏损,几年前不得不关门歇业。一度红火的盐铺农旅结合新模式就此“夭折”。



“担任村书记后压力很大。”采访中,2019年担任村书记的占闰华坦言,这几年是盐铺菊花的低潮期,走过了10多年的辉煌之后,市场饱和、价格下降、土壤酸碱、病虫害增加等影响,菊花产业发展面临新问题。“菊花产业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来之不易,全靠老百姓支持。”占闰华说,虽然菊花经济效益不如历史上最好时期,但这条路会坚持走下去。



休宁县县委常委、海阳镇党委书记金学年表示,盐铺菊花产业要大力培育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建立菊园有机管理模式,发展线上销售,鼓励能人输出,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带动菊花产业发展,推动菊花产业升级,提升盐铺菊花品牌效应。



金学年还透露,停摆的山越风情园项目有望盘活,县里的招商引资项目——南山东篱文旅项目将落户盐铺。项目集文化创意、艺术交流、艺术展示、旅游度假于一体。目前项目规划已通过评审,有望今年动工。未来可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助力盐铺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实现蝶变。


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章庆华称,我市高度重视菊花产业,市政府今年2月将菊花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之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写了《黄山市菊花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意见》,成立了菊花产学研协作组,并开展了菊花产业调研等工作,全力推动黄山菊花产业发展。






瓜子铺语录



元稹曾有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从卖盐到种水稻,再到种菊花。盐铺的乡村经济,折射出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至今,通过菊花特色产业的发展,盐铺成为黄山乡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当前产业发展出现新拐点,属于农产品阶段性供给过盛的矛盾,需要农民正视问题,从长计议,提升竞争力。当地政府应科学引导、精准施策。相信盐铺的明天会更好。



题字:姬臣

策划 :瓜子铺工作室

文字:程向阳

图片:邓根宝 胡高华 程向阳

制作: 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程向阳
二审:徐海生 终审:项其敏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⑬】祊塘村:莲藕产业期待新机遇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⑫】洪琴:小汤圆扬名大上海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⑪】狮石:弹一曲红绿融合乡村振兴新曲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⑩】朱村:打造屯溪特色农业新高地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⑨】五里村的桃子熟了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⑧】柘岱村:酸酸甜甜杨梅季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⑦】一见“粽”情石人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⑥】绵潭:万山枇杷如金黄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⑤】石迹:白鹇之乡出好茶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④】碣石:红色沃土 绿色希望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③】大谷运:山高水美有好茶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② 】新明:猴魁小镇 名茶富乡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① 】新华:千顷翠竹富一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