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论|郑张尚芳: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分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图|郑张尚芳先生

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分


郑张尚芳



小引

地名是当地居民给居留地及地理实体取的名称,带有明显的民族烙印。外来者往往也名从主人,照以称呼。即使随着历史发展,某些土著民族因迁徙、同化等原因已经从当地消失了,其地名有的却还能久久保留下来。也有一些老地名随着移民而带到新地去。因此我们往往能够通过地名研究而窥见古代民族的语言、分布及迁徙等状况。比如汉宣帝本始二年大伐匈奴,其中蒲类将军准备“与乌孙合击匈奴蒲类泽”。“蒲类泽”即今巴里坤湖(“坤”是“湖”kol的译音),“巴里”与“蒲类”(古音*baa-ruds)都是突厥语“老虎”bars(今哈萨克语barəs)的译音,地名至今未变。春秋时鲁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大卤”即今太原,《谷梁传》说“中国名‘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大卤”古音*daal-raa,正是突厥语“草原”dala(哈萨克语talaa)的译音。从此可见古匈奴,狄与今突厥语各族关系密切,“狄”(古音*deg)又译“翟”(古音*dreug)也很可能跟türk有关。


学术界大抵承认侗台语各族的先民与古百越人有关,但从语言上说明两者关系的,除韦庆稳先生在《试论百越民族的语言》(《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中论及外,还不多见。因为古越语材料本来不多,音义和侗台语对应明确的更是难得。现在从《春秋左传》、《汉书》中发现一些古吴越地名,具有侗台语的明显特征。按古吴越两国语言相,《吕氏春秋·知化篇》即说过吴与越“习俗同、言语通”,指明吴国人民也是操越语的。

盱眙

《左传》襄公五年经文:“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善道即今江苏盱眙县。“道”字《谷梁传》《公羊传》作“稻”,“稻”系同音假借为“道”(古地志皆作“善道”,如阮胜之《南充州记》:“盱眙本吴善道地”,应以“善道”字为准)。《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其中“稻”应为“道”字。


《谷梁传》的解释说明了:(一)当时吴人语与中国(指中原)的华语不同,需要翻译;(二)“善道”是古吴越语地名的译意,原音善说“伊”’,道说“缓”。


“伊”脂部影母字,古音为*ˀi,因《说文》伊古文从“死”声,徐锴《系传》又说俗本作“尹”声,说明声母带有后置成分-l,所以*ˀi←ˀli。“缓”中古为桓韵匣母字,桓韵有wan、on两个上古来源,古音当作*ɦwaan←ɦwloon。此两字音义皆与今侗台语相当:



照侗台语言语法,名词的修饰成分后置,好道路的语序应为“道路·好”,“善道”原语应作“缓伊”(正因语序不同,所以《谷梁传》才将二词分开解释,不像前引“大卤”条那样合为一词解释),到唐时陆德明作《释文·谷梁音释》时已不明此理,故误云“吴谓之伊缓”,这个词序是陆氏以意误合的,原文并未说“伊缓”。按原语应为“缓伊”,因为秦代改名为“盱台”(后类化写成“盱眙”,但“眙”字所有字书都特别指明音怡),读作吁怡,古音为*hwa-lɯ,“盱”字从于声(古音*ɦwa),“缓”字从爰声(古音*ɦwan),“于”“爰”阴阳对转,二字古常通用;“怡”之部,“伊”脂部,二字音近。很清楚“盱眙”(*hwa-lɯ)是“缓伊”( *ɦwaan-ˀli)的另一译法。不过“缓伊”是鲁译,“盱眙”是秦译,鲁人秦人听来音有点点差异,因而用字不同。大概“善道”这个译意地名当地通行不开,结果还是“名从主人”改译为“盱眙”了。虽然“缓伊” “盱眙”用字不同,但可看出原来是同一词语,这个词语无论音义、词序全都符合侗台语的说法。

夫椒

《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杜预注“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太湖中椒山”。“夫椒”也作“夫湫”,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十八引《郡国志》:“越州椒山,隶会稽县,春秋败越于夫湫”。


“夫椒之战”,有人怀疑太湖中椒山“非战所”,不过当然战争不会是在那个小山头上进行的,事实上吴越都以水军为主力,作为主力决战,在太湖中椒山水面是合于情理的。


夫,通常以为是无实义的发语词。不过这里“夫椒”明显对“椒山”,也就是说“夫”可能是“山”的译音字,不是什么发语词(不必读为“扶”)。“夫”,鱼部帮母字,古音*pa(王力拟*pĭa,李方桂拟pjag),此音正跟今侗台语“石山”(或“岩石”)相对当:



这个词现在写作“岜”,常见于广西地名,如“岜关岭”。依照壮语习惯,“岜”字正要放在山名地名之前。又如《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复一里,北上一岗,是为岜歹村,乃丹州极北之寨也”。古用“夫”译,今用“岜”译,都在词首,仍同一律。


