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文化(音频) | 陈倩怡:漫谈疍民文化(一)——动荡岁月中向水而生(番禺洛浦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1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疍民文化




动荡岁月中向水而生

辽阔无垠的海洋,深藏着数之不尽的秘密,不断激发华夏民族的无限创造力与想象力。海洋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而近海地区也有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岭南地区的疍民文化。疍民作为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族群,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水上社会,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伦理道德等与陆上居民有共融之处,也各有千秋。这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财富集合,就是疍民文化。

岭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文明,广东自古就有“天之南库”的盛名,疍民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在长期的水上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亲水”文化。“漫谈疍民文化”系列将一一介绍疍民如何在动荡岁月中向水而生,疍民的浪漫之处,以及其永不止歇的海洋探索精神,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水上的“活化石”吧。









在我国的广东、福建、 广西等南部沿海及一些河流地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世代以船为家,以水为生,依水而居,因像是浮于海水上的鸡蛋,长年累月于海上生活,故得名为疍家。在旧社会被称为疍民、疍家,历史上还有疍户、白水郎等不同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水上居民、渔民。从名称的演变中,能看出不同时期,社会大众对疍民的态度与看法。



疍民的祖先从哪里来?

关于疍民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较为复杂,总体上被较多人所认同的说法是岭南地区的早期疍民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百越民族。

说起百越民族,不得不提南越国。秦朝末年,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到了西汉初年,南越国臣服汉朝。到西汉武帝时,南越国丞相吕嘉专权,杀死了愿意臣服于汉朝的第四代南越王赵兴,于是立赵建德为第五代南越王,与汉朝进行斗争。汉武帝势力受到威胁,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全力征讨吕嘉。南越军兵力远远弱于汉军,气势大减,汉军兵临南越国都城番禺(广州的古称,番禺即是古越语“盐村”,意为渔村)。番禺守军战败后,吕嘉及南越王赵建德连夜携带家属数百人乘坐船只沿珠江向西逃离,西汉南征部队紧紧追杀,最终擒获吕嘉与赵建德两人,南越国军队的其他士兵为了逃命,四处逃窜,其中部分则逃亡到珠江及南海岛屿,隐居于水边,成为我们所说的“疍民”。


另外,至今在海南黎族仍可发现一些疍家老人身上保留了纹身,不谋而合的是不少古籍对百越先民的断发文身习俗作了详细的记述,这一点也可作为疍民来源于百越国的依据之一。古代越人“习水”而避蛟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可见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种“标志型成人礼”的遗存,也有说法是他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将蛇作为重要的图腾崇拜,在人体上刺染蛇纹,免遭水中动物的袭击。如果对各种说法综合分析,可以推断文身是中国古代越族一种多功能的文化习俗,包含了部落标志、图腾崇拜和成人礼等多方面的文化含义,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老习俗。直到现在,这种习俗仍旧可以在海南黎族疍民等民族中看到。

另有秦始皇进军岭南,越人躲避战乱而入海一说。春秋战国末期,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向南进发。秦军在南进过程中,与当地土著越人发生冲突,动用兵力残害越人,岭南越人为躲避秦军伤害而纷纷离开陆地,进入江海生活,其中有部分成为我们所说的疍民,他们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广西梧州、玉林,广东的广州、惠州、粤东沿海以及海南等地。

如今,经历动荡后的疍民来到岸上过着踏实的生活,创造了辉煌的疍民文化。疍民无论来源于什么地方,他们身上的文化符号与记忆都一直存留至今,为世人所赞叹。


END

音频 | 陈倩怡

图片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陈倩怡

本期审读 | 司徒梁希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方言点 | 番禺洛浦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方言与美食(音频)| 曹海曼:“撑”出来的疍家糕(广州番禺话)

方言与歌谣(音频)| 刘春陶:三亚疍家咸水歌(二则,海南岛粤语)

方言与民俗(音频) | 水上人家,电白疍家风俗文化(周俊源-广东茂名水东闽语)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十分感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