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爱情,扎根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天津知青

爱情在草原上绽放
(白彦花往事)

作者:付晓峰
引子

1979年9月底,乌拉山下略有些寒意,我从乌拉山车站搭上一趟往东的列车到白彦花。下了车站,我又步行半个钟头到了中滩农场一分场,(兵团时称十七团一连)到了三姑家,又冷又饿的我爬上热炕头,吃了一碗热面条,心里感觉到暖和多了。


闲聊中,我说一分场冷冷清清的,一片空荡荡的。三姑父说:“农场里的知青们都返城了,几乎都走光了,唯一的是分场的马号班的一个天津知青已办完了病退手续,却迟迟不走”我听罢三姑父说的事感觉到很好奇,在我追问下,在一分场马号班当班长的三姑父给我讲述了一段有趣感人的真实故事。

兵团放马的汉子,爱上了草原上一位漂亮的蒙古族姑娘

一分场马号班有个天津知青贾二,(连里大田排有个身高马大的呼和浩特市知青贾大山,连里人都叫他大贾。中等身材的贾二,连里人都叫他二贾)他瘦弱单薄,白白净净的,像一个白面书生,初到兵团时,什么活也不会干,力气又小,后来干脆调到了后勤排马号班。从此,二贾拜一位原华北兵团老职工为师傅(我三姑父)学习铡草、拌马料、收粪垫圈、放马等活。到了三年后,1973年的夏季,他要跟着师傅到乌拉山后的乌拉特大草原放马(带着粮油等食品)到了天气凉的时候,他们师徒才赶着马群才返回连队。几个月来,二贾在大草原放马,经历了草原的风风雨雨,从而得到了草原上的牧民们真诚的帮助,他对大草原牧民的真情和草原上的一草一木有了特殊的情感。更是他醉心是一位年轻的蒙古姑娘娜仁花。娜仁花长的细高身材,俊秀的脸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这位从小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女孩朴实纯真,她是整个乌拉特大草原绽放的耀眼鲜艳的一枝花。天生喜爱唱歌的娜仁花,宽广的大草原赋予她一个金嗓子,在每年的草原上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她总是被特邀的女歌手,为那达慕大会助兴。(娜仁花曾在乌拉特前旗中学读书,因为她哥哥去边防当兵,她才没有继续上高中,又回到草原与阿爸放牧)

从小喜爱音乐,在天津学校歌咏队的二贾,天天在草原放马,他象一只快乐的鸟,尽情地放歌欢唱。他更喜欢听娜仁花的银铃般的歌声,那一串串插上翅膀的歌声,为他俩架起了爱情的桥梁。他走近了娜仁花,他送给娜仁花一本《中国电影歌曲集》的书。娜仁花最喜爱唱电影《阿诗玛》中的插曲。日子长了,一个年轻潇洒汉族小伙子——兵团天津知青二贾走进了娜仁花的生活里。刚开始,娜仁花心里感受到很惆怅和烦恼,她真想退缩。她自己琢磨:自己是草原上的牧民,对方是兵团战士——大城市的知青,迟早要回城。细心的阿爸早就看出了自己女儿的心事,这位在乌拉特草原放了半辈子马的老牧民,一双慧眼能识别出各种飞鸟和走兽,他能揣摩出事情的一二,他温和地对女儿说:“看人要看人品,不要看外表。让我看这个天津娃娃心眼实在,有情有义。”


娜仁花听罢父亲的话后,她不想往后退缩,那天放马的时候,她亮起嗓子唱起蒙古歌,她的银铃般的歌声在草原上飘荡,此时,二贾也高声吼起了那首《一朵鲜花鲜又鲜》电影故事片《阿诗玛》的插曲:

(男)一朵鲜花鲜又鲜,

鲜花长在岩石边,

有心想把鲜花戴,

又怕岩高花不开。

只要鲜花把头点,

哪怕岩高路儿险,

不知你心爱什么人?

什么人儿你才喜欢?