《左传》还有两个带“夫”字在词首的地名,也都有山义。昭公十年:齐国陈桓子“尽致诸公,…子周亦如之,而与之夫于”,据杜注,夫于在“济南於陵县西北”,故城在今山东长山县(《齐记》:“於陵城西三里有长白山”)。“於”“于”二字古来通用,“夫于”相当“於陵”。桓公十一年:“公会宋公于夫锺”, 夫锺在今山东宁阳县北境,北齐改置平原县,隋以县东南有龚岳城,改名龚丘县。“锺”“龚”皆锺韵三等字,“龚”见母,从“龙”声古音*kloŋ,“锤”,章母古音*kljoŋ(李方桂章母作*krj-),二音极相近,故“夫锺”相当于“龚丘”。


夫于改於陵、夫锺改龚丘,其中“丘、陵”二字也是山,不过把语序按汉语语法倒置过来而已。这些地名虽在山东,那是古东夷地名的遗留。夷与越有密切关系,吕思勉认为越就是住在江南的夷,这有历史佐证。《左传》昭公五年伐吴的“东夷”,春秋经作“徐人、越人”。与山东大汶口文化性质相同的青莲岗文化直分布至浙北,大汶口文化中有段石锛,摘齿等文化特征也是百越文化的特征。周公镇压东国之乱,践灭奄、蒲姑,“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吕氏春秋古乐篇),《越绝书》即记吴有淹(奄)君城,蒲姑大冢(奄城今已发掘)。泰山附近的“会稽”(禹封泰山,禅会稽),也南迁为越山之名(钱穆、张公量、杨向奎等对此皆有考证)。因此山东古地地名有越语特征是有道理的,在齐鲁诸国控制东夷故地之前,那里的语言跟越语可能属于同一类型。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推测“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犹徐土”。春秋时“徐令尹者旨刑+田(上下结构)”所作炉盘出土,说明彼此贵族姓氏也相同(者旨与越贵族“诸暨郢”之诸暨相当。徐国是东夷的领袖)。汉晋南朝设置的另一些以“夫”字冠首的地名,如“夫夷”侯国,在湘桂边境,“夫宁、夫阮、夫罗”等县,都在广东。那更都是越人居住的地方了。

余暨

《汉书·地理志》“余暨”(原作“餘”,为印刷方便作“余”,本节“余字皆同)应劭注“吴王阖闾弟夫槩之所邑”。夫槩(暨)的封地叫余暨,这里“余”有地的意思。


“余”,鱼部以母字,古音*la→ja(李方桂作*rag,汉越语作zɯ),今侗水语中称地或田近于此音:



吴越地名以“余”字冠首的还有余汗(余干)、余杭、余姚等县,见于《汉书·地理志》会稽郡、豫章郡。余干虽在赣东北,《汉书·严助传》载淮南王刘安上书:“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韦昭曰:“越邑,今鄱阳县也”。可见赣东北亦为越地。余杭据《太平寰宇记》“夏禹冬去,舍舟航登陆于此,乃名余杭”。《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却说是“始皇舍舟杭于此,故名”。总之都说是搁置舟杭之地,“余”亦是地义。周振鹤、游汝杰《古越语地名初探》,《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曾指出“江浙一带以‘余’字冠首的地名还有余不、余罂、余渔、余英、余支等”。这跟后来两广冠“那”(田)地名相类。


又《越绝书·外传记地传》:“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日余”。“朱”侯部章母字,古音*tjo,“余”古音*la,韦庆稳先生曾以“州”对傣语ʨa:u1“头人”,“朱”亦音近(汉越语“朱”就读chau,但古音“朱”则与古汉越语“主”chúa音义皆相近),又以“余”对水语ˀdwa1(泰文是klɯa1)。“朱余”意为盐的主管者,而词序为“主·盐”,正符合侗台语序。这个盐虽跟“余暨”等地名中的“余”同用一字来译,但意义不同。因为如果这些地名中的“余”是盐的意思,照盐官为“朱余”之例,“余”字应后置,而“余暨”等地名则是前置的,两者不同,故而不宜采取此解。《越绝书·吴内传》:“习之于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韦文已以“夷”(古音*li,李方桂拟*rjid)对泰文“海”*(daˀ-)le2,“莱”(古音*rɯ←rɐɯ,李方桂*ləg)对泰文“畲地,野外”*rai6,很合适,这也为跟山东“莱”、“夷”这些地名间提供了对比的可能。


附记:本文各侗台语材料据民族出版社的《壮侗语族语言简志》,佯僙语材料据李方桂Notes on the T'en or Yanghwang Language: Glossary(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本,1968台北),傣雅语据邢公畹《红河上游傣雅语》(语文出版社1989),普标语据陈其光《普标语概况》(《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泰文材料据《泰华大辞典》原文转写。低调声母转写为浊音。哈萨克语据民族出版社《哈萨克语简志》。本文各条对应侗台词语曾向邢公畹先生、张公瑾同志请教,皆表赞同。上古音拟音根据拙作《上古音构拟小议》(《语言学论丛》14辑,商务1984),《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原载《民族语文》1990年第6期,后收入《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第一版)


END


本期编辑 | 王怡美

本期审读 |甘于恩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学人|郑任钊:漫话史语皆学问——父亲与他的博客

专论 | 周清海:全球化环境下怎样处理语言和语言教育问题 ──以新加坡为例

专论|祝晓宏:略论粤方言保护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上)

专论 | 祝晓宏:略论粤方言保护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下)

专论 | 邵慧君、甘于恩:岭南方言的价值及其研究的拓展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