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陶原珂:《广州话表意范畴研究》后记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本著从最初萌生整体认识广州话的存在形态,到最后构成对广州话表意范畴的系统描写与论述,前后历时近20年。期间,我完成了另一领域(词典学)的博士学位课程和赴加访学的研究,在每月定期编辑综合性学术研究杂志的工作之余,却时断时续地放不下整体认识广州话的研究。起初得益于郑定欧、周小兵、蔡建华等一批热心广州话研究与教学的学者鼓动和组织,后来多赖暨南大学詹伯慧教授牵头组织的粤方言国际研讨会以及陈恩泉召集的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的定期约会,大多数论文都是在学界相互交流的氛围中促成的,整体认识的框架亦随之逐渐成型。今有成书之日,首先应该感谢本地学术界共同营造的学术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本著为广州话的母语研究,始终与普通话进行译释与比较,须建基于对本色的广州话和普通话的把握和认识。笔者是广东广雅中学子弟,24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广州,从学前到中小学,以至当工人的7年里,都主要是与广州西关一带(广州市解放路以西)的广州人交流和交往,这样所习得的广州话应该是属于西关的,日常说的是“呢度、呢排(这里、这段时间)”,而不说“咿度、咿排”。故此,本著的广州话语料,也以广雅子弟、教工的外部语言的语感为参照。本著的普通话译释,则不时与发妻(北京人)相斟,虽然有时也体察到,单靠母语的语感未必就能够确定标准普通话的表述,但是有这种母语的语感支持,却无疑是便于认识和把握普通话标准表述的。因此,本著也应该感谢这两个语源的滋育。



 成果的最终形成,还得益于责任编李展鹏的大力支持和完善书藉编辑的建议,更得益于为本项目评审的专家所提出作为书籍成果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些旁观的识见使本著日臻完善。这里一并谨表谢忱。



  作者:陶原珂        

2017223日于羊城



往期热文

成果推介 | 张振兴: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介绍【转发】

语言技术 | 范俊军、彭志峰:《多媒体语料转写标注教程》绪论

行走田野杂记 | 龙安隆:《永新方言研究》后记

学人 | 邵敬敏:《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序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图文编辑:王晓珊

图文审读:古承红

责任编辑:老   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