(女)一朵鲜花鲜又鲜,

鲜花长在岩石边,

青松直又高,

宁断不弯腰。

上山能打虎,

弯弓能射雕,

只要有心把花开,

哪怕岩高花不开……

他们俩对唱的动听的歌,那歌声绕着云霞飞,悦耳的歌声引来了一双百灵鸟,他们俩走近了,他牵着她的手,他们真像一对恩爱的恋人……美丽的时光过得很快,没有让他俩感觉到,秋风凉了!二贾要和师傅赶着马群返回白彦花农场了。临走时前一晚上,娜仁花的阿爸让儿子巴特尔与闺女娜仁花去请二贾和他的师傅来蒙古包做客,用蒙古人招待最好宾客的的美餐——烤全羊。娜仁花拿出了招待贵宾的细碟细碗,斟满了飘着浓香味道的奶茶,摆上了奶酪、乃饼…….他们大腕喝饮着河套二锅头的烧酒,大把的吃着鲜嫩的羊肉,娜仁花在毡包里载歌载舞,为家宴助兴。宴席上,杯盏晃动,人声鼎沸,宴席上显示出了草原牧民好客、豪放、真诚的热烈气氛。


二贾和师傅赶着马群走了,老阿爸夫妇带着儿女来送行,娜仁花姑娘眼里含着泪,还在老远老远的草原上,眺望着他们走远的背影……

蒙古族姑娘和哥哥来农场送别回城的知青男友

六年多过去了,(兵团已改为农场)随着一分场的马号班的马减少,二贾他们在秋季再也没有到草原放马,他无时不在思念着草原上那位蒙古姑娘娜仁花。还是在2个月前夏日,他去乌拉特前旗医院检查身体,办病退的医院证明书,他碰巧遇到了骑马到乌拉特前旗办事的娜仁花哥哥巴特尔,他告诉巴特尔,农场的知青开始以病退困退的形式回城,他也准备病退回城。朴实憨厚的巴特尔听到此消息,一脸惊讶,但他没有吱声,他说:“秋天你走时,我和妹妹娜仁花来送你。”说罢,他转身策马挥鞭离去。此时,二贾心里很难过,他病退回城,巴特尔却没有阻拦他回城,也没有责备他无情无义,还说他们兄妹俩到农场为他送行。二贾心里这么也不明白,蒙古人就这样憨厚和实在吗?


还未到了秋季,一分场的知青几乎都走光了,二贾还依旧留在这里,每天他把自己关在小土屋里喝闷酒解愁,难道是他在等待娜仁花和她哥哥?还是他要与娜仁花见上最后一面?此时,他并没有喝多少酒,也没有一点醉意。但是他的脑子里闪过了一幕幕画面:那是他头一次去草原,他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的辽阔的大草原,他的视野和他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他听到了那一串串银铃般的歌声,他踏着歌声走近了那位长的天仙般的的蒙古姑娘,他陶醉了…..多少天过去了,阳光透过了白云,洒在他和那个蒙古姑娘的身上,他俩手牵着手,漫步在蓝天白云下的花的草原上….夜晚,他俩在敖包上相会,(其实敖包就是一个手头堆垒的土包)象电影《草原晨曲》里一样,她们一起对唱《敖包相会》的情歌……他俩的情歌唱醉了弯弯的明月,坠下满地的星星。那醉人的时光,二贾的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俩爱情如草原上花草茁壮地生长,在银色的月光下,他俩结为幸福的伴侣。

然而残酷的现实来到眼前,二贾是大城市的孩子,下乡到兵团,如今要回城,也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爹娘的期盼。但是此刻,他心的天平在情感和未来之间摇摆着。突然一阵马蹄声惊醒了二贾的沉思。二位从草原来的男女牧民来到了白彦花一分场。其中一个是蒙古姑娘娜仁花,另一个是身体壮实的蒙古后生巴特尔,娜仁花的哥哥。他们俩的马背上驮着一堆草原特产:奶酪、奶茶、奶饼和四只风干的羊腿。


一阵敲门声,俩位不速之客已走进了屋。还是穿着紫红色蒙古衣袍的娜仁花用僵硬的汉语说:“二贾哥,你要回天津,我和哥哥代表阿爸阿妈来送你,并给您家里带了些东西。”看着哭红眼的娜仁花和哥哥不远百里来白彦花为他送行,草原上蒙古族牧民的真诚和恋人娜仁花的话感动了二贾,他回城,他们却没有阻挠,反而又来送行并带来这么多的东西。二贾的心都碎了!原想回天津的二贾,一下子心软了,他一把抱住了娜仁花,抱着日夜思念的恋人。他坚定地说:“我不回天津了!”说着他把病退的证明和办完的回津手续撕破了,娜仁花哭着说:“二贾哥,你不回天津了?你父母怎么办?”二贾哭着说:“我今生今世也不离开你了,我要在乌拉特草原一辈子,以后,我把天津的爹娘接到草原上。”看着二贾和妹妹都哭了,巴特尔这个曾当过兵刚强的蒙古汉子也落泪了。


