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满天星” (56)】“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黄山日报
2024-09-08

本栏目由

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

黄山日报社

黄山人才发展集团

联合主办





前言

// FOREORD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今年,全市全面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设进度排在全省前列。



01

破旧立新


解决田块细碎化



日前,记者走进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只见新农人吴金财正在指导农机手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机器所过之处,秧苗嫩绿,水泛白花,横成趟、竖成垄、斜成线,采苗均匀,株距适宜。


如今的盛洪村,已经普遍使用农机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去年,这里的农田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田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盛洪村因地制宜,通过村集体流转、村民按地权收益的方式,解决了村民间的意见不一致。同时划分出合适地段,为有自耕意愿的村民,留足了“自留地”,做到“确权不确田”,每年按照确权本上有多少亩田,就领取多少回报。重要的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从最初的不支持到现在的全力拥护。


徽州区西溪南全程机械化现场会


作为山区城市,我市“八山一水一分田”,很多农田分散经营,规模效益较低,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托管”相结合,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回乡创业、大户参与流转,打造成片成方的高标准农田。原来零散碎小的小田块,变成了大田块,有效解决农田细碎化问题。



02

依托特色


实现效益最大化


位于歙县王村镇的新安村,风景绝佳,然而这里的田块地势低洼,耕作土层薄,土壤含砂量大,一直以来种植效益较低,为了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利用率,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当地依照“县级谋划统筹,镇村推进实施”的方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统筹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改造提升1000亩高标准农田。郑村镇向皋村和棠樾村采用“流转承包+特色产业发展+分红”的方式,依托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谋划实施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通过田块整治,配套建设沟、渠、桥、塘、坝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建田间生产路、机耕路,改善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

 


今年以来,我市在3万亩项目全部完工并通过市级验收的基础上,提质增效,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3.5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新建0.5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截至目前,项目初步设计已全部完成,占计划的100%,已提前实施完成1.97万亩建设任务,占计划的56.29%。




03

整合资源


实现农业生态化


仲夏时节的黟县宏村镇塔川村,田畴沃野,梯田层叠,“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一块块新秧田像一幅幅画镶嵌在青山之中。




黟县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抓手,结合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全域旅游等要素,拓展农耕文化、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乡村旅游等多重功能,兼顾“缺什么、补什么”的实际需求,不断强化农田规划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助推撂荒地变良田。今年,黟县将投资18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涉及碧阳镇、宏村镇共7个行政村,总面积0.8万亩。


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各方面要素,打造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形成农田建设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旅游,年均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为当地旅游经济总量增收20%。



04

统筹推进


打造乡村产业化


7月初,在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南德家庭农场,农场主程得和工人们正忙着在葡萄种植园里进行疏果、施肥等管护作业,为今年的葡萄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南溪南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距离市中心仅6.5公里,可以说是“出则都市繁华、入则古村田园”。同时,毗邻花山谜窟景区。村中有多家特色水果采摘园,游客或在村内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品享豆腐美味,或到附近的景区景点游览,半日游、短线游,轻松自在玩不累,自然人文皆景观,美食美景轻松得。



今年以来,屯光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环屯溪采摘带布局,高质量推进浯村、富礼、南溪南等村370亩果蔬基地建设,探索打造“休闲观光+特色采摘”农旅产业集聚地,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0家,其中省市级示范农场4家。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以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充分结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五微”行动等要素,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托管”、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四个相结合的“黄山模式”,逐步走出一条以良田为重点,以改善农田设施为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导向,适合黄山山区特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打造出水清河畅、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美丽新田园,为我市打造徽风徽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蓄积力量。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字:程向阳  徐玉香

图视:向日葵

(部分图片由农村局提供)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程向阳

二审:徐海生 终审:祁俊


推荐阅读【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④】璜尖:笋箬飘香出大山
【打造全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⑤】凤霞村:凤栖梧桐起彩霞
【乡村振兴“满天星”⑥】沟村:乡愁似海乃知还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⑦】和平:一个有爱的地方
【乡村振兴“满天星”⑧】流口村:探索走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满天星”⑨】绍濂村:“探花故里”打出“三张牌”
【乡村振兴“满天星” (10)】芦荔:祁门大米第一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⑪】竹铺:惊艳转身
【乡村振兴“满天星” (12)】汤家庄:改变,从“唤醒”闲置房开始
【乡村振兴“满天星” (13)】中村:“乘”着高铁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14)】岭南:山色真开紫翠屏
【乡村振兴“满天星” (15)】乡村振兴: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
【乡村振兴“满天星” (16)】新溪口 :“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满天星” (17)】溪口:休西大镇,风正帆悬
【乡村振兴“满天星” (18)】逐梦星空!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
【乡村振兴“满天星” (19)】从筑秋韵
【乡村振兴“满天星” (20)】瑯𤩐: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21)】青峰:竹岭深处有人家
【乡村振兴“满天星” (22)】金利:乡村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满天星” (23)】汪连俊: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4)】汪乐: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5)】方蕾:“准导演”回乡当“村官”
【乡村振兴“满天星” (26)】林干:干!是最好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满天星” (27)】翟璐: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8)】方嘉:饮水思源报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9)】乡村产业,星火燎原【乡村振兴“满天星” (30)】黄山“后浪”一朵朵【乡村振兴“满天星” (31)】高塘:千年古村焕新彩【乡村振兴“满天星” (32)】芳口村:大学城边 “芳华”时代【乡村振兴“满天星” (33)】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乡村振兴“满天星” (34)】汪满田鱼灯:照亮山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35)】黄山农业:红芳满眼竞风流【乡村振兴“满天星” (36)】“第一书记”读“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满天星” (37)】黄山:不负春光,全力护好“米袋子”【乡村振兴“满天星” (38)】大茂之美,美在兹!
【乡村振兴“满天星” (39)】西溪南:目及之处皆风景
【乡村振兴“满天星” (40)】甘棠:一个城关村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41)】王国贤:与上朱村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满天星” (42)】孙中正:乐在阜田种大田
【乡村振兴“满天星” (43)】金顺芳:以青春之名  书写活力潭口【乡村振兴“满天星” (44)】周民旺:“土书记”的乡村坚守【乡村振兴“满天星” (45)】陈罕晨: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乡村振兴“满天星” (46)】金竹:大山里的红色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47)】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
【乡村振兴“满天星” (48)】严池:洞见新机【乡村振兴“满天星” (49)】红色杜家村:如何破茧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