二贾不回城到草原落户的消息感动了一分场的职工和家属!感动了一分场的领导!一分场又把此事报告了中滩农场的领导。中滩农场又将此事上报乌拉特前旗政府,旗领导们很重视这件有关蒙汉民族团结喜结良缘的大喜事。他们又将此事通报了乌拉特草原的乡政府。一分场的领导马上派人布置礼堂,又派人到中滩农场商店购买糕点、水果、喜糖、酒菜等食品,另外买几块长条的白色丝绸。(哈达)还让羊号杀了一只羊,一分场领导要代表二贾的父母,在今晚给本农场职工贾二和他的蒙古媳妇办婚礼!傍晚,一分场礼堂灯火辉煌,里外都贴着大喜字。全分场的干部和职工,大人娃娃都参加了二贾的特别婚礼。一分场热闹的如过节一样。

婚礼上,新郎二贾和他的蒙古新娘娜仁花给一分场的领导和参加婚礼的来宾敬酒,巴特尔代表阿爸阿妈给一分场的干部和群众敬酒。敬酒时,二贾落泪了,是大喜日子的激动的喜泪?还是思念天津父母的伤心泪?谁也猜不出!


在新婚礼的夜里,也是二贾在农场最后的一夜,二贾牵着娜仁花手说:“我们到分场外走走,我在白彦花整整呆了十个春秋,我对这里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娜仁花温柔地问道:“你找我不后悔吗?”“我们俩在一起,会找到我们自己的幸福。”二贾坚定地说着,他的眼里闪烁在坚定的光芒,娜仁花看着二贾,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她紧紧地抱着二贾,他俩的心跳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他们未来幸福的生活乐章。

天津知青到草原上做了牧民家的倒插门女婿

转天,大早,中滩农场的董场长和一分场的刘主任代表二贾的父母将新郎送到草原,他们乘坐着吉普车前往随行,新郎新娘和新娘的哥哥巴特尔及新郎的师傅(我三姑父)四人骑马象箭一样飞向草原。一分场的男女老少都纷纷在分场大门外送行。二贾带着一分场的战友们的深深祝福,踏上了去往草原的路途。


内蒙古乌拉特大草原的秋天,天高云淡,草碧花香。此时,在通往娜仁花的家的公路上,溪流般的汇聚人群,满怀着祝福的喜悦的牧民们穿着崭新的蒙古袍,骑着骏马,赶着勒勒车,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草原歌手娜仁花的婚礼盛会,如此红火的盛况,几乎胜过草原上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


已快到了娜仁花家的居住的蒙古包,只见一座座蘑菇般的帐篷散落草地,(为了接待参加婚礼的草原上乡亲们,乡政府又送来几个帐篷)猎猎彩旗迎风飘扬,袅袅炊烟伴着马头琴声飘散四野。当新娘和新郎下马的时候,当乌拉特前旗政府张副旗长和乌拉特草原的马乡长下吉普车的时候,当中滩农场董场长和一分场刘主任下吉普车的时候,老阿爸和老额吉早早地在蒙古包外面等候迎接,按照蒙古民族迎接贵宾的最高礼节,老阿爸先向各位贵宾首长,双手举杯敬上下马酒,表示着好客热情的主人的真诚的接待,老额吉又向各位贵宾首长献上了雪白的哈达,向各位贵宾首长致以美好地祝福。来宾们又向二位老人敬献了哈达,表示向他们及他们的女儿的婚礼致以最真诚的祝福。

娜仁花的亲戚们忙里忙外,帮助接待参加婚礼的众乡亲们。总共来了二百多人,四个帐篷都坐满了来宾。此时,这里到处是亲人和来宾的祝福的欢声笑语,到处都荡漾的快乐的歌声。更让二贾感动的是,娜仁花的父母,他的老岳父老岳母牵着他的手,老岳父爱抚地说:“孩子,你能舍弃大城市,到我们草原来,与我闺女成亲,乃是苍天的恩赐,是我们草原牧民的福分,我们要象疼自己儿女一样疼你的。结婚后,你不要着急去放马,在家里学习蒙语,咱们是一家人了。”老岳母又亲切地说:“开春暖和的时候,你带着娜仁花回天津看望你的父母,将他们接到草原来生活。”二贾含着泪点点头。


中午,婚礼在草原上隆重举行,绿色草地铺上了红色地毯,一位白发老牧民奏着马头琴,几位老额吉唱起了古老的蒙古歌谣。婚礼仪式中,一位穿着鲜艳旗袍漂亮姑娘的主持人出场,她说:“首先请特来参加婚礼的乌拉特前旗张副旗长致贺词”这位年轻的蒙古族副旗长说:“新郎作为老兵团天津知青,他放弃了回城的机会,他爱上了我们草原上姑娘,成了我们草原上牧民家的新女婿,这是蒙汉团结的表率和喜结良缘的大喜事,我代表旗政府向这一对新郎新娘表示最真诚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接着是乌拉特草原乡政府马乡长和中滩农场董场长及一分场刘主任讲话。

在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声中,穿着崭新华丽的蒙古衣装的新郎和新娘在两位年轻的同伴的陪同下,手牵着手踏着地毯款款闪亮地走出来,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随着爆竹声在空中炸响。将这场草原上的婚礼的吉祥、美好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按照蒙古族的传统的婚礼风俗,新郎和新娘手捧着美酒,高举额头,将深情的《祝酒歌》唱的人心海波涌动,然后蘸酒三弹“名为敬天、敬地、敬人”(敬人为敬父母长辈、贵佳宾客与亲人)祈福平安吉祥。随着婉转悠长的蒙古长调,撩拨起四个蒙古姑娘的柔美的舞姿,新娘和新郎对唱起了《敖包相会》的情歌,草原上婚礼宴会开始。此时,不管你走入那个帐篷和毡包,热情好客的主人都会将你奉为上宾,老阿爸会递上喷香的手把肉,老额吉斟上浓浓的奶茶…..来的佳宾,可以随意到任何毡包和帐篷喝酒吃肉,可以歌舞,可以从中午折腾到晚上,放开肚子大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不醉不归。(这天晚上,新郎二贾给自己的师傅敬了二次酒,与师傅说了好多好多的掏心窝的话。)

傍晚,草原上点起了篝火,篝火烧红了西天的晚霞,也燃起人们快乐的激情。来宾们围着篝火跳起了蒙古舞,新娘与新郎双双地深情地唱起了《草原之夜》等优美的歌曲。新郎二贾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下乡到内蒙兵团,如今却成了草原牧民家的新女婿。此时,新娘娜仁花拉着新郎围着篝火跳起了蒙古舞。此时此刻,新郎与新娘沉浸在幸福欢乐的海洋中……

尾声

80年代,作者在乌拉山脚下二黄河排水闸边

1985年秋,我又踏上了白彦花土地,在一分场的三姑家,我遇到了穿蒙古服装的小伙子,他就是天津知青二贾。多么巧!富有传奇色彩的二贾,引起了我的关注。我早就想写写他的故事,可是三姑父不同意,说一分场有人说他的闲话。我和二贾闲聊起来,他这次来中滩农场商店买盐巴,顺便来看望师傅。他告诉我,他带着他的蒙古媳妇回天津一趟,他遇到了几位兵团战友,他们还在天津登瀛楼饭店聚了一次。他说:“有的战友回到天津还在家里闲呆着,又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学历又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战友还在街道等待分配工作,有的顶替父母,去工厂上班。”我说:“二贾,你留在草原,在草原上创业,很有前途。”他说:“大城市也不是天堂,草原也不是地狱,回城住房困难,找工作难,我在这里很有信心,如今我在岳父家,养了一千头羊,五十匹马,三十头牛。(有三条牧羊犬看护羊和牛)每年卖羊毛,卖羊,年收入八九万,比回天津强,我父母来草原一次,他们说草原空气好,吃羊肉新鲜。”接着二贾又说:“娜仁花的哥哥是复员军人,已调到乡政府工作了。我有了二个孩子,大闺女四岁,小儿子二岁。娜仁花在家照顾孩子,还做家务活。我和老岳父一起放牧。过几年,孩子上学,媳妇就与我一块放牧了,让年迈的老岳父在家里养老。”二贾还告诉我,每年到年根底,他给天津的爹娘寄去两只冻羊,如今回天津的一些知青有楼有车,他也买了一辆人货两用车。旗政府还为年老的牧民在旗里盖了新楼房,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了。


我不觉的心头一热,是呀!二贾在草原创业比回城强多了。那天中午,我和二贾在一起喝了一顿酒。我看到在草原上放马,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颊,他穿着浅蓝色的蒙古袍,和一双高筒黑牛皮的新马靴,他象活脱脱的一个蒙古汉子,他身上没有一点天津知青的影子。


酒足饭饱后,二贾骑着马走了,我与三姑父送他出来,他上马时,我对他说了一句“白音而泰”(蒙语:再见)他很吃惊地说:“你还会蒙语?”我告诉他,我在包头长大,上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蒙语,如今都忘完了,还记得几句。他笑了笑,策马挥鞭一路奔驰。我望着他骑马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他祝福。

如今我又想到了远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的二贾。二贾为了爱情,扎根在内蒙古大草原,与他的蒙古族妻子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他选择了人生的善良和做人的良知。在当年知青回城的大潮中,不缺少教授和专家,也不缺少政界一些大人物。而缺少的是象二贾这样的小人物的善良和良知!有的知青为了回城,抛弃了农村和牧区的爱人和自己的骨肉儿女,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选择了人性的冷漠,她们失去了人性的良知。即使她们在城里过着幸福的日子,但是在她们的心里蒙上了抹不掉的罪孽的阴影。(在中国知青的史册上留下黑色的污点)


天津知青二贾的善良和纯真,值得我尊重,值得我给他写写他那平凡的人生的故事。

(本文除了二贾是真名,其他人物用的化名)

2023年6月24日初草于天津顺通家园

作者简介

付晓峰,祖籍天镇县。1952年出生内蒙古商都县,1965年就读包头十五中学。197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十七团战士,后调兵团电厂(乌拉山电厂)宣传干事。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业报》《巴彦淖尔报》《天津日报》“满庭芳版”版《今晚报》“人物专刊”版《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及“文化广角”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周刊”《人民政协报》“春秋,朝花夕拾”版,《民国春秋》《良友》《连云港文学》等二十五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已出版《绿星照耀在东方地平线上——华夏名人与世界语风云录》一书,《小火炬手之歌》报告文学集。2014年,山东枣庄大学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藏作者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发表的“名人与世界语”名人传记文章33张报纸,并颁发收藏证书。2000年,其生平与世界语创作经历被收录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物志》。2017年,又被收录于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名录》。

作者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协会理事,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付晓峰文章

【文革杂记】一个老知青的苦难人生白彦花女知青自家菜窖上吊之死春天里凋谢的花——天津女知青身亡始末凋谢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花—天津女知青之死一只失群的雁—永远留在荒野上的女知青在生与死之间行走的姑娘——老知青矿工的女儿李家园胡同老知青的故事李黑子的二手时代,返城知青的风雨岁月一位回城知青交警的苦涩婚姻两位兵团知青踏上了人生不归之路大山里的牧羊人,文革中一个回乡知青的放羊生涯桑干河的女儿——我骨肉分离的妹妹三姐嫁给小山村的农民——一个回乡女知青的坎坷人生农民苦瓜娶的媳妇是一位女知青——地主的女儿我的老房东是地主回城梦——返城知青的孤苦老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她在寒冬中悄然自杀留在北大荒的最后两位女知青乌拉山下的两座女知青墓老连队写黑板报的那个小伙子 ——怀念我的兵团战友任庆生一位女兵团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学长号的厕所清洁工,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一位兵团老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一个老兵团知青送儿子到内蒙古农场体验吃苦的日子一对兵团老知青夫妇回城住大杂院平房的难忘岁月大山里的黑妹,一个回乡知青的难忘经历一个兵团老知青不堪回首的青春记忆
兵团知青:救一位上吊女人的苦涩往事回城后替别人相亲,—位老知青真实的回忆侦破“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的一段往事唐山知青魏建华,回城后与36位贫困学生的真实故事兵团诗人回城后的官场浮沉——从局长到看门人
一个兵团老知青历经乌拉山电厂保卫科外调和抓捕难忘的往事
火车上遇到一位“穷困无助”女知青巧设圈套,我却被蒙在鼓里
包头傻知青贾来福苦涩坎坷的人生在天津我曾采访了一位瑞典人,一个老知青难忘的回忆
一个兵团老知青陪伴妻子住医院历经病房里真实的故事
不该凋谢的一朵故乡兰花,一个老知青苦涩的记忆
内蒙兵团连队食堂的故事 (兵团生活纪实)我在天津接待了一位意大利人一个兵团女知青回城的苦涩婚姻

难忘的时光—在中国光华知青关爱基金天津站当志愿者的日子

乡村三姥姥家的往事,一个回乡老知青的回忆

老驴的眼泪,一个回乡老知青的难忘的经历

当年公社演出样板戏的风波

雁北农民毡匠李长禄风雨苍凉的人生

远去的喀秋莎,珍藏在一个老知青心里难忘的记忆

廊坊盲人作家李东辉的风雨人生

一个老知青下乡种田当农民后又当煤黑子风雨坎坷的经历

兵团岁月——恋爱的季节

思念母亲付桂兰

报社里一位临时女清洁工

记忆中的乡村小伙伴

一位女知青回城后勤俭持家的平凡生活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